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曾经优秀的孩子逃学 怀孕 甚至杀人:是什么让他们走上了歧路?

2021-01-06 11:55:01
相关推荐

文|吕静贤

每个孩子的成长,甚至一个人的一生,都无不需要精神食粮的润泽和滋养。如果,你给不了孩子,他就自己盲目地去找,甚至因此走上歧路,搭上自己的一生……

新闻事件1:

19年1月,贵州安顺市民张大姐15岁的女儿突然失踪了,经过半年的苦苦寻找,张大姐终于找回了女儿,可让张大姐意想不到的是,此时的女儿小凡已经有了四个月的身孕。

安顺城郊两间昏暗的房子,是张大姐一家8口的临时居住地。她在家照顾6个孩子,失踪半年的小凡是孩子中年龄最大的,刚满15岁。

张大姐说,大女儿小凡曾是个成绩优异的孩子。她们对小凡寄托了很高的期望。可是到了初三以后,小凡开始变得厌学,很多书本都未翻过。让她们更加意外的是,今年一月的一天,小凡毫无征兆的失踪了。

而当好不容易找到女儿小凡时,却发现小凡已有4个月的身孕了。

而小凡的男友小顺,今年也才15岁,初中还没毕业已经辍学,现在在一家酒吧打工。他的母亲是环卫工人, 父亲是保安。

新闻事件2:

因为记恨班主任拆散自己和女朋友,19岁的高三学生刘某才扬言:“不让我交女朋友,我也不让你有老婆。”结果,他真将自己的师母捅死了。

6月27日,畏罪潜逃19年的刘某才,被警方押解回到家乡。

他利用掌握的身份证编号规律,给自己编造了一个临沂籍号码,并取名赵敬才。他靠这个假身份证号码和姓名藏匿了下来。这些年,刘某才大多数时间生活在一个叫苏溪镇的地方,每天的生活便是两点一线往返于工厂与宿舍之间。

当刘某才被山东临沂警方抓获时,他说自己终于“解脱”了。

什么样的孩子,人生路上,容易走入岐途?

在我看来,那就是:缺乏精神食粮、精神世界比较单一的孩子,更容易误入岐途。

就如新闻事件1中的15岁小凡。

一家八口临时居住在城郊两间昏暗的房子,母亲在家照顾6个孩子,失踪半年的小凡是孩子中年龄最大的,刚满15岁。

――从这些细节来看,小凡应该是一个没有享受到多少精神食粮的孩子。

首先家庭条件差,生存已很吃力,父母应没多少心力去教育、陪伴孩子;其次,母亲在家照顾6个孩子,这已说明,大人已管不到、帮不到孩子。小凡在外面的读书、学习,全靠自己的把握。

而学校的教育,只是最基本的门槛教育,即最基本的技能教育。却缺乏一个人成长中必要、必须的精神食粮。

所以一个人要想获得深入、宽泛的知识,拥有成长中必要、必须的精神食粮,就只有靠大量的课外阅读、博览群书才能获得。

而这一点,如果家人不引导,身边没人引导的话,孩子就只能靠自己想当然的行动――拿自己的青春、人生去做实验。

就像小凡和她同样不大的男朋友,他们想过以后吗?没有。即使想过,他们也没能力想,因为他们想不出以后会怎么样。

而读过大量书的孩子就不同:他们不但止能想到以后,而且还能想到很远。这是因为书籍打开了他们的眼界,让他们的世界变得很大,而不仅仅受困于眼前。

——这就是有没大量读书,精神食粮是否丰富的孩子的区别。

包括新闻事件2中的男主角:高三学生刘某才。据报道,他曾是学校第一名,可说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孩子。

可为什么他会做出如此冲动而不计后果,并葬送自己一生前途、害人又害己的事情出来呢?

我的想法是:这也是一个只埋头学业,而很少读课外书,精神食粮匮乏的孩子。

为什么我会这样判断呢?

