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铃声响在午夜时 揭秘自杀营救者的十五年

2021-01-05 18:35:01
相关推荐

央广网北京9月28日消息(记者孙冰洁)自杀,作为人类社会隐秘的伤口,已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预防自杀:全球要务》报告,每年全球超过80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的发生是自杀死亡的25倍。

2002年,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成立,同时开设了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与自杀者亲友互助小组,15年间,他们每天做的,就是将那些站在“悬崖边缘”的人,一个个地拉回“安全地带”。

北京零点后

在北京,平均每天约有684人出生,309人死亡,这些生命大多开始或结束于全市医院约6000张产床上,但也有一些例外。

比如位于城市北郊回龙观的自杀干预热线中心,5条线路平均每天深夜会接到50个电话,其中11%会是高危来电。

“高危来电,意味着致电者有明确的自杀计划,会在几分钟、半小时、24小时甚至最长不超过一周的时间里,进行自杀。”

午夜十二点前后,是夜班热线的波峰期。

“我就想在这个世上留下最后的声音。”——这是一个患重度抑郁症的女孩站在楼顶上打来的,她只想问一个“技术性问题”:她站的楼层跳下去是不是肯定会死。她只允许接线员最多说三句话。当时才工作两个月的接线员王景娜,把三句话说到了近一个小时,最后让女孩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还有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因为父母没有答应给他买一个心爱的玩具,想要割腕;

一个大学生,因为被女友抛弃,总是抑制不住爬上高楼的冲动;

一位80多岁的独居老人,打来电话只是想“最后试一下”,因为他实在不想每天只吃冻饺子了

……

“我现在就在窗户边上站着;我身后就是大海,我晚上的时候打算吃安眠药自杀……“这是心理援助热线,最常听到的内容。

2002年建成运行的北京心理援助热线,是当时全国仅有的几家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现有的27名接线员,要在24小时内不间断地接听来自全国的求助热线,求助的内容包括:心理咨询、情绪疏导和自杀干预。

“首先是要保证他的安全,态度上要接纳理解甚至支持,然后跟他一起去寻找这种(可利用的)资源,跟他探讨遇到的问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也会去问他,有没有信任的朋友和家人,取得联系,让他们也能关注他的安全。“

当了15年心理援助热线接线员的孟梅,每天的工作,就是把这些站在”悬崖“边上的人,一个个地拉回安全地带。

即使从业多年,依旧没有”捷径“可循,孟梅习惯在接听电话后的三分钟内对是否高危迅速作出判断,针对高危自杀群体,最要紧的,是千方百计地稳住,让他暂时停止任何伤害生命的行为。

“人在死之前是矛盾的,打来电话就是一个机会,就跟他探讨,让他选择生而不是选择死。真正事后知道的,真的自杀死亡的极少,大多数通过沟通交流,自杀的风险都会降低。”

长期接听热线电话的接线员们都练就了一身本事,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用语言把风险降低,热线规定通常一个患者来电不超过50分钟,但实际的情况往往要超过标准,孟梅印象最深的一次来电,打了两个小时。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努力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成功。

15年间,有30万个来电打进,30%能被接听,日平均接听量为100多个,没有人能够验证,那些没被接听到的电话,后来怎样了。

驱散心头阴霾

“我们能做的很有限,来电者就像是一块泥土,你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给他种上种子,给它阳光水分,让他发芽,至于发芽之后的事情,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

心理援助热线在接到高危自杀者电话后,有一套完整的跟踪观察体系,包括定期回访、纪录,追踪这些群体的后续情况。孟梅承认,这种干预在大多数自杀者身上起到的效果,但对于其中没被关注到的群体,她仍有遗憾。

总有一些”种子“最终没有发芽。

而对于有亲友自杀的家庭,”自杀“始终是难以挥散的阴霾。

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会议室的一张圆桌,在过去的15年间,见证了太多悲戚。

作为全国唯一的一个专业性自杀亲友互助小组,每月最后一个周六,总会有一群人准时聚集在这里,大多数人都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唯一的共同点是,时都曾经历过亲友自杀。

30出头的杨坤,在妻子自杀之后的两个多月内,都处于一种濒临崩溃的状态。

“脑子里就不断地浮现那个画面,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不明白,吃不好,睡不好,整个人快要疯掉了……”

