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对话最强大脑:精英眼中的未来世界》——“爱与智慧” 点亮世界 乐观前行!

2021-01-03 10:00:01
相关推荐

作者丨王倩

李大巍先生,是创享智库创办人梁涛总裁的好朋友。

两人认识之前,不约而同都是“创新理论鼻祖”熊彼特先生的追随者;两人相识之后,一见如故,曾共同就创新议题向理查德·福斯特先生请教,三人相谈甚欢一整天。

笔者曾在此前的“享读者书架”专栏,推介过理查德·福斯特先生出过的那本引领思想潮流的——《创新:进攻者的优势》李大巍先生曾为该书2016年的再版亲自作序——《创新,现代炼金术》。而他本人的新书——《对话最强大脑:精英眼中的未来世界》,也终于在2019年3月问世。吴晓波老师为该书亲自作序——《“这个世界会好吗?”——来自世界精英们的回答》

1

终极之问:“这个世界会好吗?”

梁漱溟先生

“这个世界会好吗?”一百年前,前清民政部员外郎、学者梁济向儿子梁漱溟抛出这个问题。身为北京大学哲学教授的儿子回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能好就好啊!”梁济说罢离开了家。三天后,梁济在北京积水潭投水自尽,用这种方式向旧世界告别。1980年,美国汉学家艾恺来中国专访梁漱溟。连续两周的访谈后,艾恺将他们的对谈录音整理成文,译作英文。这本对话录的标题便是:《这个世界会好吗?》,问题依然没有明确答案,思考至今。

在我看来,这也是贯穿大巍新作《终极之问》的核心问题。大巍将这一充满哲理和深思的问题,传递给当世的诸位大哲,并借由她/他们的视角给出丰富多彩的答案。

经过了一百多年的现代化进程,尤其是经过了过去40年改革开放的洗礼,中国社会的物质生活进入历史最优状态,这本身已是伟大奇迹。但我们绝不能忽视的是,经济奇迹背后思想的力量。这些驱动中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思想,是人类智慧的精粹……这些经济学、文学、哲学、社会学思想跨越年代,跨越国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巨轮前行的方向。

在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和深入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思想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巍不仅记录了与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金特对中国经济发展“隆中对”一般的警世恒言,还借自由市场经济骑手马丁·沃尔夫之口讲述全球化的前景,他在达沃斯的雪夜拜访了英国财政部前官员,剑桥大学女经济学家柯伊尔,讲述中国经济的可能图景。大巍向当世最优秀的女科学家,贾斯汀·卡塞尔询问如何激发女性领导力,如何培养未来的女性科学家,从而实现更具人文属性的科技发展;他向未来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硅谷大哲凯文·凯利以及皮埃罗反复抛出问题:科技想要什么?人类2.0 是什么意思?人类是否在与人工智能和谐共存?这本书中的所有的谈话,都贯穿着一个“终极之问”:明天会好吗?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句,更是一个看清今天、看懂明天的方法。《终极之问》这本书里对话的12位人类顶尖的思想家,每人都站在思想学科的厚重根基上,为此问题,给出答案。

期待这些答案,也能带给你关于这个世界,更加深刻的理解。

——摘自 吴晓波老师《推荐序︱“这个世界会好吗?”:来自世界精英们的回答》

2

世界精英们的“精神特质”

——青春、执着和爱

青春

青春永远不是一个个年龄数字,而是对心中理想的不懈努力。74岁的诺贝尔奖得主萨金特,为了马甲线每天都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88岁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顽皮地坦诚自己经常有性生活……因为强烈的探索精神,他们在理想面前保持着最旺盛的精力与渴望,是永葆青春的一群人。

执着

他们像夸父一样执着,像女娲一样执着,困难、时间、考验都不值一提。他们都有着挚爱的事业,有贯穿数十年的研究主题,更有支持他们持续、深入地研究探索的执着精神。

这些站在时代之巅的人们,既爱整个人类,又常被某一个具体的人的境遇所触动。当《灰犀牛》作者米歇尔·渥克说到一些失业工人家里朝不保夕,当奈斯比特夫妇谈到一些失学的女童,当卡塞尔提到滥用高科技致使的人间悲剧,我听到他们的哽咽,感受到他们的同情和怜悯。

