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阮玲玉》:探究阮玲玉悲剧命运 得到的三个启示

2021-01-05 15:20:01
相关推荐

阮玲玉是我国默片时代的“无冕皇后”,当时她正值事业是高峰期,当时她的名声与当时的电影皇后蝴蝶不分伯仲,当时在演艺界她被称为“最省胶片的演员”,她对作品好像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总是能够最快演绎出其中的精华,孙瑜评价她是“中国默片时代的骄傲”。

但是她一生只留下29部作品,而且大部分作品遗失,这样的拥有演艺天分的美丽女子,却在自己事业最辉煌,年华最美好的时候选择了自杀,享年25岁。

25岁,一个多么美好的年华,正是一个女人一生美好的年华,此刻褪去了青春羞涩,也没有岁月的沧桑感,正好散发一个女人最有魅力的年华。这样的年华她事业蒸蒸日上,看起来前程一片光明,也许可以拥有一位心爱之人,有一个普通的家庭,或者在自己辉煌时期急流勇退过上相夫教子的生活,也是一项很好的选择,但是她却选择了一条极端的路。

是什么原因造成她在最美好的年华选择了这样的一条不归之路,又是什么样的压力与痛苦让她对这人世间没有了依恋。

这些都可以从她的人生经历看出蛛丝马迹,虽然她是世人眼中的大明星,是演艺界公认的红人,是后人口中的默片时代的无冕皇后,但是她的一生却是坎坷。

她六岁丧父,无奈之下母亲只好去大户人家家里做佣人来供养她,年少青春的她被富家公子看上,两人相爱,但是富家公子好赌成性,将家底败光了,她只好出去工作,经过介绍成为了演员,踏上演艺之路,在她演艺之路正好的时候,她的感情生活一塌糊涂,她累了,面对无尽的索取,她选择以每年付100块钱的生活费代价离开了富家公子,选择投入了比她大十几岁的茶叶大王的怀抱,不知是才出虎口又进狼洞,富家公子为了报复她,利用舆论报道将她推上了舆论的风尖浪口。

她这一生向往安稳的生活,追求独立的人格,却什么也挣脱不了这命运的牢笼,最后在一个夜晚选择服用安眠药离开人世。阮玲玉这一生可算是悲剧的一生,多年后,回顾她这悲剧的一生,我们依然能够在这里面得到启发。

一、童年父爱的缺失,导致恋父情结

阮玲玉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普通工人,虽然不是大贵大富,生活也是温馨,父亲在的时候她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温馨童年。但是好景不长,在她六岁的时候父亲因为肺病离世,这个时候家庭的顶梁柱没有了,一个家也倒了。不得已母亲只好去富贵人家家里做帮佣来供养生活,但是父亲角色在成长阶段的缺失,让恋父情结种子埋下了。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性器期将比较多(快感)的兴奋从自身部位转移到外界他人身上。这种时候,因父母可以为儿童提供生理和心理满足,男生会产生“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女生则会产生“埃勒克特拉情结”,即恋父情结。”

而阮玲玉幼年丧父,无法将这种复杂快感投射到父亲身上,加上家庭贫困,一直寄人篱下,她一直无法获得完整的爱,导致埃勒克特拉情结一直潜藏在她身上。

荣伟玲说过:恋爱是亲子关系的复制。如果童年幸福,我们更可能得到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们更可能复制痛苦。

由于童年对于父爱的缺失,阮玲玉今后的情感生活中一直想要找一个想父亲般的疼爱她的人,可惜的是她总是无法走出爱情的魔咒,遇人不淑,情路坎坷,导致悲剧的生活。

她母亲为了生活在一户姓张的大户人家家里做帮佣,虽然贫困,但是母亲也要让阮玲玉上学,她有幸能够在贵族寄宿学校崇德女子中学上学,这里学生大多是来自贵族有钱人家的孩子,那个时候母亲叮嘱她不要告诉别人她是女佣的女儿。

