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作文三大误区文章

2021-02-28 04:35:02
相关推荐

高考作文三大误区文章

高考,一直以来,均以“不为难考生”为原则。但言一“考”字,虽不可有“诈”,却不能无“障”。明“障”考你知与不知,能与不能;暗“障”则考你察与不察了。

从近年来的高考作文的现状来看,考生在以下三个方面依然容易陷入误区。

一、审 题

“审题”可以说是考场作文的灵魂,其作用之重要相信每个考生都能够了解。审题的偏差往往导致整篇文章档次的降低。同时,审题又是考生很容易出现失误的一个方面,具体说来,在审题方面,考生经常会出现以下四个方面的失误。

1、 审题不准

一般来讲,审题不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之间的差别把握不准;一是对文题所给的“话题”或“材料”本身的内涵理解不准。

话题作文是近年来使用频繁的一个考试作文形式。主要是用一个故事、寓言或名言警句等特定材料引出作文的“话题”。以00年高考作文题为例,其大意是一位登山者途中遇到暴风雪,却又遇到了一个冻僵的人,在先“救己”还是先“救人”之间经过一番“翻江倒海”的斗争之后,选择将这个人救醒,共同走出了困境。试题提示中说,“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碰上这样的生死抉择,但我们生活中也会面临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是怎么样选择的?又应该如何选择呢?”并要求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只要考生围绕“心灵的选择”选材,无论内容是亲历,还是遇到、见到、听到或是想到的,都算是符合作文要求。

在这个作文试题中,学生最难把握的是故事材料与作文话题的联系与区别。所谓话题作文是指从某一个材料中引发一个话题,进而以这个话题为切入点,展开作文思路。对于0年的这则话题作文材料,考生应从“登山者救人”这个事件中引出“心灵的选择”这个话题。围绕“心灵的选择”构建整篇文章。但是,有不少考生不能正确把握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之间的本质区别,错误的把材料本身当成了话题,导致审题的偏差。有些考生片面的关注了话题中的其他因素,如“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等,而忽略了“心灵的选择”这一特定话题要求,导致整篇文章中心的偏离。

在准确的把握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区别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话题本身的理解。与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留给考生的空间相对较广,但这并不等于写作时可以不着边际,天马行空。00年高考作文以“诚信”为话题,但有的考生误选了关键信息,置限定的话题于不顾,抓住艄公的“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大谈特谈人生的种种“取弃”和“得失”。0年的话题是“心灵的选择”,为数不少的考生不认真审题,仅仅就协作、互惠、双赢等发挥,严重偏离了题目要求。0年的话题“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判断”,包含了两方面的意思,即感情与认知的关系,但是一些考生的作文里只有感情没有认知,或者只有认知没有感情。04年江苏卷的话题为“山的沉稳,水的灵动”,但有的学生忽略了其中的深刻寓意,仅就江苏的山水景色展开论述。

2、概念不清

有些考生在写作文时,经常是围绕着一个话题中的概念“差不多”的词语来展开文章。出现这样的失误,有些人是因为对所给话题不熟悉,没话讲,于是就找一个与之相近的、自己比较熟悉的、“有话讲”的概念,洋洋洒洒写开去;有些人则是对所给的话题本身理解的就很肤浅,甚至根本不理解,于是就采用“模糊原则”,把与之相近的概念一次写开来。这样轻则偏离话题,重则另起炉灶。0年有考生把“诚信”误解为“信任”、“信服”、 “诚实的信念”、“诚实的信心”等等,有的考生则是把“诚信”与承诺、宣誓、誓言等划等号。结果是失之毫厘,谬之千里。0年有的考生既没有弄清“认知”是什么意思,也不理解“情感”与“认知”二者间的关系,又怎能写出切合题意的文章?05年有的考生看到“凤头、猪肚、豹尾”的话题,根本没有认真理解其概念就大写特写动物保护,让人啼笑皆非。

3、 立意不高

近年来提倡考生“立意新颖”,鼓励学生写出个性,这是很好的。而某些考生却错误的认为“新颖”就是“标新立异”,个性就是“和别人不同”,就是“逆向思维”,于是故意和话题唱反调;更由于高考考生本身年龄所致,看待问题很容易出现偏激的现象。比如0年有的考生认为诚信毫无用处,在作文中将“诚信”贬到一文不值,大有将其“弃之而后快”之势;还有些考生借“诚信”话题来抨击社会的阴暗面,并将其片面夸大,将我们所处的社会说得一无是处;还有些考生在高考作文中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表现出对生活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所有这些都体现了考生在做人素质方面的不足。正所谓“文以载道”,一篇文章,结构再怎么严谨,文笔再如何优美,如果立意不高,甚至不健康,那么整篇文章的档次都要下调,列为“不入流”之类。而这样的考生,也是不符合国家选拔人才的标准的。

4、 扣题不紧

有些作文,从头至尾都没有出现话题、话题的关键词或是与话题相近的表述,就是说整篇文章都没有点题,这样是很影响成绩的。如果文章写的很好,主意显露,紧扣话题,当然不必画蛇添足,故意点题;但如果文意晦涩,或文意一般,那还是需要扣题之笔的。作为考生,应该站在读者的立场,或者说是站在评卷老师的角度来看自己的文章,对于话题的论述,要相对明显一些。还有一些考生在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甚至是每一段的开头或结尾都提到了话题或关键词,但除了这些词语之外,整篇文章就再无与之相关之处,也就是说,考生只是提到了某个词语,但文章却并非围绕其展开。所以,仅是在形式上扣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从内容上紧扣话题展开。不过相对而言,扣题总比不扣来得好一些,因为这毕竟是合乎题意的外在表现。

