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大年初一话拜年:从跪拜礼到红包雨 你打算怎么过?

2021-01-04 06:40:01
相关推荐

【编者按】

关于春节,你知道多少?

站在以秒速变化的2019年初,我们问出一个“老套”的问题。很多人知道,春节有名目繁多的礼仪和习俗,有吃不完的饭局和推不掉的聚会,有因此产生的怀旧感和社交尴尬……

然而你知道吗?春节不单是个节日,它还蕴含着社会变迁、经济发展,以及你所带来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化。2019年2月4日起,中新网推出系列策划《春节知否》,力图通过你我之于春节的点滴变化,勾勒中国社会图景的巨幅变迁。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2月5日电 题:【春节知否】大年初一话拜年:从跪拜礼到红包雨 你打算怎么过?

作者:任思雨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在农历新年到来的第一天,人们通常会穿着崭新的衣服,吃着包好的水饺,给长辈和亲友拜年,期待自己会领到多少压岁钱……在你的家乡,这一天都要做点什么?

河南濮阳的“灯笼小镇”。 僧少琴 摄

拜年:团圆在一起就很幸福

大年第一天,拜年是最重要的活动。春节的拜年习俗,早在汉代时就有了记载。

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

到清代时,“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故宫博物院“中华老字号故宫过大年展”开幕。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今年75岁的汪正是山西临汾人,讲起自己小时候的拜年经历,他颇有感触:

“大年初一是一年里最盼望的日子。”天刚蒙蒙亮,各家各户就响起鞭炮声,孩子们穿戴崭新的瓜皮帽和长袍,先向家长拜年,家长受拜后就会发压岁钱,祝福他们平安健康度过一岁。

吃完饺子以后,孩子们会由家族里有声望的人带领着,一家接着一家拜贺本家的长辈。拜年的顺序也有讲究,最开始要给爷爷一代的长辈拜年,再去父辈的亲戚家中拜一轮。

一进门,先要大喊一声“爷爷新年好!给您拜年了!”再双膝跪地叩拜。这时,坐在炕上的长辈就会赶忙招呼孩子起来,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瓜子花生或点心,一大家人热闹地聚在一起讲故事。

兰州“百合村”村民演绎恢弘太平鼓。李浩 摄

结束了拜年,大概是早上9点左右,汪正说,人们还要在自家的门口敲起威风锣鼓,祈盼新年红红火火。从初一到初六,人人走亲拜友,路上见面都会先来一句新年问候,如果是远方的亲戚,还需要提前备上牲口车、带着面点礼物前去看望。

现在,当了爷爷的他也每年收到孩子们的拜年祝福话,习俗还在,只是形式早已发生了变化。孩子们不再需要磕头守岁,在他看来,家人们只要团圆在一起就很幸福。他还计划着下次的家庭新年旅行,“仪式不重要,大家高兴就够了”。

吃喝玩:新年红包知多少?

“秧歌小队闹春阳,毂击肩摩不暇狂。人说太平行乐地,更须千步筑球场。”清代的一首竹枝词里记载了过年时人们扭秧歌的盛象,大年初一除了拜年,吃喝玩乐更是必不可少的活动。

在安徽安庆,张莹会在初一这天吃一道经典的家乡菜——鸡汤泡炒米。吸收了汤汁的炒米变得半脆半软,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是她在外上班时最想念的美食。

在云南楚雄,王宇飞的老家过年时会铺松毛,每天吃饭前都要先在桌上撒一层翠绿的松针,再把酒菜摆上,寓意来年的清净平安。

来四川成都走一走,除了闻到腊味儿香,应该还能看到很多人家的麻将桌。作为春节的必备娱乐项目,亲朋好友一相聚,不打个通宵怎么行?“宁挨千刀剐,不胡第一把,幺鸡二条,不打要遭,八万九万,不打输完,有四不打一,二五先打八……”最近,一位四川奶奶就用Rap向全国网友传授了一段打麻将秘诀。

