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0分声》13 蒋多多传“星星只有在自由的天空才能发……”

2021-01-03 18:20:01
相关推荐

徐孟南:《高考0分声》 13 “星星只有在自由的天空才能发光,到了地上,就 成了冰冷的陨石……”

作者:徐孟南

2007年一二月的样子,也就是在我高二时,一次在学校的阅览室,我在一本著名教育杂志上看到了河南高考0分生蒋多多的高考壮举,文章中也写了和她同年的重庆的几百位学生集体拒绝高考的事件。

杂志上说,他们在表达对现行高考、现行教育的愤怒。显然人人都知道高考的暴行,只是咱们的聪明人太多,都不出来反抗,都坐壁上观呢!

当天晚上,我就急不可耐地去上了网,我很兴奋地看着关于她的报道。她的0分发生在2006年高考。

蒋多多是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女孩,人很老实,不爱和别人交流。这样就适合埋头苦干,所以她的分数一向都很高,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二初,她的分数一般都在班内前十名左右。她是家里的第二个女儿,家人认为她多余就起名“多多”。好在,她的高分数使她的家人对她充满希望。在家人看来,她考个重点大学没问题,当然她也很自信。家人只希望她以后能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嫁个好人,建个幸福的家庭。当然这也是所有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带着家人的期望和自己将来的幸福生活,蒋多多象老农民一样埋头练习做试题——非读书,因为考试考得是做过的类似的题目,只读书,不练习试题,是被认为白上学的。

可自从蒋多多上了高中,接触的东西多了,视野开阔了,不再被书本上的东西迷惑了。她常看到报纸上关于现行教育弊端的报道:很多学生自杀,杀别人。老师只关心学生的分数,不关心学生的生活,特别是学生的心理。其实,聪明的领导应该下令媒体不要报道关于校园负面的新闻,就好像一些媒体宣传某某一样宣传大好的中国教育,这样“叛民”就会越来越少,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国民都是很容易被驯化的。

蒋多多也知道不少批判高考的名人,如韩寒,郑渊洁等,他们都有本领,但他们的才能不是来自学校教育,而是靠自己方式读书——也就是因自己的才施自己的教了。

“难道现行教育真有问题?”她开始这样问自己。其实,她以前就怀疑过现行教育,只是为了全心做题目没想那么多。

高中的学习压力令她喘不过气来。特别是高二时,老师规定学生饭后多长时间必须进教室,而且每节自习课上都在教室里“监视”。一点自由都没有,就象囚犯,她们不想学还得装着学,怕老师批评嘛。对啊,学生最无奈了,我们学生肩负着家人的期待和自己的未来——不说国家的未来,那个太遥远——我们的家人爱我们,我们的未来很重要,一般人都不敢造次,我们不得不被逼着学习,做着不断重复的试题。

又加上蒋多多的数学分数不行,每次老师提问,同学都非常踊跃,而她在座位上傻站着,回答不上来不说,也听不懂,真是生不如死。所以,她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甚至想“造反”。

高二时,她看到很多关于教育的报道。有一篇报道说:一位分数差生见到老师就笑,有一天老师对他说:“你成绩那么差,还有脸笑出来?!”

她就想了:老师怎么可以这样?!

她思考了:如果不是高考指挥棒在那儿挥动着,老师们会以分数(决定升学率)作为评论学生的标准?!没有升学率迁引着,老师会视分数差生如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把他们全都踹出去?!狗屁高考害人不浅!!

由于对学校的学习不感兴趣了,她就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她沉迷于写作。不去练习做试,分数必然会低。她的分数自然也直线下滑,进入了分数差生的行列。由于便于管理照顾分数优生,老师把她调到教室最后的位置,分数差生都在这里。老师不管她们,只要别影响优生练习做试题。差生要注意的事是千万别打扰优生,以防老师把你踢出教室,滚吧,一个老鼠屎害了一锅汤!

