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编年史:解释了30多年后 真正的塞尔达公主终于能被操作了

2021-01-05 19:20:01
相关推荐

编年史:解释了30多年“老子不叫塞尔达”后,真正的塞尔达公主终于能被操作了

有很长一段时间,笔者一直怀疑自己在红白机上玩过一个“盗版超级马里奥”,虽然看不懂文字界面,但它的地图有点像《冒险岛》,也有点像《魂斗罗》,还有点像《超级马里奥》,主角却是一个绿油油的二头身小妖精。后来玩的游戏越来越多,仔细一品,隐约觉得那个小妖精的形象,和任天堂家的当家男主角之一“林克”有那么一点相似。直到很久之后,笔者才知道,原来那款游戏正是《塞尔达传说》系列中的第二部作品,也是唯一一部横版卷轴模式的《林克的冒险》。

虽然画风和这个系列的其他作品格格不入,但说实在的,尝试各种创新,也是任天堂的传统艺能之一。就像最近才官宣的,由任天堂和光荣特库摩联手开发的《塞尔达无双:灾厄启示录》一样。

这次的《灾厄启示录》和2014年发布的那款《塞尔达无双》不同,虽然同是以无双为名,但《灾厄启示录》并不是只把IP中的角色拿出来套进无双的玩法里,而是将它作为延续《塞尔达传说》世界观的一作。从发布的视频来看,《灾厄启示录》的场景和《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高度相似,但后者要显得更加荒芜冷清一些,这是由于《灾厄启示录》的背景设定在《旷野之息》的前一百年,任天堂没有直接照搬后者的场景,而是重新进行设计,让玩家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仿佛真的回到了一百年前,去探访过去的故事。

这样精心的设计,让《灾厄启示录》不是光荣公司的“IP无双”又添了新丁,而是为《塞尔达传说》系列大家庭增加了一员。其实对玩家来说,《塞尔达传说》这个系列在游戏系统、玩法、以及表现形式上也从来就没有一定之规,从1986年到今天,它一直在发展中寻求创新。

从塞尔达到林克,打开海拉鲁的大门

如果要列一份“关于《塞尔达传说》的100个常见问题”,那么前三名中一定有一个是“为什么塞尔达传说的主角不叫塞尔达”。

这就要从这个系列的初代作品说起。1986年,任天堂给FC红白机的外设FDS开发了一款新作,一经推出立刻一炮走红,全世界销量达到650万套以上,这款作品颠覆了之前红白机游戏的特点,用多种创新为玩家们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也拉开了和《超级马里奥》齐名的另一个系列的序幕,它就是《海拉鲁幻想:塞尔达传说》。按照日式游戏的特点,游戏名字由一个主标题和一个副标题构成,在包装上,占据更大面积的是那个副标题“塞尔达传说”,于是美版发行时就删掉了“海拉鲁幻想”,后来每一代也都继续以“塞尔达传说”命名了。

(图:初代《塞尔达传说》的外包装上,最醒目的就是“塞尔达”)

虽然塞尔达不是玩家控制的主角,但她却是游戏中的灵魂人物,整个故事就是围绕着勇者(玩家)如何对抗boss、收集智慧三角并救出塞尔达公主的主线展开的。现在看来这个剧情很简单,但对当时的玩家来说却相当于质的飞跃,在8位机的硬件条件下,《塞尔达传说》硬是创造出了一个海拉鲁世界,玩家不像在其他FC游戏里那样只追求过关得分,而是可以享受剧情、收集道具、解谜、即时战斗,一点一点地去探索这个世界,从而开启了ARPG的时代。

一炮打响后,系列的第二作《塞尔达传说2:林克的冒险》于1987年发行,用了“俯视视角/横版卷轴”两种模式,虽然看上去和红白机上的横版过关游戏极为神似,但《林克的冒险》创造性地设计了经验升级系统,随着刷怪越来越多,体力、攻击力和魔法也都会慢慢强化,有经验的玩家会精心安排升级和收集“生命+1”道具的时机,以便更好地和boss战斗。虽然这一作的战斗系统极有挑战乐趣,但因为横版卷轴不适合帮助玩家直观地理解海拉鲁世界的概念,因此在之后的30年里再也没有出现这种设计。

(图:《林克的冒险》和FC上的其他经典游戏风格实在太像了)

值得一提的是,初代的《塞尔达传说》里是没有主角的名字的,玩家可以自己创建角色ID(也许90%以上的勇者都以“AAA”或者“あああ”命名了),到了第二代,主角的名字终于被定为“林克”,也就是“Link”,意指“与海拉鲁的连接”。也许,对游戏设计者来说,每个游戏的使命,都是连接玩家和幻想世界的桥梁吧。

逐渐丰满的海拉鲁,更多的谜题等待解开

随着技术的发展,任天堂开始开发更多的家用游戏机品种,1990年SFC发售,作为首航的重磅作品,《塞尔达传说:众神的三角力量》也在第二年横空出世。和FC相比,16位机的画面有了质的飞跃,而这第三代作品的品质也水涨船高。

