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14年 他拍下了超过100万张关于打工者的照片

2021-01-05 13:05:02
相关推荐

“以前大家关注到打工者,大多是因为极端个体事件。而我关注的,一直都是打工者们的生活常态。”

全文2857字,阅读约需6分钟

▲工间休息。2013年8月27日,这是占有兵最难忘的一张照片,图片里女工的眼神让他感觉“女工想从那个环境里挣脱”。

2005年至今,占有兵拍摄了超过100万张打工者相关的图片。废弃工厂的大门、厂房外供奉的财神、染着黄头发的农民工、打工者使用的碗筷……全都走进了他的取景框。

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占有兵拍下一代又一代从农村进城打工的人们,像他期望的那样,为中国的打工者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影像史料。

▲神在物非。2015年3月8日,一座废弃工厂前的财神塑像。

近日,第三届映·纪实影像奖公布评选结果,占有兵以其纪实摄影作品——《密集的打工生活》同时获得“优秀奖”和“阿尔帕奖”。

━━━━━

《密集的打工生活》

(占有兵获奖作品)

▲ 丢弃的证件。2019年6月21日,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鞋厂关停后,打工者丢弃的证件。

▲工人集体。2014年12月31日,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纸品厂的打工者在工厂内参加集体活动时集合。

东莞是制造业名城,工业区内,各类工厂密布,工厂雇请大量的劳动力,从事简单的手工劳动,生产世界各地所需要的各类日常用品。

密集,是打工者在工厂内的生存状态,也是生产线上产品的状态。密集,让生产成本降至最低,让劳动效率最高。密集,体现的是资本运营的效率,管理者压根儿没有工夫去考虑一个个活生生的劳动者是如何生存的,也不需要去考虑。如果打工者不能忍受,就得离职,随时都有新的打工者进厂顶位。

生产线是密集的状态,生活用品是密集的状态,打工者的生存空间是密集的状态。密集,是资本最理想的状态,也是对打工者最大限度的倾轧。因为密集,打工者变得木了,变得呆滞了,变得不能适应生产线高强度快节奏了。

每一个密集的细节,都是打工生活的存证。

▲车间开关。2014年12月5日,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制衣厂车间的控制开关。

▲ 钥匙柜。2016年8月12日,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电子厂行政仓库的钥匙柜。

▲碗柜。2012年5月16日,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电子厂食堂,打工者的碗存放在柜子中。

▲茶杯柜。2012年5月22日,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电子厂生产车间外,打工者的茶杯柜。工厂的车间是无尘洁净室,茶杯不能带入车间。

▲储物柜。2013年9月5日,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电子厂员工的储物柜。工厂的车间是无尘室,打工者的私人物品不能带入工厂,上班前,先存放在储物柜中。

▲集体宿舍。2010年1月12日,广东省东莞市。电子厂的集体宿舍。

▲宿舍晒衣服。2012年5月9日,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电子厂的集体宿舍,打工者晾晒的衣服。

▲ 工厂餐厅。2013年1月29日,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电子厂的打工者餐厅。

▲ 用餐。2013年1月29日,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电子厂的打工者在食堂吃午饭。

▲出租屋聚餐。2009年11月12日,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打工者在工友租住的出租屋聚餐。

▲消防演习后交工衣。2011年8月19日,广东省东莞市。电子厂举行消防疏散演习,结束后,员工们统一交工衣去清洗。

▲ 消防演习后下班。2009年12月31日,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电子厂举行消防疏散演习,结束后,下班的员工堵住了门口。

▲玩具厂的打工者下班。2014年6月24日,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上完夜班后,玩具厂的打工者走出工厂。

▲ 玩具厂的车间。2014年8月9日,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玩具厂的车间。

▲内衣厂的车间。2012年5月22日,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内衣厂的生产车间。

▲ 手袋厂男工。2011年11月25日,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男工在生产线上劳动。工厂的老板是台湾人,产品全部出口,2013年,老板跑路,欠下员工两个月的工资。

▲电子线厂女工。2011年11月25日,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电子线厂的女工在生产线上劳动。工厂生产的电子线,全部出口。

▲女工郑婷。2012年6月18日,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手袋厂的女工郑婷在工位上进行生产。工厂的老板是台湾人,产品全部出口,2013年,老板跑路,欠下员工两个月的工资。

━━━━━

对话占有兵

▲占有兵

占有兵,46岁,湖北襄阳人。1995年退伍后到广东打工,先后在工厂、酒店从事保安、总务、行政管理等工作。从2005年开始记录打工者生活,至今已拍摄超过100万张与打工者相关的图片。作品在国内外多家媒体发表,并在世界各地展出。

新京报记者:是什么原因让当时作为打工者的你拿起相机?