她还记得在小学二年级,老师不让分数低的她参加期末考试,每当想起,她就十分气愤。而四年级以后她成了分数优生,以前对她爱理不搭的老师主动来找她了。现在,她又成了分数差生,自然也能习惯老师的冷漠。我记得我小学一年级时语文很差,老师天天打我,一次我上完数学课就逃回家了,我怕老师又找我背课文,我最厌烦死记硬背了,我每次都背不出——我背书紧张,背过的东西全抛之脑后了,以致后来我最怕背书——老师就经常打我,并且罚我站教室后面,我现在还清楚记得那老师的嘴脸;从二年级开始,我成绩渐好,老师不再打骂我,也能和颜悦色地和我说话了;但高二时,老师的嘴脸又出现在我面前,冷漠。这两张丑恶的嘴脸,我永远挥之不去。

所以我也很是理解蒋多多当时的心情的。对待差生上,我们也类似,只是我对所有同学都一样,而蒋多多只和自己相同身份的分数差生很热情。她觉得差生特别可爱,他们活泼,能给人带来欢笑,重人情,会关心人,不像有的分数优生连机器人都不如。他们差生也有特长学科,也有喜欢的科目,可一科出色也和大学无缘,也和老师的关注无缘。她还认为,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因为人人有不同的天赋,老师的任务就是发现学生的兴趣并把他的兴趣发展起来。她有时甚至认为:站着的差生比跪着的优生伟大得多

蒋多多的写作是从高二开始的。那时候母亲经常看到女儿一回家就躲在房间里写东西。一开始,母亲认为她在学习,后来才知道她在写小说。见此,母亲很不解,也很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学习成绩?为此母亲也劝过她,但她不听。

在蒋多多上学的历程中,父母一直叮嘱她要好好学习,一定要考上好学校,如果考不上好学校,她很可能像他们一样,一辈子只能跟土地打交道。从小学到初中,蒋多多也一直很听父母的话,期期得奖,即使上高中一、二年级时,她的成绩在班级也能占到20多名。这让父母满怀希望。

而蒋多多对写作的兴趣越浓,她越无心做试题,她也越来越令父母失望。特别是在高中二年级下半期。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偷偷地写了篇小说,让姐姐看看,姐姐说写得不错,不如让报社看看能不能发表。她们把小说寄了出去,一家报社竟然做了报道并发了一小段。这对她影响很大,她的兴趣也完全转移到写作上了,并计划出书。

每天,自习课、课间、饭后,特别是中午,在别人休息的时候,她却趴在桌子上写小说。中午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如果写作的话,下午上课特别有精神,如果不写,整个下午都昏昏欲睡。她写的速度非常快,一天可以写一万字,写的时候都是一遍写成,很少修改。 她写的小说有校园生活,有武侠小说,还有一部电视剧,但都没有完成。她从来不喜欢看别人写的小说,嫌它们都太长,也害怕看了别人的小说像穿上了小鞋一样,使思维受到约束。

在蒋多多的心中,“写作是件可好玩的事情”,所以一开始便一发不可收,《开学伊始》、《天凉好个秋!》、《魂断北京城》、《睡美人复仇记》、《网中人》等,一部接一部地开始写起来。在蒋多多家里,她保存厚厚一摞英语作业本,打开这些作业本,便出现密密麻麻的字迹,这些全是她的作品。一共有40本之多,大概有一百多万字。这些作品,她让同学看后有的夸她有才华,但却被老师批为“乱七八糟看不懂的东西”。

到高中三年级时,她几乎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写作上,有时写到激情处,心里和脑海里想的全是写作,全然忘记了学习。

这让她的母亲特别担忧,母亲要求她高三时不要再写了,她才有所收敛。为了父母总得学一点,去做一些重复的练习题。抛开写作去做试题,本来写作给她带来的大好心情一下子被试题搞坏了。她对这个只知道奴役人做试题的高考很是厌烦。

就在高考前的几个星期里,蒋多多越来越无法忍受高考给她带来的压抑感。她有种必须冲破这个沉闷铁屋子的冲动。可该怎么做呢?

