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沙洲变绿洲鸟归人欢笑——海南省三沙市民生建设和环境保护见闻(下)

2021-01-05 13:25:01
相关推荐

三沙设市之初,曾有人产生疑问:大规模民生建设会不会给三沙岛礁和海洋生态带来破坏?三沙用实际行动给出了回复,设市后出台的第一份文件、开工的第一个项目,都跟生态环保有关。7年来,三沙市坚定生态保护优先,坚持发展与保护同步,让三沙的岛更绿、海更蓝!

“第一项目”助力美丽三沙

三沙建市后启动的第一个项目是永兴岛污水处理和西沙群岛垃圾收集转运工程。“第一项目”的投入使用,让永兴岛环卫管理进入常态化,实现了全岛污水不入海,垃圾可处理。

▲三沙环保中心污水处理厂负责人查看设备运行情况。

永兴岛环卫工徐师兰每天乐呵呵地用经过污水处理过的中水来浇花浇草。

日处理能力1800吨的三沙污水处理厂有效实现了永兴岛生活污水的循环再利用,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岛上的绿化浇灌和建筑施工,缓解了永兴岛淡水资源匮乏难题。

“这里是沉沙池,用来自然沉淀沙子,这里是纤维转盘滤池,用来过滤水中细小的漂浮物,这里是消毒池,用来把水中的大肠杆菌杀死……”每天8小时不间断保养维护设备的职工潘高介绍,污水处理厂完全有能力做到一点污水不入海。

三沙市环卫站站长潘海鹉也拍着胸脯说:“整个西沙群岛的垃圾我们都有能力处理。”西沙群岛垃圾收集转运站日垃圾处理能力将达20吨,完全有能力“消灭掉”永兴岛上每天产生的垃圾。餐厨垃圾发酵做绿化有机肥,综合垃圾分类打包压缩运回海南本岛处理。

▲三沙环保中心垃圾处理站的废旧物资分拣回收车间。

几年来,三沙市先后实施了污水处理站、垃圾收集转运站、环卫站、海洋生物和文物保护站、海洋环境监测站等“五小站”项目建设。同时在西沙群岛各岛礁开展生态整治修复“绿化宝岛”植树工程。

人扛肩挑,种活250万株树

5月底,西沙群岛七连屿中的西沙洲陆续迎来了来此产卵的海鸟,海鸟回归得益于岛礁变绿了。在沙洲上种树谈何容易,高温、高湿、高盐,树苗、土壤都要从其他地方运过来,浇树的水也得由海水淡化来获取。

三沙市的多数岛礁连个像样的码头都没有,树苗都是大船换小船,小船换小舢板,由人下水推上岛。由于大型机械无法运输上岸,所有树苗都是人扛肩挑,种的时候还得先培一些黄土和椰糠来保水保肥。为了确保绿化植物的成活率,三沙市首先选择了适合海岛高温气候的木麻黄、椰子树、羊角树、诺丽树等热带滨海树种。

▲赵述岛社区书记梁锋告诉记者,几年前他种植的椰子已经开花结果。

“岛上日晒强、不易保持水分,在珊瑚石上种树难度非常大。”三沙市七连屿工委副书记邹志说,种树最需要的就是淡水,为此,三沙市政府在各个岛礁陆续安装了海水淡化设备、雨水收集池系统、水泵等设备,并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岛礁植被进行专业管护。

西沙洲是三沙七连屿中无人居住的珊瑚岛,组成结构主要为白色沙粒和珊瑚碎石。7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沙洲。三沙人在设市后大力推进岛礁绿化工作,短短几年,沙洲变绿洲,岛上中部已经基本被绿色植被覆盖,一大片木麻黄树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西沙洲2012年种植的木麻黄已长到五六米高。

“以前一上岛,白茫茫的一片,沙子被太阳一晒晃得眼睛都睁不开。现在绿树成荫,凉风习习。”邹志说,西沙洲2012年种下去的木麻黄已经长到五六米高,生态环境改善后,红草、马鞍藤等很多原生植物都自然长起来了。到目前,三沙已种下了250多万株树,成活率超过98%。

岛上种树,海底也种珊瑚。在西沙海域,三沙市先后成功培育珊瑚6000多株。岛绿了、环境好了,海鸟、海龟都回来了,在北岛海龟保护基地,上岸产卵的海龟从2014年的52窝增加到现在的172窝。目前共有四五种候鸟,每年6-9月,漫天候鸟齐飞的景象又回来了。

转产转业,让渔民成为生态保护者

渔民转产转业,减少捕捞,便是对海洋环境的最大保护。为了保护西沙诸岛周边的渔业资源,三沙鼓励渔民转产上岸,将渔民安排到岛礁巡护、港务站、开冲锋舟、岛上绿化等岗位。目前,三沙七连屿各岛共转产36人,其中15人负责岛礁环境保护。

“出海下潜捕鱼还是有一点风险,渔民总归还是追求安稳、追求幸福感,岸上工作不用下水,心里有安全感,收入也稳定。”西沙洲巡护员符名有坦言,以前来三沙纯粹是为了讨生活,现在在岛上安稳工作,反而有了家的感觉,所有岛礁守护员一年在岛上呆的时间都超过200天。

为了将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人、执行到位,3年前,三沙市便全面推行岛长制,从渔民中选拔综合素质较高的党员担任。通过转产转业,真正让渔民从环境破坏者变为生态保护者。岛长的主要职责一是制止破坏海洋环境的违法行为,二是制止非法捕捞和非法旅游行为,三是清理岛上垃圾。每天岛长和岛礁守护员都会去巡岛,观察上报海岸线变化及岛上的绿化情况,并将海漂垃圾捡回来,运到赵述岛集中处理。

“所有涉及到生态保护的事情,岛长都管,所有破坏环境和非法捕捞的行为,岛长都有权制止。”身为七连屿总岛长的邹志说,为了让岛礁守护员们安心工作,除了每天40元的驻岛补贴,他们每个月还能领到4000多元的工资,政府还为每人买了人身意外保险。

“渔民都是土专家,对海龟的习性非常了解,什么时候上岸一清二楚。”1967年就上岛的北岛社区党支部书记、岛长黄宏波是第一个转产保护海龟的渔民。自从三沙市政府在北岛建立海龟保护站后,他带领北岛渔民从以前的破坏者变为保护者,每年都能救治30多只受伤的海龟。

▲北岛海龟保护站今年救治的两只海龟恢复正常。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三沙渔民熟谙这句老话。对他们而言,守好祖宗海是义务也是责任,更是给后人的生态传承。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记者 操戈 邓卫哲

图片: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记者 邓卫哲

编辑:暴佳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抓娃娃作文 350字作文大全 高考作文材料 初三学生作文 走亲戚作文 反省自我作文 培训英语作文 观后感600字作文 作文国庆见闻 挫折作文600字 高尚的作文 四级考试作文 成人高考作文 北京中考作文 话题作文范文 银杏树的作文 议论文作文范文 小学作文教学 小考作文 雾霾作文 高三语文作文 我的名字作文 工作文件 童话故事 作文 看图作文 有你相伴真好作文600字 特别的经历600字作文 寒假趣事作文350字 欢度春节的作文 新年计划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