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孔子“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仁与义相对 可能与我们理解的不一样

2021-01-04 10:50:01
相关推荐

仁与义,果仁与树叶花果

仁义,在传统文化以及日常生活中经常被提及。

到底什么是仁义呢?

01 孔子在易经中的“仁”和“义”

读《易经●系辞传》:“《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

大意是说,《易经》的道理,在广和大两方面都涵盖。有天道,有人道,有地道。每一道都有两个方面,故一共有六爻。

其中“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孔圣人,在《易经●说卦》中著:「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

这里,就明确了“两之”的意思。天道是阴和阳,地道是刚和柔,人道是仁与义。

从这里,感受到圣人在说“仁”和“义”,极有可能是与“阴阳”“刚柔”相似,具有代表“两个相对的方面”或“两极”的意思。这似乎就不局限于传统中的“仁爱和正义”的意思了。

由此,仔细地考察“仁”和“义”,以更加深入地考察什么是“仁义”。

关于“仁”字,《康熙字典》解释“心如穀種。生之性,便是仁”。

于“义”字,《说文解字》解释“己之威儀也”(威仪:庄严的容止仪态)。《释名》(古代的一部字典)“義,宜也。裁制事物,使各宜也。”

以上的文字,大意可以这样理解:

仁,心如谷种;生命之本性或性质,便是仁。心就好比是谷种,在各种条件满足时,即可以长出禾苗、结出谷子。

义,第一,是自己的威仪,是庄严的容止仪态,可以方便理解为自己的说话、举止以及思想。如果把仁看作“谷种”,威仪,则是种子长出的禾苗果实。第二,是“宜”也,应对各种事物,使其相宜。

由此,可以比较清晰地理解,仁是“本性”,义是“言谈举止”;或者说,仁是谷种,义是长出的禾苗及谷子;或者说,仁是本,义是表象;或者说,仁是起决定作用的某个力量,而义是表现出来的语言、动作以及思想观念。用中国传统哲学的“体性相用”语系来描述,仁是体、是性,义是相,是用。

“仁”是本性,比如经常听到的“性本善”,或者“性本恶”,或者“性本非善非恶”。本性,属于中国哲学中的“体”或者“性”的范畴。

义,即是日常的说话、做事和思想,是本性在某一个环境中的显现,属于中国哲学中的“相”或者“用”的范畴。

这样理解,与中国哲学中的“体性相用”表述体系是一致的,也与孔子在易经中表述的“阴阳”“刚柔”相一致。所以,“体仁”这个词,是经常可以看到的。

02 仁,是生之性,那么什么是“生之性”?

再进一步,仁是生之性,那么,什么是“生之性”?这个本性到底是什么呢?

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善?或是恶?或是非善非恶?或者是其他的什么?

人的本性,通常是不可以用“善恶”这样简单的二元评判来界定的。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对善的判别,而且每个人在每个时期都有对善的不同判别。要不然,网上的热点话题,会吵翻天,可能是因为没有统一的善恶标准吧;但又会经常出现大反转,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人们对善恶的评判发生了变化吧。

从这个角度看善恶本性,其实是没有一定的善或一定的恶。善和恶,只是每个人在某种条件下的判别。刚刚判别为善,可能念一转,善就变成恶了。善恶本身并没有标准,只是个人的认知和判别。

善、恶、非善非恶,另一个角度看,也无非是人在某个具体环境下的语言、行为、思想表现,还是属于“相”或者“用”的范畴,还说不上是“性”。

一个生命的本性到底是什么呢?

因为是讨论“立人之道”,生之本性,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我”的本性,到底是什么呢?或者是大家经常问的问题“我是谁?”

身体是我?还是心是我?长胖了减肥了、擦了粉底、剪了指甲,还是我吗?刚被某人气着了,又被某事喜着了,或者读文章读到这里,心还是我吗?

