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坚守新闻初心 我们一直在路上

2021-01-06 09:05:02
相关推荐

今天是第20个记者节,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与往常一样,记者们或行色匆匆于采访途中,或敲打键盘于电脑之前。

20年来,他们不畏寒暑,不分昼夜,始终奔波在新闻现场,用笔尖和镜头记录时代变迁,传递百姓心声。是什么让他们一直坚守在这个岗位上,这份职业又让他们收获了什么?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年轻记者笔下的这些“老”记者,倾听他们20年来的从业心声。

陈林旭:理想在前,激情在后

身穿冲锋衣,脚蹬运动鞋,哪里有事跑哪里,风雨无阻。这是许多读者对东阳日报记者陈林旭的印象。1993年1月11日,他入职报社,转眼已27年。

“1992年底,我听说了《东阳报》要复刊的消息,马上就提交了申请,调动工作回到东阳老家。”早在大学期间,陈林旭就担任了校园杂志《黄金时代》的编辑,承担采写、编排、美工等工作,还参与采写校园新闻、制作电影开场前的宣传片等,大二时又学习了摄影。因此初到报社,他就兼任了摄影记者和美术编辑。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东阳交通还不发达,城乡公交线路少之又少。外出采访,三轮机动车几乎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大多数时候都靠双脚行走。陈林旭回忆,当年报纸放在六石国花印刷厂编排,每到排版的日子,报社几乎是全员出动。有一次,大家坐着三轮机动车前往六石,正是雪天,道路泥泞,车子爬不了坡,大家只能下车步行,又是爬坡,又是过桥,非常辛苦。完成工作后,就在村里租了辆拖拉机回城。

1999年1月9日,是陈林旭新闻生涯中的特殊日子。那天,由他主导策划、采访、编排的《黉门广场》专刊正式亮相。这份集新闻、文艺、休闲于一体的副刊一经推出便风行“三乡”,虽然报纸屡经改版,这份后来更名为《黉门周刊》的专刊却始终不改其“长春藤”的地位。

“黉门广场”是东阳人都熟悉的地名,陈林旭将其作为专刊名称,正是要借此传递编辑理念:打造极具东阳本土特色,且能给老百姓带来讨论话题的报纸。在他的策划下,《1999·九大悬念》《吃好旅游“蛋糕”》《让东城人气旺起来》《东阳公交车直通义乌火车站》等话题,引发了众多围观,而且这些话题如今大多已经成为现实。由他主持策划的“环东阳三人行”等大型系列报道,也获得了亮眼的成绩。关注社会热点,监督社会“冰点”,这份专刊还成了记者行使监督权的重要阵地。每个月底的月末版,每年年底的年度回眸,甚至在1999年10月1日策划编排50个版面,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等等,陈林旭以众多新颖的策划让这份专刊牢牢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东阳日报社成立周末副刊部的那一年,陈林旭36岁,风华正茂,更是追逐理想、激情澎湃的年纪。多年坚守采编一线,让他赢得了许多荣誉:浙报集团优秀人物、东阳市先进工作者、市优秀新闻宣传工作者、市十佳记者等,曾3次获得浙江新闻奖。

2016年,已过知天命之年的陈林旭再次接受了新的挑战,担任东阳日报《星期天》周刊工作部主任。经过全新定位、改版、策划、包装后,以打造“东阳城市优质生活读本”为目标的《星期天》来到了大众眼前。激情澎湃的他,又生发出崭新的新闻理想……

施顺辉:27年坚守一份纯粹

“每当看到新鲜出炉的《东阳日报》时,我的成就感、获得感便油然而生,感觉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再苦再累也都是应该的。”虽然已在东阳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27年,但只要说到工作,身为全媒体发布中心编辑的施顺辉依然激情满满。

1993年7月,施顺辉从乡镇调入报社,成为报社最早的一批采编人员并坚守至今。他先后在记者部、广告部、编辑部任职,还曾被借用到其他部门从事宣传指导工作。不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兢兢业业,认真尽职,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他把“不求职务升迁,认真干好工作”当成准则,采写编辑的新闻作品多次获奖,所撰写的论文在《新闻实践》杂志上发表;他本人曾获得报业经营管理先进个人、全国县市区域百佳优秀报人等荣誉称号。

出于对新闻的热爱,当年施顺辉放弃了千祥区委办公室主任职务,选择到报社当记者。语文教师出身的他十分喜爱看书写作,还在教师队伍里时就很喜欢写通讯报道,当时与他一起写报道的同行,现在已经成为我市最老的一批通讯员。

为了让读者尽快看到新鲜、有趣的新闻,负责《两江》版面编辑的施顺辉每天都尽量延长截稿时间,晚上加班成了常态,有时甚至要到凌晨才能下班。虽然他已57岁,是报社采编一线年纪最大的同志之一,但他从来不搞特殊化,每次编版面都戴上老花眼镜,精心编稿,细心校对,努力杜绝差错,一篇稿子从上版到见报,他起码要看4遍以上。对此他说:“我喜欢这份纯粹的工作,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我很开心。”