虽然生活困难,但是阮玲玉在学校受到了人格的启发,拥有了一定的女性觉醒意识,同时十五岁的她正值发育,出落的亭亭玉立,这个时候张家四公子,张达民对她展开了追求。

张达民比她大六岁,生的好看,又有钱,又浪漫,暗地里还接济她的母亲,这一切好像父亲的爱,对一位少女无尽的关爱和心疼,刚开始少女对富家少爷有点拒绝,但是张达民对她无微不至,对她母亲也百般维护,阮玲玉沦陷了,她童年爱的缺失导致长大后对爱的渴望与依赖的人格终于渐渐浮出水面。

阮玲玉恋爱了,爱上了一个好像可以给她无尽爱的男人,但是她不知道这一切不过是为了追求她的伪装罢了,花花公子终究是花花公子,迟早会露出本性。

因为阶层的原因,张家不允许张达民与阮玲玉交往,也许是年轻气盛,那个时候两人义无反顾的搬出去住了,开始了同居生活,后来结婚了,但是婚后的张达民依然流连于赌场与风月之地,没有出去工作,很快张家的家底被他败光了。

阮玲玉无奈之下只好出去工作,走上了演艺之路,《挂名夫妻》让她得到观众的首肯,这部作品其实也让她想起自己的婚姻生活,她只是一个女人,想要很多很多的爱,想要一个普通的生活,无奈却嫁给了一个无底洞,丰富的生活经验也为她演艺事业打下的基础。

踏入演艺圈的她一路上好像顺风顺水,这个时候张达民已经好赌成瘾,无法挽回,再也不是当初那个能够给她很多很多爱的那个男人,面对无尽的索取,她累了。

二、对婚姻的依赖导致脆弱的人格

后来上海发生国难,阮玲玉到香港避难,在那里她认识了茶叶大王唐季珊,当时唐季珊已经四十多岁了,乡下还有一个妻子,同时有一个情人张织云,张织云是阮玲玉的前辈,是演艺界曾经的大红人,见到风华迷人的阮玲玉,这位情场老手对她展开了追求,完全不顾人家是有夫之妇。

再一次,阮玲玉在沦陷了,她以为她面前这位男人可以给她很多的爱,让她过上稳定的婚姻生活,她义无反顾的和唐季珊在一起了。

当时被唐季珊抛弃的张织云出于好心还给阮玲玉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你看到我的今天,就能知晓你的明天。”

可惜的是那个时候面临张达民的无尽索取她太累了,迫切希望有一位人可以将她拯救出来,她以为唐季珊就是她的救世主,可以给予她父亲般的爱,未曾知道她也是下一个张织云。

阮玲玉在唐季珊追求她的时候,对她说:“我见不得别人对我好,谁对我好,我会加倍对他好。”

在《奇葩说》中主持人马东老师曾说:“心里苦的人,只要有人给他一点点甜,就会觉得满足,甚至感激涕零。”

阮玲玉心中是有多么苦,才会在唐季珊这位情场老手中投降,刚开始唐季珊对她很好,给她买了很大的房子,将她的母亲与养女接过来一起生活,他们自然而然的同居了,阮玲玉以为这位男人可以托付终身,为了和他在一起与张达民离婚,同时同意给予大量的资金赔偿。

可是慢慢的她才发现唐季珊有妻子,有家暴的倾向,常常打她,辱骂她。

再一次她陷入了爱情的苦难之中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对婚姻的依赖,把自己的命运交付一位男人手中,诸不知能够拯救她自己的只有她自己,爱情从来不能拯救任何人,爱情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三、外界舆论加剧红颜薄命的悲剧

离开阮玲玉的张达民没有了经济来源,阮玲玉给的钱早就花光了,他再度索取钱,阮玲玉没有同意,他心生怨恨。

为了报复,他将阮玲玉的私生活报道出去,一时间与阮玲玉相关的舆论闹得满城风雨,同时唐季珊因为她败坏了自己的名声,每天更加变本加厉的对阮玲玉暴打。

钱钟书在《围城》中这样写:“流言这东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意,比流产更能让人心力憔悴。”

阮玲玉当时面临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打击,每天都被记者包围的水泄不通,每天都在舆论的风尖浪口之上,加上对唐季珊的绝望,阮林玉非常的痛苦,她去找了曾经合作过《新女性》的导演蔡楚生,她对他说:“你带我走吧,我们离开上海,去香港结婚生子。”

