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知青岁月」一名69届初中生报考理工科的高考经历

2021-01-06 09:25:01
相关推荐

1969年我去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在乌兰布和沙漠待了7年。我1976年才从兵团办理“困退”回到北京。

回到北京,我分配到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单位——北京电影制片厂。尽管我的工作是车工,和艺术不沾边,但是我们每天可以看见演员,可以到摄影场地去看拍戏,每星期每人还发四张票可以在北影厂礼堂看电影。最关键的我们还能经常看到参考片,那多是社会上看不到的西方电影,它仅限于一个新的电影摄制组成立时,经上级批准在厂里内部放映的影片,用于艺术参考,所以叫做参考片。

我好不容易从兵团回到北京,又到了这么个好单位,本想着可以喘口气歇一歇了。没想到1977年恢复高考了,这又激起了我想上大学的念头。当然,不是我一个人有这个念头,身边不少兵团回来的人都有上大学这个念头。但是我的念头和他们又有些不一样,他们都是要报考文科,我呢,却想报理工科,说文化革命十年了,你看搞成什么样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现在要科学救国,所以,我要报理工科。报哪个学校呢?我说,想报大连海运学院,我想着当海员能够周游世界,到处看看。现在每天从家里到厂里,骑车30分钟,这才有多大的生活半径呀,我想着我的生活半径就应该就是地球的半径!

俗话说,无知者无畏。几个月突击功课以后,到了12月10日高考那一天,我信心满满地去北京123中学考试了。

等考完了,知道考砸了,这才知道我是啥啥都不会!

就说化学吧,1977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中有一道题:“画出核电荷数为17和20两元素的原子结构简图”,原子结构图的核外电子一个我画了17个小黑点,另一个我画了20个小黑点。当时我就不知道应该写一个阿拉伯数字就表示了。我用的那本教材是形象表达,在原子核外画一个圆,上面点两个黑点,表示核外电子数2。我就以为这是正确的表达方式,这可真闹笑话了,核外电子几十个,要点多少黑点啊?幸亏当年的考题没让写“镭”什么的,那核外电子数有80多个吧,得画多少小黑点啊,还不把老师都得数晕了!

录取通知书下发的那天,我是名落孙山。当晚我一个人拎着冰鞋就去什刹海滑冰去了。

宣泄完了,我还得回到现实,这次考砸了,下面怎么走呢?

考,还要接着考,还是接着考理工科,我是横下一条心了。

有了1977年高考的教训,我知道了很多东西。首先要有一本好教材,别在原子核外画小黑点了。1977年那时候,教材很缺,哪哪都买不到教材,流传的手抄试题对我来说基本没有什么用,没有试题答案的书,也不适合我。我基本完全是自学,题目做的对不对,要看答案。没有答案,不知道对错,那就是做了白做。有一次我在西单新华书店买到一本测绘出版社编的《初等数学》,试题在后面都有答案,让我欣喜若狂。

我还对自己模拟考试,我找来文革前的高考试题,让自己在规定时间内一次做完,不许改,然后看答案,看自己能做对多少。

自学也不是什么时候自己都能搞懂的,遇到自己搞不懂的问题,我就去问北航的老师。那时,北京航空学院在北影特技车间帮助我们搞灯光自动化,有一批老师经常在那里。

我们车间主任辛师傅是1947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也支持我学习考大学,只要是去学习、听课,主任总是放我走。

外部条件很宽松,可是没有多久,我自己这边却出了问题。经常睡不着觉,头晕耳鸣,是神经衰弱了吧。于是,我就到厂里拿了一个三联单去积水潭医院看病去了。其实这也不算病,主要是因为精神压力太大了。针对我的情况,针灸科的陆续华大夫说:我一边给你扎针,一边再给你开一些药吃。就这样我是一边扎针吃药,一边坚持自学补课,直到高考。

就在我们复习功课进入到最紧张的时候,1978年夏天世界杯在阿根廷开赛了。室外是一片欢腾,电视转播的声音总是传进宿舍诱惑着我们。一同复习的伙伴说:放松一下,去看一场球赛吧,看看肯佩斯的风采。这时,我就想,不能去,我要温功课呢,等我考上大学,去阿根廷都有可能。

等到1978年7月20日高考了,我不像1977年那般自信了。早上在北影食堂吃了早饭,骑车就去173中学考点了。临进考场前,还拿出政治要点看两段。

第一天政治考完,我觉着考的还可以,中午在北影休息一下,下午接着考物理。这下可真遇到麻烦了,电磁感应的第七题(20分)不会做,这题好像没见过,总觉着缺一个条件,就是找不出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直到交卷的铃声响了,这道题我还是没有做出来。

我不知道自己怎么走出的考场,当时真是沮丧透了!