来源:视频截图

“我恭喜你发财,我恭喜你精彩。”一年一度,刘德华的《恭喜发财》都要响遍大街小巷,对于年轻人和孩子们来说,收红包才是过年时最期待的活动。

汪正回忆说,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自己领到的压岁钱能有两千块,听起来有很多,但其实是因为那时的币值高,“拿着压岁钱,可以买到一碗加蛋花的醪糟汤”。

如今,他也会给孙子孙女每人包几百块的红包,新年的这几天,每个走完亲戚的孩子都会攒下一个“小金库”。

“确认过眼神,你是广东人。”每逢过年,广东地区的红包总会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对广东人邱菊来说,大年初一一大早就要“派利是”,比起其他地区动辄上千的大面额红包,利是的金额通常不多,但数量却很多。相熟的亲友甚至不太熟的人,都可以派发,有网友评论说,广东的小朋友过年数红包,可是很考验数学能力的。

红包的分类也有讲究,邱菊说,“小孩子的红包一般有快高长大,学业进步的字样,大人的红包会有着福的字样。”在他们看来,红包的金额多少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心意,图个好彩头让所有人都开心。

新年红包。来源:受访者供图

现在,人们都习惯了在除夕晚上展开红包大战,不过是在手机上。今年春节,最新版的微信红包还增加了拜年表情,在红包装好钱后,可以选择添加自拍或者表情包一起发出。既有压岁钱,还有亲自送来的祝福,这样的红包可谓诚意满满。

祝福信:从贺卡到直播小视频

每年过年,在发给亲朋好友的拜年信息里,都会写下什么祝福语?

早在古代,就有了用拜年贴贺年的风俗,明清时期,帖上不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还有“吉祥如意”的祝辞。筱廷的《成都年景竹枝词》里记载,“背填居里面书名,三寸红单式仿京。特到人家门口帖,便言尽到拜年情。”

拜年贴历史悠久,现在依然能看到它的身影,比如赠送给亲朋好友的贺年卡。制作精美的挂历、写有祝福语的明信片和贺年卡,是很多人的新春记忆。

陈先生给家人带回一份装裱精致的牡丹挂历。中新网记者 翟璐 摄

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短信、电话逐渐代替了写信,新年的几天里,人们的手机总会不停地收到来自亲友的祝福。

五年前的春晚,歌手郝云的一首《群发的我不回》火遍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里,群发短信、微信成为了春节的专利,不管能不能见面,都要相互送上一些有趣的祝福语,甚至用五彩的表情符号拼出超长的祝福墙。

郝云《群发的我不回》

如今,随着各大视频平台的火爆,小视频和直播拜年已经成为春节流行于社交网络的一股风潮。

比如,抖音就开发出了“吃饺子、拉春联”等一系列春节主题的贴纸、特效,当人们作出拜年手势时,就会出现金元宝、灯笼、春联等春节元素。

今年春节,张峰在外地工作不能回家,他说,自己就打算到时候用直播给亲人拜年,而过年的礼物,他也早早用快递寄到了家中。在视频平台上,还有更多的人拍下自己的年夜饭、家乡的过年习俗,与全国各地的人一起分享新春的喜悦。

过去,人们需要步行很久才能当面说一声“恭喜发财”,现在,打开手机,就可以与相隔千里的亲友说“拜年啦”,从福袋里的压岁钱到自带表情的红包,从早早预备车马到说走就走的旅行,大年初一,变化的是年味儿的载体,不变的还是满满的祝福。

在这一天,无论如何度过,享受开心快乐才是最重要的事。(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老师在我心中作文 以家为主题的作文400字 中秋节250字作文 三年级作文我真了不起 校园暴力作文300字 赞美家乡的作文结尾 生日三年级作文 我的十个优点作文 梅花鹿作文 美丽的人作文600字 我和爸爸比童年作文 夏天来了作文50字 一篇童话作文300字 小学六年级第五单元作文 我学会了什么艺术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两百字 五年级作文我爱你汉字 关于阻力的作文 我的家园作文 凤凰古城作文400字 端午节作文300字 拥有什么的作文 暑假写什么作文好 收获温暖作文600字 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作文 作文app 小学教资作文 放飞梦想作文 写景作文400字左右 革命英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