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追随热爱的工作是一个巨大的坑

2021-01-04 20:50:01
相关推荐

追随热爱的工作会有愉悦之感,但不能带来成就之果。

小A是一家研究所的设计人员,工作五年后,厌倦了每天面对不停的计算、画图的生活,于是放弃了高新的工作,在家门口开了一间烘培店,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

小B毕业后进入到一所小学当语文老师,工作两年后,觉得工作没意思,辞职去了书吧打工,做起来服务员,她说喜欢书吧书香的气息和咖啡的慢节奏。

小C厌倦了大都市生活的喧嚣和烦躁,裸辞后到了终南山做隐士,日起而做,日落而息,打坐练功,劈柴挑水,种瓜种菜,过着自己理想中远离喧嚣的生活。

因为追随自己的热爱而“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如今有很多,每每我们听到这样的故事时,要么会大跌眼镜、不可理解,要么就会说“哇噻,好羡慕啊”。这些人在我们看来是有勇气的,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追随了自己的热爱的事业。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01 通往热爱的事业之路并不依靠激情,而是精通

在很多人看来,乔布斯是一个科技狂热者,所以才创造伟大的公司和产品。但其实上学时候的乔布斯,对商业和电子都不怎么感兴趣,他喜欢研究西方历史和舞蹈。入学一年后就辍学了,回到家乡找了一份夜班的工作。随后,他追随了自己的热爱和激情,去印度进行了一次拓本僧式的精神之旅。

从印度回来之后,他为了能养活自己,与朋友一同经营了一家叫接入电脑的计算机分时服务公司。在此过程中,他曾离开过公司一段时间,可当他再次回到公司后,他的位置已经换成了别人。正是因为这次的离开,为乔布斯带来了人生的转机,当时组装电脑刚刚流行,他抓住了这个机遇,设计了一种套装电脑的电路板,并且把它卖给当地的爱好者,这便是苹果公司诞生的萌芽时期。

从乔布斯的这段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伟大公司的创始人,也会在“追求心灵上的启迪和接触电子行业来赚钱”之间矛盾。如果乔布斯当年追随了自己的激情,我们今天可能会看到洛斯阿图斯禅修中心多了一位受欢迎的老师,但是他没有听从这个“追随激情”的建议。因此,苹果公司的诞生并不是出于激情,而是出于一个幸运的转机,以及乔布斯为此付出的心血和努力。

在卡尔·纽波特的《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一书中,明确提出“追随激情是危险的”,原因来自于三个方面:

(1)职业激情是稀缺的。2002年,加拿大心理学家罗伯特瓦勒朗带领着研究小组进行了一次调查,在539名加拿大大学生当中,有84%的人被确认拥有激情。但是深入研究发现,排名前五大的激情为“舞蹈、冰球、滑雪、读书和游泳”。这些虽然可以给学生带来激情,但是对职业选择并没有多大的帮助,除非你是职业的舞蹈演员或者游泳运动员,而真正与工作有关的激情只占到4%,其他的96%都是某种兴趣爱好。

(2)激情需要时间。耶鲁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艾米瑞斯奈斯基一直研究人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并探讨了工作、职业和天职的区别。按照瑞斯奈斯基的表述,工作是谋生手段,职业是使工作渐入佳境的途径,而成为天职的工作则是组成人生的重要部分,是个人身份的关键部分。在她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将自己的岗位视为职业、事业和天职的员工人数大致均等,换句话说,工作类型本身似乎并不一定决定着我们对其喜好的程度。最快乐、最有激情的员工不是那些将激情化为工作的人,而是那些做的足够久而擅长于自己所做事情的人。

(3)激情是精通的副产品。“为什么有些追求能给人带来动力,而有些不能”,关于这个问题,自我决定理论给出了很好的解答。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不管是在工作场合还是其他场合,如果想要获得动机,我们都需要满足三种基本的心理需求,即自主、胜任和归属。

自主,即感觉对自己生活拥有控制力,并且感觉自己的所作所为是重要的。胜任,感觉自己擅长于自己所做的事情。归属,即感觉自己能与他人建立联系。

这三者就是精通的表现,只有当你能精通某个工作后,激情才会迸发,如果你热爱一份工作,d但无法胜任,这种热爱是无法保持持久的。所以,学会精通一个领域或一件事情,才是拥有激情的关键所在。

精通的核心不是一腔热血,而是工匠思维。

工匠思维指的是对待职业生涯的一种方式,它是以产出为中心的职业观,关注自己给世界或工作带来的价值,这种思维对于打造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至关重要。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只有一个人在一份工作中干得足够久、足够熟练,精通这项工作,人的激情才会伴随产生,正所谓“干一行,爱一行”。

02 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才是热爱和幸福的标志

很多人理想中的工作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众多职业当中,呼声最高的就是自由职业,尤其对于90后来说,自由职业就是理想职业,因为可以任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们也时常会被“要不要把兴趣变成职业”这个问题所困扰。

把兴趣变职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听起来虽然很不错,做起来虽然很开心,但是这只是一种愉悦的情绪,当我们在此过程中经历了频频失败,或者没有满足内心的期待,这份对热爱的追求,就是成为一种负担。

我的一个师妹,大学毕业是编导专业,毕业后去英国读了研究生,回国后,她收到了两份的offer,一份是国企的宣传岗位,另一份是外资的广告设计类岗位。起初,身边的家人朋友,都劝她去国企,因为工作相对稳定,压力相对较小。但是她却选择了外资的工作,理由很简单,收入高,专业对口,能够发挥专业所长。

