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以文化人 打造品牌 建设文明和谐医院

2021-01-03 07:25:01
相关推荐

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近年来,我院下大力气贯彻落实《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加强“核心价值、行为规范、环境形象”三个体系建设,通过提升中医药文化软实力,为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供外在动力,取得显著成绩。

一、将中医药文化外化于形,营造浓厚氛围

在建筑风格、内部装饰上突出传统色彩,对门诊楼大厅、中药房进行了全面改造装修。装修后的中药房古色古香,传统韵味浓厚,与中医药传统文化实现了有机融合,充满了高雅气息及绿色健康理念。将医院主要建筑分别命名为“※※楼”、“ ※※楼”,彰显中医药核心价值观念。在门诊楼、新病房楼内部各相关区域悬挂中医药文化展板300余块,宣传科室中医药特色疗法、优势病种和预防保健知识、※山名药、经典格言等18项内容,病房内悬挂与本专业主要病种相关的中草药和辨证施治方药图解。另外,投资70余万元建设神农百草园,种植绿色中药,布设亭廊、池塘、神农雕像、中国历代十大名医塑像,配以华佗五禽戏,融入了中医阴阳、五脏六腑的理念,阐释博大精深的中医药传统文化;病房楼前广场建设“悬壶济世”雕塑,象征“悬壶济世”的中医思想,表达了中医人扶危济困、泽被苍生的价值理念。

二、将中医药文化内化于心,形成共同价值导向

价值观念是医院文化的灵魂,也是全院上下最根本的价值导向,对医护人员日常行为,有着强大的影响和意识导向作用。一是提炼形成核心价值观念。在向干部职工、患者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规范医院宗旨、院训、院徽、院歌等医院文化内涵。二是打造服务品牌。医院推出的“※※※※※※※※”这一中医药特色品牌,被山东省政府评为服务名牌。三是抓好宣传普及。为让中医药文化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医院印发了《员工手册》;医院将“天然中药,绿色医疗”设置为全院固定电话彩铃;为工作人员配备缝制有院徽的工作服,医院大门口悬挂院徽旗帜,在纸杯、手提袋等工作用品上印制院徽和医院品牌,让中医药文化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四是加强思想教育,确保以“学”促行。坚持分层分类,针对青年医务人员、党务干部、全体党员,举办“提升职业素养 打造卓越团队”专题讲座、党务干部培训班、“走进革命老区 学习延安精神”主题党日活动、党史教育专题辅导、知识竞赛。在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传统方式基础上,积极探索应用网站专栏、微信等新媒介。其中“※※※※※※党建群”微信公众号,设有“学习园地、党建工作安排、党建动态、支部活动”等栏目、内容充实,实现了学习教育的常态化。

三、将中医药文化固化于制,突出特色优势

医院将中医药文化作为重点工作,全方位予以扶持,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制订落实相关制度和措施,一是加大投入。采用“向上争取一点,医院投一点,科室承担一点”的办法,形成多方投入机制,并在成本核算上给予倾斜,提高科室加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近五年来,每年保证在中医药文化建设方面投入不少于200万元。二是强化考核。将质量管理、内涵建设、重点学科、中医药特色纳入“规范化党支部”、“共产党员示范岗”、“星级文明标兵”、“星级文明科室”创建评价体系。将中医业务工作量、中医中药参与率等特色指标,纳入绩效考核,鼓励临床医师采用中医药诊疗方法,提高中药饮片、自制制剂的应用率。