制作人宫本茂曾表示,游戏中也需要“箱庭理论”。箱庭就是在一个小箱子里用砂土、房屋、人物、布景等模型道具组成的微型庭院景观,游戏箱庭指在有限的游戏空间里发挥想象,充分利用资源来发掘游戏的可玩性,构造一个精致且完整的游戏世界,有点类似我们所说的“螺蛳壳里做道场”。

《塞尔达传说:众神的三角力量》就是以弱化战斗系统为代价,全力发掘解谜系统的方式来将海拉鲁世界变得更立体丰满。在这一作里,道具系统得到了极大完善,奠定了《塞尔达传说》系列的道具搭配玩法,玩家能在众多的隐藏要素中寻找奥秘,破解迷宫,在没有现成攻略可查的时代,可以想见《众神的三角力量》是如何让玩家们废寝忘食全神贯注的。也正因如此,FAMI通给它打出了39分的历史最高分(满分40)。

(图:《众神的三角力量》画质可谓鸟枪换炮)

1993年,《塞尔达传说:梦见岛(也叫织梦岛)》在GB掌机首发,在最初的计划里它是《众神的三角力量》的掌机移植版本,但制作人手冢卓志和团队做着做着就开始放飞自我,加入了更多新内容,最后将它变成了这个系列的新续作。《梦见岛》中融入了不少任天堂的其他IP的元素,比如《超级马里奥》里的一些怪物形象,甚至还有可能没得到授权的“星之卡比”。

这一作的解谜玩法和故事剧情都可圈可点,1998年在GBC上复刻后添加了新地牢,游戏性也变得更高。到了2019年,又在NS上再度重制,看起来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游戏了。

(图:GB上的《梦见岛》)

(图:26年后在NS上重制的《梦见岛》)

3D时代来临,开启FAMI通满分纪录

1998年,《塞尔达传说》系列在20世纪的最后一作《时之笛》在N64上面世,和之前的作品相比,它有了划时代的变化:画面变成了3D。

主要制作人宫本茂也是同期游戏《超级马里奥64》的监督,他认为《超级马里奥64》的视角要着重于主角马里奥,但《时之笛》的视角要面向整个游戏世界,要为玩家做出一款有电影感的《塞尔达传说》。因此在《时之笛》中,玩家看到了一个完整宏大的3D开放世界,海拉鲁大陆有昼夜变化,火山、沙漠、森林等不同地域的画面表现都令人震惊,种种解谜元素的应用都对后来的动作冒险游戏起到了影响。游戏在11月底才正式发售,却一举拿下了当年的最畅销游戏,被不少媒体评价为“历史最佳电视游戏”,FAMI通更是打出了史无前例的满分。可以说《塞尔达传说:时之笛》是3DARPG的一作里程碑。

(图:《时之笛》的画面现在看来简陋,那时已经是跨时代的进步了)

接下来,《塞尔达传说:梅祖拉的假面》也在2000年登陆N64,和《时之笛》相比,画质又有了一些提升,能显示更多的角色和更深的景深效果。在剧情上,《梅祖拉的假面》讲述了一个“世界要在三天内毁灭,林克必须去阻止它”的故事,通过一次又一次使用时之笛,时间被不断地重置,因此玩家需要时刻关注剩余的时间,在紧张和焦虑中去感受一种从未有过的内心体验,品味梅祖拉假面的恐怖之处。

(图:《梅祖拉的假面》中,NPC的动作都有精心设计)

2001年,任天堂和卡普空联合开发的《塞尔达传说:不可思议的果实》在GBC平台推出了“大地之章”和“时空之章”,这也是这个系列第一次分为可联动的两部推出。“大地之章”偏重于四季变化,“时空之章”则是过去和现在两种时空的穿梭,玩家要在其中进行不同的解谜,全部完成后获得最后的真正结局。

(图:《不可思议的果实之大地之章》中明显的季节表现)

自从《时之笛》拿下了FAMI通的第一个满分后,大家就一直在热切地猜测《塞尔达传说》系列什么时候会再次拿到满分,没想到这个成绩被刷新的速度非常惊人,仅仅时隔四年,《塞尔达传说:风之杖》就完成了目标。

和《时之笛》的出场就引发惊叹不同,《风之杖》给期待续作已久的玩家们带来的是一片惊呼,因为它的画风实在是太清奇了。

(图:《风之杖》的画面清奇到可以用魔性来形容了)

这种夸张低幼的人物造型,加上全卡通的画面风格,让习惯了《塞尔达传说》系列前作的人十分不适,但刚刚发售没多久的NGC让游戏运作流畅,昼夜变化明快可爱,光影效果也十分精美。再加上游戏内容一如既往的精彩,玩家们很快就对这个新风格的林克“真香”起来,也许FAMI通打出的满分,就是为了鼓励这种创新精神吧。

2004年,卡普空再度加入《塞尔达传说》新作的开发,在GBA平台推出《塞尔达传说:不可思议的帽子(又名缩小帽)》。在剧情里,交代了林克那顶知名度极高的绿色帽子的由来,也讲述了《时之笛》之前的故事情节,因此被视为《塞尔达传说》系列时间线上的原点作品之一。

