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锦程东方》评论文章|心有猛虎 细嗅蔷薇

2021-01-05 16:50:02
相关推荐

04:34

作者:贺勇丽

浙江理工大学丝绸设计与工程

看罢记录片,若说对丝绸有什么更深刻的认识。

大概就是它的“柔”与“刚”了吧。正如英国诗人西格里夫所说“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丝绸的“蔷薇”可以从它的源头追溯。《诗经》里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沃若”是丰腴的意思,而“桑”是桑叶养蚕,蚕吐丝的轮回。当丝绸从古跨越时光沉淀至今,当它跨越重山重水到达西方,丝绸的微光漾起了一种美的新生。

因为丝绸本身的轮回,沉淀,传承便是一种温柔之美。

锦绣江南,温柔水乡。说着吴侬软语的温柔水乡人孕育出了丝绸,他们把骨子里的温柔传给了丝绸。

清代诗人袁枚《雨过湖州》有云:“人家门户多临水,儿女生涯总是桑”。作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曾经的潞村几乎家家养蚕。潞村的蚕农们给了蚕宝宝们足够的耐心,倾注了所有的温柔。

每年清明,蚕农们祈求蚕神为蚕宝宝清病祛灾赐给丰产年而举行蚕花庙会,妇女怀装蚕种,头插各式蚕花,引得人们前来观看,人山人海,你轧我轧,故曰“轧蚕花”,求得一朵蚕花,得到蚕花娘娘的庇佑,蚕农们才敢心安的开始养蚕大业。

白墙青瓦中,蚕农们“侍弄”着他们的心间宠儿。养蚕最是考验蚕农们的温柔与耐心,早期,需要把桑叶切得细细碎碎以便小蚕下口,夜晚还需经常起夜添加桑叶,后续还需煮茧,脱胶,缫丝......温柔的水乡人从不怕麻烦,养蚕之于她们,早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一种生活习惯、幸福体验:“养蚕很辛苦的,晚上睡觉也要起来喂,一季蚕养下来要瘦三斤。不过也很有趣的,当看到剥出来的蚕丝被软绵绵的,睡上去暖烘烘的,感觉特别开心。现在养蚕也不是为了卖,主要是给孙子做丝绵被、绵袄。”这种骨子里的温柔,混着蚕丝揉进了丝绸,才有了张爱玲口中的丝绸“当丝绸温柔地在女人身上流动,是叹息,是爱抚,是怜惜,是惊人地美,惊人的和谐。” 温润与柔软荡漾其上,一丝一丝交织缠绕,尽是温柔缱绻。

丝绸的“柔”沉淀着水乡人的生活态度,镶嵌着他们对中华传统绵长的坚守,这大概是它们“柔”的格外迷人的原因。

但是,更让我感动的是丝绸那只被蔷薇包围的猛虎,它的“刚”,它的倔强,它的清冷,它的孤傲。

坐落在西湖城区的百年老店振兴祥,给繁华的街道带来了一丝清冷孤傲,仿佛一个世外高人,大隐隐于市。曾经,它也曾门庭若市,人人以拥有振兴祥旗袍为傲;如今,不少人劝包文其先生,用料省一点,姿态低一点,总会有人买的。固执的包先生不肯丢了丝绸的“刚”,用最好的料,坚持手工缝制。一针一线,一剪一裁,每一件精美绝伦的成衣皆可称作“艺术品”。那是丝绸手艺人不肯向世俗妥协的傲气。

总有人说丝绸属于过去,裹挟着厚重的历史气息。但是,总会有人努力证明,丝绸源于历史,耀于未来。郭培设计师,将丝绸设计带向世界展台,古朴中焕发着生机,特色的东方之美香远益清;屠红燕董事长和费建明董事长致力于将丝绸产业推向世界,与国际品牌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只要是他们能做到的,总会不遗余力的去做到。还有不断尝试促进国际交流的中国丝绸博物馆,远在海外却想着让更多人看到中国丝绸设计的留学生们…

他们就像战士,与那些不懂丝绸,误解丝绸的人战斗,正如纪录片里面说“他们不甘如此冷清”,他们尽一切努力想让他们心中的珍宝被更多人看到,他们身上那股努力让丝绸耀眼于大时代的倔强,是整个丝绸产业最让人感动的“刚”。

我一直坚信,一部作品能让人念念不忘,便是好作品。《锦绣江南之锦程东方》做到了。

它让我念念不忘,喜于丝绸的“柔”,感于它的“刚”。

它的柔,它的美,应该呗更多人看到,为了做到这一点,又有多少人唤醒心中的猛虎,倔强的挺起胸膛,说着不屈服。我不清楚作为丝绸专业的我们,应该如何去像前文所说的“战士”一般为丝绸去奋斗。

但我知道,我们应该去做——来日方长,未来可期。

杭州东方丝绸文化与品牌研究中心和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丝绸学院组织开展了《锦程东方》师生征文活动,共征集到评论文章127篇,经专家组层层评选,共产生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胜奖8名。所有获奖文章将陆续在世界丝绸网发布。其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一文在征文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人生的作文 独处作文 磨砺作文 烤鸭作文 星火作文 作文梦想400字 值日作文 禁毒的作文 批改英语作文 身边人的作文 千字作文 旅行记作文 奋斗作文结尾 秋天英语作文 考研英语模板作文 我喜欢的动物的作文 友谊的英语作文 学会作文800字 作文赶集 描写心情的作文 最好的自己作文 写水的作文 机器人英语作文 漫画老师的作文 传承文化的作文 家的幸福作文 人的作文300字 家乡作文200字 作文猜猜他是谁 努力奋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