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明明不对 为何却经常这样说?

2021-01-04 08:45:01
相关推荐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明明不对,为何却经常这样说?

作者丨书童

一、破题:一屋不扫,可以扫天下!

“有宾客来,你怎么不把房间打扫干净?”

“人生在世,应该扫除天下,怎么能只想着把房间打扫干净!”

东汉时期,十五岁的陈蕃一人在家,突然父亲的朋友薛勤到访,看到庭院和房间比较杂乱,不禁“斥责”,没想到陈蕃脱口而出。

听到这样的回答,史书记载“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就是说陈勤明白了这个小朋友的志向,感到与众不同。

不过,历史从来都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经过漫长的历史,后人以讹传讹将陈勤的惊奇变成反驳,狗尾续貂一句至今人们耳熟能详的话——“一屋不扫,可以扫天下!”

虽说这个不是历史事实,但是能够得到这么久远的流传,可见这句话是符合我们国情和大多数人的认知。

那么问题来了,想要“扫天下”,非要把“一屋”先扫好?翻译过来就是说,要想干大事一定要从小事做起?

有人肯定会说,那是肯定的!

二、承题:扫了一屋,就能扫天下?

从老子的“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到荀子“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再到清代学问家刘蓉说的“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他们对大与小的辩证关系有着精彩的论述。

就连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也谆谆教诲“人要成就一件大事,就得从小事做起。”因此,不论是长辈还是领导总是教导,“要把小事做好,小事都做不好,怎么可能做好大事。”

这样的提法自然有一定道理,从哲学的层面来看,大与小是互相转化的——

小的努力累积起来就变成大的结果,所谓“水滴石穿”,小的问题叠加起来也能成为大的灾难,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因此,要做好大的方面必须重视小的方面,不论是老子、荀子,刘蓉还是列宁都是从这个层面来说,目的都是教育人们脚踏实地、注重细节,不能眼高手低、人浮于事。

然而,道理终归只是道理,如果运用到具体的人生实践就发现漏洞百出,不说别的,假定按照人们的传统认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真是薛勤说的。

那么倡导“先扫一屋,才能扫天下”的薛勤却在历史默默无闻,而志在“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的陈蕃竟然成为东汉名臣,官至太傅,在史书上与窦武、刘淑合称“三君”。

三、起讲:扫天下的人,都不扫一屋!

除了这个反差,在历史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比如北宋那个不注重个人卫生的拗相公“王安石”,按照传统的观点,“你连个人卫生都不注意,怎么可能治理国家”。

然而就是在他手上推动的变法,虽然结果有所争议,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家应该是毋庸置疑的,远在俄国的列宁都说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如果说政坛的事众说纷纭、难以评说,那科学界和文艺界也不乏其人,不论是请朋友吃饭,炒怀表的牛顿,还是头发爆炸、穿着里邋遢的爱因斯坦。

不论是思想怪异,追求原始生活的诗人顾城,还是去大楼办事,连电梯都不会按的《自由中国》主笔殷海光。

在许多各种不同的小事上,可以这样说,不少取得很大的成绩的人都在不同程度地体现了生活的拙劣。

从某方面说,正是因为他们过度地追求了某个方向,因此无暇关注那些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才让我们看到这些“滑稽”的一面。

从传统的观点开看,“他们都是小事做不好的人”,但是毋庸置疑他们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因此,如果说大和小之间有哲学上的转化关系,但是大事和小事基本是不相管的两回事,绝不是说你把小事做好了就会做大事。

四、入题:扫一屋和扫天下有什么关系?

个人卫生整洁,不代表你能力强!

大街扫得多干净,最多不过一个环卫工!

一个基层岗位干得多好,并不是说就能平步青云走上高层!

要知道大事有大事的逻辑,小事有小事的方法,两者不能混用,就好像自行车不能转上赛车的发动机,虽然两个都是代步工具,但是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事物。

就好像创业,很多创业者从开始就是一个领导者,他们的思维和精力都是发现市场、提供产品、满足需求。

如果一个普通人说等我从职员干成主管,主管变成经理,然后再升成副总才去创业,这时黄花菜都凉了。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陈欧应该先学个市场营销专业,然后再辅修点美容和化妆品,并且能够在阿里或者京东这样的基层历练几年,最后干到总监再开始创业之路。

这显然不适合实际事情的发展!我们看到许多创业者为了抓住市场机会,甚至放弃学业或者更好的待遇,而不是等把小事做好了,或者准备充足了才开始。

因为当一切都准备好了,你可能就没有机会了,毕竟韩信不是当好了一个士兵,甚至不是当好了一个队长才能当将军。

所以,当我们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时,首先一定要明确,你当前干的小事与最终要干的大事有多大的相关性。

如果没有任何相关性,无论干多少鸡毛蒜皮的小事,你最终都无法干成任何大事,那么现在所做的小事只不过是浪费时间。

如果有很强的相关性,那么所有的小事都是为了成就未来的大事,方向对了,所有的努力都会形成合力,否则只会南辕北辙。

五、结语:为什么总被教育说先做小事?

当然我们在具体的人生之路未必可以直接选择,但是朝着既定的方向,不断补足短板,修炼各方面的才能,终究才会离目标越来越近。

因此,要是有扫天下的目标,千万不能只顾着扫一屋,如果真的按照人们说的先扫一屋,那么扫天下的时机也错过了。

面对的不同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天赋,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擅长,我们都应该寻找自己的最擅长的事情,而不是听从别人的建议干好所谓的小事。

总体而言,人生还是要懂得趋势,去寻找成功的大概率事件,这个就是所谓的潮流,也是雷军说的“台风来了,猪也能飞起来。”

逻辑思维CEO脱不花曾经说过,不论目标是什么,先干起来就成功了一半。在大多数时候,很多人都是思考的很多,前期准备太多,却忘了最开始的目标。

最后,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很多人都被教导“小把小事做好才能做大事”?总结而言,大体有三个原因——

1、正如前文所述,大与小有哲学的转化关系,多强调做小事都不为过,但是这里的小事应该是指细节,是大事的一环,而不是那些无足轻重的事情;

2、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他们都没有对一些观点深思,自己也没有走过成功的路,不过把古已有之的道理重复地讲给下一代而已,这时后辈须慎之。

3、最后,大多数都有人云亦云的毛病,就比如文首的典故没有那句话,人们只为了证明自己的道理,不论正确与否,便可以改造历史、胡搅蛮缠。

当然,道理讲完了,道理还是那个道理,那么处在弱小的时候,你只能做小事,该怎么办?王阳明在《传习录》不停地给弟子强调“事上练”。

因此,不论做什么,一定要认真做,一定要多思考,无论大小什么事情都能悟出大道理、大哲学。

但是千万不能沉溺于小事,忙得不亦乐乎,最后回想起来毫无凭借一事无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读书的作文500字 谈诚信作文 我喜欢小猫作文 满分作文700字 友情的作文600字 种子作文600字 愉快的周末作文 难忘的节日作文 春游作文二年级 四年级下册英语作文 过年春节作文 日落作文600字 谢谢你作文600字 九年级作文600字 江南水乡作文 正视自己作文 漏作文 做家务300字作文 描写弟弟的作文 观察生活的作文 青春是什么作文 游厦门作文 红烧鱼作文 我的姥爷作文 美丽的夜晚作文 三年级上册同步作文 美好的春天作文 美丽的遇见作文 希望的作文600字 课间活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