“现在有电脑方便省力多了,早年编报纸真的是费时费力。”施顺辉说,报社刚成立的时候,每个人既当记者又当编辑,文章都是手写的,稿子改好还得誊抄一遍。每次编排要坐着三轮车到六石的印刷厂,当时还是铅字印刷,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把文章排出来。

因为常年上夜班,家人和朋友都十分不理解,但是施顺辉从来没有怨言,因为他热爱新闻的初心从未改变,“只要我还能干,我就能够坚持到底。”

郭钧衡:铁肩妙笔热心肠

郭钧衡现任东阳日报社经济开发区新闻中心副主任。在1999年4月入职前,他曾在部队服役3年,在原上卢派出所治安联防队工作12年。或许受这些工作经历影响,他身上有了一些特质:嗓门大、性子直、做事果决。

跟他接触久了,还会发现他古道热肠,有“江湖义气”。同事在接待读者来访、采写舆论监督报道等方面遇到棘手问题,他听闻便“噌噌噌”跑过去,了解前因后果,入情入理地解释沟通,为同事解围。采访对象经济困难,他二话不说掏腰包献爱心,还动用人脉资源组织捐款,帮助对方走出困境。

2005年,六石街道新建村村民蔡玉梅产下龙凤四胞胎,全部属于极低体重儿。早产儿的治疗费用以及后续的生活费用,让全家陷入经济困境。郭钧衡采访后,把四胞胎家庭当做基层联系点,持续跟踪报道了十余年,还在孩子们上幼儿园、小学、初中的每个节点,帮忙联系学校,关注他们成长。2011年9月1日是四胞胎到六石初中上学的第一天,恰好郭钧衡的儿子也要到高中报到。他让儿子独自背着铺盖去学校,自己则驱车把四胞胎送到学校。

一篇篇充满温情的文章,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四胞胎的关爱。如今四胞胎健康成长,全家告别危房,搬进了新房。

2007年,在我市打工的贵州籍女子李小面患癌症,因家庭贫困放弃治疗。同院的一名好心病友表示愿意帮助李小面治病,省妇保医院通过相关媒体寻找下落不明的李小面。郭钧衡获悉后,第一时间找到李小面并安排她赴杭州治疗,社会各界也纷纷献爱心。央视记者就此专门拍摄了记录片《3号病床》,在央视一套、四套和十套节目中播出。

一直关注民生新闻的郭钧衡,经常要面对突发事件。有一次,一位民工讨薪无果,握刀自残,要求见媒体记者。接到公安系统通讯员电话后,郭钧衡迅速赶赴现场,掏出记者证亮明身份,用轻松的口气和对方聊天,倾听对方心声、诉求,并递上香烟套近乎。在一番倾诉后,民工卸下了心理防线,场面化险为夷。

多年来,郭钧衡一直热心公益活动,积极参加救援、安保巡逻等活动。2017年1月,一位来自诸暨市岭北镇的老人到东阳购买年货,因搭错班车来到六石街道迷了路。郭钧衡和东阳义工协会六石分会队员多番联系,问出了老人家庭地址,由他驱车20多公里把老人送回家,晚上回到家时已将近10点钟。

进报社20年来,郭钧衡怀满腔热情行走于新闻的江湖,看人生百态、食人间烟火,写出了一篇篇带着泥土芬芳的好新闻。进报社次年,他就被评为东阳市优秀宣传工作者,2018年被评为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年度优秀人物,许多作品获得中国县市报新闻奖、浙江新闻奖、金华新闻奖等奖项。

胡剑文:苦心磨砺为新闻

“一天白加黑,一周五加一,听着车间里印刷机声响才回家”,这是胡剑文的工作常态。熬夜,对他而言已经成为了必然。无论工作多累,他对于版式和内容的要求从来不会降低。

1999年,胡剑文通过公开招考进入东阳日报社,先后在记者部、经济政文部、专刊部、新闻部、要闻部工作,再到如今的全媒体发布中心主任,多岗位的锻炼造就了他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强烈的政治意识。

编辑是“为别人做嫁衣”的职业,报纸上的白纸黑字出了错,小则会被读者笑话,大则会出现导向问题。因此,每天的新闻版,从选题到组稿,再到排版、校对,胡剑文都尽自己所能,全身心投入。多少个日夜里,数不清多少次为了一句话、一个冷僻字、一篇文章抑或是一个标题而反复推敲。碰到重大事件报道,他更是苦心孤诣。他对版面质量的“苛刻”有时让编辑“苦不堪言”,但想到他终究是下班最晚的那一个,又觉得他这样“磨”稿子和版式,其实还是在“磨”他自己,诚如古人所言“非人磨墨墨磨人”,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脚板底下出新闻”是胡剑文的工作信条,为此他的脚步几乎遍布东阳。2005年,在做“重走东阳古道”系列报道时,他一个人翻山越岭,一走就是一天,中午就在路上吃干粮,深山遇大蛇、摩托车爆胎、错过出山唯一班车……这一系列想起来有些后怕的经历,胡剑文却视之为磨练,坚信道路有险有夷,走过才清楚。如今,他仍然要抽出时间下乡采访。

