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记住乡愁丨陶德斌:我的镜头更多的是去关注人

2021-01-06 04:35:01
相关推荐

我的镜头更多的是去关注人

——对话摄影家陶德斌

与陶德斌对话,对我来说,是件简单的事,同时也是件困难的事。说简单,是因为作为媒体同行,他是我的兄长和前辈,我在物理距离上离他很近,相对容易将他“锁定”。说难,是因为他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差不多小半辈子时间都在跟相机打交道,都在摄影艺术领域深耕探索,无论从摄影技术、表达技巧以及艺术感觉上,都已形成深厚积淀和独特认知,我不容易将他的思想穿透、心灵读懂。好在,陶德斌是个非常性情而又热情宽厚的人,这让我们的内心在无形中更容易贴近。于是,在2020年初夏,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排除疫情对彼此内心的干扰,进行着畅快地对谈。

问(本文记者马胜江,笔名:马帮,系作家、诗人。以下问者为马胜江):如果我了解的信息没有错的话,您大学学的是化学专业,为什么后来会走上摄影的道路?

答:没错,我大学时代学习的第一专业还真是化学专业。关于我为何最终选择摄影,说来话长。我出生在上世纪中国那个“最特殊的十年”发生前夕,不到5岁时和两个哥哥随父母下放到农村。1970年,我开始上半工半读的小学。1977年夏天,我初中毕业,以我的家庭出身是没有资格上高中的。我母亲找到大队书记求情:“我儿子还不满14岁,还不足参加生产劳动的年纪,能不能让他再上一年初中?”“那就做‘留级’处理吧。”大队书记总算答应了我母亲的请求。

《挥别故土》之回望村庄——艾河 陶德斌摄

在我“留级”的这年,我家迎来第一缕曙光:因为国家恢复高考,我已回乡务农4年的三哥有机会参加了高考,并被一所中专录取。当时全公社唯一,影响很大。我三哥给我树立了榜样,助我一鼓作气上了高中,并于1980年考上当时的郧阳师专(今汉江师范学院)化学专业,我们郧西全县当时考取大专以上的同学只有8人。后来资料显示,那一年全国高考录取率仅为10%左右。

在郧阳师专上学的第二年,我开始喜欢并研究摄影,学校图书馆3本摄影小册子几乎被我翻烂了。1983年毕业时,我因摄影在学校有一定影响力或说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得以留校在电教中心专门从事摄影教学工作。1987年,我考入武汉大学新闻系摄影班,这更坚定了我对摄影的信念和信心。后来在银行工作的11年中,我主要岗位职责就是对外宣传,事实上日常工作主要还是摄影。2000年后,我到十堰日报社,成为一名摄影记者。

回想几十年走过的路,为什么始终没有放弃摄影的梦想,我想除了喜欢,还是喜欢。因为,当你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当照片按照你内心的想法呈现给世界的那一刻,你内心充满着成功和自由的痛快,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愉悦和幸福。

《挥别故土》(《南水北调移民》01)2009年10月25日,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镇艾河村库区。一位老移民上船后挥别亲友。陶德斌摄

问:在文学创作上,尤其是诗歌写作上,有种说法叫“青春期写作”,意思是写作方法和写作思想还不完全成熟,仅凭创作冲动去写作,您在摄影创作的最初阶段有没有这种经历,是否还回忆得起来最初拍摄的作品,现在回想那个阶段,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答:初期阶段,很多人可能都会认为摄影是一门纯技术活,只要有摄影工具,干多了就会成为行家里手。我也不例外。所以,最初阶段,我很投入技术技巧的钻研,但并没满足于纯技术钻研,如曝光准确、拍摄清晰、冲洗放大(包括彩色放大)等等基本技术的掌握,而是深入探索多次曝光、追随拍摄、慢速效果等表现方法,甚至在有段时间,不断试验调整冲洗配方、反转冲洗、色调分离、叠加旋转放大等技巧方法,总想通过技术手段改变原始光影关系这种探索,让图片实现主观表现或表达的目的。

