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阳泉市社火武架根植乡土的“百年大戏”

2021-01-05 17:40:01
相关推荐

本版照片由三泉村提供

春节,中秋、庙会演社火,是郊区荫营镇三泉村延续多年的习惯。社火武架不仅村中老人喜欢看,青年、儿童也期盼。这一根植乡土、流传百年的民间艺术——社火武架,正是本期“游郊区·听故事”的主角。我们一起循着抑扬顿挫的锣鼓声,到三泉村看看这一市级非遗项目。庙会文化中的“耀眼成员”有人喜欢社火武架艺人各色的脸谱,有人喜欢社火武架艺人鲜艳的服饰,还有人喜欢社火武架艺人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和夸张的武术动作……年节集会、庙会红火中,社火武架是三泉村村民翘首以盼的“保留节目”,每位观众也有各自喜欢社火武架的理由。集强身健体、攻防打斗、艺术欣赏为一体的三泉社火武架,将武术动作加以夸张,随着锣鼓抑扬顿挫的节奏进行表演。表演形式有单人徒手和器械的套路独练,还有多人徒手和器械的套路对练。其表演不受各门派武术规范的约束,千变万化、自成一体,又融入历史、人物故事,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火武架经典节目有讲述隋唐时期人物秦琼故事的《响马传》、讲述梁山好汉“浪子”燕青故事的《打任原》、讲述宋代皇帝赵匡胤民间故事的《夺拳会》等。表演中,村民上好妆、穿上戏服变身戏中的英雄,用刀、枪、剑、棍等兵器展示“武”的力量,通过各种动作表现故事情节。社火武架艺人们的擒拿短打、一招一式让人眼花缭乱,观众们乡土味的方言叫好是对演出最好的褒奖。流传百年的民间艺术社火武架,又叫武社火,俗称社火架子。作为我省一项传统的民间武术项目,社火武架究其起源虽无史书确切记载,但社火武架艺人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山西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漫长的历史中,数不清的战争在这片古老的黄土地上演,同时也造就了山西人的尚武乡风。年节时的民俗活动社火武架,多半是这种尚武乡风的沉淀和缩影。一些社火武架艺人说,明代万历年间设武科以来,农民习武者众多,习练项目涉及传统武术与戏剧武打,还有骑马、射箭、举石、摔跤等,也可能是社火武架的起源。但在三泉村,社火武架可追溯的历史已有百余年。其间有五代传人,有代表性的是王姓、甄姓、冯姓三族,在1949年之前均不传外姓。上世纪60年代前后,社火武架在三泉村村民中流传。当时,三泉村有十个社火队,各小队在庙会文化活动中,轮流演出社火节目,因此得以互相交流、共同发展。多年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使社火在借鉴武术套路和戏曲武打的基础上,加入民间竞技表演成分,形成了集实战和表演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三泉社火武架。走出阳泉惊艳四方“北情南韵,文化阳泉”大世界城市舞台山西阳泉文化活动周于2018年11月22日至27日在上海大世界举行。三泉村的社火武架也应邀参加展演,让申城市民足不出“沪”,感受了一把阳泉人年节、庙会时的红火热闹。这是2015年社火武架被认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走出去”的一个缩影。“既要让社火武架传承好,更要让社火武架传播好,是我们这一代传承人的目标和使命。”三泉村社火武架保护传承工作负责人王海金说。为了传承这一非遗文化,三泉村已对目前尚能传承的艺人进行建档登记,掌握社火武架传习情况;成立民间艺术活动中心,组织社火武架排练、展演;改建排练场所,出资购置器械、道具、服装、乐器,派专人教学;传承经典节目,编写服务于大众健身的社火武架教材,鼓励青少年加入传习队伍。三泉村还积极组织社火武架表演队赴上海、太原等地参加各类文化推介、非遗展演活动,让社火武架走出阳泉、惊艳四方。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父亲节英语作文 英语学习计划作文 环保类作文 谢谢你老师作文 面对挫折的作文 一件快乐的事作文 怎样写好作文 暑假计划英语作文 创新作文题目 语文作文万能素材 舍得作文 拔河比赛的作文 桂花树的作文 春天的校园作文 一件感动的事作文 小学英语作文范文 座右铭作文 螳螂作文 新闻报道作文 2020高考作文 奇思妙想的作文 黄河的作文 小学生四年级作文 蜡烛作文 初中生英语作文 自传作文 语文作文大全 的滋味作文 地震作文 作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