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六祖惠能千古之谜:广东人还是河北人?武则天要他什么?

2021-01-03 08:40:01
相关推荐

文 | 百川

惠能,男,汉族,公元638年生,寿命76岁。属相狗,星座为双鱼座,广东新兴人。六祖惠能千古之谜:广东人还是河北人?武则天要他什么?

新旧唐书均没有惠能的列传。唐代文学名家,也是佛学研究大师王维的《六祖能禅师碑铭》记载:“禅师俗姓卢氏,某郡某县人也。名是虚假,不生族姓之家;法无中边,不居华夏之地。”

惠能禅师出家前本姓卢,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他的名字也许是虚假的,因为他本身就没有出生在有姓氏的家庭。佛法无边,惠能这样的高僧,不能像平常人一样居住在华夏之地。

敦煌本《坛经》记载“惠能慈父,本官范阳”。惠能的父亲,本来在河北涿州当官。《神会语录》说“先祖范阳人也。因父官岭外,便居新州”。惠能先祖是涿州人,因为他的父亲到广东新兴当官。

唐代刘禹锡也写过惠能碑文,其中说“大鉴生新州,三十出家”。惠能出生在广东新兴,三十岁的时候出家了。那么,王维的碑文,为什么要写成模糊不清的“某郡某县人也”呢?

因为范阳卢氏,是当时北方著名的望门贵族,就连唐太宗李世民都曾对其家族倾羡不已。可是后来,惠能的父亲被贬官到广东新兴,又在惠能三岁时早逝,使惠能并没像释迦牟尼那样“王子出家”。

所以,王维就索性避口不提惠能的籍贯和家庭出身,紧接着写道天生有佛缘的人,名字对于他来讲是虚假而毫无意义的。就连他的肉身,也不可能像常人一样,居住在普通的华夏之地。

“善习表于儿戏,利根发于童心。不私其身,臭味于耕桑之侣;苟适其道,膻行于蛮貊之乡。”

惠能善良的习性,表达于从小时儿童的游戏,利佛的惠根,发自于无邪的童心。惠能不为身体寻求私自的舒适,思想、志趣合得来各种农活。姑且适合生存之道,令人仰慕的德行影响着南方蛮夷之乡。

“年若干,事黄梅忍大师。愿竭其力,即安于井臼;素刳其心,获悟于梯稗。每大师登座,学众盈庭,中有三乘之根,共听一音之法。”

若干年纪的惠能,事奉黄梅县东禅寺五祖弘忍大师。惠能竭尽全力,干好汲水舂米的工作,同时精于修心,获顿悟于细微之处。每当大师登座讲佛法,学生众多,惠能都有三乘佛法的惠根,一枝独秀。

“禅师默然受教,曾不起予,退省其私,迥超无我……临终,遂密授以祖师袈裟,谓之曰:物忌独贤,人恶出己;予且死矣,汝其行乎!”

慧能禅师潜移默化地接受佛教,曾经不断地启发自己的悟性,退而省躬自己的慧根,迥然达到了无我的佛学高层境界。五祖弘忍大师临终之时传其衣钵,并告诫他:世道险恶,多加小心。

“禅师遂怀宝迷邦,销声异域。众生为净土,杂居止于编人;世事是度门,混农商于劳侣。如此积十六载。”

慧能禅师不肯从政,隐居不仕,为了避免被奸人算计和所害,隐居销声在异域他乡。众生为净土,杂居在普通人中间;世事是度门,混迹于农民商人,如此生活总共有十六年。

“南海有印宗法师,讲《涅槃经》禅师听于座下,因问大义,质以真乘。既不能酬,翻从请益,乃叹曰:‘化身菩萨在此色身,肉眼凡夫愿开惠眼。’遂领徒属,尽诣禅居,奉为挂衣,亲自削发。”

广州法性寺的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惠能禅师在座下参听,因为问著名的“风动幡动”大义,被印宗法师重视。一交谈,才知道是“化身菩萨”。印宗法师徒众尊慧能禅居,并亲自为慧能削发。

“既而道德遍覆,名声普闻。泉馆卉服之人,去圣历劫;涂身穿耳之国,航海穷年,皆愿拭目于龙象之姿,忘身于鲸鲵之口,骈立于户外,趺坐于床前。”

不久以后,慧能道德传遍各地,名声普遍都知。泉馆的渔民,卉服的农夫,朝拜圣人去除劫难;涂身穿耳习俗的异国,航海数年,也愿目睹慧能真身,甚至不惜葬身鱼腹。并排而立室外,打坐在其床前。

“则天太后、孝和皇并敕书劝谕,征赴京城。禅师子牟之心,敢忘凤阙;远公之足,不过虎溪。固以此辞,竟不奉诏。”

武则天太后、孝和皇帝李显一起敕书劝谕,邀请慧能远赴京城洛阳。慧能禅师怀魏公子牟之心,不能忘记弘法宝地,有晋慧远法师之足,不能过禅居虎溪。慧能固抒己见地推辞,竟然不奉诏。

“遂送百衲袈裟及钱帛等供养。天王厚礼,献玉衣于幺了人;女后宿因,施金钱于化佛。尚德贵物,异代同符。”

武则天和唐皇李显没有办法,就送了一百件袈裟和钱财供养。慧能把皇帝的厚礼,玉衣袈裟等都转赠给地位卑微的僧人;武则天太后的钱财,施舍化为供佛用途。崇尚道德尊重物品,任何时代都一样。

“至某载月日中,忽谓门人曰:‘吾将行矣。’俄而异香满室,白虹属地。饭食讫而敷坐,沐浴毕而更衣。弹指不留,水流灯焰,全身永谢,薪尽火灭。山崩川竭,鸟哭猿啼。”

国学名篇《千字文》有言“得能莫忘”,直译为精修佛法永不忘。至某年某月,慧能突然对徒弟说:“我要走了。”继而有奇异香味和白虹异象。慧能吃完饭打坐,沐浴更衣而逝。山川同悲,鸟兽哭啼。

菩提偈

(唐)惠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渴望时光倒流作文 六年级上册作文第4单元 中学生获奖作文 含羞草300字作文 我喜欢端午节作文 观察小猫作文300字 和爸爸下象棋的作文 极地海洋世界作文 优秀作文语段 以新为题目的作文 最美妙的声音作文 难忘那件事作文 我爱中华的作文 小学二年级我的朋友作文 永远的什么作文 南京博物馆一日游作文 英雄不容诋毁800字作文 四年级关于校园的作文 我的姐姐作文400字 想象作文500字五年级 一件成长的事作文 我的快乐500字作文 队列比赛作文200字 免费作文 关于方言的作文 以慢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初中作文我的同学 我的家乡.作文 环境保护英语作文大学 我爱秋天2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