偶然的契机,杨坤在网上发现了亲友互助小组,在这里,他发现自己并不是一个人。

“原来我这样是正常的,我就不恐惧和害怕了,原来经历这个事情,觉得自己走到这一步,真的不知道前面那一步要是什么样子,很恐惧。但他们让我知道,哪怕是刀山和火海,我知道很难,但是这个难他们过去了,我也能过去,这就是这个小组的作用。”

在这个主要由自杀者亲友组成的互助小组里,这群陌生人通过互相取暖的方式,逐渐走出亲友离世的阴霾。作为小组的负责人,长期从事心理危机干预的郎俊莲大多数时候只是静静旳陪伴,见证一次次流泪、倾诉,再到伤口慢慢愈合的过程。

“你要允许他们哀伤,这是一个必经过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杨坤一样,能在短暂的时间里找到自愈的力量。

五十多岁的梁丽已经在亲友互助小组待了五年时间,然而儿子的自杀仍是她心中迈不过的一道坎。每一次的小组聚会,梁丽并不大说话,只是静静地坐着,听听其他人的故事,“这就足够了,我在这个群体里没那么孤独。”

有的时候,她会和小组新来的成员一块出去吃饭、聊天或是逛逛逛公园。直有一天,她可以平静地讲述儿子的离世、自己患上抑郁症以及多次自杀的人生经历,平静得就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

抵达“边缘地带”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中国在2012年的自杀人数约12万人,自杀率为7.8/10万。相较于2000年的19.4/10万,中国的自杀率已经下降了6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各国自杀率可分为高、中、低、极低四类。从2000年到2012年,中国自杀率的类别已经从“高”转为“低”。关于中国自杀现状,这是所能获知的最新数据。

与中国自杀率急剧下降相比,对于很多地区的自杀干预者来说,工作却越来越忙了。

除了每月主持一次亲友互助小组的活动,郎俊莲的大多数时间,都在从事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研究与预防自杀宣传,见到记者的这天下午,她刚在北京某高校结束一场预防自杀的公益讲座。

而在最近几年,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也在逐渐将关注的范围伸向农村和偏远落后地区。

“无论是从热线也好还是互助小组的参与情况来看,农村或者偏远地区能来参与的事很少的,有些人可能根本不知道。”郎俊莲说。

在现有的关于中国自杀率的调查中,一个引人关注的点,是中国农村人口的自杀率比城市人口要高3-5倍,而农村女性的自杀率大致为男性的2倍。而在近两年的研究中,郎俊莲告诉记者,农村老人的自杀率相对提高和青少年自杀的低龄化也不容忽视。

为此,郎俊莲告诉记者,北京心理援助中心也在逐渐与西部地区合作,对落后地区进行心理援助与干预。

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这条全天候开放的“生命热线”,目前的27名接线员,每人都要黑白班交替,从早上8点到下午4点,然后隔一天又从下午4点到早上8点。

此外,危机干预官网上,每天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咨询电话,通过网上一对一的服务,为自杀者以及亲友提供公益支持。

“完全依靠专业机构给予帮助,或许本来就是不现实的,我们就算人手再多,肯定有接不到的电话。”孟梅对于15年间,那些“未接起”的电话,始终心存遗憾。

在郎俊莲看来,对于那些已经陷入自杀阴影的人来说,来自亲友和身边的力量可能更为直接和有效。

“将来我们可能会在门诊成立心理减压中心,会持续地做各种焦虑的、抑郁的情绪疏导。另外也许可以尝试一下招募自杀者亲友做志愿者,成立自杀未遂者的这种团体,我们陆续的做着看。”

对她来说,从事自杀干预,就像种下一棵树的过程,“你永远不知道它会长成什么样,会不会开花结果,但重要的是种子已经种下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醋溜土豆丝作文 随便的作文 一件小事作文700字 这也是课堂作文400字 写人作文500字初中 我的春天作文 故乡之秋作文 瞬间的温暖作文600字 炒菜的作文300字 我长大了250字作文 关于春天的作文800字 我们班的英语达人作文 关于敬佩一个人的作文 我的什么梦作文400字 读你作文开头 写景作文200字初中 植物的精神品质作文 我的梦想是律师作文 爸爸的秘密作文 以感谢为主题的作文 你想出名吗英语作文 这件事我做对了作文400字 关于中秋节的英语作文 海底海龟作文 描写桔子的作文三年级 有关记叙文的作文 读你作文800字 最感谢的人作文 后悔的眼泪作文 风筝的故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