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

2021-01-04 12:05:02
相关推荐

内容提要:

前不久,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决定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这对于把各方面优秀知识分子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形成不懈奋斗、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具有深远意义。为加深对这一活动的认识并有效地加以引导,本刊记者专访了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建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和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五位同志。

引导广大知识分子在新时代自觉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记者:如何认识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

黄建发:爱国是民族的精神脊梁,奋斗是时代的前进引擎。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分子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一项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重才爱才的一贯品格,昭示了知识分子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根本要求,赋予了广大专家人才在新时代艰苦奋斗、接续奋斗、团结奋斗的神圣使命。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制定了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核心的知识分子政策,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知识分子工作是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并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首次把“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作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重要内容,这具有开创性、格局性的重大意义。我们要深刻认识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历史逻辑、执政逻辑、实践逻辑,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开展好活动,最大限度地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新时代改革发展的伟大奋斗中来,实现“增人数”与“得人心”的有机统一。

记者:如何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

黄建发:新时代的爱国奋斗与许党许国、报党报国是有机统一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我国科学家搞出了“两弹一星”等前沿技术,除了高超的科研水平和能力,很重要的是有一种报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我们要深入宣传老一辈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通过专家国情研修等多种渠道,做深做细思想政治工作。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凝心聚力、固根守魂,越需要引导广大知识分子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清醒,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爱国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奋斗的行动。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科研疯子”黄大年、“新太行愚公”李保国、“天眼之父”南仁东,这些新时代优秀知识分子最宝贵的品质就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我们要把开展活动与激发知识分子创新创造活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广大知识分子在打赢“三大攻坚战”、实现高质量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战场上建功立业。基层单位要结合主责主业开展岗位创新、岗位建功、岗位奉献等创先争优活动,让知识分子从本职岗位做起,立足岗位自觉践行爱国奋斗精神。各级各部门要把开展这次活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实抓好,加快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伟力。

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

记者: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是如何高度重视和领导科技工作的?

王志刚:党的坚强领导始终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指明前进和奋斗方向。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的春天”,从“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以科技报国之志,以倾力为民之情,大力发扬爱国奉献、坚持真理、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科学精神和优秀品格,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优良传统,把报国情怀与使命担当根植于心中,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民族复兴、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的洪流伟业之中,矢志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科技界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取得了载人航天、量子通信、高速铁路、移动通信、大飞机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环境保护和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肩负创新驱动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光荣使命?

王志刚: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国际产业分工调整不断加快,正在重塑世界竞争格局、改变国家力量对比。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我国既面临赶超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必须以科技创新打造先发优势,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掌握战略主动权。我国经济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作用,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战略支撑,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坚强保障。新时代是科技创新大显身手的时代,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大有作为的时代。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时刻牢记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最大政治优势,要始终听从党的召唤,服从党的指挥,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自觉把实现自身价值融入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把“研究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工程项目”镌刻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在创新发展中建功立业,充分展现新时代科技工作者昂扬奋进、拼搏奉献的精神风貌,为全社会树立标杆和榜样。科技界要弘扬科学精神,切实转变学风作风,培育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深厚文化土壤。要弘扬为国奉献精神,把老一代科学家至诚报国、以身许党许国的优秀品质发扬光大,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定敢为天下先的自信和勇气,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甘坐“冷板凳”,肯下“笨功夫”。要弘扬淡泊名利精神,坚守追求真理的初心,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静心笃志,脚踏实地,在科研道路上行稳致远。我们要弘扬甘为人梯精神,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在重大科研任务中“扛大旗”“挑大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当好科研引路人,做好“铺路石”。要弘扬诚实守信精神,恪守科研学术规范、职业道德准则,加强学术共同体的自律自省,杜绝科研不端行为。

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记者:新时代如何引导知识分子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杜占元:一是必须强化理论武装和政治引导。教育系统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是培养知识分子的主阵地,是党的知识分子工作的战略要地。必须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引导广大干部教师、青年学生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的深远意义。要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进培训、进读本工作,牢牢把握理论武装这一龙头,固根守魂,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近期,教育部党组部署推动在全国广泛开展“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以及党外知识分子“跟党迈进新时代、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大学校园的最强音。

二是必须强化本领锻造和能力提升。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广大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承担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广大学生要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都必须锻造过硬本领、提升各项能力。教育部党组聚焦社会实践、创业就业、岗位建功等环节,组织开展系列“爱国奋斗行”,引导广大干部师生在以“重走改革开放之路、砥砺爱国奋斗之情”为主题的社会实践等活动中,感悟爱国奋斗之路;鼓励支持广大高校毕业生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脱贫攻坚等国家重大战略;针对党员干部、教师、学生等不同群体,开展对标争先、教学技能培养、学习提升等计划,引导教育系统知识分子勇于磨砺意志、敢于攻坚克难、善于开拓创新,勇担时代使命,勇攀科学高峰,勇立时代潮头,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征程中挥洒汗水、激扬青春。

三是必须强化制度建设和方法创新。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必须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知识分子凝聚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遵循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加快形成有利于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让知识分子把自己的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要创新工作方式,着眼于让知识分子充分发挥作用,在组织形式、联系机制、沟通渠道、制度安排上进行改革。要注重政治吸纳,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的培养工作,把他们吸引到党内来,成为各方面工作的骨干。要畅通报国渠道,搭建事业平台,为知识分子发挥才智提供良好条件保障。要把开展活动与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人才工作、加强知识分子工作结合起来,形成激励支持广大师生爱国奋斗、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

