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张爱玲《半生缘》:从曼璐的人生中 得到的婚姻启示

2021-01-05 15:25:01
相关推荐

《半生缘》是张爱玲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故事讲述了在三十年代的旧上海,曼璐、曼桢两姐妹在背负着原生家庭的重担下,面对爱情、婚姻的态度,并由而此产生的种种爱恨纠葛。

姐姐曼璐为了养家糊口做了“舞女”,而“舞女”这个标签让她的恋爱婚姻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的阴影,她对婚姻的选择,在婚姻内所使的手段,造就了整部小说悲剧的底色。反思曼璐悲剧的一生,看看得到了什么启示。

一、错误的婚姻,是悲剧的开始

曼璐的一生是充满了悲剧的色彩。

父亲一死,家庭重担一下子压到了她这个尚未高中毕业的女孩身上,她由不得选择的承担起了一家人的生计。兄弟姐妹六人,加上母亲与老祖母,一家这么多张口还有弟弟妹妹的学费,她竟就这样扛了下来。妹妹曼桢在她的培养下,顺利从大学毕业,找了一份文员的良差。

不得不说,这个曾看不到希望的家,是曼璐用着自己的重情与善良,还有那难得的责任心给支撑起来的,即便她选择的是舞女这条不归路。

《半生缘》剧照

年龄渐长,舞女这路越显困顿。弟妹渐长,她的这个身份也越显尴尬。进不得退不得的曼璐,开始为自己的下半辈子着急。身上贴着舞女这个标签,想要嫁人她已没有更好的选择,而这个时候,围在她身边打转的祝鸿才愿意娶她为妻。

尽管知道他乡下已有妻女,她还是决定嫁他做个姨太太,殊不知,这一嫁她又把自己推进了另一个深渊。

两人婚后曼璐不孕,祝鸿才沾花惹草夜夜笙歌的本性越发放肆,夜不归宿甚至常常找不到人,让曼璐又气又急。为了拴住丈夫的心,她竟鬼差神使的答应了祝鸿才的要求,把妹妹曼桢许给他。

这个荒谬的决定,把曼桢推进了火坑。曼璐装病曼桢前往探望,进了那个家门后,可怜的曼桢被软禁了将近一年。直到怀了孩要生的那一刻才被送往医院,得以逃脱。

可悲的是,曼璐牺牲了曼桢,也没能换来自己想要的幸福,在孩子三岁的时候,她就因病去世了。

《半生缘》剧照

曼璐一生过得不幸,有着家庭的客观因素,但她选择了一段将就的婚姻,把幸福寄望在一个男人的身上时,才是酿成她不幸的最大动因。

曼桢出来工作后,把家庭的重担从她手上接了过去。彼时她决定嫁给祝鸿才时,也自觉委屈,但在那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她把他当成了救命稻草,选择将就,赌上了自己的一生。那个在风花雪月场所混惯了的男人,并没有因结婚而收心,她这一“赌”一将就,便把人生都给输掉了。

在父亲离世后,只有十几岁的曼璐面对生活的困境,所表现出来的果敢与坚韧,在年龄渐长的曼璐身上那份难得的品质却荡然无存。这恰恰折射出部份现代大齡女性对于婚姻的焦虑感。

在年龄这个数字越变越大的情况下,她们对于婚姻的要求也一降再降,最后如曼璐般选择一人而将就,这种将就的婚姻,不完全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更多的是一种对年龄的妥协,这为婚姻的稳定性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这种隐患是否会演变成实则性的伤害,要看婚内的两个人能否平等共处,彼此尊重。很显然,曼璐的婚姻里这两点都没有。

从曼璐因年龄妥协嫁给祝鸿才,又向祝鸿才妥协献出曼桢,这一路来她已失去了和祝鸿才平等的机会,她求他回家,求他爱她,但妥协终究不是赢回爱与尊重的手段。

她错就错在,只顾向外抓取,却不从向里探寻,当得不到别人的爱时,我们仍然可以爱自己,自己的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仗赖于别人。

除却舞女的身份,曼璐有的是人脉与智商,真要经商且不论大富大贵,自己闯出一番小天地也是可以的,但她却执着于想要得到男人的一份爱。想想她曾是一家七口人所依赖的对象,末了,她自己想要寻得一份依靠却是如此的难,细细想想,曼璐的一生也确是可悲。

而被她陷于不义的曼桢,更加可悲。

二、盲目的嫉妒让人失去理性

曼璐把曼桢推出去当她婚姻的牺牲品,还有另一层更深的原因是:嫉妒。

曼璐十七岁的时候曾经定过婚,后来因为父亲离世她当了舞女,便单方面提出了解除婚约,但那个和她定过婚叫做张豫瑾的男人,却不曾从她心底抹去。

即使在她结婚后,与豫瑾在十多岁时期发生的那段初恋,也是她在苦困生活中最怀念的一点甜。当这仅有的一点甜,因为曼桢而被破坏时,她内心霎时充满了怨恨。

豫瑾来上海小住在顾家一小段日子,对曼桢暗生了情愫。曼璐对此毫不知情,当豫瑾仍像当年那般对自己念念不忘。

《半生缘》剧照

顾母提到想要撮合豫瑾与曼桢时,她还在想豫瑾一定是因为曼桢与自己有几分相像才会喜欢上曼桢。她便想借此与豫瑾谈谈,在豫瑾要离开上海的那一天,她穿了一件他当年很喜欢的深紫色旗袍来见他,这一见,她的梦便碎了。

“其实你不该上这儿来的。难得来上海一趟,应当高高兴兴地玩玩,我真希望你把我这个人忘了。你看你还是那个样子,你看我已经变了吧?”