因为:

首先,做事冲动,就意味着这个人很少思考、不擅思考,没有思考的习惯。一个读书读得多的孩子,势必是一个爱思考、常思考,养成凡事都会去思考的习惯的人。

而且老师阻止他早恋,也是为他好,他为什么会如此大动干戈,做出那么偏激的行为呢?那是因为,他的精神食粮没多少。可以说,除了课堂上的知识,早恋占了他精神世界的一大半,甚至全部。所以当老师阻止他早恋时,他认为被老师毁了一切——没有了早恋,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才做出后面那冲动、不计后果的行为。

如果这个孩子,从小到大读了很多书,拥有丰富的精神食粮,那么我想,即使遇到心动的初恋,即使遭遇恋爱遇阻的痛苦打击,我相信,他也不至于会做出捅死对方、害人又害己的后果出来――因为他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而不单单只有恋爱一样。哪怕此时恋爱占据全身心,那也只是暂时的。

而且做事之前他会去思考,思考行动会带来的种种后果。这样,他自然不会冲动、意气用事了。

俞敏洪曾说过:只要从小到大是在读书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因为,读书决定了一个人的精神食粮。而这精神食粮的丰富或匮乏,又影响着一个人的抉择,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这一切,对一个人来说有多重要。

许多父母,孩子成长路上,都忽略了对孩子精神世界的滋养

当代教育家朱永新提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我深以为然。

就如不同年龄的孩子,喜欢的故事也不同一样。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有每个阶段的精神发育需求。而这需求,表现出来就是不同的年龄,喜欢的故事、书籍也不同。

我的两个孩子,都是在十个多月的时候,特别喜欢看和听小熊绘本故事。尤其那本《你好》。每次孩子边看边听的时候,都是会忍不住笑出来。看到小刺猬“咕噜咕噜”翻跟头、小鼹鼠从土里冒出来的时候,两个孩子都会乐得哈哈直笑。

尤其现在这个小宝,在他不明原因地哇哇大哭时,给他面前来一本书,他就立马停下哭,注意力一下转移到书上来。试了好几次,都是这样,百试不爽。而且在看和听的过程中,孩子看起来特别开心,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故事情节中。我感到,此时孩子就在那静静地享受着故事带给他的身心愉悦。

而随着大宝的一天天长大,他喜欢看的故事内容也越来越广,也比原来越来越有深度。我尝试着给他买一些儿童哲学书,发现他也能从中讲出故事中的道理。我想,这就是孩子的精神在发育着、成长着。而书籍,就是这样一座桥梁和养料。

读书,不仅可以满足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需求的精神世界;而且,还可以让我们的精神世界,随着读书阅历的增加,变得越来广阔、越来越丰富。从而看得更深,走得更远,选择面也相应地变得更广。

而不是,一味地局限在身边人的评价、世俗的眼光里,眼前的所谓困境中。

但我们的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都忽略了对孩子的精神滋养。要不,就是将阅读功利化,这样更加让孩子离课外书籍越来越远。导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乏必需的精神食粮,精神脆弱而易折。

就如每年中、高考后,总是有不小数量的孩子,为考试失败而自杀。而且,在这些新闻事件悲剧报道下的读者留言中,你会发现,这些脆弱的孩子有很多,就在我们的周围:

唉,心碎。我13岁的侄女,六年级。上周一从11楼跳下,去世了。也是因为学习成绩倒退了,被老师批评了一顿。现在的孩子,压力太大了。我们隔壁邻居家一个女孩子高考不理想。跳嘉陵江死了。快十天了到现在还没有打捞起来。小时候有位老师他大儿子门门功课90几。后面上初中,一次考了80多直接疯了,成了精神病。我是上外的学生(初中),学习压力特别大的同时还要处理同学之间的很多问题。我认识的同学中,一个重度抑郁已经自杀了;两个重度抑郁,自杀未遂。

其实,这些悲剧,既是个体的悲剧,也是我们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悲剧。

单一标准的培养机制、考核机制,造就了我们的孩子狭隘的三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经不起任何表面上失败的打击。

这些孩子,是我们当前这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模式下的牺牲品。他们还不懂、不知道,评估一个人价值的标准有很多,而不单单是学习成绩、考试分数。而且除了学习,他们似乎没有任何寄托。

所以当遭遇学习上的挫折时,他们的天也塌下来了。这样动辄就以死为代价,轻则衍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的悲剧,是谁造成的呢?