刚开始工作时,感觉无限好,不仅收入高,每天出入高档的写字楼,感觉很有面子,每天工作充实而快乐。可是,过了两年,就开始后悔,因为快节奏的工作让身体吃不消。经常加班到深夜,一旦遇上重大项目,整晚都睡不好觉,担心手机随时会响起。

就这样,硬挺着撑过第三年,选择了离职。离职后,应聘去了一所大学当指导员,工作虽然不再像从前快节奏,还享受每年近三个月的寒暑假,但是工资收入是以前的三分之一,每天按部就班,也没有什么能够激起热情的事情。就这样,又陷入到了迷茫当中。

生活中,不少人都是这样的,要么因为追随热爱的工作,彻底没有了生活,要么过着工作和生活平衡的日子,不停抱怨工作太烂、生活无趣。人总是如此矛盾,到底什么样的工作才是“热爱和幸福”的?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一生》这本书中,阐述了我们到底如何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其中,讲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叫做动因理论。

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该理论,他将驱动人行动的因素分为两个:基本因素和动力因素。

基本因素包括了薪资福利、工作环境、地位等,动力因素包括了有挑战性的工作、成就感等。

动因理论想要告诉给我们的是:基本因素只可以降低我们的不满情绪和挫败感,但无法提高满意度,真正提高对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是动力因素。

由此可见,真正让我们保持持久热爱并感到幸福的工作是要使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

“物质”保证我们不会因为收入高低而有不满情绪,“精神”保证我们不断爱上当下的工作,并在其中找到幸福感。

如果我们只单一追求自己的激情、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即使会得到很高的满意度,但最终可能会迫于生存的压力而对此毫无兴趣。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发展其实都符合这个规律。当一个人面临生存挑战时,是无法圆满的完成精神的追求之旅的。所以,追随激情看似潇洒,但可能并不属于当下每个人的选择。真正的追随激情,并让从中拥有幸福的人,只有让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得到充分的满足时,才是一个人真正追随热爱的样子。

03 “做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是追随热爱的理想之路

鲁迅在我们的心中,就是一支拿着笔与敌人做斗争的爱国主义者。在我们的记忆中,鲁迅的标签都离不开他写的书。然而,在鲁迅弃医从文之后,他并没有从事写作,而是在经历了一段长达14年的教育工作后,在42岁正式出版发行他的小说《呐喊》,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他走上了自己热爱的事业。

没有写作的这些年,他都做了些什么?1881年出生的鲁迅,21岁公派留学日本学医,25岁时看到“日俄战争教育片”,深受刺激,决定弃医从文。

28岁学成归国,但他并没有追溯激情选择从事写作,而是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担任老师。31岁时,受蔡元培邀请,成为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自此,他在教育司工作了长达了11年。

为什么在鲁迅的职业生涯里,有14年的时间都与写作无关,但他在我们的记忆中确实一位伟大的作家?

古典的《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一书中,提出了“做现实的理想主义者”的概念,鲁迅正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的代表。

如果把成功比作登山,理想主义者会认为“我要一站到达”,现实主义者会说“试试看,不行就算了”,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则会“迂回、修炼、接近梦想”。

今天这个时代,每个人都不缺梦想,我们都有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职业,也有心目中向往的生活。然而,绝大多数时候,我们被卡在现实和理想的平衡问题上。

如果鲁迅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当年学成归国就应该拿起笔。如果他当年追随了自己的激情,或许就不会有《呐喊》《野草》等一些列广为流传的佳作,因为人总是要经历一些事情,才会走上理想的终点,先前所有的经历都是为达到目的地做好的准备。

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所倡导的是我们心中要有目标、要有理想,但是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要回归于现实。因为抵达山顶的路并不会一帆风顺,所以要通过不断修炼自己,调整策略,一步步向终点迈进。

追随激情是一种理想主义,我们总认为如果做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就会成功、就会幸福,然而,任何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都会经历三个阶段:生存期、发展期和事业期。

生存期通常是展开一份职业或者重新开一个职业的头几年,这个阶段的最主要目标就是养活自己。发展期是一个职业能力不断提升的阶段。事业期才是一个人的实现理想的阶段,这个阶段里人为了使命而工作、全力以赴实现自己的愿景。所以,真正追随激情是职业发展的后半段,而不应该放在人生的前半场。

小结:追随热爱的工作会使得当下感到自在、快乐,但是当才华撑不起梦想、梦想撑不起生存,激情与热爱一文不值。

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并且有所成就,不仅需要激情牵引,还需要能力推动,最重要的是要能以此满足生存的需要。

热爱、能力、满足生存,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否则我们只能为一时冲动的追随而感到后悔。这也是为什么今天不少裸辞去追求梦想的人最终还会回归职场打工,隐居终南山的年轻人三年后又重回都市生活的原因。

对激情与热爱的追求固然重要,但如果不顾一切的追随,最终,可能我们会发现,这不是一场自由且幸福之旅,而是跳进了一个巨大的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摘抄作文大全 感悟大自然800字作文 关于水灾的作文 游神仙居作文 雨后景色作文 描写海豹的作文 意外的收获满分作文 脸作文 我的中秋节作文300字 坚持自己的立场作文 摘杨梅作文400字 内心的呼唤作文 朋友作文300字 感谢妈妈的英语作文 温州乐园作文 真实的自我作文 跨进十二月作文 2019年全国二卷作文 我真想笑作文 在合作中成长作文 看图写作文一年级下册 我有一个梦想高中作文 以小见大优秀作文800字 三年级语文300字作文 作文我的发现450字 新疆的四季作文300字 向青春致敬作文 作文我最喜欢的一件事 快乐的暑假作文500字 作文回忆往事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