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只能坚持 不敢放弃:狼性文化之下 中国青年真实的生存困境

2021-01-05 06:00:02
相关推荐

他们相信:若不如此,未来必将无法获得憧憬的美好工作与生活。没有人会在大学中,任过去的努力幻成泡影

“我打算辞职。”

某日下午收到Y的简讯,远在荷兰的我急急忙忙打给她。

Y是我大学同学,从我大一认识她的第一天,她就跟我说她要当律师。在大学对于未来规划迷茫的同学中,只有Y自始至终努力追求学识,一步步扎实的准备美国法学院艰难的入学考试,最终如愿得偿。

美国目前提供两种学位:LL.M(Masters of Law 法学硕士)和 J.D.(Juris Doctor 法学博士)。两者毕业后,只要通过考试都能获得美国律师资格。但由于学位录取条件不同,课程内容及时长不同,学习成果也不同。Y当时选择的是J.D.去攻读。

“我真的不开心,不开心到我觉得... ...我做不下去。”

法律高材生挣扎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你舍得吗?”我直接问道。

四年大学加上三年法学院的漫长时光,没有过人的毅力则难以坚持。大学毕业后我们没有再见过面,虽然联络频繁,但这是我第一次如此真实的听到她在美国的生活。

因为成绩和就业机会挂钩,她抱着不服输的个性,在一群美国人的冷眼下咬牙三年,科科满分。毕业后,当其他留学生都挤破头想要留在纽约时,她在纽约律所总部实习过后,和合伙人谈的第一件事就是希望调回北京... ...

三年,这个曾经笑语盈盈的东北姑娘,收起了爽朗,眉间染了几分愁绪。原因我问不出口,因为我了解律师事务所许多不那么亮丽的一面。

撇开成为律师前付出的大量成本,开始工作后在律所内做初级律师,就必须要做许多繁琐的工作:电话咨询、法律检索、文件准备、合同核对,甚至和客户催账。

在项目推进时,客户、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及律所这几方中,律所往往是食物链底层。严峻的时间压力不得不加班到半夜,甚至加班到隔天也是家常便饭。更别提在律所内部,自己与同僚的竞争关系... ...

Y 继续说了很久,我也沉默的思索了很久。最后我只回她:“只要你开心就好,毕竟世界上有除了律所之外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发挥狼性才能拥有更好的生活?

我的四年大学,是在国内读完的。考试、社团、辩论、模拟法庭(法学院特有)、申请交换生、实习都是会经历的过程。毕业时,所有人都是面试、推销自己、再面试、终于入职。

很多形容中国青年如“狼性”、“功利、“野心”等词汇,给我的直接感受是强烈追求机会的原生驱动力。国内竞争人选太多,机会太少,所以任何一丝可以让自己脱颖而出、获得资源扩展的机会,每个人都会积极争取。

虽然我的大学同学每个人追求不同,但成绩好、社团经营好、辩论比赛第一、实习经历牛X的人比比皆是。他们并非抱着集点数的心情去累积这些(当然不排除少数投机分子),而是非常相信:

若不如此,未来必将无法换得多年来期待、憧憬的美好工作与生活。许多能进到一本大学就读的同学,不知道在高考前已经付出多少努力。没有人会在大学中,任过去的努力幻成泡影。

我在中国年轻人上看到最鲜明的特征,是他们追求更多机会的这种动力,落实在整合自己能力、经历以及人脉等资源中,在同僚中发挥优势。

无暇休憩中国青年的困境

然而忧伤的是,这样的冲劲,并不都能获得正面结果,负面效应往往令人措手不及。

连当时大学才加入这个群体的我,都能感受到同学们那种想要追求更多机会、却又对未来的焦躁。毕竟机会不等人,那么多人都在争取,申请了能不能上都不知道,哪有时间思索这些机会和自己是否合适?

举例来说,读了法学院,有资格参加司法考试,那为何不多争取一个律师执照?通过了司法考试,不去律所实习也很可惜,结束后应聘律师工作也理所当然... ...

这样的情形与思维模式比比皆是。因为投入太多,放弃已获得的,对多数人来说做不到,也不知道放弃后要追求什么。

大学毕业几年,再次碰到我的大学同学,发现这些不满于自己生活现状的人(在我朋友中是绝大多数)开始变得两极化。

一部分人不喜欢自己的现状,但碍于“沉没成本”,只得咬着牙继续坚持;一部分人则奋力挣脱原先目标,追求自己的理想,但过程漫长又煎熬,毕竟要二十多年来累积的能力,代价之大不亚于壁虎断尾求生。

珍惜当下人生不是非赢不可

有一段时间,我曾经认为中国年轻人的困境,来自于人口众多的强烈竞争力,导致心态上的焦躁与失衡。那是否在环境、文化、机遇等因素外,还有其他能够主宰我们快乐的因素?

年轻人会因此感到痛苦,是因为我们将人生看成一场必赢的棋局。但生命怎能预测?如何知道哪一天才是“对的那一天”?哪条线才是“命中注定的生命线”?

如同所有竞技、运动或者游戏一样。当得失心太重,必将失去平衡,把自己逼入牛角尖。

生活的历练、经验的价值,就是在于能够让我们能够辨别取舍。将自己现状从不能输的设定,换成是探索中前行,那么每一步都会更实在,甚至更享受。

... ...

三个月后,Y又打给我时,已经决定辞职后要继续求学,提前着手她原先想要退休才开始的学术生活。

虽然她还在律所挣扎,犹豫是否要现在辞职还是再等等、是否要换一家律所试试看,但我知道——她已经开始她断尾求生的计划。

郭诚涵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荷兰莱顿大学国际税法硕士。曾居住过台北、北京、鹿特丹、莱顿、阿姆斯特丹、东京、纽约。专业吃货,业余律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一篇作文600字 作文写什么好 介绍北京作文 景色作文400字 我的发明作文 写景作文三年级 写诗的作文 茶花作文 烧烤的作文 300字作文写景 弹钢琴作文 吃苦 作文 初中好作文 圆梦作文 作文写景300字 学期计划作文 阳光作文600字 爱的作文300字 一件事情的作文 亲情600字作文 描写山的作文 因为你作文 中考万能作文 种花的作文 感恩600字作文 作文名句 游记英语作文 作文150字左右 600字作文写人 写鱼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