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从动漫迷到同人画师 这些年轻人靠画画养活自己

2021-01-04 14:55:01
相关推荐

如果没有在2015年接到一张同人插画的约稿,见切也许会拥有另一种人生:听从父母的叮嘱,成为一名每年有寒暑假的老师或是朝九晚五的公务员。

一两年前,刚上大学的阿荣是舍友眼中的那个“异类”。每天课后,不出去撒欢,宅在宿舍埋头画画,笔下是张扬的线条和层层晕染的色彩,身后是舍友们好奇的打量。

读高中时,竹野对于画画有用不完的创作热情。父母自然是不同意她“不务正业”的,于是她把画稿掩在高中作业课本里,也为创作平添了刺激感。

当三目画下第一笔初音未来的时候,并没有想太多,也完全没有“同人”的概念,只知道自己喜欢这个日本VOCALOID虚拟歌手,那么把她画出来就是了。

▲ 三目近期绘制的初音未来

彼时的他们只是一群喜欢看动漫、玩游戏的年轻人。那些二次元的人物看起来与三维时空是如此格格不入。年轻人的热爱似乎也不堪一击,要不了三分钟,也许就冷却了。

可他们的热爱还沸腾着。从一开始的无意识,到如今的觉醒“大触”,他们算是跨过了同人文化的门槛。

“同人”一词来自日语的“どうじん”,指有相同兴趣爱好或是共同志向的人群、同好。而在ACG(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圈内,同人泛指为那些出自非官方之手,由同好者进行再创作的产物,通常是同人小说、同人志(画集或漫画)、同人游戏、同人音乐等。

同人文化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漫画产业的繁盛在日本掀起,很多画师和写手都把同人创作作为职业道路的第一块敲门砖,知名的日本同人展“Comic Market”创办至今已有45年。

尽管在日本如此热闹,同人文化在中国仍被认为是“小众的爱好”。正如见切、阿荣他们一样,创作就像游击,得在现实压力的冲撞和旁人的不理解之下,找到那个僻静角落。

可再小的角落,同道之人多了,也足以成为一个王国。

近些年,同人文化在中国明显蓬勃发展了起来,有研究中心预计,中国二次元用户规模在2021年将会突破4亿人。这其中,就有不少人像三目这样,会把自己喜爱的人物设计成另一副簇新模样。

即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作品都无法被更多人看见、听见,但那些年轻人仍在继续画。同人创作,对他们来说,近乎出于本能。

为爱发电

见切的童年,常常被各种兴趣班安排得明明白白,时而在书法墨水里打滚,转眼又在黑白琴键上叮叮咚咚。他说,“所有的兴趣班里,绘画可能是我坚持最久的一个,可能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

事实上,如果不是靠着爱好,他很难走到“现在这个样子”,一名自由职业画师。

2012年,他在贴吧上传了自己创作的某个游戏人物形象。那是微博还没那么火的年代,很少有玩家会对游戏内容进行同人创作。见切的寥寥几笔,看起来也够稀奇,“即便画得不怎么样,也有很多人夸我,从那时候起,我就一直画了下去”。

这一切或许开始得比他认为得更早。

他从小就喜欢看动画片,《百变小樱》《美少女战士》《名侦探柯南》的旋律曾是孩童时光的BGM。那时候,见切会买几本动漫的线稿填色本子,往里头涂上想象的颜色。

喜欢,是所有故事的开头。

竹野的创作也是从喜欢的漫画开始的。小学时,她痴迷于跟日本少女漫《守护甜心》有关的一切。这还不够。她“很喜欢一翻开书就能看到他们的感觉”,在课本的空白处画下心中的角色,替他们摆出极尽甜美或炫酷的姿势。

▲ 竹野自己设计的人物形象

她没有画画功底,抽象得连父母都看不懂。唯一的知己是一个看过《守护甜心》的同学。从同学那里,竹野得到了最大的肯定:一些《守护甜心》的贴纸。

同样喜欢在上课时随性画画的还有三目。对他来说,自己“就只是单纯做喜欢做的事情”。

▲ 三目创作的初音未来同人作品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这种喜欢也许只是微不足道的。