我们看到科技在改善我们的生活,可是我们也看到科技在制造垄断、加强威权,在解放人类生产力的同时,也在束缚着我们的自由。未来的世界,真的会更好吗?我渴望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好吗?找到这个人类社会的“终极之问”的答案并为之行动,一直是我的梦想。我希望可以汇聚一群全世界最优秀的科技、投资、创新、哲学、经济学领域的精英人士,从他们的口中获得答案,再携手一群兼具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心的平凡人践行之,创造更美好的中国和更美好的世界。

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躬身创造它,“未来”是动词,不是名词,不是一段描述,而是行动。它是被人文主义和理想主义激发、被高科技赋能、被经济学加杠杆、被诗人赐予浪漫意义的行动。我邀你一起出发,用永不落幕的青春、执着和爱把未来创造成我们想要的样子。

——摘自 李大巍《自序|世界领袖对“终极之问”的回答:青春、执着和爱》

3

对话KK

对中国人实现“中国梦”充满乐观!

吴晓波老师在其推荐序中,引用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科斯在2011年的《财经》峰会上的一段致辞写道:

“如今的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即缺乏思想市场……一个运作良好的思想市场,培育宽容,这是一副有效的对偏见和自负的解毒剂。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错误的思想很少能侵蚀社会的根基,威胁社会稳定。思想市场的发展,将使中国经济的发展以知识为动力,更具可持续性。而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多样性的现代世界相互作用和融合,这能使中国复兴和改造其丰富的文化传统。”

不过,当笔者读到大巍与《失控》《必然》作者、互联网思想家——KK(凯文·凯利)的如下对话时,更加确信:站在历史长河的源头上“培育宽容”、看待发展,不仅对中国人实现“中国梦”有效,对美国人重振“美国梦”,同样极富疗效!

大巍问:

中国正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中国政府基于转型发展需要和挖掘国内创新潜力提出的重大战略。培养创业者,成为很多地方政府、大学的口号和目标。对于培养下一代商业领袖,你有何建议?

KK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国家战略。可以看出,中国正处于从创新大国发展为创新强国的关键时期,为此,中国政府提出了很多战略规划,非常有利于应对全球化竞争,提升国家实力。实施这个战略,最为关键的是创业者。如果让我来培养中国的创业者,我会教给他们两件事。

第一, 学会接受失败……你的成功率越高,你的失败率也就越高。

第二, 勇于质疑和挑战权威。中国的教育体制并不擅长于培养敢于质疑的人才。不过,要想成为创新强国,中国人就要养成挑战传统、挖掘真相的习惯。

大巍问:

那你觉得从当前这种以模仿为主的中国制造走向真正的创新,关键是什么?

KK答:其实美国自200多年前建国起,就形成一种“仿造文化”。我们“仿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没有一样是美国原创的。当时欧洲对美国非常不满,就是因为美国盗版了他们的很多东西……但是200多年过去了,美国也形成了自己的创意文化。于是同样的问题又轮到日本人了。在我还年轻的那个年代,“日本制造”意味着便宜、仿造和没好货。那时候日本货简直是垃圾。但是日本不断地仿造、再仿造,就成长为制造业强国了。也许中国现在也处于一个不断仿造的阶段,但是再过一代人,中国就会有真正的创新以及真正的世界品牌。中国在模仿方面已经是优等生了,下一步就是成为创新大师。就像当年美国的泰勒研究科学管理和提高生产效率,后来日本学到了他的理论,而且实践得更好。很多在美国研究创新的学者认为,中国在这方面也能成功。所以,我对中国的前景很乐观。

——摘自李大巍《对话最强大脑|凯文·凯利:未来来客》

4

获悉渥克女士的来路,

方知川普不愿面对的“灰犀牛”,

源自“忘本”+“短视”形成的“恐惧”!

1969年,渥克出生在美国堪萨斯一个移民家庭。父亲一方来自东欧,母亲一方则来自比利时。因为家庭复杂的移民史,渥克很早便有了同龄人所不具备的“国际视野”,也一直对移民议题非常感兴趣。她经常在欧洲的亲戚家度过她的寒暑假。因为母亲的家人住在布鲁塞尔的弗拉芒地区,这让她对语言政策和政治,以及各种文化冲突着迷,甚至将此作为大学专业。

大学某一年暑假,她获得一份奖学金前往加勒比海上的海地岛,对这个小岛上的两个国家——曾被法国统治的海地与曾被西班牙殖民的多米尼加——之间的张力与冲突做田野观察。这段扎实的调研,让她写就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公鸡为何争斗:多米尼加、海地,与对海地岛的争夺》(Why the Cocks Fight:Dominicans, Haitians, and the Struggle for Hispaniola)。