蒋多多想到了指挥自己多年的高考。她想在高考上做些事情。想在高考上给教育部门提些建议。她记得她曾向班主任提过:“现在都有很多人因为高考自杀和杀人,我要向教育部门建议,不要让学生把高考看得太重,目前很多教育方法都有问题。”她希望班主任向教育部门传达。而结果可想而知,班主任批评道:“你是来学习的,想那么多干什么,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以后才有出路。你看你现在成绩差的,考试一次不如一次,不想学就回家,别一个老鼠坏一锅汤!”所以,她想利用高考来向教育部门提建议。

想法在她的脑海里浮浮沉沉了整整两个星期。这期间,她一样去学校完成在她认为是很无聊的高考前的各项工作。她没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高考计划,也没人知道,只有母亲蒋树梅感觉女儿好像有点怪,但又不好问,因为她家的两个女儿,数这个女儿有个性。

可自己这样做了怎么向父母交差呢?她也想过这个问题,但她不管。而且她也想过要不要读大学的问题:难道上大学是我唯一的出路?!她已经不想上大学了。上大学不是她的梦想。她的梦想是创作和表演。

因为打定了主意要在高考上做事情,高考已经对她无拘无束,没有了之前的压抑与沉闷。高考考前那天晚上,她和平常一样,睡得很好,心很平静,就等着高考了。

第二天上午,蒋多多和其他考生一样去参加改变命运的高考。她的父亲蒋光奇偷偷地跟着去了。之前,憨厚的父亲提出陪她考试,可她不允许。不就考个试嘛,有人陪又有什么用。可父亲不放心,怕她在考试的路上出意外,不能参加改变命运的考试,耽误孩子的前程。父亲远远躲在考场外看她,见她安全进考场才放心。

高考的第一门是语文。蒋多多用了大约20分钟做完选择题,使的是双色笔。然后翻到试卷的最后一页,倒过来,开始刷刷地写。她很紧张,把头埋得很低,左手紧紧捂着试卷,一口气写了大约2000字,把主观题的空白处都填满了。

而作文最为畅汗淋漓,谈的是“高考制度该不该改”,以对话的形式,让几个人参与讨论,在结尾处她写道:“要让民主大众来决策,而不能让一两个当权者决定。”试卷上方留下自己的笔名“碎心飞魔”——也就是“心被无奈的社会现实击碎了,喜欢孤魂野鬼似的自由。”至于作文题是什么,她直到晚上在寝室听同学们议论时才知道。

交卷时,蒋多多故意将客观题放在上面,监考老师提醒她:“试卷放反了。”蒋多多的心怦怦乱跳,她担心监考老师不会收她的卷子。回到寝室,她看到几米外的办公楼里,老师们在整理试卷,好像有卷子被抽出来,她又吓了一跳:“我的试卷会不会被……”

考数学时,蒋多多感觉“写得最不成功”。试卷还没发,监考老师就两次查验她的证件,让她很不安:“是不是语文考试太出格了,上面注意了?”终场前15分钟的哨子快要吹响时,她的行为暴露,一位监考老师拿起她的试卷对同事说:“这个学生不做题,在上面乱画。”蒋多多看到“满脸嘲笑的表情”。她不知所措。

考英语时,蒋多多“写得有点狼狈”。主观题都在第二卷上,她只好做一会儿选择题,趁老师没注意,再写几句观点,写完一行赶紧用第一卷盖起来。

“不过,我的试卷很有保存意义”,她后来说,“特别是语文卷”。如今,她写在试卷上的一些观点已广为人知:“星星只有在自由的天空才能发光,到了地上就成了冰冷的陨石。”“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因为人人有不同天赋,老师只有发现学生的兴趣,把他的兴趣发掘出来。”“学校关心学生的分数,对学生心理和思想的了解却几乎是一个空白。”