“人是会变的,我也变了。也不知是年纪的关系,想想从前的事,非常幼稚可笑。”耿直如豫瑾,直接把过去的一切用一句话否定了。

她所珍惜的回忆,在他眼里成了幼稚可笑的往事。豫瑾匆匆告别后,她在空房间里哭得如抛沙似的。看着曼桢为预瑾准备的书与台灯,脑补出曼桢极力在预瑾面前献殷勤的样子,顿时恨从心中生,认定是妹妹故意在豫瑾面前卖弄风情,把她的回忆给糟蹋了。而曼桢何其无辜,她已跟豫瑾表明,自己已有世均,与他再无可能。

《半生缘》剧照

祝鸿才很早以前就打上了曼桢的主意,奈何曼桢清高,他一直没有机会接近。借着常不归家,曼璐跟他闹之际说:“以后我听你的,不出去,不过有一个条件。”曼璐知道他说的条件是曼桢,对这个妹妹又添上几分嫉妒与恨意。

“要是真能够让他如愿以偿,他倒也许从此就好了,不出去胡闹了。他虽然喜新厌旧,对她妹妹倒好像是一片痴心。她想想真恨,恨得她牙痒痒的。”

她这邪恶的思想一起,曼桢的生活从此万劫不复。为她这个姐姐,曼桢失去了世均,更失去了将来幸福的更多可能。

曼桢对曼璐表现出来的恨意与嫉妒,是强加更是无由来的,她掌控不了自己的命运,便把一切过错推到别人身上,以此来为自己的无能找一个借口。

事实上,即使没有曼桢,豫瑾也不会再爱曼璐,祝鸿才也依然会出去鬼混。问题不在曼桢身上,她再怎么责怪,苦难与煎熬也不会因她的“迁怒”而消失。

行为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情绪转移定律”,指事情如果没有按照人的心理预期发展,不好情绪没有得到正确的宣泄,就会转移到其他人和事上,是一种坏情绪的蔓延现象,简单来说就是“迁怒”于人。

现实生活,这种“迁怒”的现象无所不在,我们因为在他人身上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待遇,而把心中的不愤迁怒于家人和朋友。迁怒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人无法正确探寻问题的根本原因,这种粗暴的情绪宣泄,使人与人之间矛盾更加激化,让事情往更坏的方向发展。

曼璐迁怒于曼桢,这种盲目的仇恨,是导致她自我毁灭的一大原因。如果她能正确审视自己的内心,正视和祝鸿才的矛盾根源,理性的判断是非对错,人生也许会是另一番光景。

三、即使不完美,也要永怀希望

“我还不是过一天是一天。我要是往前看着,我也就不要活了!”曼璐跟自己的母亲说。

或是觉得人生已无希望,她的将来连她自己都不敢往前看,正是因为这份恐惧,在祝鸿才愿意娶她时,她仿佛在人生的黑暗处看到一丝亮光,匆匆而定的婚姻最后潜在的风险,祝鸿才这个人的劣根性,统统被她无视掉。这种得过且过又缺乏理性思考的行为,注定了她不会有一个好的结局。

这像极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人,因为自身的一些不完美,而放弃掉人生的希望,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然后把自己的失败落魄,理直气壮的归因到这个“不完美”上。“从前犯过一些错我的人生没有希望了;我的原生家庭不好;我受到的教育不好……”,这些都是他们自认为“不完美”的借口。

但“不完美”是人生常态,谁的身上还没有一两个不足?只是有的人正视补缺,有的人糊涂逃避,不同的人生态度,也导致了不同的人生结果。

困境要人使人伟大,要么使人渺小,它从来不会使人保持原貌。世上只有一个人可以开创快乐、富有、健康的人生,那就是你自己。——诺曼·文森特·皮丘

你自己才是自己命运的舵手,错误的把希望寄于他人身上,或将就的混一天又一天,又怎指望命运给你丰厚的回报?自我封闭者,注定看到的是失望而不是希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天津高考作文 低碳环保作文 做月饼作文 上海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开头 校园安全作文 选择作文600字 上海高考作文 写事作文400 我们的故事作文 墙的作文 清洁工的作文 暴风雨作文 江西中考作文 承担作文 写作文的方法 我相信作文 写景作文大全 撒谎作文 中国梦的作文 美丽中国作文 母亲节的作文 中考作文开头 中秋英语作文 作文我的愿望 高三英语作文 感人的故事作文 语文万能作文 期盼作文 心里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