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儿童近视康复治疗市场乱象调查

2021-01-06 02:30:01
相关推荐

机构称不做手术就没有风险不同价格治疗仪产品介绍相同

儿童近视康复治疗市场乱象调查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成为困扰儿童青少年、家庭、学校、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为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起草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今年7月,媒体对1951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7%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已经近视,91.6%的受访家长担忧孩子的视力问题。而孩子近视后,家长普遍不想让孩子马上戴眼镜,于是,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尝试各种所谓的视力康复“治疗”。这些所谓的视力康复“治疗”可信不可信?孩子视力“好转”的背后藏着怎样的猫腻?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走访。

培训老师代替专业医师

46岁的李冉(化名)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中学部的教师,她的儿子今年高中毕业,但孩子在上小学三四年级时就近视了,现在达到600多度。李冉对记者说,她儿子近视是玩游戏造成的,“孩子上小学时,我还能控制他每次最多玩一小时,到了初高中就控制不住了,天天玩游戏,每次超过两小时,中间不休息”。

“近几年学生近视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北京某中学高一教师金红梅说,在她的班上,戴眼镜的学生超过一半,有几个学生已经是高度近视,“虽然学校不允许学生带手机,可一到中午或者放学时间,学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手机”。

正因如此,家长对孩子的近视问题尤为担心,而这也给很多所谓的治疗近视的机构以商机。

一个月前,北京市民车影的女儿被检查出近视,因为担心眼镜片越戴越厚,车影带着女儿走上了治疗近视之路。

不做手术一个月摘掉眼镜、百分百恢复视力,某视力恢复中心的宣传标语吸引了很多家长,其中也包括车影。

这家视力恢复中心位于河北,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其中心使用的是降度镜,“我们这边一个店100多个孩子都是通过这种方法恢复的”。在随后的交流中,工作人员还向车影发送了治疗中心的视频,画面中几个孩子戴着治疗仪器一字排开,仅有一名未穿工作服的成人在一旁照看,并没有看到医生。这让车影对这家视力恢复中心的专业性产生了质疑。

“工作人员说医生会在周末来坐诊,是石家庄和邢台的市级眼科医院主任。”车影向记者回忆说,“工作人员称,普通眼镜只会越戴度数越高,而降度镜会越戴度数越低。后来我再次问治疗全程是否有医生陪同,对方只是说会有老师接待和陪同”。

这样的回答还是不能消除车影心中的疑虑。“视力恢复中心的老师是治疗近视的主力军,老师是哪里的老师?有哪些资质证明?”在考察近视治疗机构过程中,车影发现,几乎没有一家机构能够明确对老师的专业性和医疗辅助水平作出详细说明。

车影告诉记者,位于北京市西三旗的一家视力恢复中心自称是全国连锁,总部在沈阳,老师都是经过总部培训的。面对车影关于“老师是否有医师资质”这一问题,工作人员的回复则是:“我们的老师都是经过培训的,我们采用的是物理疗法,依靠按摩,不手术。”

“不手术就不需要医师资格,这样的思维在视力恢复治疗机构并不少见。这些机构的培训老师是否应该具备专业医师资格、采取的治疗方法是否有科学认证,我问了一圈下来也没有得到答案。”车影无奈地说。

治疗方法产品五花八门

此外,记者在调查中还注意到,儿童近视治疗市场还出现了苗医、中医针灸等治疗视力的方法,此类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招加盟商。

然而,在加盟过程中,这些机构对加盟者几乎没有医学背景上的要求,也没有相关的医师资格的门槛和培训。当被问到安全问题时,招揽加盟商的相关机构工作人员解释说:“我们不动刀,不接触孩子的眼睛,只是教给孩子方法,没有风险。”