1984年前后,我有几幅习作被当时的摄影圈关注。其中《猎人印象》在湖北省高校第二届摄影展中获得铜奖,作品选登在《湖北画报》上。在郧阳地区、二汽(现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十堰市摄影联展中获得银奖,奖励的一个电子石英钟至今还在奔跑。当时成立郧阳地区第一届摄影协会时,我作为丹江口市代表到会,协会的屈伸主席一把搂着我说:“看你的作品,感觉像是出自一个40岁左右作者之手,没想到是个毛头小子。”

那一年,我的确是个“毛头小子”,才21岁,当选郧阳地区第一届摄影协会理事。那个阶段,感觉下点功夫,摄影还是有奔头的。所以,后来为了开阔眼界,我曾自费专程去上海,观摩“上海第一届国际摄影展览”,也可谓是真“下功夫”的。

《南水北调移民》01 陶德斌摄

问:很多人的艺术创作多少都会受到一些同领域大家的影响,比方说诗人王家新受到过前苏联诗人帕斯捷尔纳克等诗人的影响,我在广州接触过的知名摄影师安哥告诉我,他曾受到过法国摄影师马克·吕布的影响,您在摄影艺术生涯中,有没有受到过相关摄影家的影响?或者说,您是怎样看待这种影响的?

答:您提到的诗人王家新比我大几岁,我刚参加工作时和他住在郧阳师专同一栋职工宿舍。也许他太有思想,加之性格内向,当时我们彼此交流不多,只知道他写诗很有名,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那时,他要出版诗集《纪念》或是《告别》,出版社需要作者肖像照片,他很客气地问我能不能帮他拍几张,我当然很乐意。其实,王家新当时在很多学生和年轻教职工心目中,都是一个成功者的榜样,当然也是我的榜样,为他拍肖像照我感到挺荣幸。没多久他去诗刊社工作,我去北京看过他,记得那天是在一个古朴四合院二楼他家里吃的午饭。几十年过去了,今天看他这个榜样,实至名归。

《南水北调移民》04 陶德斌摄

无论是写诗、摄影还是其他创作,在漫长的研习过程中,受到名人名家或名作的影响都是很自然的经历。无论技术技巧方面,还是思想表达方面,名家名作的引领作用都是有很大启发意义的。

你提到的摄影师安哥,他的实名叫彭振戈,也算是我摄影创作的偶像。他拍摄的“生活在邓小平时代”——《视觉80年代》、《视觉90年代》两部作品,以及华南大地一系列日常生活摄影作品,成为纪录中国改革开放最有价值的影像文献。其中,《大龄青年集体婚礼》、《广州大丈夫》、《招工》等都是经典之作。

堪称国际摄影大师的马克·吕布,是中国摄影界最为熟知的马格南图片社的一名摄影师。一方面他来中国最多,用相机记录了中国社会不同时期不同层面的现实状态。另一方面,他深谙中国社会生态,了解东方文化历史演进。所以,他不同时代的“中国图片”,认同度很高,传播范围也广,对中国纪实摄影人的示范、启迪作用很大。他“以微知著、寸木现林”的影像表达智慧,也让我十分佩服。但对我影响更大的,除了前面提到的无论中国或外国有成就的摄影师外,恐怕就是朱宪民了。

年近八旬的朱宪民,摄影界称其为“朱公”。他出生在豫鲁交界的黄河边,初中毕业后远赴东北讨生计,从一家照相馆的学徒成长为《吉林画报》摄影记者、《中国摄影》杂志编辑、中国摄影艺术研究所所长兼《中国摄影家》杂志总编辑。在他60余年的摄影创作生涯里,镜头里留下的多是“中国百姓”,从他的图片里可以清晰看到我们社会的变化与进程,百姓的勤劳与坚韧,生活的艰难与期许,生命的顽强与尊严,细细琢磨过后,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有时,会看得人热泪盈眶。30年前,我在《中国摄影》杂志看到他的“黄河人”专题作品,深受震慑,我无数次用眼、用心 “扫描”着每张图片里的每一个“黄河人”,一遍遍品味黄河岸边百姓那千辛万苦、百折不挠的人性品格和人生滋味。直到现在,我的摄影镜头更多的是去关注人,关注人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我想这与他的“黄河人”的影响不无关系。荣幸的是,2012年在中国摄影节期间,“朱公”看到我的《迁徙——南水北调移民影像》画册后,欣然提笔写下:“真实,生动!”