读书,就是帮孩子找到一座通往未来的桥梁

读书,往小的方面说,就是帮我们的孩子塑造看待和对待这个世界的最基本的三观:不片面、偏激地看待和处理问题;不活在他人和世俗的评价里,有自己的主见;更不会鼠目寸光,为眼前的得失耿耿于怀、郁郁寡欢......――它帮助我们拥有一个博大的胸怀。

而往大的方面说,就是帮我们的孩子找到一座通往未来的桥梁――能更好地看清将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地握自己的方向、发展与人生。

那些优秀的、走在某领域和时代发展前沿的带头人,无不都是喜爱读书、读大量书的人。

扎克伯格的女儿Max还不到两周,扎克伯格就和妻子共同为她读《给宝宝的量子物理学》。而2015年他的年度计划,就是每两周阅读一本重要的书。

比尔·盖茨说:是我家乡的公立图书馆成就了我。我直到现在依然每天至少要阅读一个小时,周末则会阅读三到四个小时。

李嘉诚也说:年轻时我表面谦虚,其实我内心很骄傲。为什么骄傲呢?因为同事们去玩的时候,我去求学问;他们每天保持原状,而自己的学问日渐提高。

而且读书,不但止让我们能更好地看清未来,把握自己的将来,更重要的是,拓宽我们生命的宽度,让我们的人生更丰富、更有意义。

因为人生在世,不可能只有物质,只追求物质,还应重视精神上的需求。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

195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入学考试有这么一道题目:“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会怎么做?”本杰明·格雷厄姆教授参加了阅卷,答案各种各样。有的学生说,我会留一块作为晚餐。教授批注道:你很节俭。有的学生说,我会送一块给乞丐。教授批注道:你很善良。有的干脆说“统统吃掉”。教授笑了笑,批道:你真可爱,我的孩子。忽然,有一个答案吸引了他,上面写的是:假如我有两块面包,我会用其中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本杰明教授在卷末为他批了几行字:世人都知道面包的好,却不知道一朵水仙花的妙……我可爱的孩子,你小小年纪已经领略到人生的真谛,不为物质所累,堪成大器。这名学生就是沃伦·巴菲特。当年他刚刚20岁。1957年,巴菲特筹集了30万美元,进入股市炒股,从此资金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到2005年,他的个人资产达到440亿美元,仅次于比尔·盖茨。

其实,一个人成就的大小,与一个人心灵和视野的宽度,脱离不了关系。因为,只有不为物质所累,重视心灵、精神上养料的人,才能轻装上阵,走得更远,成就更大,人生也更精彩。

而书籍,就是帮我们提供这种丰富的精神食粮的载体。

教育家斯宾塞说:

阅读净化孩子的灵魂。书能够影响人的心灵,经常阅读的人,就会发现自己心灵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不断改变自我。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主要任务就是阅读。

所以,请引导孩子爱上读书吧。

要知道:

精神食粮,谁都需要,即使再幼小的孩子。你提供不了给他,他就自己去找、去尝试,以自己的人生为试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爸爸作文800 我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作文100字 中国作文网 以他们为题的作文600字 关心的作文300字 我的房间作文100字 高中英语优秀作文 关于如何学好英语的英语作文 教资作文怎么写 五个作文开头 我的责任作文300字 上海中考满分作文 尝试作文350字 成长是一首歌作文 俄语作文我的假期 志愿者活动作文 一件有意义的事作文600字 划船作文300字 范儿作文800字 我长大了100字作文 什么样的爸爸作文 写照片的作文 神话故事作文350字 6.1儿童节作文 今天我当家作文 在拼搏中成长作文 70字作文 偶像的作文 我作文600字 假如我是彩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