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已秘密提交在香港上市文件?最早6月挂牌?京东:不予置评

2021-01-03 06:50:01
相关推荐

来源:东方财富网

京东赴港上市又传新进展。

4月29日,有香港媒体援引路透社旗下IFR的报道称,京东(Nasdaq:JD)已以保密形式在香港提交上市申请,拟二次上市。

据香港信报称,京东可能出售最多约5%的股份,预计最早在6月挂牌。以京东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市值670亿美元计算,京东在港的集资规模可能达到34亿美元,美银、中信里昂及瑞银为主要安排行。

对于上述说法,京东方面表示不予置评。

京东在2014年5月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2019年11月,阿里巴巴(9988.HK)赴港二次上市后,被指将掀起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的潮流。

今年初,普华永道发布报告称,2020年香港IPO市场将继续活跃,将会有更多的新经济企业受惠于上市条规的变更而选择香港上市,预计全年集资总额可达2300亿-2600亿港元。香港将继续巩固其作为亚洲地区最主要的首次上市集资中心的地位。由于阿里巴巴的回归,不少中概股也在观望两地上市的机会,有望为香港市场带来更多的IPO项目。

香港信报曾在3月报道,京东已与包括瑞银及美银在内的投行接洽探讨在香港资本市场第二上市。

相关报道:

突发!美国证监会“怒怼”中概股!百度、京东、爱奇艺会排队回国?

总市值超10万亿的中概股,正“瑟瑟发抖”。

瑞幸的造假风波,仍在发酵。4月23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杰伊克莱顿在媒体上直言,因为信息披露的问题,投资者近期在调整仓位时,不要将资金投入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

证监会主席公开警示中概股风险,这在美股历史是非常罕见的。

而在就前2天,杰伊克莱顿及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主席等5位官员联名发表了一篇题为《新兴市场投资涉及重大信息披露、财务报告和其他风险,补救措施有限》的报告,最关键的要点是:

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新兴市场中,与美国本土公司相比,信息披露不完整或存在误导性的风险要大的多;

即使签署审计报告的审计师不在中国,但如果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则投资者应该考虑到PCAOB无法获得审计底稿的潜在风险。

当投资者利益受到损害时,获得追索权的机会也要小的多。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在这份报告中被密集提及了21次。

种种迹象显示,中概股正在面临一场严峻的信用危机。

总市值超10万亿!在美中概股“瑟瑟发抖”

美国证监会主席的中概股风险警示,引发了轩然大波,令多家明星中概股股价承压、大跌。截止4月23日美股收盘,唯品会、哔哩哔哩、拼多多等股价跌幅均超过5%,阿里巴巴跌幅亦超过2.2%。

一夜之间,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全部“风声鹤唳”,不禁令人想起2010年的中概股造假风波,绿诺科技、中国高速频道、东南融通等一批中概股因财务造假被集体做空。

其中,绿诺科技从被浑水质疑造假到退市仅用了23天,“中国概念股”也被推到风口浪尖上,此后更是开启了一波中概股退市高潮,2011年多达30只中概股退市,此后的三年退市数量均超过30家。

据数据统计显示,2005-2019年底,从美国摘牌、退市的中概股累计达272只,已经超过目前仍在美股交易的中概股总数。

美股历来都是中资股最主要的上市地之一。据数据统计,截止目前,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数量为248只,总市值合计高达154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达109015亿元)。

其中,阿里巴巴、中国移动的总市值超过千亿美元,32只中概股的总市值超50亿美元,另外多达108只中概股的总市值不足1亿美元,两极分化较为严重。

从行业分布来看,已上市的248只中概股,互联网科技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

这与大部分企业赴美上市的初衷密切相关。2000年国内门户网站中的代表新浪、网易、搜狐成功赴美上市,之后以百度、阿里巴巴、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也纷纷成功海外上市,开启了互联网企业赴美上市的浪潮。

因大部分互联网科技企业在IPO前,无法实现连续盈利,而当时A股的首发审核条件十分严格,便将大部分互联网企业“拒之门外”。

现如今,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有序落地,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使得A股对新经济的IPO融资包容性越来越强。

另外,2018年4月30日,香港交易所修订的《主板上市规则》生效:允许拥有不同投票权架构的新经济公司在港上市;及为寻求在香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开启了新渠道。

中概股市值最高的阿里巴巴率先做出表率,于2019年11月成功在香港交易所实现二次上市。目前,符合市值要求在400亿港元以上的美国中概股公司共有18家:

