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老满洲旗人怎么过中秋节?

2021-01-06 05:30:01
相关推荐

今儿个十四儿,明儿个就是中秋节了。辽东凤凰城老满洲旗人人家,中秋节是最隆重的节日。食新香儿,盼团圆。院子里晒太阳的玩应多了去了,今年收,前山后沟的,大腿蘑,趟子蘑,都连片。松树伞就拣三大筐,叵篓、盖帘、团筐、茧筐,能用上的都用上,从房前的酱缸圈,到院墙头上,能用来晾晒的好地方都占上了。车还在不停地往院里拉苞米棒子,老熟的豆子再不割,就好丢了了。

前地上的老奶说,孙小子永强天天黑回来兜子里都一兜豆荚子,盐水煮毛豆,豆吃四五回了。小子说,都是后院老叔家的豆子地,豆子都已经老熟泛黄了,老叔也不割,就等着一走一过的人进地里撸。成了零食吃着玩的玩应了。榛蘑和松树伞可值钱,都是一百多一斤。老叔老婶这院子里晒的,就等着八月十五城里的回来吃,回来拿。杀猪的小萍子大早上就给送来了四分之一排骨,一大块前腿肉,四分之一里脊条。老婶说排骨是炖豆角,前腿肉是包饺子,里脊就是葱炒肉。硬菜里面最硬的有两样时新东西,一样是蚕,今年霜来得迟,蚕都做成了大茧,收。特意顶着早上的苦露水,拣了一筐蚕。因为蚕肉炒半大的大白菜英子,那就是辽东凤凰城白旗老满洲旗人人家最好吃的美味。

二一样厉害,是新糜子碾的大黄米,做干饭。辽东凤凰城老满洲旗人人家说媳妇,看媳妇人性,看媳妇手头,就是新人过门以后的头一顿大黄米干饭。辽东凤凰城黄白二旗两红旗两蓝旗的老满洲旗人故地出黄米,是一种比小米个头大的粘米,跟小米类似,更黏,更香。用这种大黄米做干饭,旗人人家说是大黄米饭。不好做,因为黏性大,米饭半干时就开始糊锅。一方面需要撤火,旺火改成文火,只能是用秸秆烧出来的软火,文文的慢慢的咕嘟饭。

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得打开锅盖,开始慢慢的蛹铲子搁搂饭,不断地翻炒,防止糊锅底,就这么一边用脚轻轻缓缓的往灶坑里推秸秆,保持文火软软的烧着,小火苗燎着锅底。一方面站在锅边不停地翻动大黄米饭。黄米饭慢慢变熟,锅里的水也渐渐消失,饭爷越来越黏稠,越来越干。等满屋飘香,大黄米饭白里透着黄,锃亮胶黏,就得了。

吃这个大黄米饭是口服,尤其是新下来的头一顿大黄米饭,那是香。米香的惊人。辽东凤凰城白旗的老满洲旗人吃大黄米饭吃法也特殊,一样是拌猪大油吃,叫拌荤油。白色的猪大油,扣一大块,埋进碗里的大黄米饭里。饭的热量把猪油融化,然后就慢慢的拌饭,把猪油和大黄米饭充分混合,油光锃亮。吃一口,米香,猪油香,油腻的拿人。米香又格外诱人。这一顿,就叫过瘾。吃新米。二一样吃饭是现在,拌糖,在热乎乎的大黄米饭里放上糖,慢慢搅拌均匀,或者再放点猪油,又甜又香,神仙的日子。

说一车话,八月十五图的也还是团圆。今儿个着车就多了,人儿也多。都是奔着家。说有讷讷在,有玛玛在,走多远,当多大官,挣多少钱,您就都是还有家,还有一个地方奔着。您等着说父母都不在了,就这八月十五,您说您上哪儿?家没了。

老早前,就说家是味道,说家是记忆。现在而今的人,您说家是什么味道?家里有什么记忆?回家的路怎么走?您寻思,神乎的很。

您看看,说您记住的是您的老母亲手艺的味道,这个一点不假。说您看看,您记住的是您家院子里的梨树,这几天就开始下梨了,是打啊,是摇啊,还是小孩子上树摘。那香水梨的味,那大梨树是剌人的洋辣子的刺挠。屋檐下,玛法摆放的一排的锄头、链铰、镰刀、叉子、镢头、套子、绳子,还有一副网鱼的挂子和鱼篓子。

人对家乡怎么就记住了?这对家的记忆,有味道,有景物,可能最多最多的还是人情。您就说这个八月十五团圆,团什么圆?那就是老满洲旗人的人情。说这个有记忆,记住了什么?就是人性的光辉,人情的美好,这才是在老家亲人们在您的心里种下的甜蜜,这记忆真真的源自于内心的甜蜜。

沟里头早前叫老马圈,大清朝的时候是养马的。辽东凤凰城老满洲旗人最懂马,说马有记忆,叫老马识途。现在科学了,不用故事说,科学研究已经知道马对家的记忆靠的是嗅觉。所谓老马识途,是通过对味道的记忆,让马记住了家里味道,记住了曾经路过的山山水水、村庄堡子的味道。再远方的路,再远方的家,马也可以找到回家的路。对老满洲旗人人家饲养的老马来说,几公里外的味道,比如粪便的味道,尿液的味道,这类最原始的,最本真的味道,马最敏感。再往大了说,马对于山林的味道,水的味道,水系的味道,也有记忆。马走出去几十里,几百里,依旧还会在空气中,呼吸道远方它曾经熟悉的味道。有了这熟悉的味道,马就会找到家。

不过,说到家。什么都不如人。人有智慧,人有记忆。人不仅仅会观天象,千百里之外也能找到家。更主要的是,三年五载,人也还是会记得家。人也记得远方。人还记得曾经去过的地方,记得美好,还依旧都能找到。

西沟里,路边有好几棵大曲柳。从解放前到而今,百余年,几百年,都没有人砍。旗人不放大树,就是旗人有一个规矩,不砍伐路边上的高大古树。为什么呢?记忆。辽东凤凰城老满洲旗人传说,祖上多出征,归途靠什么呢?就靠记忆里的大树引路。几辈人口传,甚至十几辈人口传。走到某某处,有某某大树。走到某某某处,有某某某巨石。再走到某某大河,有某某某大湾。过了河,看到大曲柳,就到家了。

这也是记忆的,就到家了!

作者凤城白旗三台

满族文化网原创文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五年级作文童年趣事 中秋节的作文700字 校园趣事作文300字 我是劳动小能手作文 什么的魅力作文 今年高考安徽作文 一个难忘的眼神作文 有关下雪的作文 这也是一种美作文 大扫除作文350字 快乐六一作文三年级 写事的作文150字 合作共赢的作文素材 蚂蚁搬家作文300字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my teacher英语作文 关于励志的作文800字 做自己的老师作文 难忘的一件事400字作文 给我的启示作文500字 沟通作文500字 成考专升本英语作文 抗日战争 作文 我在什么中成长作文 青海高考语文作文 挑战自我作文800字 myhouse英语作文 挠胳肢窝作文 游月季园作文 我这个人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