2012年,“民生三高速”工作室成立,作为主持人和东阳日报社“帮帮队”队长,胡剑文和同事们一道,怀着真诚的心,尽力帮助每一位求助者,尽心做好每一件实事。为共患难的恋人举办婚礼,为失散的亲人寻亲,给果农推销滞销农产品,给患重病学子筹款,为山区群众送春联,看望资助的学生……从前期策划到活动结束,胡剑文全程参与。

百余次各级新闻奖,多篇论文在新闻核心期刊发表,是他付出后的收获;首席记者、首席编辑、东报先锋、浙报先锋、十佳新闻工作者等称号,是对他工作的肯定。这位认真勤勉的老记者,一直在全力以赴地践行着自己的新闻理想。

孙新萍:奔走不息的“大师姐”

“孙姐,要是采访对象提供的素材过多,我该如何筛选成稿?”“孙姐,这个题材怎么写合适,你能帮我看看吗?”在东阳日报社全媒体采集中心,时不时就能看到年轻记者向孙新萍请教,而她总是乐此不疲地与他们交流、分享,恨不得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倾囊相授。

从1996年参加工作至今,孙新萍一直坚守在采编一线,几乎跑遍了东阳的角角落落,深入挖掘、采访报道了诸多政府关注、百姓喜爱的新闻。“在座机刚普及的那个年代,一支笔、一本本子,是记者采访时的标配。”孙新萍说,当年交通不便,记者出去采访都得骑车或者坐公交车,而她的采访地点多在佐村、三单等山区乡镇,坐一趟车需要一个多小时。要是下午出门采访,回来时天都黑了,还要赶回单位手写稿件,晚上10点、11点下班是常态。

工作认真、新闻敏感性强、作品有表现力和个人特色,是同事和读者对她的评价。

“以匠心雕琢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作品。”入职报社以来,孙新萍始终身体力行,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文字记录心声。她坚信“好新闻永远在路上”,坚持深入一线,三天两头往乡下跑,采写有血有肉的新闻作品,浙江新闻奖、金华新闻奖、中国县市区域报新闻奖等,基本每年都有斩获。

近两年,她聚焦我市“五水共治”、廊道延伸和文旅等三大板块,跟进报道,不断思考。去年首届中国·东阳生态廊道自然流域垂钓大赛举办时,她争取到一个版面,以宏观视野对大赛进行微观报道,反响热烈。

作为全媒体采集中心的“大师姐”,孙新萍带出了十多名徒弟。她因人施教,言传身教,使徒弟们快速成长,陆续走上工作岗位。在年轻记者们眼中,平时的她活泼可爱,与年轻人打成一片,可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就变得严肃认真,令人深受感染。

“在全媒体时代,老记者要想不脱节,必须努力学习跟上步伐。”孙新萍说,不管如何变化,“内容为王”的核心始终不变。老记者既要主动学习新媒体技术,又要充分发挥对新闻素材的挖掘和把控能力,把更多更优的新闻报道送到读者和用户面前。

郭好进:双鬓染霜激情依旧

第20个记者节前夕,东阳日报社全媒体采集中心副主任郭好进被评为2018年度金华市优秀新闻工作者。

20年前,郭好进怀揣着新闻理想,毅然离开教师队伍,成为了一名新闻记者。

进入报社后,郭好进全身心投入到新闻工作中,常常是白天采访,晚上写稿,加班加点是常态。得益于此前在乡镇政府担任信息员的经历,见习期间,他就采写了多篇好作品,其中一篇消息还获得了省县市党报好消息竞赛三等奖。见习期一结束,他受命来到要闻部,连续上了3个多月的夜班,视力直接从2.0降到了0.8。一年后,他被调到采访中心,负责时政报道。从此以后,采访中心就成了他的“大本营”。20年来,他参与了东阳历次重大活动的采访,跟访过数任市委书记、市长。

有一次,我市发生一群体性事件,组织上要抽调郭好进到工作组,负责定向新闻宣传工作。有朋友劝他,此事困难重重,去了说不定要“吃苦头”。他却不为所动。在工作组半个月,他圆满完成了各项宣传工作任务,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有一年,在前往深圳采访途中,他遭遇车祸,面部、脚部受伤。在采写有较大影响力的舆论监督报道时,他曾遭受谩骂和威胁,所有这些都没有动摇他的新闻理想,没有浇灭他的新闻激情。

