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巧用6招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孩子们还会厌倦吗?

2021-01-06 08:40:01
相关推荐

在现行的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文质兼美的文章,题材丰富内容充实,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小学生年龄结构偏小,对一切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同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非常强。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必须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信息化教育时代,传统的“灌鸭式”手段已经早已被淘汰。让学生参与学习,在互动交流中逐步提高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我觉得新时代的课堂教学,要利用“看、听、读、说、写、演”等形式,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01

看大千世界,感受文本内涵

对于小学生来说,最直接的感官接受就是来源于看。通过看发现身边的精彩世界,通过看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在语文课本中,涵盖了多种题材的课文。有描绘秀美风景的,有介绍动植物的,有讲述历史故事的……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会觉得课文中描述的事物有些遥不可及,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利用好多媒体,通过小视频向学生进行展示,让他们切身感受其中奥秘。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有一篇课文《九寨沟》,课文描绘了九寨沟的美丽景观和珍稀物种,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上这一节课的时候,我课前精心准备,搜集并整理好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当大屏幕上出现精美画面的那一刻,学生们亲不自禁地发出了“哇!”的一声赞叹。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对九寨沟的美景和物种基本情况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去进行课堂教学,很多困惑就能迎刃而解了。

02

听规范朗读,领悟真情实感

在班班通的畅言多媒体电子课本中,每一篇课文都自带了语音朗读。这些课文的语音朗读发音规范,情感到位。在语文教学中,让孩子们多听听课文朗读,可以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语感。通过聆听感情真挚的朗读,更高地去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桂花雨》一课,作者通过描写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现了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这篇课文的语音朗读很好地体现出了作者的意图,时而温文尔雅,展现桂花开放的美景。时而幽默风趣,表现出摇桂花的和谐场面。时而情深意长,抒发了母亲对家乡金贵的不舍。

如此高质量的语音朗读,不仅可以纠正孩子们不良的朗读习惯,还可以给聆听者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即便只是听听朗读,学生们就已经很轻松地融入到文本的意境当中,为后面的课文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03

读名篇佳作,体验精彩生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某些时候,学生通过自己高质量的朗读,可以更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课本中的文章形式多样化,既能够帮助学生增长知识,也可以丰富他们的词汇积累,提高习作能力。当然,高质量的朗读不是随心所欲,要能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在朗读的同时要做到声情并茂,用声音去感染他人。

在朗读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在朗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力集中,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悟精彩的文本。在情感的把握上,要注意分寸。情感不到位,始终给人感觉少了火候。而情感一旦过度了,则会让人产生做作的感觉,甚至令人反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朗读的训练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刻苦的磨练。

班上有个学生,酷爱朗读。但他天生有些口吃,读起课文非常吃力。在了解到有关情况后,我主动给他帮助,告诉他先学好基础的汉语拼音,一开始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先确保将文字读准确,在此基础上逐渐提高和加大难度。经过一个学期的勤学苦练,这名学生不但纠正了口吃,还在镇上的讲故事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04

说真实感悟,提高口语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在语文教材中也安排专项训练。在日常的学生、生活中,孩子们会经常遇到一些小问题,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也能反映出每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生病了需要请假,你会怎么说?朋友难过了,你会怎么去安慰他?一次良好的口语表达,不但能够有效解决问题,也能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说一说。通过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通过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说,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完成知识的积累和储备。这就需要老师们课前苦研教材,熟知课文细节,精心设计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帮助学生完成既定的目标和任务。

在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读懂题目,让他们说一说“弱小”的含义。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了只要是在各方面不如自己的,都可以称之为弱小。爸爸觉得妈妈弱小,就把雨衣让给了妈妈。妈妈觉得萨沙弱小,就把雨衣让给了萨沙。萨沙最终把雨衣盖在了蔷薇花上,无比自豪。在我的引导启发下,孩子们能够准确地说出,萨沙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不是最弱小的,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在本节课的最后阶段,我适时抛出问题:你遇到过比你弱小的吗?说说你是怎样保护弱小者的?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在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配中下顺利完成。

05

写场景练笔,完成习作积累

通过语文学习,孩子们迅速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逐步提升自己的习作水平。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一次习作训练。学生刚开始写作文就如幼儿学走路一样难,需要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周密安排。这就需要通过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多加以训练,逐步完成从量变到质变。老师讲得再多,也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关键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动手。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安排了一组和春天、树木有关的文章,内容通俗易懂,很好地表现了春日的美景。本单元安排了3篇课文和两首古诗,在每学完一课后,我就设计出和课文有关的写作场景,让学生进行小练笔。你喜欢春天吗?杏树开花是什么样子?春天里那些小动物开始活动了?郊游时,你看到了哪些变化?每一次的小练笔,都会让学生对春天加深印象。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习作进行准备,本单元安排的习作是写某一处的景色。通过前面几次的练笔积累,孩子们再去面对这篇习作,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06

演经典故事,品味人生哲理

爱表演也许就是孩子们的天性,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间。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也正好能满足他们的表演欲望。诸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独幕剧等,这些文章短小精悍,故事内容性强,人物性格鲜明突出。所有的这一切,时刻都能成为孩子们表演的素材。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稚嫩的肢体语言和夸张的表情,让文本中的故事和人物鲜活地展现在课堂上。

《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描写了狡猾的狐狸骗取乌鸦上当受骗的故事。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手段,反复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当我提出要大家表演时,孩子们都跃跃欲试。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两个孩子成功完成了表演。他们的表演让下面的孩子们捧腹大笑,也让他们自己感受到了表演的乐趣。而在此后,每当我提出表演任务时,孩子们都非常配合。在表演的激励下,孩子们学习语文的激情也随之高涨,学习成绩也是与日俱进。

综上所述,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精益求精。信息化时代,作为语文老师更应该熟练操作多媒体,让多媒体很好地成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丰富的艺术。形式多样化,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多年的经验表明,想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看、听、读、说、写、演”这六招成为制胜法宝。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玉兔之死高考作文 关于诸子百家的作文 我爱中秋节作文 重渡沟一日游作文 幸福就是现在作文 写事作文六百字 闯祸作文 最优秀的作文 那次我陶醉了作文 英语暑假作文50词左右 老师的手作文400字 中考作文指导 合唱作文 变化作文500 触动心灵的爱作文 感谢父母作文 关于读书的作文记叙文 我们心中的好老师作文 研学旅行作文 四百字写事的作文 关于导盲犬的作文 学生会感想800字作文 秋天的作文好词好句 筚路蓝缕的启示作文 写父母的作文 劝爸爸戒酒作文 家乡巨变作文 我会查字典作文 关于空气的作文 初一作文我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