蔡楚生也是贫苦家庭出身,也对当时女性悲剧命运感到悲愤,所以他当时拍摄了《新女性》用来揭示女性的压迫,启发女性的独立觉醒,这两位艺术节在艺术上面的契合,生出了一中灵魂的契合与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

但是蔡楚生是有家室的人,他为了自己的名声拒绝了阮玲玉的请求。后来阮玲玉在国际妇女节那天吞大量安眠药自杀,遗书中尽显:“人言可畏。”

后来蔡楚生在阮林玉的葬礼上失礼痛苦,要求剪下她的一缕头发保存起来,这两位珠联璧合的导演与演员他们之间或许拥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柯灵先生在回忆起蔡楚生与阮玲玉时说道:“这两位彼此倾心相诉的艺术家,各自痛苦地扼杀了燃烧的热情。阮玲玉力图改变命运的努力落空了。要不然,这一出悲剧也许可以避免。”

如果蔡楚生当初答应了阮玲玉,一切悲剧会阻止吗?我不知道,这个世界没有如果,只是在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出阮玲玉一直讲自己的命运放在男人身上,她总是希望生命中有一个男人可以带她走出苦海,也许无论当时有没有舆论的压力这样对婚姻与男人的依赖注定了她的悲剧一生。

最终她还是没有顶住舆论的压力在她最璀璨的年华里离开了人世。

四、从阮玲玉的悲剧一生中得到的三个启示

虽然阮玲玉离开我们已经很久了,但是我们依然能够在她的短暂璀璨的悲剧一生中得到一些启发。

1、困难不是财富,对困难的利用才是财富

阮玲玉的演艺生涯从未受过正规的表演训练,但是她的演艺天分却显现的淋漓尽致。

电影皇后胡蝶甚至说:“我演的她都能演出来,但是她演的我却演不了。”

大家都记得阮玲玉演过《神女》,但是后来胡蝶也演过《胭脂泪》情节与《神女》差不多,但是世人只记得阮林玉演过“神女”,少有人知道胡蝶也演过“神女”。可见阮林玉的演艺天分。

郑君里先生在多年后回忆总结阮玲玉的表演艺术时,将阮玲玉的表演归结于她的“直觉”。

他在文中是这样形容的:“……在临场时间,阮玲玉通常是随便而松弛的,有时开开玩笑,有时打打毛线,有时吃吃零食。她表面上似乎毫不在意的聆听导演的简单的嘱咐,可是等她一站在摄像机之前,在转瞬之间,她的神态、情感、动作都按照角色的需要自然的、即兴的流露出来……像这样的一种进入角色的方式,我以为她是依靠了直觉。”

从以上可以看出阮玲玉拥有极高的表演天分,这些表演天分同时与她坎坷的生活离不开,艺术是来源生活,高于生活的。

演员张哲瀚曾在访谈中说:“演员要从生活中汲取养分,滋养角色。”

可见阮玲玉的演艺天分与直觉与她丰富的生活经验有关,她将自己的丰富的生活经验融进了电影艺术之中,成就自己的演艺事业。

柴静在《看见》中说:“苦难不是财富,对苦难的思考才是财富。”

同样阮玲玉这一生经历太多苦难,但是她将这些苦难都将以利用,使得自己的事业得到更广阔的发展。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说:“那些杀不死你的,终究使你强大。”

在我们一生都会多多少少经历一些困难与挫折,我们应该战胜困难,并对之加以思考与利用,成就自己,就像阮玲玉充分将自己的悲剧命运的情绪融入演艺生涯,成就自己事业。

2、婚姻不是生活的全部,保持独立的人格才是最重要的

阮玲玉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她人格的不独立,对婚姻的依赖让她始终无法自救。

在《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是一个家庭主妇,结婚后就没有出去工作过,每天的事情就是逛街,怀疑老公出轨,后来当她老公真的出轨的时候,她苦苦哀求的样子让人觉得心疼,长期的婚姻养尊处优的生活让她已经对老公的婚姻生活产生了极强的依赖,所以才会在陈俊生说要离婚的时候,感觉到人生倒塌。