“工作敬业、勤奋刻苦,待人亲和友善”。这是同事们对这位老记者的印象,在自身不断成长的同时,郭好进积极主动发挥“传、帮、带”作用,为报社培养了一批新闻骨干,还多次到镇乡、医院等地作新闻业务知识讲座。

从业20年来,郭好进的新闻作品获奖不断,作品多次获金华市新闻奖一等奖;《东阳儿郎楼国强将领衔飞越天安门上空》等作品在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组织的县(市)报好新闻评选中获奖;还有一批新闻作品获中国县市报新闻奖、浙江省县市区域报新闻奖和东阳市“飘萍奖”。

时光染白了郭好进的双鬓,不变的是,他依然奋战在新闻工作第一线,依然保持着新闻激情。“我把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新闻事业,永不言悔。”

郑余良:记者是我最爱的身份

郑余良从柜子里掏出一个厚厚的文件夹:“这是我一年的采访报道,每一年我都把自己采写刊发的稿件收集成册。这样的文件夹还有好多个。”

1998年夏,还是教师的郑余良获悉当时的东阳报社正在招聘记者,喜爱写作、作品时常见诸报端的他立马前往报考并如愿以偿。跟着师傅学习1个月后,他就从事编辑工作,自此加班成了常态,经常半夜才能下班。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他加班到第二天早上6点才回家。除了经常加班,每天编排版面时战战兢兢、如履深渊的心态,也让他压力很大。“但想到这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就不感觉辛苦了。”郑余良说,编辑工作经历培养了他严谨的态度。

身为编辑,郑余良却一有时间就跑基层采写稿子。1999年,他联系原李宅镇,几乎每周他都会跑李宅寻找新闻素材,与镇村干部打成了一片,采写的报道《与时俱进的寀卢经验》获得了省级、金华市级等多个奖项。

2003年,“闲不住”的郑余良转到记者部从事采访工作,下基层成了他的工作常态。他曾走进采访对象的日常,写了一系列生动接地气的体验式文章,例如深入八达山区,体验夜宿宿舍、听蛙鸣早起的乡村干部生活;走进刚兴起的横店影视城,体验“横漂”枯燥而又漫长的拍摄日常。一次在白云街道采访时,听说一位干部多年来爱记工作笔记,他马上采写了《老马和他37年的工作笔记》,荣获2003年度东阳市好新闻奖。日积月累,郑余良炼就了“千里眼”和“顺风耳”,曾从一份组织部的会议材料中找到多个新闻亮点,采写了十多篇报道刊发在二版头条,以至于二版编辑缺头条稿时总会第一时间想到他,而他也能快速成稿。“勤跑基层才能写出鲜活的新闻,而且跑得越多就越不愁没稿子写。”郑余良说,2003年12月份他写了五六十篇稿子,写稿分居报社首位,希望年轻记者继续发扬跑基层写好稿这个好传统。

2004年,郑余良到专刊部从事采编工作。当年,诸永高速勘探时惊现古墓,他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采写了《我市惊现西周古墓》,并向领导建议开专栏进行系列报道。“当时,由于个别媒体记者缺乏文史知识,报道很不专业,文物部门很排斥采访,我就与他们积极沟通。第二篇报道出来后,对方就肯定了我的工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郑余良说,新闻报道的主体是事实,记者必须始终坚持客观真实。

二十余年,郑余良从一线记者成长为杂志工作部主任,有20余件作品获金华市级以上新闻奖,收获了东阳市优秀新闻宣传工作者、十佳记者,金华市优秀新闻工作者,浙报先锋等荣誉称号,4次被评为报社文明职工。

“记者是我这一辈子最有价值的身份,它不仅赋予了我强烈的使命感,而且一路走来收获良多,有各行各业的朋友,有大千世界的各种见闻,还有铁肩担道义的自豪感。”郑余良感慨道。

李亦民: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这是李亦民对自己新闻职业生涯最真诚的告白。

中学时,李亦民就有较好的写作基础,曾主编过东阳中学《岘峰》校刊;大学里,他读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那时就发表过一些诗歌、散文。“隔行如隔山。”李亦民说,“虽然在大学时选修过新闻写作课,但进报社后,对新闻报道工作仍感陌生。”他从头学习,先后在记者部、周末部、民生部、要闻部、全媒体发布中心等部室工作。这些经历锻炼了他的政治敏感性,让他树立了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勤下基层,善抓‘活鱼’”是记者应有的基本功。在做记者的十年里,李亦民几乎跑遍全市所有的镇乡街道,采集各类新闻,写出不少有分量的深度报道。有一次,为了采访甬金高速公路建设给东阳带来的各种利好,他先后跑了原经贸局、旅游局等部门,并采访了一些企业和市民,稿子刊发在当时的深度报道栏目《记者观察》上,受到市领导高度评价。这件事让他感悟到记者要多思考,多写深度报道,用新闻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工作改进、民生改善、社会进步。