其中,在美上市已久的京东、百度、网易、携程、爱奇艺有更大几率成为下一批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的中概股。

至暗时刻!超70%中概股破发

2020年2月以来,美国资本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动荡,另外叠加瑞幸咖啡的造假风波,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回家”的欲望愈来愈强烈。

4月15日,聚美优品(JMEI)宣布完成私有化,正式从美国纽交所退市,也成为2020年第一家退市的中概股;

短短2天后,畅游(CYOU)也宣布,完成私有化,正式成为搜狐全资子公司,将从纳斯达克退市,是继完美世界、巨人网络、盛大游戏第4家从美股撤退的国内游戏企业;

另外,4月20日晚间,58同城(WUBA)也宣布,董事会已成立特别委员会,对月初收到的私有化要约进行评估;

实际上,2010年至今,已有多达49家美国上市的中概企业的董事会收到一或多买方的私有化要约。而这背后主要有2方面的原因:

首先,国外投资者长期以来都对中概股抱着“不信任、质疑”的态度。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商业模式无法完全理解,当中国新经济企业高速增长时,外国投资者经常会有一种“快到不敢相信”的质疑,导致中概股经常被质疑财务造假、做空。

另外,美国市场对中概股的估值非常吝啬,长期以来,中概股指数不仅全面跑输纳斯达克,更是大幅落后于A股的创业板指数、MSCI中国指数。

截止目前,仍在美股上市交易的248只中概股的最新收盘价,超过70%已跌破发行价。

从部分私有化、回归A股的中概股来看,回归初期便获得国内市场的追捧,估值大幅提升向上。以2018年回A股上市的药明康德(603259)、迈瑞医疗(300760)为例,回归至今总市值增长分别超过298%、159%。

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表示,在信任危机之下,海外市场的中概股或将面临被“错杀”的风险,这也将倒逼一些优质的中概股公司回归A股或港股市场。

另外,备受关注中国新经济巨头:蚂蚁金服、字节跳动、快手、滴滴等有可能会将A股科创板、香港作为IPO的首选地。

赴美上市IPO企业,太难了

在中概股的“信任危机”之下,中国企业赴美IPO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其实在2020年1月下旬,纳斯达克总裁NelsonGriggs曾表示,预计2020年一、二季度的IPO市场将非常火爆,约30家中国公司正在与SEC备案准备上市。

但一切变化得太快,疫情全球爆发、美股上演史诗级暴跌、中概股陷入信任危机……直接导致2020年一季度在美上市成功的中国企业数量仅有8家,而整个3月份更是没有一家上市,4月份也仅有2家,非常罕见。

即使成功“上岸”,也全部遭遇破发。据数据显示,截止美股最新收盘,2020年在美上市交易的9只中概股,多达8只处于破发状态,其中1月17日上市的荔枝(LIZI)更是较发行价暴跌超53.9%。

而美国证监会主席的发言,对计划赴美IPO的中国企业无疑是一道“晴天霹雳”。

意味着,上市申请、招股书都将面临进行最严厉的审查,且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进行IPO路演,以打消美国机构投资者的不信任,才能获得一个满意的报价,赴美IPO的成本或将大增。

据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撰文表示,目前这个特殊的时间点,世界对中国企业的不信任一旦被放大,原本艰难的赴美上市环境大概率会雪上加霜。

在此背景下,一些计划赴美IPO的国内企业开始“打退堂鼓”。例如早在2019年四季度已提交IPO招股书的优客工场,至今都毫无音信。

据证券时报报道,某大型券商从事中概股IPO业务的投行人士透露,疫情之下,许多中概股赴美上市的进程已经遭遇中断,再叠加信任危机,中国公司赴美上市大概率会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来源:全景财经)

(责任编辑:DF070)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战争的残酷作文 心爱的礼物作文 初二游记作文700字 作文网 妈妈笑了作文200字 扬长避短的作文 我的低碳生活英语作文 关于学校变化的作文 我是怎么来的作文 惊喜的事作文 奇妙的和谐作文方和圆 我的信仰作文600字 寻找春天的作文300字 描述同学的英语作文 数学趣事作文 绑架作文 的作文素材 描写校园景色作文 以什么为友作文 中考满分作文写人 二年级我的朋友作文 读书伴我成长作文300字五年级 鲁迅故里的作文 小学生怎样写好作文的方法 母亲的怀抱作文 一次大扫除作文400字 守护诚信作文 我的小学作文 写一篇水果的作文 以快乐为话题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