《南水北调移民》02 陶德斌摄

问:一个人的创作跟他的阅读、知识积累有关,同时跟他的生活阅历、人生经历,以及时代影响都不无关系,您作为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改革开放时代,并正在经历当下的新时代,这种跨越不同时代的经历,对您的创作有哪些影响,或者说您是如何通过影像的方式来把握这种时代变化的?

答:百年人生,均溶解于时代。人生无论苦难、幸福,还是亢奋、消沉,可以说最终都是时代的一粒粒结晶。每粒结晶折射的光芒或耀眼或平实,都有其时代价值,都很珍贵。摄影就应该去锁定这些“时代结晶”,成全影像价值。正如陈小波评价“朱公”(朱宪民)的《中国百姓》所言:“时代不留人,时代需要留下影像。”这句话其实也是对当下摄影人悲壮而真诚地忠告。

201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以八个语种出版的《中国》摄影画册,之所以作为“国礼”赠与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庆典的各国来宾,也正是这本摄影画册汇集了70年来中国的重大历史时刻以及寻常百姓生活变迁等代表性影像,我拍摄的《移民船》有幸以跨页篇幅编排入选,荣幸成为“国家记忆”。

《移民船》(《南水北调移民》02)2009年10月25日,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封沟村库区。装满家具的移民船只行驶在丹江口库区。陶德斌摄

《移民船》拍摄于2009年10月25日,是我数万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系列图片中的一张,也是我获得第24届全国艺术摄影展览金奖作品——《南水北调移民》组照中的第二张。在《中国》画册里,《移民船》以接近60厘米开度跨页呈现,不仅让人看到丹江口库区地理风貌,也能看清移民船上承载的家具和人。这张作品的入选,一方面说明南水北调工程是新中国70年发展历程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那个年代出生的人,内心充满着家国情怀,这种情怀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在作品中流露。

《青龙头》 2010年8月29日,郧县柳陂镇韩家洲村,韩家洲移民准备将龙船会的青龙头带往随州市移民安置地。陶德斌摄

问:因为发展的需要,在我们十堰境内的“世纪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使得十几万人必须移民、搬迁。搬离故土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艰难的选择,您拍摄的移民题材作品还曾获得过国家级金奖。面对庞大的移民群体,您内心有何感触?您当时是怎样通过镜头来对这群人进行内心关照的,或说反映他们在当时情境下内心世界的?

答:我就担心您会提起关于南水北调移民的话题,所以在上面我就讲了《移民船》的故事。说实话,这个话题我说过太多了,已有些厌倦了。但如果完全回避,似乎对您也不够尊重,我还是再说一下吧。

可以说,拍摄南水北调移民,让我真正感受到了纪实摄影的魅力和艰辛,以及一个专业摄影人面对的全部考验。

《南水北调移民》06 陶德斌摄

从时间上来说,我是一个做时政报道的摄影记者,时间不属于自己支配。那时,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日新月异,十几万移民随时可能要走。而拍摄这样的系统性纪实摄影项目又不能一蹴而就。我真是一心挂两头,煎熬难忍。有一天,我冒昧地向领导吐露了我的心事,没想到他随口答应:“移民外迁,奉献很大,可歌可泣。完整记录,留存史册,意义重大。你随时可以去,不必报告。”现在想来,我很庆幸自己遇到了开明的领导。

面对庞大的移民群体,我的内心自然很复杂。但我始终把握着这样一个思考和判断的基调:作为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具体的人,无论什么原因背井离乡,都是一种离别的悲壮。那一刻,他们像斩断脐带离开母体的婴儿,既是生命的再开始,又面临人生的新拐点。这样的内心世界呈现出的外在表象应该既有茫然、悲伤,也有坚韧、期待……在那样的情境下,敲锣打鼓、喜笑颜开绝不是发自于内心的真诚表达,嚎啕泪奔、决绝舍离也不是全部情感的真实流露。纪实影像体现对人性关照和人文关怀的尺度,就在这悲喜之间。在具体的、不可预知的移民现场,如何瞬间去把握好影像创作的尺度?这种内心的焦虑和苦涩,以及对父老乡亲故土难舍的复杂情感,伴随我5年拍摄移民的全过程。