写得兴起,平时没有的想法也落在了笔端:“现在的教育完全是大批量标准化生产,输送的是一个模型的人才。”“社会上之所以有文凭造假的现象,是因为社会提供了机会,用人单位招聘人就看重文凭,这种观念也要转变。”但在平时,她认为自己说得再有道理,也不会有人注意。这也就是人微言轻的道理。我们高考考0分就是想获得话语权来发声。

考试结束后,父亲听别人议论,今年的考题不太难,就想知道女儿考得怎么样,他去看她。蒋多多来到校门口,胖乎乎的父亲一脸笑容望着女儿,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问:“考得还行吧?”

她轻声说:“考上是不可能了。我自己自有打算”

父亲的脸一下子变得特别难看。他没说话,心里特别难受。

而她心里却有泪水大颗大颗地滚落。

父亲失望而归。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愧疚之情油然而生。她突然感觉压力向她袭来。

只愿高考能达到目的——引起教育部门的关注,并找她谈话,说说教育问题。蒋多多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6月9日下午,也就是高考后的第一天,蒋多多回到了家,脸色很差,父母什么也不敢问。吃完饭,她就钻进了自己的房间,“害怕看到爸妈的眼光”。她也不敢跟父母说自己做的事情。12日,她清点了几件衣服,带着高中省吃俭用攒下来的200元钱,借口填报志愿离开了家。在学校的时候,蒋多多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她开始偷偷地攒钱。父母每月只给她100元的生活费,勉强够一个月的生活。但为了省钱,她每顿只吃一个包子,这样下来了,她积攒了200多元钱,当作出门打工的路费。

填报志愿结束的当天,蒋多多就坐车去了郑州。到郑州时已经是次日0时许,她给在郑州上学的姐姐打电话,姐姐的手机关机,联系不上。她就在火车站广场上游荡,直到联系上姐姐。在姐姐那里,她向姐姐说了她的作为,并说她想出去打工。姐姐批评她的做法太幼稚,并劝说一个人出去太危险不让她出去。但她并没有听取姐姐的话,第二天就去了山东菏泽。到菏泽时,已是次日1时许,她躲在火车站里坐到天明。在车站里,有不少人问她是干什么的,是不是想找工作,并表示愿意帮助她。她都警惕地一言不答。

等到天明,她到菏泽市区到处寻找小广告。

在这一段时间,她特别无助,压力特别大,老觉得对不起父母。好几次连死的念头都有了。

工作未果,又快身无分文,蒋多多又回到南阳,可她不敢回家。十几天中,白天整天在大街上毫无目的地转悠,晚上就到亲戚家借宿一晚。甚至有两个晚上,她跑到南阳师院校园,准备在长明灯教室里度过一晚,但长明灯教室没有开放,她只好到女生宿舍楼下,坐了两整夜。

等待是漫长的,也是备受煎熬的,蒋多多担心改卷老师不按违纪来处理,那样等于白费了自己的冒险。她希望能够早出处理结果。

离家十几天,蒋多多给家里打过两次电话。第一次实在想家就忍不住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是妈妈接的。听得出妈妈很焦急,很为自己担心,对于高考的事儿,她没敢跟妈妈提。

第二次跟家里联系是6月24日,那天她去了叔叔家一趟。接到的还是妈妈的电话,说学校通知她去一趟,让签个名。当时妈妈在电话里安慰她说,如果考不好,再复习一年。 她意识到应该是考试的事情终于有了结果。去学校的路上,她心里想肯定是学校知道了高考违纪的事。她以为是教育部门的人看到她写在试卷上的建议后比较重视,找她谈话了。

第二天见到老师的时候,老师让她在“考试违规处理决定书”上签字。

她问老师,为何只有一门“考试违规处理决定书”?老师说,你问那么多干吗,上级只给发了一门。蒋多多把自己在考场上故意违规的情况向老师做了说明,并说她本来是想全部得零分的,但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老师批评她说,你写这些干啥,教育制度不是你所能改变的。