这些在阿荣看来,倒不是什么大事儿,“每个人都专心搞自己的同人创作,其实就很开心了”。

高二那年,阿荣参加了阴阳师手游举办的“大触觉醒”百绘罗衣式神皮肤设计比赛。“大触”,通常被形容为二次元原创圈中的高手,取意“章鱼灵活的触手”。

阿荣第一次投稿,就画了四五张稿,在微博上获得了500多个点赞,从此真正开始了自己同人创作的“单机生涯”。

竹野摸到这个圈子的边缘也是在百绘罗衣的比赛中。2016年,她专门在同人社区注册了账号,上传自己画的游戏同人角色。尽管是初次试水,还是有得到了一些人的喜欢。

▲ 竹野设计的阴阳师式神“桃花妖”皮肤

那扇门打开了一条缝,同人世界正在展开,透过那道间隙往里瞧去,他们看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500多个赞,是阿荣第一次参赛的所有嘉奖,“然后就没什么了,也没拿到什么名次”。她没那么在意,即便观赏者只有她自己,还是要画下去。

这群年轻人并未期待过什么,一些漫画贴纸、500个点赞是岛外传来的回响。他们真正专注听到的是内心的声音,正如三目说的那样:“同人创作归根结底就是‘为爱发电’,也不求什么结果”。

在沙滩堆城堡

当热爱叩在心上,会是什么声响?大概如同海浪拍在沙滩上那样深厚绵长。

竹野说每一次创作,“就像在沙滩上堆城堡一样”。要捕捉到潮汐的节拍并非易事,他们不得不一次次调整自己的行进方向。

不适应大学生活的竹野再一次面临分岔路口。她正在考虑退学,对未来的想象只有简单的四个字:自由职业。她希望“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她当然想过之后要靠画画谋生。

从最紧张的高中时期开始,她就逐渐在摸索,大量的绘画习作让她练就了很好的排线功底。进入大学后,她就有意识地看艺术史、几何关系的书补课。为了画好人体,她甚至会参考医学相关的解剖图。

▲ 竹野创作的辉夜姬皮肤设计

大学选专业的时候,阿荣就带着“一点小私心”地选了日语专业。

“我特别希望自己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去日本向喜欢的老师请教”,她有些害羞地说。她口中的“老师”就有为很多人带来动画启蒙的宫崎骏。

阿荣小时候在一张碟片里见到了宫崎骏笔下的神灵异世界。随千寻和白龙一起飞翔的还有阿荣的想象力。

她毫不掩饰想要把画画当成事业的念头。唯一让她犹豫的是,她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希望能有再去美术专业学习的机会。

▲ 在阿荣原创设计的作品《我的神的谎言》里有极致烂漫的想象

尽管从小被父母送去画室学画,三目的创作也并不如想象的那样顺利,“现在还是画一张,摸索一张”。

他就这样磕磕绊绊地创作着,作品多有不足,内心小有成就感,“但是没有太多得意的作品”。

时隔两年,竹野决定把自己最早上传的同人作品账号注销,“现在回过头去看,感觉是丑得不能见人的作品”。

这些年轻人都正在成为自由画师的路口徘徊,而见切已行走在这条路上。

头一个要跨越的障碍就相当棘手。从小送见切去上绘画兴趣班的父母却不愿让儿子把画画当做事业。那时画师在国内还是个不见经传的行当,听起来就不太靠谱。

才走出校园不久的见切不得不面临咆哮而来的生活压力。有段时间他甚至想过放弃画画,找一个安稳工作,就这么按照既定剧本过生活。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见切接到了第一个约稿:为一本插画本绘制同人作品。

那是他第一笔有报酬的委托,赚了200块钱。“如果没有那张稿子,可能画画还只是一个爱好”,他回忆道。也是从那张作品开始,他逐渐进入同人圈,也摹出了另一种可能性:是可以把画画当成职业做下去的。

哪怕只有一束微光,他抓住了,就不会轻易撒手,“只要能吃饱饭,我更愿意多花一点时间来画自己喜欢的东西”。

对这群同人创作者来说,创作就是去追随那种喜欢的感觉。比起正经完成的画稿,三目更喜欢那些放空或发狂时在画布上铺陈开的线条和色彩。于他而言,画画就像“在沙滩上堆城堡,用脚踹一脚,然后在伤口上继续堆城堡”。

所谓“热爱”,难道不就是能一次次在废墟上重建心中所想?

