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美的逻辑:除了赏心悦目之外 艺术有何用?

2021-01-06 04:25:01
相关推荐

我们都体会过艺术所带来的美妙感受。 当你在聆听音乐,你会跟随音乐的节奏轻微摆动,能够被音乐所带来的情绪所感染;你会欣赏一幅画的美,细心观察一幅画的细节,被画中描绘的思想所感动,被画中的「美」震撼到心灵。

除了赏心悦目之外,要艺术何用呢?

另外,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审美,是什么让我们觉得某人很美,某段节奏很美,或者某个艺术品很美呢?

著名的认知神经科学迈克尔·加扎尼加(Michael S. Gazzaniga)在他的著作《人类的荣耀》同时也是首个揭开「左脑—右脑」的分工机制的科学家。这本书讨论的是人类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我们和其他动物有着什么样的区别?从演化的角度来看,人类的艺术行为并不具备任何直接的适应优势,老虎无需懂得唱歌跳舞也能够喂饱自己的肚子,人类也一样,只要身体、工具、团队搭配得当,就足以拿下任何一只最凶猛的动物。就算是采集与农耕,也没有艺术的用武之地。

关于人类为什么会创造艺术,一个比较符合直觉的解释是「性选择」——雄性孔雀的大尾巴或许会降低它的逃跑速度、生存概率,但炫丽的大尾巴能让雄性孔雀吸引雌性以获得「交配权」。人类创造艺术的行为也可以用类似的解释,表现出艺术才华的人类更容易获得异性的青睐。

但问题是,没有艺术才华的人类也一样能获得配偶啊,人类不像孔雀那样必须透过炫丽的大尾巴来吸引异性,人类可以透过社会地位和资源的来赢得配偶,当中也无需艺术行为。

另一个问题是,如果艺术行为是用来吸引异性的话,为什么人类在独自一人的时候也会唱歌、画画、写作呢?如果没有异性在身旁,人类做出艺术行为是为了什么呢?再直白一点的问,艺术是不是多余的呢?先说答案吧:艺术有它的用处,而且不局限于「让人心灵上感到丰满」的那种用处。

艺术的真实用途

「为什么人类文明会出现艺术?」这问题不像「为什么人类需要进食?」这么简单,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艺术的用途并不明显,至少不像进食那么直接。

曾经有社会学家提出了一个理论,认为艺术是为了增进部落团结而存在的,当我们的祖先唱着同样的歌,围着火堆跳着同一种舞时,部落的仪式就形成了,他们之间的感情和友谊就更稳固了。当部落进行同样的仪式,期待着同一个仪式时,部落的共同目标就被建立了,而当部落的向心力更强时,部落的生存概率自然更高。这一理论认为,艺术行为是具有适应性功能的,是利于人类生存的。

演化心理学家杰弗里·米勒(Geoffrey Miller)是个研究性选择的学者,他认为艺术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前面我们已经提到,雄性孔雀的大尾巴可以让它看起来更有魅力,而人类的艺术品也有类似的功能,我们在生活中就能观察到,艺术创作能增进个人魅力,会弹吉他的男孩更加迷人,会弹琴的女孩更有气质,周杰伦的歌曲和金城武的脸孔一样有魅力。这一观点认为,艺术行为是具有适应性功能的,是利于人类繁殖的。

但这两种理论都无法解释艺术行为的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类在独自一人的时候也会出现艺术行为呢?

