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导演陈可辛揭秘《夺冠》拍摄过程

2021-01-06 18:30:01
相关推荐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 国庆档首部大片《夺冠》看哭观众,导演陈可辛揭秘拍摄过程

巩俐是演郎平的不二人选

北京日报记者 袁云儿

为什么选择巩俐饰演郎平?如何找到郎平女儿出演?精彩激烈的排球比赛是怎么拍的?怎么看待有人说《夺冠》拍成了《郎平传》?国庆档首部亮相的大片《夺冠》上映四天后,导演陈可辛终于发声,回顾起这部影片的拍摄历程,并透露出很多幕后故事。《夺冠》讲述中国女排数十年荣耀征程,片中几代女排人顽强拼搏的精神看哭许多观众。

用拍摄技巧让巩俐“长高”

《夺冠》中巩俐饰演的郎平形神兼备,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陈可辛坦言,想跟巩俐合作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这次终于达成,他也觉得非常幸运。“巩俐确实是饰演郎平的不二人选。我一直跟她说,你只要站在那儿,那种倔强和强大的气场,就是郎平。而且巩俐在电影圈,跟郎平在体育圈里有同等的地位,都是80年代第一批走出国门、跟国际接轨的中国女性,所以除了她,我真的想不到能找谁演郎平。”

以巩俐的演技,塑造郎平不算太大挑战,最大麻烦居然出在身高上。巩俐将近一米七的身高,在真正的排球运动员旁边,就显得娇小了很多。拍摄《夺冠》时,陈可辛利用镜头机位、后期特效,做出了把巩俐拉长的效果。“尤其是拍巩俐跟所有真正女排运动员一起的戏,运动员都是巨人,一米八、一米九甚至两米!我们会用一点技巧,比如让巩俐垫高一点,但是因为巩俐的气场在那里,所以现在看电影不会觉得她个子小。”

女排队员演技好到让人吃惊

由郎平女儿白浪饰演的青年郎平,新一代中国女排运动员饰演她们自己,是《夺冠》在演员阵容上的一大亮点。演员与所饰角色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模糊了电影与现实的界线,让观众收获了奇妙的观影感受。不过,选角问题一开始特别让陈可辛头疼。

作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观众知道郎平什么样,巩俐适合中年郎平,那年轻时的郎平呢?还有老女排运动员,又由谁来演?陈可辛一开始用传统电影选角流程,在现有年轻演员、模特中找了一圈,发现根本选不出来,因为没人能通过短时间训练让观众感觉到她们是运动员。最后,选角团队从几千个省队、大学队的现役球员里挑选,按照当年老女排队员的形象标准筛,终于找到12位素人演员。

但青年郎平,仍然空缺。直到有一天,陈可辛看到郎平和女儿白浪的合影,去问郎平,能不能找你女儿来演你年轻的时候。一开始,郎平的回答是不可能,但陈可辛一直没有放弃,两三个月后,郎平给了他白浪的电话。

陈可辛请了一位中戏的表演老师,专门飞到美国,给白浪做了两周的表演训练。“最后老师发回来一个视频,是白浪和演员彭昱畅在训练馆聊天的那场戏,情绪很高。白浪演得很好,而且她真哭了。这场戏她把我们感动了,就在那一刻,我知道,白浪可以演郎平。”陈可辛说,这是开机前他内心最踏实的一刻。

至于新女排队员在片中出演她们自己,又是另一番感觉。“她们来的时候都很有自信,自带明星光环,每个人就好像天生的演员一样。”陈可辛笑言,这群世界顶级排球运动员的演技,好到让片场所有人惊讶。“比如很多时候拍摄郎导训话,戏都不在女排姑娘身上,但张常宁看着巩俐饰演的郎平,眼泪就流了出来。这些细节很感动,她们真的把自己的生活带进了电影。”

12台机器两天半还原中巴大战

作为一部体育片,《夺冠》中有三场排球比赛的重头戏,成为拍摄的一大难关,就连已经拥有数十年拍摄经验的陈可辛,都说是“摸着石头过河”。

第一场中国女排对阵江苏男排的比赛,陈可辛采用传统的电影分镜方法去拍,分好每个镜头,再拍每个球要怎么打、在哪儿落地,结果光是那场戏就拍了六天,效率比较低。

第二场1981年世界杯中日大战,陈可辛干脆不分镜头了,调来六台摄影机一齐上,对着当年真实比赛视频模仿。“其实你也不能完全控制,因为球是圆的,再厉害的球员也不可能重复每个动作,所以只能让他们真打,只要开球和结尾拿分的那一下动作一样就行。”六台机器又拍了六天,才拍完。

第三场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巴大战,真正的中国女排运动员来到片场拍摄,一共只给陈可辛八天时间,而真正留给拍摄比赛的时间只有两天半。陈可辛采用和第二场类似的方法拍摄,又调来六台机器,还请来体育频道专业拍排球的摄影师,确保镜头万无一失。令人欣慰的是,因为亲身经历过,女排姑娘非常清楚片场要怎么还原。但即便这样,她们每天也拍足了18个小时。后期剪辑更加磨人,面对海量素材,陈可辛足足花了两个月时间才把这场比赛剪出来。

很多观众看完《夺冠》泪流满面,在社交网站上喊话陈可辛“报销纸巾”。对此,陈可辛说:“情感确实是我的本能选择,我也很喜欢看电影时被打动,所以我拍电影都会很自然朝着那个方向努力。每个导演的戏都代表他的人,我也改变不了。不管观众觉得情感太浓,或者后面太纪录片了,都代表我的选择。”陈可辛说,《夺冠》是一部自己很喜欢的戏,也是一次珍贵的经历。

解疑

《夺冠》为何不是《郎平传》?

“拍中国女排,最大的难题就是怎么取舍。这个题材跨越四十多年,太多人物和故事,郎平是第一个蹦出来的人物,每一段历史几乎都绕不过她。”面对有人认为《夺冠》拍成了《郎平传》的评价,陈可辛直言,电影要有戏剧性,必须由主力人物带动,拍中国女排,没有几个人会反对郎平是最重要的人物,“当然片中其他教练、女排运动员,我们也有挺深刻的描述。”受电影时长所限,必须要在两个多小时里讲完这样一个时间跨度大、人物众多的故事,难度相当大。

【来源:北京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考英语作文题目 春天作文100字 写小兔子的作文 多肉植物作文 微笑作文500字 难忘的什么作文 新年英文作文 写人的英语作文 怀恋作文 路作文500字 无私奉献的作文 英语续写作文 我的爸爸妈妈作文 动物园作文400字 写人的优秀作文 我最喜欢的人作文 一篇写事的作文 母爱作文800字 做馒头作文 十篇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五年级上册 推荐信英语作文 四季作文400字 春节作文100 我家的故事作文 如何制作文件 互相帮助 作文 三年级作文一百字 写物品的作文 关于数学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