晚上回到家,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过去的事情就放下不想了,想也没用,还是准备明天上午的数学,做最好的努力吧。

7月21日上午是考数学,印象深的是遇上了等差数列的一道题,我以前见过,于是很从容地做下来,整个卷子也很从容地就做完了。自己的信心又拾回来了。

下午是化学,这回也还行吧。

第三天是语文和外语。外语不计如总成绩。我算算,除了物理之外,其余四科都做出来了。能做对多少,不知道。

我觉着自己给自己找了一条艰辛的路,在北影待着不是挺好的嘛,还折腾什么?去谈谈恋爱,去看看世界杯转播,去看看电影,不上大学也是一种生活。

我觉得人生走什么路,很大程度上是性格使然。

对别人不是事儿的事儿,到我这里就又是事儿了。

高考还要检查身体,我心理素质不好,一遇大事心就“砰砰”地跳。就像高考卷子没发下来时,心就紧张的跳个不停,卷子发下来了,心也就平静了。可是体检不行啊,心脏这么“怦怦”一跳,事情就麻烦了,血压肯定上去了!

我们是在海淀师范学校体检,就在人大附中北边的胡同里。我去了就有点儿紧张,你想,费了半天劲,要是体检不合格刷下来不就完蛋了,越想越害怕,越害怕心越跳。果不其然,那个女医生量完血压就让我先休息一下,过一会儿再来重新测。我知道事情坏了,肯定血压上去了。于是我赶紧跑到洗手间,拧开水龙头“咕噜咕噜”喝了一肚子凉水,据说喝凉水能降血压,所以我就拼命喝,能管多少用呢?不知道,“降压灵”我今天已经吃了两片了。

重新量血压,心脏又“砰砰”地跳起来。我知道这事坏了,虽然年轻的女医生带着口罩,我也从她的眼神中看到出了问题。她轻声地问我:“你报哪个大学了?”我说:“大连海运学院。”“噢”,她应了一声,拿过一个油印的本子翻了起来,然后她的手指停住了,我猜想那是大连海运学院的体检要求。

女医生拿笔填写了测量血压,然后对我说:“没事,挺好的。”

当时,我感动的不得了,虽然她带着口罩,我觉得这是我见过最漂亮的的女医生!

再后来,有高人指点,说我吃错药了。就我这情况,体检不应该吃降压药,吃点儿镇静药就行了。

录取通知书没有下来之前,我不敢妄猜结果。我没有老师可以核对一下考试答案;我周围有考试的伙伴,又都是考文科的,像我这种生活经历考理工科的,还真是少有。

我知道今天是发录取通知书的日子,早上上班有活,我就把车床开起来。

车间办公室的电话铃响了,办事员和辛师傅都不在,电话没人接,铃声就响着,很固执地一直在响。我关了车床,跑进办公室拿起电话,电话里说:“是修配车间吧,叫陈大强到人事科来一趟。”

我一听是心花怒放。

在人事科,我看到了我的高考成绩单,那一年,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350分,我考了360分。成绩最好的是化学,考了94分,成绩最差的物理考了46分,数学处在中间,考了76分。

1977年和1978年两年的高校准考证我一直保留着,后来在“改革开放20年”征集文物时,寄给了国家博物馆,刊登在《人民画报》1999年第二期上。

我的大学——大连海运学院

1978年,我考入大连海运学院轮机系,分在轮机管理专业787班。

那年,我25岁,在班里算最大的。同宿舍的李新和朱荣刚刚高中毕业,只有16岁。在轮机78级,我还不算最大的。同年级,还有老高中学历的,将近30岁了。

那时,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条件都不是太好,但是,我们并不在意。能上大学,已经实属不易了,大家都是一门心思好好读书。