《走南闯北东阳人》是东阳日报开设历史最悠久的栏目之一。创办初期,李亦民是跑得最勤、写得最多的记者之一,曾去了西安、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采访了多位知名乡贤,写了多篇精彩的报道。这份经历为他积累了从事人物专访的经验,让他后来主持“红木”版面和《东方艺》杂志编辑工作时游刃有余。

走上编辑岗位后,李亦民更是树立了“精品意识”,用心做好每一个版面。他说:“对读者,我们始终要有敬畏之心,必须把最好的文字、最好的版面呈现给读者。”

20多年来,李亦民没有请过一天事假和病假。做记者时,他时常写稿到深夜,有几次还到天亮;当要闻版编辑时,工作到深夜十一二点是家常便饭,有时到凌晨一两点,第二天他仍坚持按时上班。他说,并不觉得工作苦,也不觉得累,“深夜,当完成工作走出报社大楼,仰望满天星光时,心中会涌起自豪感和成就感,觉得自己很幸福。”

最真诚的热爱,最长情的坚守,换来了丰硕的收获:60多件新闻作品在各类评比中获奖,多次获得金华市优秀新闻工作者、东阳市“十佳记者”(优秀新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连续4年被评为报社首席编辑。

黄永强:有心求得常新

“做个有心人。”这是东阳日报全媒体采集中心主任黄永强时常提及的一句话。在他看来,新闻工作者就要做个有心人,要善于学习、不断思考,富有工作责任心和新闻敏感性。

2001年8月进入东阳日报社,经过一年的实习期,当了4个月的记者后,黄永强成为要闻部编辑,一待就是近9年。2011年底,他回到记者部,负责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报道工作;2014年7月,他到了经济开发区新闻部,负责经济开发区周刊的采编工作;2016年1月再次回到记者岗位,管理采集中心,负责市委主要领导的报道工作。从业20年来,他编辑、采写的稿子和版面荣获各级新闻奖超过50个,曾获得东阳市优秀新闻工作者、金华市先进新闻工作者、浙报先锋等荣誉称号;所在部门曾被评为东阳市劳动模范集体。

学习力,是黄永强最重视的能力。中文专业出身的他因为热爱新闻,通过自学新闻专业知识而考进了报社,并通过不断的学习,成为时政报道、评论撰写的骨干。“社会在发展变化,新闻人必须与时俱进,我们的学习永远在路上,唯其如此,才能成为合格的时代记录者。”黄永强说。

责任心,是黄永强最鲜明的特质。他把这一理念表述为“对自己的报道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做编辑时,每天下班之前,他总要打印一张报纸大样带回家校对,有时候躺下了还要想一下版面内容,发现问题就请电排室同事帮忙修改;当记者时,如果第二天有稿子要见报,他总要把相关资料带回家,确保编辑核实时能够找到依据。

作为新闻人,新闻敏感性必不可缺。黄永强说,新闻敏感性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不断学习,更要做一个有心人,有心才能让新闻常新。他结合开车时收听到的新闻“史上最难就业季”,采写了《史上最难就业季,广厦学院景不同》,获得了良好反响。2011年11月4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和富春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国标来我市考察木雕竹编产业,参与采访的黄永强拎出了“马云到木雕城买木雕产品”这一细节,写出了报道《马云东阳“淘宝”》。今年,他通过微信朋友圈发现好几条新闻线索,让部门同事采写后成为报社月度好稿。

近日,黄永强看见一位同仁发在微信朋友圈中的一句话“迎着朝露回家了”,他的思绪回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为了将奥运会这一重大新闻制作好,身为编辑的他加班到了第二天早上,才迎着朝阳回家休息。他感叹,为了把新闻做得更好,需要每一位新闻人不怕辛苦,站好每一班岗。

郭跃平:劈波斩浪新闻之海

大副,是报社同事们对郭跃平的昵称,这其实也是他曾经真实担任过的职位。1992年毕业于上海海运学院的他,从事海员工作9年,其间飘洋过海到过20多个国家和地区。那段在海上乘风破浪的经历赋予了他坚韧的意志,更让他明白人生的意义在于磨砺。

2001年,郭跃平正式进入东阳日报社从事采编工作。努力的他面对前辈时谦虚好学,面对繁杂的工作时认真刻苦,很快就去掉了“门外汉”的标签,快速成长为新闻业务能手。“今年是我从事新闻行业的第20个年头,身为党员的我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勤勉敬业、以身作则、团结同事,时刻磨砺新闻采编技能。”郭跃平说。

