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2021-02-10 19:45:18
相关推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猜想、操作、想象、推理、探索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索长方体、正方体关于面、棱、顶点的特征,理解长方体长、宽、高的含义。

2. 立足想象与操作,自主探索并发现长方体顶点、棱、面之间的关系,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3. 在自主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把握特征,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准备:课件、模型、搭长方体的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数学图形,你认识它们吗?(认识)

师:那这个图形叫什么?这个呢?这个……

师:在这些图形里,你能分辨哪些是平面图形,哪些是立体图形吗?(能)

师:你上来试一试。请将是平面图形的拖到左边,是立体图形的拖到右边。

师:同学们,他做的对吗? (对)

师: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立体图形的世界,更深入的认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二、新授

1.说一说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

师:我们周围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2.认识长方体

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长方体。请同学们看,在长方体中,老师手摸得这些平平的地方叫做长方体的面,然后面与面相交的这条线就叫做长方体的棱,三条棱相交的这个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

师:同学们的桌上都有一个长方体的物体。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下面这些问题摸一摸你的长方体。

(1)长方体有( )个面。

(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3)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4)长方体有( )条棱。

(5)哪些棱长度相等?

(6)长方体有( )个顶点。

师:你们有答案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师: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知道了:长方体一般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制作长方体,认识长、宽、高

交流: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初步认识了长方体,你们想亲自动手用小棒做一个长方体吗?(想)

师:那想要搭成一个长方体,需要几根小棒呢?(12根)

师:为什么是12根?

师:给你12根一定能搭成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老师这里有4种方案,请大家思考一下,哪些一定能搭成长方体,哪些一定不能,为什么?

操作:

师:同学们想好了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出示任务要求:

(1)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小组合作搭一个长方体。

(2)进一步思考其他方案可不可以搭成,为什么?

(3)思考在搭长方体的过程中自己的发现。

学生操作

反馈:

师:同学们完成了吗?请问哪些方案不能搭成长方体?

方案2

师:这些方案都用了12根小棒,为什么唯独2号方案不可以搭成长方体?

预测1:2号方案黄色小棒不够了,而蓝色的多了一根。

预测2:每种长度都应该是4根才够,否则搭不成。小结:长方体有12条棱,分成3组,每组都是4根。

师:哪些学生是按方案1搭的长方体。(拿一个作品展示)你们在用这个方案搭长方体的过程中,你们有哪些发现?

预测1:每种长度都有4根。

引导学生指一指模型并板书:分成3组,每组4根。

预测2:长度相同的4根小棒,放在相对的位置。

板书:位置相对。

预测3:每组相等的小棒,都是平行的。

师:(利用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水平面相对的棱互相平行;

垂直面相对的棱互相平行;

侧面相对的棱互相平行。

预测4:每个顶点上有3条长度不等的棱。

师引导:在这里,相交于一个顶点上有3条棱,这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把长方体水平放置)一般情况下,底面较长的那条棱是长,较短的是宽,垂直的是高。谁来指出白板上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同学们,请看模型。老师把长方体的前面和后面拆下来看一下,我们会发现它们的长与宽都是用的一样的小棒,所以前面和后面是一样的长方形,同样的道理,左边和右边是一样的长方形,上面和下面是一样的长方形。我们再一次发现长方体有6个面,并且相对的面大小相同。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方案3搭成的长方体,哪些同学是用方案3搭的?

师:(出示方案3)这个长方体与与用方案1搭的长方体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预测:方案1搭的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方案3搭的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

师:是的,这是方案1的长方体,我们可以将它怎样变化,得到方案3搭的长方体呢?(课件演示)

师:再进一步思考,我们能不能继续把这个长方体变成正方体呢,有什么办法?

学生反馈,师动态演示

师:这么特殊的长方体即正方体,有哪些小组搭出来了?

师:(展示方案4所搭成的正方体)正方体与长方体相比有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学生交流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师:根据你们的回答,老师画出了这幅图,这个图是什么意思?在以前学习中有没有这样的图?(出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集合图,体会两者关系。)

师:其实,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

三、练习巩固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2

一、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一)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二)认识立体图形,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三、教具

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墨水瓶盒等,课件 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以前学过什么图形?谁来说说 (学生说)

不错,那谁来说以说它们当中哪些图形是平面图形?哪些是立体图形?(边叙述,边出示幻灯片)

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这些图形中的两个——长方体和正方体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新授

1、老师今天带来了长方体(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展示正方体)。 2、还记得我们以前认识图形的一些方法吗?谁愿意来给老师说说? (学生说: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数一数 ……)

我们今天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老师要看一下你们都用了哪些方法?

现在请仔细观察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想一想,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我请......

(学生说)

3、说的真好,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面、棱、顶点三个部分组成的,那谁来指指长方体的面是哪一个部分?