在海运学院,英语是一门主课。教我们英语的杨美楣老师出差了,从开学一直由别的老师代课。几个星期下来,英语测验,我们班的成绩在系里是最后一名,真是脸上无光。我们学的《基础英语》是杨老师主编的,所以,我们盼着杨老师赶紧回来。

和杨美楣老师的合影

杨老师回来了,早上的第一节课就是英语。

一大早,我们326宿舍的同学就来到教室,端盆打水、扫地、擦黑板,把教室打扫一个干净。

上课了,杨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一划,怎么,一点粉笔的痕迹也没有。再划一下,还是没有。这就怪了,学校还有写不上字的黑板?这黑板昨天还是好好的呢。杨老师仔细看看黑板,笑了,说:“你们早上擦黑板了?”我们说是。“来两个同学吧,跟我来一趟。”说着杨老师走出教室。

不一会儿,两个同学抬着一块黑板进来,架在讲台前面。杨老师说:“黑板写不上字,因为上面结冰了。”

我们这才想起,早上我们是用湿毛巾擦的玻璃黑板。教室里暖气不热,窗户还有破玻璃,我们都是穿着棉大衣在上课。我们就是没有想到,教室的温度已经低于零度了。

即使是这样的学习环境,也没有影响我们的学习热情。英文,我们学的是-I study for the revolution (我为革命而学习)。我们却戏说-I study for the teacher(我为老师而学习)。你想,杨老师那会儿就是副教授了,副教授从头教我们ABC,我们能不好好学吗?

第一学期结束,全校78级英语考试,我们轮机787班,成绩第一。

69届的初中生考大学,一般都是报文科。像我这样报工科的,极少。

刚进大学时,学习压力很大。一次数学测验,十道题,我只答对了四道。老师给我这个学习委员留了面子,打了4-。我根本就没有见过这么多样的习题,怎么办?想想,每天第一节课后的十分钟就多了一件事,跑学校图书馆,借樊映川的《高等数学习题集》。那时候,这书在北京都不好买,学校图书馆也只有三本,去晚了就没了,要拼命跑去。借了书再赶快跑回来,别耽误了第二节课。图书馆规定《高等数学习题集》要当天借,当天还。我只好第二天再借再还,依次循环,冲刺不已。到第一学期结束时,我已经完全适应数学课及其它课的进度了。

课间十分钟不用冲刺了,回头再看看同学们在课间十分钟都在做什么?答案是:在睡觉。

课间十分钟

那时候,我们总感到觉不够睡的。一大早,就迷迷瞪瞪被叫起来出操,然后就是吃早饭,然后就是上课。这都成规律了,尤其是几个班在一起上大课的时候,老师一开讲,我们就犯困。好容易坚持到下课前五分钟,不管不顾地趴在桌上就睡,课间十分钟都利用了,再饶上第二节课的开头五分钟,这样,居然挤出了二十分钟睡觉时间。那时候,是怎么睡也睡不够,好象瞌睡虫钻到脑子里了,一到课间休息,只见教室是睡倒一大片。

老师自然有他们的办法。教主机的老师见到同学困了,立马黑板一擦,哗哗几笔画出四大家族的关系图,开讲《红楼梦》。待同学们一个个听得精神了,黑板又一擦,说:“咱们接着再讲主机。”

我们从北京考到大连海运学院就是奔着上船来的。当时年轻,只恨自己的生活半径太小。天天就是从家里到厂里,从厂里到家里,真没劲。我们幻想着哪一天,地球的半径就是自己的生活半径,那多酷!在文化大革命的封闭年代,年轻人也幻想着能够出国去看看。怎么能行呢?当海员!