在担任记者期间,郭跃平骑着摩托车跑遍了东阳的山区乡镇。一次从虎鹿镇尚周村采访途中,他遇到了一位挑着一大担柴禾的老人,于是上前接过扁担,帮助老人将柴禾挑到家中。去三单乡搭钩村采访高山蔬菜种植,他又义务为菜农四处联系采购商,拓展销路,帮助村民增收。在读者中心担任主任期间,他接访过来东寻亲的年轻人、因病致困的代课老师、寻求帮助的种养户等,每次他都倾情帮助。尤其是2012年,东阳日报推出《民生三高速》工作室后,他利用这一平台,和同事们精心策划,组织了《采摘爱心茶,情暖山背村》《让爱不再孤单,情暖失依儿童》《让花季女孩的生命在爱中延续》等 6次大型公益行动,报道了60多篇新闻,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妥善快速解决了许多民生问题。

以前吃过的苦,现在回忆起来更显珍贵。2013年,郭跃平担任新闻部主任后,加班加点成了他的工作常态,尤其是节假日,他总是安排自己值班,精心审稿、改稿,对新闻稿件反复审改,直至文章语句内容表述准确、客观为止。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为了一个好标题,他乐于“磨”,花费一两个钟头思索一个吸引人的好标题。

今年9月,在东阳日报社组织开展的“红遍东阳”大型采访活动中,郭跃平与同事一道,前往巍山镇巍三小区,走街串巷采访,寻找红色印记。在采访中,他认真仔细,不放过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新闻细节,把故事和史料串联比对,力求呈现事实清晰、细节生动、可读性强的报道。

“做人第一、作文第二”是郭跃平的座右铭。同事眼中的他只知默默无闻地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这些年来,他共获得各级新闻奖30多个,2次获评东阳市十佳记者,曾被评为浙报集团年度优秀人物。

杜丹:文字让世界柔软如斯

“1999年到报社工作后,采编部门几乎轮了个遍。这种锻炼,让我对新闻工作的认知更加全面了。”说起这些时,杜丹习惯性地露出了笑容。为人真诚、脚踏实地、努力勤奋、淡定从容的她曾被授予首席记者和东阳市十佳记者、浙报先锋等称号,多次被评为市优秀新闻工作者,多篇文章获金华市级以上新闻奖。2016年1月,她担任了经济开发区新闻中心主任,负责经济开发区周刊的采编工作。

文章能否生动,七分靠采三分靠写。杜丹说,20年来,她采访过的人早已数不清。“记者跟其他职业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每天都可与各行各业的人交往。对不同人物的采访,对我而言就是一次次的学习机会。”在采访时,杜丹喜欢做个认真有心的倾听者,让采访对象愿意倾述,而许多人也觉得跟她聊天是件很愉悦的事。就是在这样的“聊天”中,杜丹获得了大量独家信息。

“我们手中的笔虽轻,落笔却得慎重,得对采访对象、对读者负责。”采访完成后的写作中,杜丹注重抓细节讲故事。2014年,她负责采访市“幸福家庭”,她一方面为这些幸福家庭的事迹所感动,另一方面又在思考如何避免内容同质化。为了写出每个家庭的特色,她在采访时细致再细致,深入再深入,《从苦涩到甜蜜的双城生活》《一碗青菜也能吃出幸福》等文章,既讲述了感人至深的故事,又写出了鲜明的人物个性。采访对象俞倩倩看完报纸后,发来短信说她是一遍遍地看又一遍遍地流眼泪,因为报道写出了她的心声。“作为新闻工作者来说,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文字里都有生命,而我们的工作就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柔软和温暖。”

做记者要会跑,做编辑则要耐得住寂寞。从编稿、排版到校对,杜丹对每一个环节都加强审校、精益求精。在要闻部做夜班编辑时,孩子还小,每天她去上班,孩子便哭成个泪人,不肯放她走。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那天,她彻夜奋战到次日凌晨6点多。经常熬夜加上时时紧绷的状态,让她的睡眠一直不好,“这也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通病,虽然要失去一些东西,但能力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从刚入门时那个怯生生的“菜鸟”,到现在能坦然自若地与大咖们交谈,杜丹说,20年来,庆幸自己与东阳日报一路同行。

孙振华:永远保持“捕猎”的状态

“孙老师在吗?”“不在,出去了。”在同事们眼中,孙振华是个“神秘”人士,在办公室里几乎见不到他。“不是在拍摄就是在去拍摄的路上。”孙振华如此定义自己。一架相机、一个背包,穿梭在城区的大街小巷、出没于农村的田间地头,用镜头记录下每个精彩瞬间,从业20年来,东阳的18个镇乡街道他跑了个遍,哪个小区、哪个村、哪条小路,在他这里基本“门儿清”。

他常说,摄影记者要“勤跑善抢”,主动深入基层了解百姓生活,积极联系部门了解最新政策,经常使自己处于捕捉猎物的状态。正因如此,他总能在不经意间,抢先别人一步发现新闻亮点,在第一时间把鲜活的新闻摄影作品奉献给读者。