(图:《缩小帽》在画面上和《众神的三角力量》复刻版很相似)

NGC的最后大作,Wii首发护航,新风格的林克登场

经过《风之杖》的试验,任天堂决定将《塞尔达传说》的新作重新回归到更写实的风格中来,当《塞尔达传说:黄昏公主》在2004年的E3上公开时,会场上爆发了长达几分钟的欢呼,之后几年里它都是玩家最期待的游戏之一。

但好事多磨,《黄昏公主》数度跳票,直到2006年11月才在北美地区和Wii主机同步发售,日版发售时间还要晚半个月,这一作也成了任天堂首款跨平台发售的作品,既是NGC上的最后大作,也是Wii的首发护航。

《黄昏公主》延续的是《时之笛》中少年林克版结局之后的世界,风格也和《时之笛》相似,不复之前的轻松明快,显得更加写实和阴暗。游戏中还加入了马战,让海拉鲁世界变得更为庞大。

接下来,《塞尔达传说:幻影沙漏》和《塞尔达传说:大地汽笛(也叫灵魂轨迹)》分别在2007年和2009年发布于NDS平台,因为是掌机作品,风格更接近《风之杖》的卡通渲染,在谜题系统上为NDS掌机的全触摸操作做了独特的设计,因此深受玩家们的喜爱。

(图:《幻影沙漏》这个魔性的眼神和《风之杖》一脉相承)

25周年纪念作品,再续FAMI通满分传奇

2011年,《塞尔达传说》系列迎来了25周年的纪念,新作《天空之剑》也在Wii上华丽地登场,拿下了FAMI通的第三次满分评价。

由于这个系列已经成了任天堂的招牌之一,在每一代前作都有创新突破,同时又面临25周年纪念的当口,无论是源于玩家的期待还是自身的目标,《天空之剑》的压力都不可谓不大。在画面上,游戏同时融合了《风之杖》和《黄昏公主》的两种风格,把明快之处和阴暗之处区分开来,加上更强烈的远景模糊,营造出了一种油画般的气氛。

最独特之处在于《天空之剑》利用Wii的motionplus运动控制器,完全使用体感来进行游戏操作,像挥动武器、乐器演奏、书写、骑鸟飞行等动作都能用不同的动作来实现,错误的操作无法对敌人造成伤害,这增加了游戏难度,也提升了游戏乐趣。一个有趣的细节是,早期的林克设定里一直是左手持剑右手持盾,但在《天空之剑》里为了照应大多数惯用右手的玩家,Wii遥控器的挥剑操作也只好放在右手上,于是林克在这一作里就变成了右撇子了。

(图:《天空之剑》的武器操作有点难度)

2013年,《塞尔达传说》在3DS上推出了《众神的三角力量》的正统续作《众神的三角力量2》,虽然同是俯视视角操作,但游戏中还加入了降维的概念,林克可以嵌进墙壁里去往一些特殊位置,也是一种创新吧。

新世代的塞尔达上演“王者归来”,下一个十年值得期待

继《黄昏公主》后,《塞尔达传说》在2016年再一次让玩家们体验到了热泪盈眶期待值MAX的感受,《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用更广阔的开放世界、更自由的玩法和更精美的画面营造了一个全新的海拉鲁。可以说,在《旷野之息》中,玩家想要换一种方式去玩,就能发现这游戏真的可以用这种方式玩,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体验,很多玩家专注于寻找更多的乐趣,而将“拯救世界”抛在了脑后。

《旷野之息》问世后,疯狂收割业内大奖,从TGA到GameSpot、EDGE、GDC、SXSW,各项“最佳”拿到手软,FAMI通也将《塞尔达传说》的第四次满分评价送上。尽管这个系列已经诞生30年,但它似乎仍然能带给玩家无穷无尽的惊喜和期待。

2020年,《塞尔达无双:灾厄启示录》宣布将在11月推出,在基于《旷野之息》的世界观中,塞尔达公主和四英杰等角色也将成为可操作角色,以“无双”的玩法为海拉鲁世界填补一块新的拼图。

这让我们不由得开始憧憬:下一个十年里,《塞尔达传说》又将开创哪些传奇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战争的残酷作文 心爱的礼物作文 初二游记作文700字 作文网 妈妈笑了作文200字 扬长避短的作文 我的低碳生活英语作文 关于学校变化的作文 我是怎么来的作文 惊喜的事作文 奇妙的和谐作文方和圆 我的信仰作文600字 寻找春天的作文300字 描述同学的英语作文 数学趣事作文 绑架作文 的作文素材 描写校园景色作文 以什么为友作文 中考满分作文写人 二年级我的朋友作文 读书伴我成长作文300字五年级 鲁迅故里的作文 小学生怎样写好作文的方法 母亲的怀抱作文 一次大扫除作文400字 守护诚信作文 我的小学作文 写一篇水果的作文 以快乐为话题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