(请一个学生上台来说)

拿出你们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摸摸看。 谁来指指长方体的棱是哪一个部分? (请一个学生上台来说)

拿出你们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摸摸看。

那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顶点又是指哪一个部分?请同桌互相指指看看。 (同桌互相指顶点) (课件出示)

数学上我们把长方体或正方体平平的部分叫做面,把两个面相交的线段叫做棱,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今天我们就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 首先研究长方体,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讨论要求。 (学生读要求)

现在每排的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分组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填写在老师发放的表格中。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二册第23页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掌握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两种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3.精心组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和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尹始,教师出示灯片:由若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童话式的图形王国城门图。然后教师谈话:"小朋友,在这里你能找出我们的老朋友长方形和正方形吗?"

[评析:活泼的画面,生动的语言,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既让学生回顾了旧知,又唤起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

二、直观导入,初步感知

教师拉开灯片的覆盖片,显示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并提出两个问题,(1)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个新朋友,它们是谁呢?有谁认识它们?(2)长方体、正方体跟我们的老朋友长方形、正方形相同吗?为什么?

[评析:运用恰当的电教媒体,引导学生在比较中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区别,从而将面和体区别开来,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知新知识。并且,恰当的电教媒体,生动的问题情境,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三、引导探究,理解新知

1.认识长方体。

(1)动手操作,直观感知。

①教师依次出现两个长方体(一般的和特殊的)。问:谁认识它?小朋友想不想对自己动手做一个长方体呢?

②教师指导学生用长方体展开图自制长方体,让学生在做一做中,初步感知长方体的特征。

(2)小组研讨,建立表象。学生在做一做中,初步感知长方体以后,教师适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在制作长方体过程中,你发现了长方体的什么秘密?先小组讨论,再请小组代表汇报发言。

(3)验证认识,形成概念。

①当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长方体特征后,教师播放电视录相:一个长方体匀速转动,清晰、布序地显示长方体六个面,按着六个面一对一分解3排开。验证学生的认识长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②请小朋友一起有序地数出长方体的六个面。

[评析:心理学研究表明,新颖的、活动的、直观形象的剌激物,最容易引起儿童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兴奋,形成优势兴奋灶,认识长方体这一学习环节中,教师正是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做一做中,感知长方体;在学生互相争论、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中建立长方体清晰的表象;再通过电视录相验证学生的认识,促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样,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利学生掌握新知,发展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2.认识正方体。

(1)出示正方体模型,问:小朋友认识它吗?正方体有什么特征呢?请朋友带着这一个问题看电视录相。

(2)观看电视画面,指名回答:正方体什么特征?

[评析: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的基础上学习正方体就比较容易了。因此,这个环节直接采用看录相,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在看一看、说一说的?活动中,归纳、表述正方体的特征。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四、引导辨析,掌握本质

1.让学生分别找出学具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2.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怎样辨别长方体和正方体呢?(先小组合作学习,再请小组代表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结果。

3.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评析: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你是怎样来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习思考。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必须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进行搜索、归纳、整理,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学习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五、巧设练习,拓展新知

1.数一数。如图,

①图A中有几个小正方体?②至少补上几个小正方体就可以成为一个大正方体?(学生回答后,教师用电脑操作,图A→B,添加部分闪烁。)

2.想一想。如图:

(1)这些图片中哪些可以做成一个长方体?哪些不能?为什么?

(2)折长方体比赛。

(3)用12个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你有几种摆法?(在实物投影仪上操作展示)

[评析:这三组练习的设计,层次分明,学生在数一数、想一想、摆一摆的练习中巩固新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并且,恰当的电教媒体的应用,形象直观,简洁省时,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成功体验中,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

4.做一做。让学生用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自由上台展示作品,并介绍制作经验。)

[评析:这一练习的设计,让学生在做长方体或正方体中,复习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特征,了解长方体或正方体面与面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创新意识。学生自由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制作经验将本课教学推向高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中,完成本课的学习。这样,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发展了个性。]

[总评:长方体、正方体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初次接触立体图形。教学中,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但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的心理特点,很好地贯彻了活动促发展的教学思想,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愉悦、和谐、自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做一做、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的活动中,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构建过程,从而激发了创新意识,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那次我陶醉了作文 与人为善作文600字 小学作文我的朋友 没有水的日子作文 消防演练作文 菊花的样子作文 快乐的星期天作文200字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作文 我的读书生涯作文 英语作文提建议 二年级关于玩具的作文 我心爱的物品作文 我正开启未来作文600字 诗歌形式作文 什么的力量的作文 无锡南禅寺作文 自由与规则作文 小学生写信作文 诚实最珍贵作文 大学英语作文怎么写 写人作文方法 作文我眼中的 考研英语作文看谁的 人与自然作文300字 关于运动会的作文怎么写 消防安全作文350字 守护生命之源作文 作文校园里的桂花树 我的经历作文600字 四年级作文写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