去年9月27日,孙振华跟随市人大代表调研。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调研,“到达轻轨施工现场后,才发现当天竟然是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工程首条盾构隧道贯通的日子!”他第一时间联系了值班总编,最终,这张照片获得了金华市新闻摄影比赛三等奖。

“除了在地面到处跑,往高处爬也是摄影记者的家常便饭。”孙振华说,很多新闻需要从制高点俯拍才能获得最佳效果。有一年, 我市举行全国性的钓鱼比赛,孙振华发现在地面根本无法拍出现场效果,秉承着对新闻事实负责的态度,他花了很长时间找到一个制高点,爬到上面用长焦镜头对准宽阔水面上一排排整齐的鱼竿,拍出了宏大而漂亮的场面。这张照片被刊发在《浙江日报》头版,占了四分之一的版面。

从高处拍出的图片效果出奇的好,但摄影记者在背后付出的努力鲜为人知。孙振华说,爬高是对体力和精神的双重考验。为拍摄江滨夜景,他曾独自站在30多层高的楼顶,在冷风中坚持了4小时。在市武术展演大会上,他背着相机在一楼与七楼之间往返冲刺,只为完美捕捉每个节目的精彩瞬间。

入行多年,孙振华记忆最深的还是2000年在画水林村拍下的一张照片。“当时的土坯房现在已完全消失不见,却永远留在了我的照片中,这让我真实地感受到摄影记者的价值所在。”他感慨,正是坚守着一颗见证历史、留住瞬间的初心,自己才能持续奋战在新闻一线。

叶丽华:甘做商会乡情“收发员”

东阳在外乡贤超过30万人,遍布各地的东阳商会多达34个,这些商会组织每隔一个月就能收到一份来自家乡的礼物——《东阳人》杂志。这些杂志大部分出自东阳日报社杂志工作部副主任叶丽华之手,她也由此成为了各个商会联系家乡的乡情“收发员”。

自1999年进入报社以来,叶丽华先后做过校对、记者、编辑等工作。20年来,她一次次奔赴新闻现场,与新闻当事人面对面,写成一篇篇报道,以此告白自己的青春芳华。

作为媒体人,叶丽华有着一颗好奇心。2007年9月,正在编辑版面的她接到一个电话,称白云街道胡公殿附近挖出了恐龙蛋。她立马赶到现场,意外得知发掘的竟然是东阳此前从未发现的恐龙骨架化石,于是跟踪做了系列报道。随着发掘的不断深入,最终这种全新的恐龙种类化石被命名为“东阳龙”,全程报道此事的叶丽华因此获得了浙江新闻奖、全国县市报新闻奖等多个奖项。

脚板底下出新闻。2009年,东阳日报推出了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环东阳三人行”,在时任专刊部主任陈林旭带队下,叶丽华和同事用了一年时间走遍东阳边界的所有村庄,以一周一版的频次采写刊发了30组村庄报道,新颖的传播内容和方式令人耳目一新,创下了投入人力少、持续时间长、读者好评多的大型采访活动纪录。当时,这些边界村庄地处偏远,采访很是不便。为了写好报道,3人团队很多次先前往现场摸底,商讨确定报道思路,然后再返回现场更细致深入采访。由于编排版面任务繁重,女儿年幼需要照顾,她常常要忙到夜里11点左右才能腾出时间写稿,写至凌晨一两点是家常便饭。正是在这样的行走中,她的业务水平突飞猛进。

2011年,叶丽华进入杂志工作部,负责《东阳人》杂志编排工作,从此,她的行踪遍及天南海北。“聚焦各个领域的东阳籍成功人士,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汲取他们的发展力量;同时向他们汇报家乡的成就,纾解他们的乡愁,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叶丽华说乡贤们对家乡的情怀常让她感动,“商会的企业家们聚在一起,常常是一次碰头会就能筹集到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元的资金,回馈家乡,用于‘五水共治’、奖教助学、敬老扶弱等公益事业。”

包康轩:快乐拍摄每帧照片

“包哥,你那里有没有适合我版面的照片?”“包哥,帮我找下某个活动的配图?”“包哥,这个乡镇要出专版,你有没有拍过图?”……作为一名摄影记者,东阳日报全媒体采集中心副主任包康轩拍摄的多达几十个硬盘的图片库,就像一个哆啦A梦机器猫,只要说出关键词,就能给你快速找到需要的照片。

新闻离不开图片,有时候图片甚至是一个版面的灵魂。自从1997年进入报社以来,包康轩的敬业程度让年轻记者们敬佩。“早上好,开工干活,大家有活动消息的砸过来吧!”这条帖子在他的微信朋友圈出现频率,起码能排上前三。就是这样的勤奋,让他的新闻发稿量每年总是居于报社前茅。

