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折柳 戴柳 插柳与清明节

2021-01-06 16:10:01
相关推荐

清明时节,折柳送人,自古有之。“折柳”一词寓含“惜别”之意 。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以示惜别之情。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这种风气在唐代尤为盛行,乐曲有《折杨柳行》、《折杨柳歌辞》、《月节折杨柳歌》,歌中带“折杨柳” 语,因而有《折杨柳》词牌,可见柳之于古,情有独钟。

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寓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清明节戴柳,这是我国各地广为流行的风俗。早在唐代,戴柳插柳就盛行于江淮一带。据史书记载“唐中宗三月三,赐侍臣细柳圈,带之可以免虿毒”。《五代史·后周序》记载,江淮地方寒食日家家杨柳插门。明清两代也沿袭了唐宋戴柳的遗风,直到民国。《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浙江杭州地方,“家家插柳满檐,青青可爱。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之谚”。戴柳,因为柳在人们心目中有消灾避邪的功能。普渡众生的观音菩萨,一手持净瓶,一手执柳枝,用柳枝沾净水为人驱灾避难、播撒甘露的形象家喻户晓。还有一种说法,清明节是鬼节,是百鬼索讨之时,人们为防鬼的侵扰而戴柳插柳,也是一种驱灾作用。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的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

一说插柳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中国人将清明、七月半、十月朔看作是三大鬼节。清明节正是百鬼出没频频、索讨多多的时节。受佛教的影响,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鬼怖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写道:“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然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便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

另外一种说法是,此俗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介子推为明志守节(此为一典故)而焚身于大柳树下,让晋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第二年,晋文公亲率群臣爬上山来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从此以后,群臣百姓纷纷效仿,遂相沿成风。清明插柳戴柳成为纪念介子推的一种象征!

清明与柳树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喜欢欣赏此时的柳条。因为她们摇摆那清嫩的身姿,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清新、蓬勃的生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什么作文300字 吸烟的危害作文 拉裤子作文 三年级动物作文300字 万能英语作文开头结尾 贴鼻子游戏作文 写人作文600字初中 春的作文300字 特别的一天作文 我的成长经历 作文 春来了作文 一件新鲜事作文 团圆作文600字 我的偶像作文400字 杜甫草堂作文 放假第一天作文 放烟火作文 光盘行动作文 南京旅游作文 老家的风景作文 包饺子作文开头 冬天的早晨作文 招聘广告英语作文 关于坚持的作文素材 劳动作文300字 关于对联的作文 家风家训家规作文 我和我的家人作文 了不起的我作文 糖醋排骨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