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孩子痴迷电视手机如何戒掉?过来人认为这六个方法最管用!

2021-01-06 06:00:01
相关推荐

从“电视中毒”的小男孩说起……

父母临出门时,叮嘱小男孩跟爷爷玩游戏、玩玩具或读绘本,唯独不准看电视,小男孩答应了。可是,跟爷爷玩了一会,小男孩就说“泡茶给爷爷喝”,小男孩差不多6岁,趁爷爷不注意,从妈妈的“睡觉药罐”(安眠药罐)拿了一粒放进爷爷的茶杯里。爷爷很高兴,觉得孙子太孝顺了,便大口地喝,没多久就躺沙发睡着了……小男孩开始大摇大摆看电视。

几天后,小男孩的妈妈发现自己的“睡觉药”少了,在逼问孩子后,才发现了孩子的行为。这位妈妈心有余悸:“小孩乱给爷爷喂药,如果哪天放多了,后果不堪设想……”

最近也有几位爸妈问我类似的头痛难题,“儿子除了睡觉吃饭,每天就是看动画片怎么办”,“孩子放假在家,趁大人一不留神就开电视”,“女儿上瘾了,每天一起床就找Ipad,不知怎么办”……

接触过多的电子屏幕,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危害?这个答案,幼儿说在过去已经说过不少,下面用“白痴盒子”说明这个问题。

“白痴盒子”的由来?

在某一集的“海绵宝宝”里,海绵宝宝和胖大星买了一台电视机,他们却把电视机丢掉了,然后两人躲在纸盒里面玩想象力游戏。不少电视机前的孩子看到这一集,都嘲笑两人“好蠢”,其实,谁才是真的“蠢”?如果孩子们保持这样的想法,父母也不能在一旁正确地“引导”,会不会是一种遗憾呢?

在专业上,教育心理学家Jane Healy对“白痴盒子”(idiotbox)是这样解释的:当孩子们看电视时,大脑前额叶皮质区域会出现短暂的空转状态,当孩子长期沉迷电视,最终会对大脑的发育不利,直接后果将是孩子大脑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批判力得不到很好的发育。所以,什么才是真正的“白痴盒子”?正是电视机!随着Ipad、手机等越来越多的便携式的电子屏幕的流行,这些也渐渐地被纳入孩子们的“白痴盒子”品类。

2010年,苹果之父乔布斯被记者问:“你的孩子一定很喜欢Ipad”,没想到乔布斯说:“他们还没用过Ipad……”乔布斯不让孩子玩ipad吗?这个不得而知,不过那些曾经在乔布斯身边和硅谷的高管们,却被曝光限制自己孩子过早接触电子屏幕,想必他们对“白痴盒子们”是有防备的。这群精英们,一边努力创造看似“好玩”的东西,一边在努力保护自己孩子的成长。

孩子痴迷电视、Ipad、手机,父母有什么好用的办法?

在过去,幼儿说给父母们支招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从无数爸妈们的反馈中,我给下面几种戒除方法做排序,大家通过下面的排序,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做法:

最好用Top1:把家里的电视处理掉

幼儿说想起了美国知名文学史学家保罗.福塞尔的言论,他通过家庭电视,给美国当地的家庭阶层分类,他说,“社会等级越高的家庭,电视机出现在起居室的可行性就越小。上流社会家庭不看电视,中上阶层把电视机打扮成精致的家具,在中层或下层贫民家里,电视机很可能摆放在客厅或厨房……”

他这句言论,不无道理,社会等级越高的家庭的孩子,他们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阅读和其他知识的获取或玩耍上,而不是把时间消耗在电视机前。而社会阶层越低的家庭,孩子们的追求方向不同,他们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消遣和娱乐上。虽然他说的是美国当地家庭的情况,在中国呢?见仁见智吧。

当父母把家里的电视机处理掉,孩子在家里没有了电视的“挂念”,注意力更容易放在其他地方,而不是一天到晚围着电视机转。

最好用Top2:把客厅变成一个游乐场/阅览室,而不是电视室

电视机放进某个房间里,把家庭里重要的客厅变成一个游乐场或阅览室,当客厅里满是玩具,或一排排整齐的书籍,孩子们一回家就被气氛吸引。这好比家里的大人每看电视一个小时,能导致孩子增加20多分钟的电视时间,科学家Amy Bleakley说,这是氛围的作用;相比之下,当家里的氛围变成了游乐场或阅览室,孩子也更容易把某个房间里的电视机遗忘掉。

最好用Top3:找几个小朋友聚一起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从孩子学会走路后,我们慢慢地会看到小朋友有找小玩伴、从众和模仿他人的需求。当一个房间里有小朋友聚在客厅看电视,其他小朋友能轻易地就加入了;当客厅有小朋友阅读绘本或童书,孩子们也能轻易地参与。所以,父母们可以有意识地,找家里附近的几个年龄相近的孩子,每天集中在某个家庭里一起玩玩具或阅读绘本,这是个不错的做法。

最好用Top4:大人以身作则,并且安排时间陪伴孩子

当一个家庭的父母是电视迷,孩子成为电视迷的概率会大大增加。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尽量合理安排看电视的时间,并且安排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比如阅读、玩玩具或做游戏、练乐器。当孩子有父母陪伴,会减少他们看电视或其他电子屏幕的时间。如果父母要上班不能陪伴,最好让老人把孩子带到图书馆、少年宫等小朋友多的地方,会比待家里的结果更积极。

最好用Top5:通过“写观后感”,让看电子屏幕变得“不愉悦”

小朋友之所以会对动画片之类的入迷,是因为他们获得了愉悦体验,形成奖赏回路,最终成瘾。如果父母让孩子们看动画片变得“不愉悦”,比如要求孩子每看完一集动画片,就要写一份或口头总结一份“观后感”,会让很多孩子感觉痛苦,动画片的吸引力便下降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更趋向于寻找一些更愉悦轻松的活动。

最好用Top6:孩子在家时,电视等被设置为无“信号”模式

有些爸妈跟我说,家里不能没电视机,因为那是老人们的“唯一娱乐”,这种情况下,当孩子们在家时,父母们可以把电视设置为无信号模式,Ipad设置为非上线模式,当电视、Ipad等接收不到信号,这些“引诱”便慢慢降低了。市面上也有相应的电源模式控制设备。

沙漠如此美,是因为贫瘠处有点点野花;孩子的人生如此有意义,是因为玩耍中有成长……请帮孩子找寻比电子屏幕更有趣的活动吧。

关键字:电视手机、上瘾、戒除方法、亲子育儿、早期教育幼儿说,作者为幼儿心理科普作家黄杏贞,已出版书籍《心理咨询师妈妈的科学育儿法》。学习幼儿心理研究和知识,分享科学、实用、有价值的育儿心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珍惜的作文 光的作文 购物作文 苦作文 生病作文 星星作文 海南作文 假如我是作文 微笑的作文 彩虹作文 西瓜作文 英语作文图片 老家作文 道德 作文 作文万能素材 三篇作文 作文的格式 享受作文 一句话作文 书包作文 作文大全小学 警察作文 作文下雪 怀念 作文 作文续写 苏州作文 写故事的作文 作文课 怀念 作文 杭州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