占有兵:原因有3个。

首先,当时我外出打工,亲人都很想知道我在外过得好不好,外面的城市长什么样。我就想买个相机拍点照片带回去给他们看看。

另外,我在打工的时候心里总会充斥着一种恐慌感。可以说,每天把我叫醒的不是闹钟,而是内心莫名的惶恐。当我拍照的时候,心里会觉得踏实,好像抓住了点什么东西。

再有,我觉得人要有一定的坚持,坚持做有意义的事。

新京报记者:从打工经历者到观察者,在您看来,打工者们在我国是一个怎样的群体?

占有兵:我觉得今天国家的进步离不开制造业的崛起。而制造业的背后,是千千万万个打工者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当然,科研、管理人员一样功不可没,但作为亲历者和见证者,我想为身边的这些人留下点东西。

新京报记者:拍了近14年打工者,在您的镜头里,这个群体有什么变化?

占有兵:改变比较大,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从前的打工者在多年的工作中,增长了自己的学识、技能,或创业做老板,或走上管理岗位,当然,也有许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从流水线上退下来。这是当时的打工者这些年的境遇变化。

▲ 2014年12月29日,正在培训的打工者们。

▲2011年,打工者利用假日跟着培训班老师在广场上读英语。

另外,现在出来打工的年轻人和我们那时候也不一样。我们举目无亲来到大城市,找不到工作可能连回家的票都买不起。就像颗飞出去的子弹,但却没有靶子。

▲ 2013年6月8日,挤在车里的打工者们。

现在的孩子们有了父辈的经验基础,情况没那么困难。但有个很有趣的现象,现在的一些孩子,宁可去做薪水没那么高的前台服务员,也不愿意进车间做待遇比较好的工人。

新京报记者:拍摄的照片里,让你印象最深刻是哪一张?

占有兵:女工休息的那张。那是2011年1月5日上午10点多,拍摄地是女工进无尘室之前换衣服的地方。

女工们平时长时间用显微镜工作,眼睛很疲惫。我进无尘室时戴着两层口罩,呼吸都不是很通畅,待2个小时就觉得很不舒服。可她们平均每天要在那个环境里工作10小时。

在那张之前我已经拍了几张,画面中的女工听见快门声后回头看我。后来再看这张照片,我觉得那目光里透着“想从这个环境中挣脱出来”。

新京报记者:有统计过现在手头有多少与打工相关的资料吗?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占有兵:东西太多了,不光是自己拍的,我还从工友手中收集了约3000张老照片,100多张员工宿舍张贴画。此外,我这些年收集了其他工厂的实物约20000件,加起来超2000斤……

▲ 占有兵特意租了间屋子存储“打工资料”。

同时,我也在用不同的方法对照片进行分类、编辑和整理,现在已经完成了106本手工书的制作。

现在还在继续寻找打工者过去留存下来的影像、实物,希望能做出一个小型打工博物馆吧。

图片授权 占有兵 采写 新京报记者陈婉婷 编辑 陈婉婷 校对 柳宝庆

值班编辑 李二号 吾彦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英语四六级作文万能模板 我的家风家训作文600字 外国人写的中文作文 把快乐分享给别人作文 礼赞新中国作文 同学自画像作文 我的烦恼写一篇作文 小学英语作文六年级 我的理想作文500字老师 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作文400字 豆芽长成记作文 碎片化阅读作文 秋天作文600字写景 过年作文结尾 勇气让我走出困境作文 祖国在我心中作文800字 盼望长大的作文 有关司马迁的作文素材 身边人的作文 赞扬学校的作文 高考二卷作文题目 八公山豆腐作文 家乡的变化作文三百字 描写火车站的作文 庆祝建国70周年作文 令我感动的一个人作文 我的遗憾作文600字 城市和农村的区别作文 mytravelplan作文 美为主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