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黄梅戏的种种别名表明了它复杂多变的历史轨迹 它有哪些别名?

2021-01-03 22:10:01
相关推荐

本文乃“小事也能使我想起你”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黄梅戏的称谓多有变化,在解放前相当长的时期内,都称其为黄梅调。解放初期,安庆地区政府仍把唱黄梅调作为戏曲改革的大众化方向和地方性形式。直到1953年,安徽省委正式决定,成立安徽省省级黄梅戏剧团,才逐渐将黄梅戏这一名称确定下来并普遍地应用起来。根据老艺人的回忆,黄梅戏在其孕育、萌发和形成的过程中有其不少别名。现简要地给予介绍。

《女驸马》

1. 采茶调或采茶戏。黄梅戏在皖鄂赣三省交界处孕育萌发之时,三省的采茶民歌相互渗透竟相流淌,在交互作用中形成一种戏曲,全称为黄梅采茶调。后来又分为黄梅调和采茶调两种称谓,再后来,一支流向鄂东和赣东北,一支流向安徽省望江县等地,均把黄梅戏称为采茶调或采茶戏。

《双下山》

2.花鼓戏或化谷戏。黄梅戏在以歌舞演唱故事的过程中,在舞台表演程式和艺术中具有凤阳花鼓的歌舞成分,如小戏“瞧相”、“挑牙虫”等,由此叫花鼓戏。至于花谷戏,其含义有几种解释。其一是说化谷戏就是花鼓戏的谐音。其二是说遭受水灾的难民,凭借黄梅戏的音调,作为沿途乞讨卖唱的工具,故称化谷戏。其三是说在旧社会,黄梅戏班社散伙后,艺人们单个活动,求钱化米以维持生活,被讥讽为化谷戏。

《大清名相》

3.二高腔。源远流长的青阳腔由于声调高昂,根据此特点,人们称其为高腔。流行于安庆的岳西高腔受过青阳腔的影响。因为黄梅戏中的不少剧目和声腔来自青阳腔和岳西高腔,如“阴司腔”等。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因受其影响,因故人们称黄梅戏为二高腔。

《天仙配》

4.皖剧。黄梅戏称为皖剧,还有一个戏曲故事。1926年,黄梅戏第一次公开进入安庆市演出,第二天艺人丁永泉被反动军警抓去,说他唱的是黄梅调。黄梅调是秽淫之戏,为了打赢这场官司,有些开明的知识分子出主意说:“过堂的时候,不要说是唱黄梅调或花鼓调,就说唱的是安徽的地方戏。北京有京剧,湖北有楚剧。我们安徽人唱的是皖剧”。后来,皖剧这一名称时隐时现,一直保留到解放初期。

《寂寞汉卿》

5. 徽剧。黄梅戏成为徽戏,始于抗战初期。据老艺人回忆,抗战爆发后,黄梅戏经常与京剧同台演出对外被称为“京徽合演”。“京”就是京剧,“徽”就是黄梅戏。王少舫就是这时从京剧本位走上了黄梅戏舞台并终其一生。把黄梅戏说成为微戏,主要因素有二,其一是黄梅戏受过徽调的影响,有其徽腔的成份。其二是艺人们想表明安徽也有以省名简称的地方戏。解放前,安庆太湖一带称黄梅戏就是徽戏。

《传灯》

6. 怀腔和府腔。黄梅戏在安庆和怀宁生根开花后,内中渗透和散发着不少安庆市和怀宁地方语言和声调色彩,自然而然地加重了黄梅戏的地方味和故乡色彩。同时,那时安庆设为安庆府,所以,人们就把这种用安庆语言演唱的黄梅戏称为怀腔或府调。另外,贵池一带有人就把黄梅戏叫做汉剧。安庆的太湖密陀寺一带,有人把黄梅戏称为弥腔,这是受弥陀寺宗教音乐对其影响之故。

《小乔初嫁》

从黄梅戏的种种别名中,表明了它的复杂多变的历史轨迹。我们可以领悟到,一个地方戏剧种在其形成和成熟过程中的曲折与艰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规矩作文300字 值日作文二年级作文 Sp实践作文 坚守规则作文 中秋写景作文 未来可期作文 秋日物语作文 作文批改神器 欢乐中秋作文 作文高一 缉毒警察作文 学会放弃 作文 奋斗主题作文 自我风采作文 英语作文手写 追 作文 拒绝 作文 传递 作文 竹林 作文 敬畏 作文 影子 作文 作文 狗 如果 作文 教师 作文 一件事给我的启示作文500字 一件难忘的事英语作文80字带翻译 这一路风光正好作文600字 记一次家务劳动作文500字 幸福在那一刻绽放作文600字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