但是后来罗子君通过资金努力,成为新型职业女性,完成了自己的人格独立转变,也完成了自我拯救。

马伊琍曾说:“我有权利惯着你,但是我也有权利换了你。”

我想这才是一位独立人格女性说出的话,正如张爱玲说的:“将来的荒原下,断瓦残垣里,只有这样的女人,能够夷然地活下去,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到处是她的家。”无疑马伊琍是那样的女人,前半生中蜕变后的罗子君也是那样的女人,但是阮玲玉不是。

阮玲玉自始至终都在寻找一位男人来拯救她的生活,一味的将自己生活放在他人手中注定是一场悲剧,所以婚姻从来都是锦上添花,保持独立人格很重要。

3、人言可畏,管好自己

阮玲玉是在“人言可畏”的舆论中自杀,除了感情生活的不顺,当时的舆论也加剧了她走向死亡的道路。

想起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过的一句话:你不是我,怎知我走过的路,心中的酸与苦!

是啊,人言可谓,在如今网络发达,人人可以发表自己观点的时代我们更要谨言慎行,不要出口伤人。

因为你不是她,如何懂得她的苦,这个世界多的是你不知道的苦难。

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写道: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评别人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是啊,这个世界不是每个人都拥有你所拥有的优越条件,张爱玲说:“如果你认识过去的我,会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

我们永远不知道他人经历了什么,自然而然没有权利妄加评论她人的生活,马东老师曾说:“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而阮玲玉本身从事演艺事业,被误解是无可避免的,然而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人喜欢渲染他人的人格,进行精神上的侮辱,自己得到了快感,但是伤害了他人,这也是我们现在常见的键盘侠的特征,他们从未为自己言行负责。

小市民总爱听人们的丑闻,尤其是有些熟识的人的丑闻。上海的街头巷尾的老虔婆,一知道近邻的阿二嫂家有野男人出入,津津乐道,但如果对她讲甘肃的谁在偷汉,新疆的谁在再嫁,她就不要听了。阮玲玉正在现身银幕,是一个大家认识的人,因此她更是给报章凑热闹的好材料,至少也可以增加一点销场。——鲁迅《论人言可畏》

当时阮玲玉因为人言可畏自杀,鲁迅先生还为此事发表《论人言可畏》的文章,控诉当时的舆论。

人言可畏,流言从来没有停止,如今网络发达,言论更加自由了,动动手指就可以随心所欲不负责任的发表任何言论,但是越是这样的情况,我们越要管住自己的言行,不要让阮玲玉的悲剧再一次发生。

总结

看完了阮玲玉我对她命运坎坷充满了同情,我在想如果她还活着,看到如今世界的丰富多彩该多好,但是她离开了,虽然她离开了,但是她的死去给社会很大的反思,我想她的自杀也许是另一个程度的反抗,对那个社会黑暗的无声有力的控诉,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思考。

聂绀弩在《阮玲玉的短见》中指出:“杀阮玲玉的不是她自己,也不是张达民、唐季珊某个人,是到现在还残 存着的封建势力,是那盘踞在我们每个人的脑子里的封建社会道德观、伦理观。”

我想阮玲玉的死不仅仅给我们个人生活带来一些思考,也许对于时代的控诉,对于环境的发展也有深刻意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祖国作文 感动的瞬间作文300字 星期六英语作文 作文暖 关于勇气的作文 最遥远的距离作文 关于初心的作文 南方的秋天作文 夸夸同学作文 关于中学生活的作文 暑假趣事六年级作文 妈妈回来了作文 写陪伴的作文开头 唯美 享受生命中的惊喜作文600字 秋的气息作文 四年级研学作文 北海银滩作文300字 小树的心思作文 国王童话作文 友谊作文800字议论文 以出发为题的作文 在朋友的影响下作文 作文什么真让我着迷 亲爱的朋友作文 家乡的美景作文200字 关于老师谢谢你的作文 人间有真爱作文 点题作文 小菜园的作文 景色作文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