我们在独自洗澡时唱歌不是为了取悦异性,而更多是为了取悦自己,我们画画和写作也不一定是为了让异性发现自己的才华,有时仅仅是为了打发无聊而涂鸦,有时仅仅是为了记录而写作。同样,舞蹈和歌唱也不一定是为了团结而进行的。

认知心理学家史提芬·平克(Steven Pinker)就认为,艺术不过是大脑其他功能衍生出的「副产品」。

神经科学家发现,当你看见或听见某个「美」的艺术作品时,你大脑中的愉悦回路就会被激活,你会感觉到愉悦。进化心理学家认为,这暗示着艺术是具有适应性功能的,因为诸如进食、狩猎成功、交配也一样可以让人感觉愉悦,这让我们人类自发的为了获得更多这类愉悦而努力,从而提升生存与繁殖率。

但平克指出,烟酒也一样能刺激愉悦回路并让人感觉愉悦啊,但不见得烟酒就具备了适应性功能,他猜测,艺术和烟酒或许是异曲同工的,虽然都能刺激大脑的愉悦回路,会让我们花时间和精力去获得,但却不具备任何的适应性功能。

人类学家约翰·图比(John Tooby)和演化心理学家莱达·科斯米德斯( Leda Cosmides)则提出,如果我们对「适应性功能」进行分类,就能一窥艺术背后的用途了:

我们听过的虚构故事越多,对环境就越熟悉,而无须实际的经历。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同样的情况,就会有足够的背景信息去援引。

有趣的是,全世界文学中的情境似乎都大同小异,且全是与进化问题相关的——比如保护自己免受捕猎者捕杀、父母的付出、与亲属和非亲属间的适当关系以及配偶选择。所有的虚构作品都与这些情境有关。

一幅画表达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也隐藏了供人类学习的信息在内;一首诗的词除了抒情之外,也让听者体验到未曾经历的新情境;一个故事能带来情绪之余,也教导了人生哲理。

可以肯定的是,艺术的用途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除了促进团结、增加繁殖概率和学习知识之外,艺术还有一些「隐藏」的用途——有研究发现,在排除了先天、环境、文化等因素后,音乐课程(而不是单纯的听音乐)能稍微提升小孩的智商,音乐课程在儿童的语言、注意力、视觉-空间、数学能力的增幅上,也呈现微小但稳定的相关。另外,艺术甚至可以用来治疗心理疾病。

但是,是什么让我们觉得某个艺术品很美,某个旋律很动听的呢?人类是透过什么标准来审美的呢?

为什么你会觉得某某很美?

人的审美机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上的审美」,一种是「反思中得来的审美」。

生理上的审美很容易理解,你从第一眼就会觉得范冰冰/金城武很美,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生理审美,有研究显示,6个月大的婴儿已经有和大人相同的生理审美品味(亦即对哪个人更美的看法)。但为什么我们的生理审美会觉得某某明星很美?

因为人类偏好「对称性」,《人类的荣耀》里提到:

对于对称的偏好是跨文化存在的,而我也提到过动物也有这样的偏好。它在配偶选择中也很重要。对称与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物种的成功交配或性吸引力息息相关。不论是哪种性别,对称都意味着更好的基因以及更好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对称特征的男性面孔吸引力更强,代谢率更低,可以吸引更多伴侣,更早有行为,并能获得更多配偶以外的匹配。

而对女性来说,不对称意味着更高的健康风险,而对称意味着更高的生育能力和面孔吸引力。排卵期的女性会被对称男性的体味所吸引,而对称男性的肌肉更强壮,也更活跃。左右对称性更好的男女声音也比左右对称性差的男女声音更吸引同性和异性。无论男女,对称似乎都是一个体现潜在伴侣的基因质量和吸引力的重要指标。看来,对对称的偏好是扎根于生物学和性选择的。在一个文化中被认为有吸引力的脸在其他文化中也会被认为是有吸引力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最珍贵的财富作文 描写春天的英语作文 新学期新希望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议论文 让爱永驻心中作文 写母亲的作文600字 春姑娘来了作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作文 以幸福为主题的作文 自从有了你作文 有关坚持的作文素材 学会放下作文 以春为主题的作文 青春仪式作文 端午节划龙舟作文 青春的脚步作文 缩写作文300字 以读书为主题的作文 美丽的语言作文 小学六一儿童节作文 去动物园的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演讲稿格式 关于家乡美食的作文 和成长有关的作文 六上第一单元作文 我眼中的幸福作文 创新与发展的作文 我的同桌作文800字 可爱的小鸭子作文 书籍伴我成长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