我的南水北调移民影像,为自己收获了一堆虚头巴脑的奖杯和证书,虽然在我看来所有这些荣誉对摄影创作本身来说显得微不足道,但至少有一点让我至今感到欣慰:我用我的影像留住了那些背井离乡的移民,让他们常常会走进人们的视野、走进历史的记忆。

《父辈的棺材》(《南水北调移民》10)2010年8月29日,湖北省郧县柳陂镇辽瓦村。移民从船上抬下为父辈准备的棺材。陶德斌摄

问:相比大城市,十堰作为三四线城市,从地理位置上相对偏僻,人们的艺术视野似乎也不够十分开阔,但作为自小就生活在十堰本地的摄影家,您的创作似乎并未受到任何影响,反而拍出了很多震撼人心的作品,这是否跟你对故土风土人情的深刻理解,以及长期创作经验积累带来的自我超越有关呢?

答:创新就是超越。超越他人,更需要超越自我。因为思维的惯性,超越自我会更艰难。超越自我,首先需要自我判断。这需要把视野投向全域,静心俯视,真诚比较,判断自我水准和层次,在判断中找到超越自我的方向和方法。

《南水北调移民》11 陶德斌摄

当下,资讯通畅,瞬间可能覆盖全球,信息的获取也几乎没有壁垒,艺术视野可以不决定于所在城市的地理位置。唯一的障碍,可能是无知地“孤芳自赏”和傲慢地“目空一切”。

摄影作品,特别是纪实摄影作品,和其他艺术形式作品相同的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不同的是它是瞬间地“源于生活”,规则要求又没有修改和提炼的许可。所以,对生活理解和熟悉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完成作品的深度和高度。因此,扎根脚下泥土,关注你身边的人和身边题材,是摄影人走向成功的重要一步。我30余年的摄影实践,也验证了这一点。

问:作为记者,您大部分时间都要忙于工作、拍好新闻类作品,但同时作为一个有创作思想的摄影家或说专业摄影师,您又拍出了很多符合内心表达需要的作品,您是如何做到的?

《南水北调移民》12 陶德斌摄

答:新闻摄影作品是为“今天看”而拍摄,纪实摄影作品是留给“明天看”而记录。时间成为二者的裁判。很多专业水平高超的职业记者,善于把新闻和纪实融为一体,在同一状态下交叉操作,在第一时间完成新闻传播。此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再剥离彼时的“新闻外衣”,发掘事件或人物原体负载的时代烙印,再去打磨、补充、完善一批影像组件,成全一部具有时代价值的纪实摄影作品。这是许多有专业摄影追求的职业记者,在处理职业与专业关系时的一种办法。当然,他们投射在大地上的匆匆身影,常常幻化成一个字:“累”。不得不说,我有时也背负着这种“累”。但这种“累”也带给我回报。

2020年3月16日,十堰市郧西县上津镇。王家湾村村舍墙壁广告前树枝上的口罩。陶德斌摄

问: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和纪实题材摄影家,面对新冠病毒疫情这场全人类的灾难,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做了哪些重要纪录?这些纪录将会给您带来哪些思考?