同样与这段经历有关,渥克来到哥伦比亚大学的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继续深造,获得硕士学位。而后,她在道琼斯通讯社和《国际金融评论》负责报道新兴市场金融与国际发展的新闻。

对金融、经济问题的关注,叠加早年对移民、文化冲突的兴趣,2006年,渥克又出版了第二本书《封锁:为什么美国的财富创造有赖正确的移民政策,但目前的移民政策却错得离谱且执迷不悟?》(Lockout:Why America Keeps Getting Immigration Wrong When Our Prosperity Depends on Getting It Right)。从这本书开始,渥克的职业生涯也从记者转向了政策研究,并在之后成为世界政策研究所的负责人。

因为记者和政策研究者的身份,渥克深度调研过阿根廷的金融问题,也近距离观察过希腊债务危机。正是基于对这两大危机的一手研究采访,渥克写成了《灰犀牛》一书。

——摘自李大巍《对话最强大脑|米歇尔·渥克:驾驭“灰犀牛”的艺术》

5

探究人类“原罪起因”与 “终极梦想”

到底是什么

笔者曾经付费订阅『得到|老浦识字』专栏,其中一期的主题专门围绕“梦”字做文章:《梦可乱做,字可不能乱解》。讲座开篇先转述了坊间对“梦”字的一段“戏说”:

朋友转发给我一段视频,是一个旅游景点的导游在解说一块石碑上繁体的“夢”字,解说词很有意思。

她说:草字头,是两个“十”字,代表人生的年轻时代;中间“四”字,代表人生的青壮年,正是立业的时候;五六十岁,一般都有所成,用一个官帽盖上;夕字,代表人生的晚年,如夕阳即将落下。这个时候回想一生,不过是一场梦。

接着,老浦老师从“梦”的甲骨文说起,分别讲到金文、篆文和繁体字的“字形”及其“正解”,等到谈及简化字“梦”,结果来了这么一句:怎么也看不出为什么用“林”代替了人的眼睛、睫毛和身体。

笔者不禁想对老浦老师说:若是您读过《圣经》故事,并读过《先贤之信》这本书,留意过作者对“禁止”的“禁”字和“贪婪”的“婪”字的“神解读”,再联想到“魔鬼”的“魔”字和“麻烦”的“麻”字的写法,“梦”字为何用“林”字打头,立马能恍然大悟!

可见,从《圣经|创世纪》开始的对人类起源的“自我认知”——“智人诞生”,到《未来简史》预言的“认知升级”——“智人进化”,本质上从来未曾改变过:

“智人”的“终极梦想”及其相伴而生的“原罪本能”,不过是“智人”总在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与“神”平起平坐——不仅获得“神性智慧”,还能享有精神不死的“永恒生命”。

回顾上帝“头一日”的创造:

起初神创造天地。

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

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那么,神最伟大的预言、创新与实践,难道不就是让这个曾经空虚、混沌和黑暗的世界,从此有了光?!

谨记大巍写作《对话最强大脑:精英眼中的未来世界》这本书的初衷: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好吗?找到这个人类社会的“终极之问”的答案并为之行动,一直是我的梦想……

参与到大巍与12位“最强大脑”的一次次对话当中去,笔者总能身临其境,感知到每一位 精英人物(elite)两眼(e e)之间被点亮(lit)的那一道道神性之光(light)……

而精英们对“终极之问”的回答,无一例外,个个充满着 乐观主义的(optimistic)精神,特别有助于帮助我们这些普罗大众——扫除心底、眼中重重的 迷雾(mist),感知思想交锋时碰撞出光学的(optic)魅力,从而在“爱与智慧”的指引下,携手点亮世界、一同乐观前行!

书名:《对话最强大脑:精英眼中的未来世界》

作者:李大巍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享读者书架/

读书才能成就期待的自己,享读者书架是千万人共同学习的平台,本文未经授权不得对外发布,转载请下方留言。

享读者书架

都花了·来阅读

点个

再走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4年级作文 科普作文 小学四年级作文 作文精选 感恩老师作文600字 以梦想为主题的作文 母爱作文300字 与爱同行作文 描写荷花的作文 家规英语作文 月亮作文600字 描写雨的作文 回报作文 演讲稿作文 短篇作文 旅游英语作文 600字初中作文 童年 作文 我爱我家作文500字 书伴我成长作文 以成长为题的作文 我与书的故事作文 二十年后的家乡作文 春暖花开作文 赞美老师的作文 我的家庭英语作文 关于音乐的作文 路作文600字 乡村美景作文 感恩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