在考察过程中,车影发现,除了不动刀以外,视力恢复中心的治疗方法五花八门。比如,依靠仪器的治疗机构推出的产品包括角膜塑型仪、降度镜、护眼按摩仪等。

“市面上针对视力治疗的仪器大多都是由代理商销售,在询问过程中,工作人员除了仪器的图片、使用说明以外,并不能对安全问题作出解答和保证。”车影说。

至于治疗方法,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也说得云山雾罩。

在一家自称通过物理方法恢复视力的视力康复机构,其工作人员对车影解释:眼镜度数和视力是两回事,度数是永远不会恢复的,但视力可以恢复。“按照工作人员的说法,经过治疗,孩子的度数不会降下来,但是就算近视200度的孩子也不用戴眼镜,只是需要调节眼睛的恢复能力。”车影说。

此外,车影还在电商平台上搜索过相关产品,“以‘视力恢复’为关键字搜索,五花八门的仪器和服务映入眼帘。治疗仪器的价格从200元到3000元不等,但在询问过程中却得到了相似的说法——不用手术就能治疗近视、散光。”车影说,她曾经对标价268元的护眼仪和标价138元的护眼仪进行询问,“但令我惊奇的是,两家店铺的店员对护眼仪的介绍说法一字不差,都称‘护眼仪采用3D移动光学技术和EMS微电流技术等起到相应的功效’。店铺客服称客户使用后都反馈能恢复视力,一般坚持使用两个月左右就能降50度”。

一些方法违背近视防控原则

那么,通过训练真的可以让使用者感到“不戴眼镜时视物变清晰”吗?

杭州艾凯眼科主治医师罗荃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方法是通过训练使得相同近视度数的人测出了不同的视力,其原理则是来自于“大脑的模糊适应现象”。

“我们的视网膜在焦点处成像是最清晰的,但在这个焦点前面和后面的一小段距离里,成像也是相对清晰的。如果视网膜能接收到这段焦深范围内的光线,大脑也会识别为清晰。”作为有着众多读者的自媒体“罗荃聊眼睛”的作者,曾对近视康复进行过专门研究的罗荃向记者分析说,大脑对不清晰是有一定容忍范围的,只有超过了这个范围,我们才会感觉到不清晰,“这就是视力训练有效果的原理,它起作用的地方根本不是眼睛,而是大脑”。

罗荃进一步解释说,大脑不断地适应模糊的视觉后,这段可容忍范围扩大,原本大脑认为不清晰的东西也会变得清晰,于是视力就提高了。只是,这一切适应都要建立在模糊的前提下。

“一旦戴上合适的眼镜,视觉突然变清晰了,聪明的大脑一定会选择最清晰的范围看,把原来能容忍的那些模糊影像全部抛弃掉。所以,这样的机构一定不会让患者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否则他们也就一秒破功了。”罗荃说,为此他们也摸索出了最有效的说辞,那就是——戴了眼镜就摘不下来了,恰好击中了很多人内心的想法。

对于目前市面上各种各样的视力康复机构,据罗荃介绍,一些所谓的视力康复机构由于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持,采用的方法五花八门。

“其中很多训练方法需要高强度用眼,与减少眼睛疲劳的近视防控原则背道而驰。许多患者训练后视力好像变好了,但近视度数比原来还高。慢慢地,近视加深到一定程度,超过了大脑能容忍的范围,就再也看不清了,视力就会断崖式下降。”罗荃说,而相反,针对弱视、视功能障碍等患者开展的视觉训练,有一系列规范的方法。这类训练也有可能提升视力,但绝不会拿“降低度数”作幌子。

□本报记者 赵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妹妹被哥哥打屁股作文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作文 藏在心里的什么作文 做一次家务作文 原来如此作文400字 良好的心态作文800字 关于自律的作文600字 亲情的作文800字初中 寻常的日子也芬芳作文 专四作文满分多少分 最敬佩的人作文600字 美好的生活作文600字 逆境出人才作文600字 改变作文600字初中 作文最美的风景600字 帮忙写作文的软件 英语作文翻译成中文 青春在路上作文800字 脱裤子打屁股的作文 初一的作文600字 友谊还会继续作文600字 不可怕作文600字初中 初中作文开头结尾优美段落 游记作文开头怎么写 我的意中人作文 我渴望长大500字作文 作文我的童年500字 致即将毕业的自己作文 时间过得快的作文开头 守住本分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