四是必须强化爱国奋斗精神的宣传阐释和氛围营造。加强爱国奋斗精神的宣传力度,汇聚写好教育“奋进之笔”的磅礴力量,必须坚持党言党语、民言民语和学言学语并举,坚持理论深度、实践力度和情感温度并重,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要全方位宣传展示知识分子爱国奋斗故事、艰苦奋斗历程;组织编辑出版高校学生教育读本,创作传唱代表歌曲、校园情景剧、话剧、舞蹈等文艺作品,将爱国奋斗精神教育深入到校园每个角落。注重典型示范引领,在援藏援疆、“三区”支教、教育扶贫等一线群体中发现爱国奋斗精神优秀传人,在教书育人楷模、大学生年度人物、辅导员年度人物等评选活动中选树爱国奋斗楷模,进行宣传表彰。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扬以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两弹一星”元勋为代表的老一辈知识分子“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强调面对新的征程、新的使命,需要在知识分子中弘扬这种传统、激发这种情怀。作为新时代的航天人,请您谈谈应如何弘扬这种传统、激发这种情怀?

吴燕生:爱国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航天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作为新时代的航天人,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就要传承航天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实践之中,创造出无愧于党和国家、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业绩。

要永葆爱国本色。“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是航天人的人生信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毫不犹豫放弃在国外正处于巅峰的科研事业和优厚待遇,毅然决然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60多年来,几代航天人干惊天动地事、当隐姓埋名人,不计得失、无怨无悔,为航天事业奉献了青春年华,用智慧、汗水乃至生命筑就了我国航天大国的历史地位,孕育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爱国主义永不过时。在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传承老一辈航天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大力弘扬航天“三大精神”,将以国为重的价值观根植于心,始终将党和国家利益摆在首位,始终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和航天强国信念。

要激扬奋斗精神。爱国是具体的、实践的,需要用青春挥就、用奋斗书写。我国航天事业是在我国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科学技术相对落后、长期处于国外敌对势力限制及封锁的条件下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项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一个个辉煌成就的取得,无一不是在党的领导下航天人潜心钻研、矢志攻关的成果。“两弹一星”功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孙家栋院士,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做出开创性贡献。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总指挥岑拯、北斗导航卫星总设计师谢军等新时代航天人,瞄准国际领先水平,大幅提升火箭入轨精度,实现火箭高强密度发射和卫星核心器部件自主可控,真正做到“北斗星,中国芯”。我们要奏响奋斗的时代强音,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高质量地确保成功、高效率地完成任务、高效益地推进航天强国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圆满完成载人航天与月球探测、北斗导航等国家重大工程和科技重大专项任务,进一步夯实航天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坚强基石。

要勇担时代使命。航天科技是维护国家战略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作为新时代的航天人,我们要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自觉肩负起建设航天强国的神圣使命。要满怀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豪情,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以钉钉子的精神和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努力践行投身航天事业的初心和使命。要坚持面向未来,开辟独创、独有、引领发展的创新路径,开展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创新,积极抢占航天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特别是要以建设航天强国为目标,积极推进载人登月、地月空间开发利用和深空探测,建设完善的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大幅提升空间基础设施应用与服务水平,力争到2030年使我国跻身世界航天强国行列,到2045年推动我国在航天领域率先实现强国目标,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

勇担民族复兴大任,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记者:在新时代,知识分子如何秉承家国情怀引领奉献?

陈旭:中国知识分子是具有家国情怀、掌握科学技术、担负历史使命的群体。在党的领导下,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胸怀家国天下、不畏艰难困苦、坚持开拓创新,与全国人民一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知识分子期望殷切、关怀备至,鼓励知识分子“多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献计出力”。进入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为国家为民族作贡献的重大历史机遇,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为知识分子建功立业提供了重要指引和有力保障。广大知识分子要牢记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秉承爱国奉献传统,以更深挚的家国情怀引领奉献。要紧跟时代步伐,勇做时代先锋,肩负使命、锐意进取,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推动社会整体进步,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把我国早日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聪明才智,挥洒热血豪情,绽放出彩人生。

记者:在新时代,知识分子如何把握机遇建功立业?如何锐意进取攻坚克难?

陈旭:知识分子常思建功立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业为广大知识分子提供了更加难得的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历史机遇和时代舞台,需要广大知识分子秉持爱国奋斗精神,把握时代机遇,大胆开拓创新,服务社会、报效人民。广大知识分子,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立足当下、面向未来,苦干、实干、加油干,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创新支撑,把坚定的报国之志书写在祖国大地上,留存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中。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特别是科技领域被卡脖子的问题亟待突破。“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需要广大知识分子肩负爱国担当使命,紧扣时代命题,发挥自身优势,攻坚克难、奋力突破,力争早日破除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瓶颈,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充足的动力和更充分的活力。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清华大学将紧密结合“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不断加强团结引领服务知识分子工作,努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来,形成不懈奋斗、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激励广大师生自觉弘扬践行爱国奋斗精神,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勇担民族复兴大任,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刷新自我作文600字初中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作文600字 英语四级作文万能套用模板 龟兔赛跑新编400字作文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300字 我的心爱之物作文300字 三年级暑假作文3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300字 我的乐园作文200字 袁隆平作文600字 保护环境作文400字 妈妈的爱作文600字 我的理想作文800字 可爱的小白兔作文 中考满分作文大全 关于困难的作文 关于收获的作文 牡丹花的作文 关于文明的作文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 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踏青作文 怎样写作文 声音作文 作文素材大全 我和书的故事作文400字 我的好朋友200字作文 假如我是一棵树作文 歌声嘹亮作文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