答:“灾难的现场,摄影不能缺席。”这就是我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全人类灾难的第一反应。目前还谈不上有什么思考,但可以分享一下我在这场人类共同灾难面前的经历。

1月28日,在我即将结束春节采访值班的时候,我想尽办法为我的“JEEP”办了一张通行证。因为,我决定要去社区、下乡村,我要用相机记录疫情之下的“日常生活”。其实,1月22日,我已经在城区开始拍摄了。

2020年3月7日,十堰市竹山县溢水镇。夜晚在涧沟村疫情卡点值守的本村居民。陶德斌摄

3月7日清早,我备足干粮和饮水,装上帐篷和睡袋,计划从十堰城区出发,沿省道踏访房县、竹山和竹溪三县,再向南穿插三县的南部山区。经由省道从十堰城区到竹溪县城不过300公里,沿途县乡镇交界处、村与村衔接点都设有各自管辖的卡点,检查都很严。我在经历了大小61次验证、测温、登记后,于晚上11时左右才到达竹溪县城。近20个小时的行程,留给我摄影的时间其实很少。沿途路上无车,田园空寂,村舍、小区罕见人迹,居民大都宅在家里,不能外出,也不敢串门。三天后,我返回城区,大部分时间都游走在街头巷尾拍摄,当然拍摄地点也包括救治医院,拍摄对象也包括下沉社区的防疫工作者等。期间,我又到郧西、丹江口、郧阳区跑了几趟,几乎所有的乡镇都走到了。

2020年3月15日,湖北十堰。加油站工作人员。陶德斌摄

3月21日,112名支援我市抗疫的广西医疗队员将乘包机返回南宁。就在前一天,我接到通知,负责为广西医疗队拍摄合影,而且是戴着口罩的合影。一个多月来,这些冒着生命危险,在十堰冲锋陷阵的白衣天使,留给十堰人民的都是身穿防护服,戴着口罩、护目镜的身影。英雄凯旋在即,能不能把他们真切而尊贵的面容留在十堰呢?我找到广西医疗队领导,给他说了我的想法。他艰难地答应我:“下午拍完戴口罩合影后,听你口令,我们队员统一摘下口罩,给你30秒拍摄时间。”

“够了,足够了!谢谢。”我内心充满感激。

下午拍完合影,我迅速下载处理,同样位置同样景别的不同两张合影,上下并置。我键上“疫情肆虐,共克时艰;口罩之下,都是笑脸。”后立即发给了广西医疗队。熟悉我的队员后来告诉我,此图瞬间在他们工作群热传起来,很多队员彼此间还是第一次见到对方不戴口罩的面孔。

2020年3月20日,湖北十堰。支援十堰抗疫的广西医疗队队员在整装合影。 陶德斌摄

3月 21日上午8:30,广西医疗队启程前往机场,十堰市民20里夹道相送。我全程跟拍,连同前一日合影,新华社一并发了通稿。

英雄凯旋,十堰城乡渐进恢复活力。3月27日,进京复工高铁专列从十堰东站开出;29日,武当山机场复航。对此,新华社都播发了我的图片通稿。特别是武当山机场复航图片,因视觉效果突出,被海内外很多家媒体选用,人民日报、湖北日报以及地市报一路选登,无意间也让人们对十堰机场多了一番了解。

2020年3月21日,湖北十堰。支援十堰抗疫的广西医疗队乘专机返回广西。 陶德斌摄

疫情发生以来, 从“封城”到“开城”的66天里,我几乎走遍十堰各县市区主要乡镇,累计行程近1万公里,拍摄图片2000多张。我想,这些疫情之下最易被忽略的日常生活影像,一定会在时间长河的某个节点,唤醒人们的记忆和思考……

人物介绍

陶德斌

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业,湖北《十堰日报》图片总监、首席摄影记者。第九届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十堰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纪录类金奖获得者。

来源:武大摄影班公众号

——END——

编辑 / 子雷

摄影 / 风芷纹“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英语传统节日作文 走进什么作文800字 学会包饺子的作文 描写多肉的作文 姐姐放屁给我闻作文 英语报告作文格式范文 守望初心作文600字 学会记事作文500字 作文 一件小事 读懂人生作文600字 有点儿意思作文 爱国主题的作文 我的朋友的作文 港珠澳大桥作文 游沙坡头作文400字 被同学打屁股作文 最熟悉的街道作文 什么是命题作文 游龙亭公园作文 高考作文格式图 开学计划500字作文 我所在的班级作文 远足拉练作文600字 假期计划作文400字 让生活充满味道作文 自我介绍作文英语 作文感恩母亲600字 传统手艺的传承 作文 难忘小学时光作文 中秋节作文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