蒋多多最初的愿望没能实现,她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办,她恳求老师给她指条路,但老师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在回去的路上,弟弟对她的成绩也十分失望。在弟弟眼里,蒋多多是十分优秀的。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蒋多多每年都能得到好多奖状,这也是弟弟十分佩服她的地方。可现在一切都塌陷了。

这时,蒋多多仍然不敢回家,不敢对父母说话。那种对父母的愧疚让她无法自拔。

6月28日,她感到特别孤独特别想家,给当地媒体打了电话。她想倾诉,也希望记者给她指条路。

“我已走投无路了,不敢回家,我该怎么办?”蒋多多打电话给报社如是说。

在电话里,她哭泣自己高考总分114分,离家出走已十几天……

正当她断断续续向记者讲述时,她的电话断了。她的电话卡没钱了。之后换成公用电话再打过去,他们约定在南阳师范学院门口见面。

不久后,记者赶到了南阳师范学院门口一公用电话亭旁。 见到的是一个瘦弱、黝黑的女孩,手里拿着几本书,背一个黑挎包,正四处寻望。

之后,蒋多多受到全国媒体关注,但媒体只关注她本人却很少关注教育,更没教育部门找她谈话,她很悲愤。

更令蒋多多难受的是:7月7日下午,她们区妇联一行干部来看她,带来了两件短袖衫和400元钱。干部们起身离开时,她三次追上去退钱。看着汽车发动起来,她不安地哭出声来,将手上的笔和纸狠狠地朝地上摔去,抹着泪大喊:“我要的是精神,不是金钱!”妈妈蒋树梅赶紧给一位干部打电话,要他们折回来,然后拿着衣服和钱追了出去。此后40多分钟,蒋多多一直在抽泣,她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

有很多人对她表示佩服和赞赏。贵州民族学院一位退休教师在特快专递中称赞蒋多多“是一个思想和心理都十分健康的人,很有主见、很能思考,而且敢做敢为”。

也有人批评她天真、幼稚,不现实。央视一位记者把许多网友的意见下载到电脑里带给她看,蒋多多只看批评的意见。“他们的认识太自私,太狭隘,没有抓到问题的根本。”“我很大度,不和他们计较。”她坚持自己的看法。 有网友把她比作堂吉诃德,她不明白“高考制度怎么不能改变?”

下面咱们看看经常接触蒋多多的人们是咋评价她的。

据语文老师华锋回忆,在高三刚开学没多久的时候,他在课堂上说了高考几句好话,多多便写了篇四五千字的文章《我就不再批评你了》反驳他,“你看看吧。”她面无表情地把文章交给了华锋。

华锋当时有点哭笑不得,但他很佩服这个学生的勇气。“这是一种很可贵的行为,太特别了,她喜欢完美和透明。”华锋说,多多的文章激起了他读高中时久违的一种感觉。但他有点担心多多的高考,试图在评语中提醒她:“人在红尘中想绝然超脱物外,可能吗?”但蒋多多说:“起码精神上可以,思想是最自由的。”

华锋是与蒋多多交流较多的老师,他认为这个女生“和别的学生不一样”,很有个性和主见,对规定的话题作文不感兴趣,经常不按照要求去写那些议论文,而会代之以小说、戏剧,甚至让古人和今人在文中相会。华锋劝过她好几次,她说:“文学必须是发自内心的东西,不能被强迫,否则就是无病呻吟,千篇一律。”华锋在评语中肯定多多的作文,“见解深刻,感情真挚”,“文章虽然很偏激,但那也是你的文气”。

三年来,蒋多多写的百万字作品都是利用自习课和课余时间完成的。“她很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华锋说,多多并不是一些人认为的怪女孩,她只是不爱主动说话。“从来没有一个学生敢拿自己的前途挑战高考制度。”华锋说,“但多多做了。”