也许会说,是我,只不过是变化着的我,前前后后的都是我。是啊,身体和心,什么时候消停过呀,时时刻刻都在不停地变化着,从来就没有一个不变的“我”。这是一个角度。

再一个角度,又是什么决定了这些变化呢?出汗了,身体的水分结构发生了变化,是运动或者是环境温度高,也或者是某个疾病引起来的,是“我”所决定不了的。不然,怎会存在减肥的问题。如果心生一念“瘦”,身体马上就变了,岂不快哉。

心又怎样变化的呢?试试看一下自己,现在正在想些什么。所以,心也是由当下的环境决定的。当下这个环境,也包含了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它们都以“种子”的形式延续着,在某个合适的环境就显现出相应的语言、行为和思想。

这几个角度,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即佛家说的“无我”,没有固定不变的我,没有能起决定作用的我;我,无非是由当下的各种要素共同成就的一个心念,或者说是这个心念所表现出来的语言、行为和观念思想。这即是佛家说的“诸缘和合”。

所也,仁者,生之性也。这个“生之性”,即是“无我”,也可以说“无生”,“无性”。

03 那么,义呢?

再来看“义”,“裁制事物,使各宜也”,怎样才算是“宜”呢?是什么与什么相“宜”呢?

“使各宜也”,一个角度,可以理解为与“体”,也就是与“仁”相宜。这样才可以解释孔子说的“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仁,是本性,本性是“变化”,是“无固定的人”,是“无我”“无人”,是变化。正如孔子在易经系辞中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一切都是阴阳变化,一切都是刚柔相推的力量变化,成就了不同的事物和现象。大到日月星辰的运行,四季昼夜长短交替,小到言谈举止心念变化,都是阴阳刚柔的力量变化所致。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某个事物。不仅是我们能感知到的世界是这样,就连“我们能感知到世界”的能力,以及组成这种能力的各种要素,也都是无常变化的。

义,是“使各宜也”,是相宜。可以理解为,就是与这种变化相宜。一切的语言、行为以及思想观念,都不要僵化在某一个点上。比如,坚定地认为某个人“就是那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只有这一条路”,说的话“就是这个意思”,等等。

盲人摸象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可是真的认为那只是盲人在摸象吗?在生活中,我的体会是,时时都是盲人在摸象。做市场的,永远不可能知道真正的市场或者市场的全貌,因为市场本身就是变化的。应对一件事情,我们也只能根据可以觉察到的因素而应对,是不可能知道一件事情的全貌的,因为这个“全貌”本身也是瞬息万变的。

还有一个角度,相宜,也可以是与阴阳消长、刚柔相推的力量相宜。所谓审时度势,也可以是“审”阴阳消长、“度”刚柔相推的力量。所谓因地制宜,也可以是因这种“力量”而制宜。

也还有一个角度。相宜,是什么与什么相宜呢?人与事物是什么关系呢?人,是不是就是事,或者说就在事中。一个人正在处理一件事,比如在吃饭,“人”“吃”“饭”。通常我们会认为有“人”,有“吃饭”这件事。如果人在客厅,饭在厨房,又怎么吃呢?所以是因为有“人”“吃”“饭”三个东西都在一起,才是“人吃饭”这件事。从这个角度看,人和吃饭,是不是一回事?人在吃饭过程中的任何起心动念、以及任何语言和动作,都是人吃饭这个事的“进程”;同样,饭菜的味道、冷热变化,以及环境的变化,等等,也都是人吃饭这件事的“进程”。从这个角度,再来体会“各宜”,还需要什么和什么相宜吗?

04 小结

仁,是生之性,是出生之性,或生来之性,或本来之性。而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并并没有固定的体或性。从这个角度看,仁,如谷种,具有长成禾苗、结成谷子的功能,无体无性。

义,是日常的言语、行为和观念思想,是由“仁”长出来的各个方面的语言、行为和思想观念,并且是与各种环境、与阴阳刚消长、刚柔变幻的力量相宜。又终究而言,因为人与事,本来都在一个进程之中,是共同构成了“事”,并无相宜不相宜之分别,或者可以说一切都是相宜的。

所以,仁义两个字,看起来挺熟悉,其实不简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全神贯注的作文 陕西高考作文题目 小学生作文范例 十一见闻作文 2021高考作文题目 父母的爱作文600字 王俊凯写的作文 泰山游记作文 雨中的故事作文 成功是成功之母作文 包饺子作文600字 缅怀革命先烈作文 母爱话题作文 关于写雨的作文 改变自己英语作文 秋天的快乐作文 写童年趣事的作文 安全伴我行作文 回忆往事的作文 中国梦英语作文 高考满分作文大全 有关雨的作文 五一见闻作文 2022高考英语作文 感恩祖国的作文 作文素材高考版 初中作文网 六级作文模板万能 关于六一的作文 社会公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