事实上,作为一个非科班出身的记者,包康轩的职业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刚进报社时,他在后勤岗位工作。受采编一线同事影响,加上自小爱好摄影,他萌生了转岗的想法,并以强烈的紧迫感投入学习,较快地完成了角色转变。从2006年以来,他一直以摄影记者的身份“扫街”,白天采访、拍摄、成稿,晚上寻找新闻线索、学习拍摄与写作技巧,几乎天天如此。正因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学习结合实践,慢慢地,他的政治素养提高了,理论知识扎实了,新闻素养也更全面了。

“好图片、好文字带给读者的感觉应该是美妙的,如果拍不出感觉,阅读起来又痛苦,这就不好了。”提及自己热爱的新闻摄影工作,包康轩就眼睛放光。十几年来,他在采拍摄时格外注重观察,抓拍细节,许多作品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15年,他去南马镇花园村,偶然了解到村中的球场改造提升后,赛事不断,热闹不已,于是和通讯员王江红合作拍摄了《体育设施改善,健身热潮涌动》,刊发在《浙江日报》上。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阅后作出重要批示:“体育设施都要充分利用,东阳的经验要推广,应该列入全省体育考核。”在激动的同时,他重新认识到新闻图片的巨大力量。

多年来,包康轩的新闻照片不仅追求内容的硬核,还追求画面的美感。他认为,一张好的新闻图片,如果只有事实的陈述而没有精彩的细节呈现,就好似一幅画只有远景而没有中景和近景,内容再好也犹如雾中看花。而如果有了精彩的细节,就可以把新闻事件发生时的场面乃至人物的面貌、行动、语言、性格等等历历浮现在读者的眼前,起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

快乐地拍摄新闻图片,给了包康轩极大的满足。他每年被新华社、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国家级、省级媒体采用图片稿几百组,其摄影作品60多次获得金华市级以上新闻奖,本人两次成为浙报集团十佳签约摄影师。

胡刘斌:记者生涯虽苦犹乐

从1992年从事新闻工作以来,胡刘斌先后辗转于多家媒体。1999年进入东阳日报社后,又任职于多个部门,目前担任了全媒体运营中心副主任。他采写、编辑的新闻和版面多次荣获各级新闻奖,还荣获市十佳记者等荣誉称号。

担任记者期间,胡刘斌长期活跃在一线,在田间地头、大街小巷留下了足迹,用文字讴歌身边的平凡人和普通面孔,力求客观、准确、生动地做好每一次新闻报道。

“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是现场,记者就应及时出现。”胡刘斌记得,有一次接到读者报料,称郊区一偏僻山岙里有一个非法生猪屠宰场。次日凌晨3点多钟,胡刘斌和摄影记者骑了一个多小时自行车赶到那里,果真发现有人在非法屠宰生猪。蹲点观察和拍摄后,他又尾随屠夫赶到市区菜巿场,暗中将非法猪肉交易场景记录下来,赶回报社写稿、交稿后已是上午8点多钟了。文章见报当天,工商、卫生等部门便及时出动,取缔了这个非法屠宰场。

2003年,胡刘斌转岗担任要闻版编辑,上夜班成了他的“家常便饭”。有一次,我市发生一群体性事件。为了真实客观地报道事件真相,及时准确地传达市委市政府的声音,他跟同事常常加班到深夜,有时凌晨二三点钟签掉版面回家了,接到稿子还得修改的电话后,又急匆匆地赶回报社。“长时间的熬夜,早上起床枕头上都是掉落的头发。”胡刘斌感慨道。

报社成立全媒体运营中心后,胡刘斌又转岗到运营中心,负责与多家单位合作协办的栏目和专版。像东阳中国木雕城每半个月刊出4个新闻版面,由胡刘斌专门负责采编。为宣传好木雕城的经营业态,打响品牌,他常常“泡”在木雕城,从内容策划到实地采访,再到版面编排等,他都亲力亲为。市场经营业态一旦发生变化,他就及时调整宣传思路。木雕城专版的成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许多单位借鉴经验,相继与东阳日报社合作开辟了富有个性特色且可读性较强的专栏,不仅展示了单位形象,而且助力了效能转化,实用性强的版面内容也让读者喜闻乐见,达成了多方共羸。

“一份报纸得以问世,白天的奔波属于前线记者,夜晚的忙碌属于编辑和校对,有时候甚至要持续到凌晨,这就是新闻工作者的常态。”胡刘斌说,“因为热爱,虽苦犹乐。我愿意与报业同发展,共繁荣,继续当一名记者,记录人们的生活,见证社会的发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玩游戏作文 梦想英语作文 心态 作文 二年级作文怎么写 暖的作文 英语作文六年级 陪伴的作文 对比作文 除夕 作文 作文四年级400字 闺蜜小作文 心愿的作文 旅行 英语作文 遇见的作文 茶作文 外婆 作文 研学作文 900字作文 80词英语作文 眼睛 作文 作文教案 作文我学会了 玫瑰作文 作文800字初中 满分作文高考 点赞作文 阅读的作文 写动物作文 时间的作文 物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