我们轮机管理专业就是培养上船当海员的。后来,学校准备将轮机管理的786、787两个班,改成留在陆地进行研究制造的轮机工程专业。于是,想上船的同学便强烈要求留在轮机管理专业,我就是其中的一个。结果,我从轮机787班转到了轮机784班。

学校有一条实习船“育红”轮。到了二年级就开始安排我们上船,叫感性实习。我们实习的路线是从大连到上海。别看我哭着喊着要上船,真正一上船就虾米了,晕船晕的,根本不想动弹。

在育红轮实习

那天,育红轮在上海的长滩锚地抛锚等候进港,长江口风大浪大,船在浪里左摇右摆的,我早晕了,躺在船尾舵机房上面的宿舍里起不来。

突然有人喊“走锚了!走锚了!”我从舷窗望出去,只见一条黑色的大船向我们冲了过来,黑色的船头比我们的船舷整整高出一大截,那个吓人!我翻身下床,飞快地跑上甲板。

船要躲避碰撞,远不及汽车那么灵活。我们眼睁睁地看着那个巨大的船头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直到重重地撞在我们育红轮的左舷上,然后它的船头开始向我们船尾方向横扫过来。我们船身一震,船舷甲板在对方船头的挤压下,像开了的盖的罐头盒一样卷曲起来。

一个同学从舷窗探出头来,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急得老师大喊:“把头缩回去!把头缩回去!”

黑色的船头继续向我们船尾方向扫过来,巨大的船艏扫到了我们的救生艇上,救生艇像蛋壳一样,“砰”地破碎了,碎片满天飞,散落到甲板上。

终于,那个黑色的船头滑出我们的船尾,远去了。惊心动魄的一幕让我们兴奋不已,谁能碰上这样的实习经历呢。突然,一个同学问我:“你怎么不晕船了?”这一问不要紧,我又不行了,又晕起来了,跌跌撞撞赶紧回舱。

轮船进了黄浦江,我就什么事都没了,育红轮开得那叫一个稳。岸上的人对我们指指点点,那是在说我们被撞的船。

操艇课

我们的课程是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进行的。对学生来说,最受欢迎的总是体育课。我们最早接受的是棒球比赛知识,体育老师说,以后你们到了国外,人家请你们看棒球,你们不懂可不行,让人笑话。当然,我们还有游泳课,要求每个同学都会游泳。你想,船员哪能不会游泳呀。不过,这也是到了学校才知道,会不会差距不大,海那么大,掉到哪儿你也游不到岸边,穿件救生衣耐心等待救援吧。当然,体育课要求会游泳。那一时半会儿学不会的怎么办?自然也有通融的办法,就是你要负重行军10公里。我们宿舍的马宏伟是从内蒙昭盟来的,就是不会游泳。为了过游泳这一关,被班上的体育委员带到操场上,大中午的,背着自己的铺盖卷,活生生的围着400米跑道走了25圈。

轮机系最主要的专业是轮机管理专业。78级这个专业一共有六个班,清一色的男生。船电专业还有七名女生呢,我们可好,一个也没有。这样也好,我们是注意力集中,一是学习,二是体育。全校的田径运动会,唯一和我们轮78有一拼的,只有航海系的驾77。船舶驾驶那个专业,嗨!和我们一样,也全是男生!

对外的体育比赛,我们海院在大连的真正对手只有一个,就是大工。大连工学院是人才济济,不论什么比赛,团体第一总是大工,第二是海院,第三是辽财(辽宁财经学院)。我们有点不服气,心想抽个冷子,夺它个第一。

1980年参加大连高校运动会10000米比赛

机会终于来临了。1980年,大连举行越野长跑团体赛。规模很大,大连所有的大学和中专都派队参加。海院自然也不例外,挑选了12名精兵强将组队。领跑的同学是船电78的,人高马大,我们暗自称他为“骡子”。他的两条长腿一尥开,谁也甭想追上。当时,我们的竞技状态都很好,憋着股劲要夺第一。

比赛的时间安排在傍晚,起点在海港。枪声一响,海院代表队第一个冲了出去,一直跑在前面。街边的市民为我们鼓掌加油,大家越跑越快,竟然把第二名甩下一大截。我们心想,这回第一名拿定了!

果不其然,“骡子”带着我们第一个冲进大连体育场,灯光齐亮,欢声震天。我们终于击败大工得第一了,大家兴高采烈。

可是,接下来的情况却有点怪,怎么后来跑进场的代表队,岁数显得比我们小呢?“骡子”一声怪叫:“错了”。又带着我们往外跑。原来,这次长跑比赛的终点分为两个,一个是中专技校的终点,设在大连人民体育场,而我们高校的比赛终点是在市政府前的人民广场!