喜爱与发光

入行这几年,见切目睹过画师的就业压力、苛刻的网络评价,也领略过这些年的蓬勃发展。

阿荣也感觉到了从外界渗透而来的暖意,“我觉得同人文化现在是网上发展的势头”。一个原作品的走红会带动各种周边的衍生,在线上线下展开双重延伸。

尽管她因为课业不太能参加活动,但觉得“大家都在搞自己的同人创作,都很开心”。国内陆续也举办过同人展,近些年还涌现了一系列以同人创作为主题的赛事,其中很具代表性的要数《阴阳师》手游举办的“大触觉醒”。

▲ 《水月无相》是阿荣根据阴阳师ip游戏《决战!平安京》中某件装备绘制的印象图

以精美制作吸引了众多拥趸的《阴阳师》手游发起了涵盖式神皮肤设计、式神传记插画设计、阴阳师周边设计、Cosplay大赛、音乐创作等领域的多领域创作比赛,而性格形象丰富的和风妖怪也给了同人爱好者足够的创作空间。

竹野从“大触觉醒”第一次举办时就参加了。虽然没有获奖,但从此养成了每年参赛的习惯,“这是我玩的第一款手游,比较有情怀”。

最终她凭借对“辉夜姬”的创作获奖。她是个讲情怀的人,选择辉夜姬作为创作角色也是因为这是她开服就有的式神,而且这个角色跟竹野喜欢的竹子有关。

对辉夜姬进行创作时,竹野也正处于学习和生活的迷茫。她特意开了一张12000像素*12000像素的画布。对当时的她来说,这是她画过最大的画布。在低落的那段时间里,她“什么都不想,凭着感觉走”,画出了那个月夜梅香疏影之下的辉夜姬。

▲ 竹野设计的获奖皮肤“辉夜姬-胧月”

最终,自己的作品能被实装进游戏,对竹野来说也是一剂肾上腺素,让身处人生低谷的她对未来有了更多信心。

见切则选了自己特别喜欢的式神“烬天玉藻前”。作为开服老玩家,见切对玉藻前有很深的感情。他曾在脑海中编排过关于角色的故事,玉藻前的传说跟他的想象不谋而合。他决定把那些翻腾的线条落到画布上,生出一位腾云驾车的玉藻前。

▲ 见切的获奖作品“烬天玉藻前-百鬼夜行”

阿荣终于也获奖了。她笔下的“姑获鸟”笼罩在映射出紫藤般梦幻的华彩。阿荣觉得紫色极具神秘感,正适合妖艳的姑获鸟。她把画画当做“一种和自己的沟通”,描绘出的往往是自我真实的情绪。

得知自己获奖后,阿荣始终觉得梦幻得不真实。直到提交了三视图、自己画的皮肤进入游戏制作流程,才有了真实感。

▲ 阿荣的获奖作品“姑获鸟-紫藤花烬”

最近,“百绘罗衣典藏集”皮肤设计比赛的获奖作品——清姬典藏皮肤化烟实装进游戏内,创作者就是三目。

三目从游戏开服就是忠实玩家。这款游戏让他找到了小时候玩回合制游戏《赛尔号》的快乐。那时他还得去亲戚家“蹭”电脑才能过把瘾,也是那个游戏为他打开了一个游戏新世界。

作为老玩家,三目对游戏中的式神有自己的理解。在他眼中,清姬这个妖怪,爱到深处近乎扭曲病态、陷入疯狂。

《今昔物语》里记载过清姬的故事。爱上年轻僧人的清姬为了留住爱人,以蛇身缠住爱人藏身的大钟,最终因为无法入内又不愿放弃而自燃,将自己和爱人一同烧死。

三目闻到了传说的气味,循着这种“味道”,他找到了那个心中的清姬。清姬爱之深切却求而不得,“在清姬眼里,花香的味道和爱人被烧成灰的味道或许是同一种感觉”,三目解释自己的创作灵感。

烂漫繁花与余烟灰烬,恰恰是清姬的极致爱憎。

▲ 三目创作的“清姬-化烟”

他没有想到自己的清姬会被那么多人喜欢,“能看到自己画的皮肤在游戏里实装是一种圆梦的感觉”。更让他开心的是,作品得到了日本艺术家天野喜孝等大佬的认可,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三目的微博简介里,他形容自己是个“手游废人”。但在玩家和同人爱好者眼中,他足以当得起“大大”这个称谓。那些赞美、认同都让他更相信自己的内心。

“把喜欢的东西一直做下去,总会有收获”。

这些一直在角落默默用爱发电的人,终于发出了光,被看见、被欣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童年作文 我的家乡作文600字 感恩作文600字 端午节作文 四年级下册作文 我的奇思妙想作文400字四年级 我的初中生活作文600字 我的妈妈 作文 责任作文 写人作文400字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写过年的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400字 以爱为主题的作文 好书推荐作文 250字作文 写作文 关于亲情的作文600字 七年级作文 快乐的春节400字作文 关于春节作文 描写人物的作文 开学第一天作文 写信的作文 我的自画像四年级作文400字 600字优秀作文 拔河比赛作文 妈妈我想对你说作文 我的烦恼作文 我的老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