在英语老师郭云涛的眼里,多多也没有违纪行为,“一点也不调皮,根本不令老师头痛”,但“基本不抬头听课”。“她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很少与外界沟通,看到更多的是事物的阴暗面。”她在文章中说校园“阴森可怕”,说自己的世界“没有光明、温暖和真诚”,但尽管如此,她“还是不能彻底地放弃对光明的呼唤”。

“她看起来很冷,但打交道后,会发现她对人挺好。”和蒋多多同宿舍的胡杨说她“心胸一点也不狭窄”。一次,胡杨有一件事做得不太好,她向多多道歉,“她很大度地原谅我了”。平时,宿舍的同学会聊到很晚,连胡杨都难以忍受了,但多多一句话也不说,“躺在床上,很安静”。对于多多在高考中的行为,胡杨啧啧两声:“挺胆大的,有一定道理。”

但母亲蒋树梅却觉得多多“很傻”,因为“几百万考生都没人那样做”。6月29日,她才从郑州的亲戚那里得知女儿的行为。蒋树梅原本对多多考大学充满希望,打算贷款送她读书,但她实在弄不清这个“成天不爱说话不爱笑”的女儿在想些什么。“我实现自己的理想后要去帮助别人。”多多对母亲说。蒋树梅觉得很可笑,“你都这个样子,还去帮别人?”

此事稍有平静后,11月18日,《成都晚报》刊发该报记者采写的一篇《高考0分女孩蒋多多写言情小说成都百万富翁掷万金为其出书?》的稿件,文中,“百万富翁”王翔进自称在蓉(四川成都的别称)城做生意,打算掷万金为蒋多多出书。

报道中说,11月2日,王翔进做生意顺路来到郑州,出发前他特意给蒋多多发了个短信:“明天我这张火车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得到蒋多多的“默许”后,他来郑州“拜会”偶像,蒋多多到车站迎接他。待在郑州的两天里,两人一起逛公园,吃西餐。王翔进称谈到为她出书的问题时,蒋多多比较沉默。“但我知道她内心是很希望出书的,这毕竟是她的一个梦。”后来他肯定地说。

临走时,蒋多多在王老板的笔记本上写了一段留言:“坚持你想坚持的,追求你想追求的,记住初衷矢志不愈(正:渝),我心飞扬,梦想早成。一切好运。——碎心飞魔”

看到多多写下的这句话,王老板自认为这是多多对出书的默许,所以,离开郑州后,他赶往北京联系出版社咨询出书事宜。他还联系了几家图书批发商,意欲打开销路。

“没卖出去就算我亏损,如果卖出去,大家就一人一半分成。”王翔进称,当他把这些情况告诉多多的时候,蒋多多却发来短信“你误解我了”,这让他“感觉很尴尬”。他没料到蒋多多根本没打算出书。

为什么你准备为她出书,还要加上自己的名字?到底是为了帮蒋多多圆梦,还是为了借她的名义来炒作?

针对这个话题,王翔进后来说:“当初蒋多多不同意用她的名字出书,我只好说加上自己的名字,没想到她最后说‘那是你自己的事’,经得她‘默许’后,我就和成都媒体说了。其实我在帮蒋多多圆作家梦的同时,也有炒作自己的想法……” (徐孟南于2009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花的作文 小学生军训作文 关于热爱大自然的作文 成功后的喜悦作文 春节作文三百字 平凡的荣耀作文 成功的感觉真好作文 作文素材新闻 关于洪水的英语作文 女生自我介绍作文 童年趣事300字优秀作文 myhobby英语作文5句话 真人cs游戏作文 写八哥的作文 猎人海力布的故事作文300字 事物的两面性作文素材 要珍惜青春作文600字 军训一件事作文 我的家庭作文 我变成小鸟作文300字 作文我成长中的一件事 遇见你我很幸福作文 什么作文题目最好写 作文家庭趣事500字 关于梨的作文三年级 地震作文300字 过年的作文300字三年级 去北京英语作文 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 温馨的设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