四、将中医药文化转化于内,加强内涵建设

将促进中心工作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建设才有长久的生命力。近几年来,我院以文化建设促进内涵建设,用中医药文化来推进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继承和发扬,打造医院品牌。一是创新诊疗模式成绩显著。我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首批(19个)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单位。我院脑病中心提出的“内、外、康复一体”诊疗模式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创新模式。二是重点中医专科建设稳步推进。确立“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重点专科建设指导思想,制订了“保证重点,扶持特色,带动一般”的专科专病建设思路,实行“四优先”:优惠政策经费投入优先,科研立项优先,设备购置优先,人员培养优先,形成了一批国家、省、市级重点专科,今年又新增3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三是夯实中医功底。完善考核机制和制度,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建设改造基础设施,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设立了中药材标本展室,购置了中医技能操作训练系统。加强三基培训,注重提高学员的中医辨证思维能力,成功争创国家首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练好看家本领,夯实中医基本理论功底,举办了四大经典知识大赛及传统中医药知识技能大赛。四是大力开展治未病。以“治未病”为依托,应用“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大力开展健康管理。五是广泛应用中医特色传统疗法。各临床科室普遍开展了中医膏方、针灸、推拿、拔罐、穴位贴敷、针刀、手法整骨、康复训练等非药物中医疗法。深入挖掘了“脐火疗法”等民间传统技术和“五联神经促通疗法”等新技术,进一步丰富了传统中医诊疗手段。将我院名老中医总结的一批经验方,加工成为68种简、便、验、廉的中药自制制剂,广泛应用临床。六是加速中药现代化,丰富中医药特色内涵。针对不同患者需求,引进小包装中药饮片、“全成分”中药配方颗粒,目前中药饮片大包装、小包装、免煎中药、全成分中药等门类齐全,我院中药饮片品种已达500余个,保证了中药质量,提高了临床疗效,深得广大患者好评。

五、将中医药文化实化于行,规范服务行为

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融入诊疗行为、教学传承、言语仪表等行为规范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形成了体现中医药特色的服务和管理文化。一是规范诊疗行为。医院印发《员工手册》,将“望、闻、问、切”四诊法纳入门诊、查房诊疗过程。二是加强传统礼仪培训。举行中医药文化主题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开展富有中医药文化内涵的行为规范培训、中医药文化礼仪训练等。医院还形成了中医师承、重大庆典共唱院歌、以传统礼仪迎送患者等医院特色文化。三是突出特色,丰富服务内涵。推出以代煎中药、送香囊、免费品茶为主题的“关爱健康 相约中医”改善医疗服务惠民月系列活动。针对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煎中药比较麻烦的问题,自5月份起,对来院的门诊患者免费代煎中药,极大方便了群众就医。推出了“国粹生香,夏送清凉”活动,共征集代茶饮处方400余剂、香包处方200余剂,分别遴选出具有养肝明目、清热利咽、清新空气、舒缓情志等功效的香包各10余剂,向来院就诊患者免费提供防暑降温茶,同时制作香囊15000个,向患者免费发放,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满足群众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需要。

六、将中医药文化普化于众,提升医院形象

打造完善的中医药文化传播体系,对中医药文化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传播。一是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积极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在报纸、电视等传统,发挥网络、微信等新媒介作用,开办了※山中医养生网,上线了“※※※”等多个微信企业号。二是走基层,多管齐下惠及群众。组织党员专家志愿队走进邻近乡镇、社区,把中医药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发挥中医药器具易于携带、操作方便的特点,充分运用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穴位贴敷等为代表的传统、绿色疗法,携带医院自制制剂,对基层群众头痛脑热、颈肩腰腿痛等常见病、多发病,受到了热烈欢迎。每年开展活动30余次,帮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余家,受益干部、群众5000余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三甲”中医院的服务。三是走出去,扩大国际交流。利用“国际交流合作基地”这一平台,积极开展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召开了“中医药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基地合作单位”揭牌仪式暨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30余名留学生到医院现场观摩,体验了针灸、拔火罐等传统疗法,开展了捏面碗、搓艾柱等比赛活动。今后将定期形成中英及欧盟医生的交流互动,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培训,推进中医药走出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一篇作文100字 趵突泉作文 游长城作文 逛街的作文 征途作文 健康饮食英语作文 滕王阁作文 a4作文纸 文化自信的作文 家乡的冬天作文 英语作文介绍家人 关于理解的作文 回家作文600字 传承家风作文 妈妈的生日作文 自拟作文 我的乡村作文 挫折作文800字 写北京的作文 污作文 游北京作文 作文法 人生哲理作文 劳动实践作文 我的家英语作文 小金鱼的作文 茉莉花作文 亲情作文开头结尾 仪式感作文 读后感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