在人民广场等我们的郑老师是焦急万分。眼看着高校各代表队陆陆续续都跑到了,怎么唯独少了我们海院的代表队呢。郑老师这个急呀,人都上哪了呢?怎么一个都不见呢?压根他就没想到,我们正在体育场庆祝胜利呢。

等我们再跑到人民广场,黄瓜菜都凉了。问清了缘由,郑老师忍不住埋怨“骡子”:“你也是大连人,怎么会带错路呢?”

结果,第一没得着,得了个倒数第一。

大学三年一晃,转眼到了毕业实习的时候。我们被分配到 “大庆49”号油轮实习,那是一条一万五千吨的油轮。这回可不象感性实习那么轻松,要实打实的跟班了。船上的工作时间与陆地不同,它是按0—4,4—8,8—12这样的时间安排工作,工作4小时,休息8小时,再工作4小时,再休息8小时。比如,轮机管理专业你跟二管轮的班,(船舶驾驶相应是二副的班),每天半夜0点到4点上班,然后是中午0点(12点)到下午4点上班。这就是0—4的班。说都快说晕了,上船真要有个适应过程。要不然,每天半夜0点从床上揪你去上班,你说晕不晕。

这次毕业实习,我倒不太晕船了,大概是适应了。上午不上班时,我就一个人跑到二层甲板,看船航行。油轮的船舷很低,船在行驶过程中,海浪会从甲板上滚过。夜里站在甲板上,四周漆黑一片,只见满天的繁星。到了这会儿,我才体会到一点儿海员的生活,可不是像想象中说的,生活半径要成为地球半径那么豪迈和浪漫。

在“大庆49”号油轮上实习,前排左二是“二轨”

“大庆49”是跑沿海的油轮,从青岛拉油到南京。那次,轮机长正好休假,轮机部所有的事都由大管轮负责。习惯上,大家称轮机长为“老轨”,以此类推,大管轮叫“二轨”,二管轮叫“三轨”,三管轮叫“四轨”,相对应甲板部的大副、二副和三副。

二轨人很幽默,对我们也很负责,既教我们干活,还负责检查我们的作业。船在南京停泊时,甚至带我们钻进了主机的曲轴箱,里面那个暴热就别提了。

学校留的实习作业,做完要交二轨检查。记得作业里有道题是这么说的,船舷破了多大多大一个洞,问应该怎么办?

我就答:船舷外面用堵漏毯包住,船舱里面打支撑,同时,打开从主海水泵到卫生泵的所有水泵,往外排水。我对徐新建说,我的答案,肯定是标准答案,没错儿,看二轨怎么说。

二轨接过我的作业,看了看,往桌上一丢,看着我们,说了句:

“这么大的洞,堵什么堵?赶快弃船逃命吧!”

这就是标准答案!

真是出乎意料,我们一下都楞住了,看着二轨一本正经的样子,过了一会儿大家才缓过劲来,爆出一阵大笑。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临离校了,传来一个消息:说从下学期开始,学校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统一发校服了。想想挺精神的校服没有我们的份儿,还真是有点儿遗憾,怎么办呢?有人马上提议:蹲一班,蹲到79级就有校服了。大家想了想,说,那还是算了吧。

2011年北京六中(1969年)二连二排同学相聚

作者:陈大强(69届北京知青)

来源:知青情缘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老师在我心中作文 以家为主题的作文400字 中秋节250字作文 三年级作文我真了不起 校园暴力作文300字 赞美家乡的作文结尾 生日三年级作文 我的十个优点作文 梅花鹿作文 美丽的人作文600字 我和爸爸比童年作文 夏天来了作文50字 一篇童话作文300字 小学六年级第五单元作文 我学会了什么艺术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两百字 五年级作文我爱你汉字 关于阻力的作文 我的家园作文 凤凰古城作文400字 端午节作文300字 拥有什么的作文 暑假写什么作文好 收获温暖作文600字 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作文 作文app 小学教资作文 放飞梦想作文 写景作文400字左右 革命英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