二、文 体

近年来的高考为了给考生更大的空间,对于文体的要求大部分都是文体不限,这已经成为高考作文的一大趋势。但考生对“文体不限”的理解,也成为考场作文的一个难点。从文体这个方面来讲,考生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正确把握“文体不限”

有不少考生认为,“文体不限”就是没有文体界限的区分。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现在文学界固然流传着一种“跨文体写作”的观念,并且在现有的文体类别中也的确有着“跨文体”的边缘性文章类型,如政论与文学之间的杂文,通讯与小说之间的报告文学等等。但是,就宏观的写作理念来讲,文体类别的区分还是明确存在的。而且,对于高考的考生来说,这类的文体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驾驭的。因此,文体仍然是高考作文评分的一个重要依据,不同文体的形式规范和规则仍然是作文优劣的一个重要前提。近两年来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都明确规定:“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也就是说,考生虽然可以根据自己写作特长选择任何一种文章体裁样式,但是他所写的文章必须符合他所选定的那个文体的基本规范。

2、文体类别

一般说来,对于大部分考生,考场作文常用的文体就是记叙文和议论文。那么,考生就应该清楚的知道记叙文和议论文各自的要求和特点。比如说,考生想写记叙性文章,他就必须采用叙述、描写的方式以记人、叙事为主要内容。同样,想写议论性文章,考生就必须采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方式,以议论说理为根本目的。当然,文体规则是某一文体从外在形式到内在意蕴的"相互关联的整体性的要求,比如,散文、评论分行押韵不一定就是诗歌,有故事有人物也不一定就是小说,这就要求考生在作文过程中必须具有敏感的文体意识,写出来的作文不具备明确的文体特征,便会被视为不符合文体要求。

3、 文体意识

在高考中,不少考生的作文没有明确的文体意识,导致了作文的某些方面不太符合文体要求。虽然有些考生也较为准确地把握了自己所选定的文体的基本牲,但是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却没有处理好具体的细节,从而也导致了某些方面的文体不符。比如,以“选择”为对象而写议论时,论据交待过于详尽,甚至出现了记叙性文体中的对话和细节描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证明论点的力度,影响了论证效果。同样,有的以“选择”的故事为核心写作记叙文,也出现了过多的议论,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人物、故事的形象性。甚至有的作文叙述和议论并重,通篇都没有明显的文体特征。可以说,这些或多或少的文体不符的现象,都是没有正确理解“文体不限”的结果。

三、语 言

在把握了作文的审题和文体两方面之后,一篇文章的中心和结构框架就可以出来了。下面的工作就是如何把文章的中心用适当的语言表述出来。语言的好坏,关系着文章表述的效果,同时也能够表现考生的文笔和文学素养,所有的优秀作文都无一例外的在语言的运用上显示出了功底的扎实和技巧的娴熟,与此相应,为数不少的低分试卷大都明显地表现出了语言基础能力的薄弱。所以也是作文评分的一个重要标准。目前,考生在语言运用上,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生动”并非“浮华”

不少考生片面的理解作文的语言生动就是辞藻的堆砌,就是所有的优美文字的组合,于是就不顾一切的寻找那些所谓的“优美”甚至是“凄美”的文字罗列起来,结果导致文章看起来似乎是辞采绚烂而实际上却是内容空洞。其实,所谓语言的生动更多地讲究表意的恰切,讲究语句的凝炼与语调的和谐。不管是华丽还是质朴,只要能够恰切地表情达意,以和谐的语调、节奏准确地描摹出事物形态,都算是生动的语言。所以考生更多的应该看这样的语言是否有利于表情达意,而不应把注意力过多的集中在辞藻的绚丽上。

2、把握文体语言

不同的文体,语言有其各自的特点,不同的文体也有各自不同的语体要求。一般来说,记叙性文章尤其是文学性文体大多侧重语言的描述性形象性,句式往往较为灵活,词语搭配也更生活化,而议论性文章的语言则追求严密的逻辑关联,因而更讲究句法规则和词语搭配的准确。但也并不是说记叙文中就不能用议论性的语言,而议论文中就不能用记叙性的语言。在记叙文中的议论性的文字要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要深刻有力;而议论文中的记叙性的语言一般是在运用论据时使用的,要简洁明了,不应该占用过多的篇幅。

3、文面书写

卷面的书写是很多考生都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而的确又很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尤其是近年来我省的高考阅卷已经改为电脑阅卷,这就更需要广大考生重视书写文体。很多同学字迹潦草,或者字体过小,笔画过细,这样扫描到电脑上根本看不清楚。还有些同学很刻意的想使自己的字有一个“体”,片面的追求“草”,以为这就是字体成熟的标志,孰不知,正是这样的“成熟”的文字,给阅卷造成了困难,影响了作文的成绩。平时考生应该注意书写,做到字迹工整、规范,卷面要整洁。还要注意在考场写作文时最好时考虑的比较周全之后再下笔,以免在卷面上修改涂抹影响整个卷面的整洁。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学生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也是在高考作文中经常出现几个误区。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优质作文 书信作文格式 我是什么 作文 初一作文500 作文我的烦恼 误会 作文 钓鱼的作文 家风的作文 春季作文 小兔子的作文 思念的作文 优秀作文800 疯狂作文 四年级语文作文 消防员作文 行走作文 优秀作文500 语文高中作文素材 作文打屁股 自由的作文 热闹作文 作文题目初中 温馨作文 守护作文 作文 我的梦想 高兴作文 眼睛 作文 南京作文 作文题记 孤独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