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不想长大高二作文

2021-03-01 15:25:02
相关推荐

不想长大高二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想长大高二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不想长大高二作文1

近日一份调查显示,80、90后中潜藏着大批的“不想长大族”。为什么他们不愿意长大?这不愿成长的意愿,于他们,于大众,又意味着什么呢?

我能够体谅他们对童话世界的向往,虽也无法苟同“不成长的人都缺乏责任感”这一观点,我更不赞成怀抱畏惧之心而拒绝望向现实。虽不能妄言每位不想长大族都缺乏责任感,但毋庸置疑,他们在逃避,在惧怕,他们缺乏的是直面的精神。或许是渴望幼时无论遭受何种委屈都会为他们敞开的母亲的怀抱,当他们长大后,将不能再肆意撒娇;又或许是尔虞我诈的勾心斗角使他们害怕……总之,他们沉溺于过去美好的幻象,顽固地将自己束缚在华丽的象牙塔中,为不想长大找出的无数理由,是在粉饰那颗恐惧于未来锤炼他们的风雨的心。

诚然,纯洁的童话世界是每个人心中一片清宁净土。可只有当我们承担起与年龄相称的担当与责任,这片净土才不会被磨蚀价值而变得空洞。蕴藏于此的童心,当是我们心灵的居所,是为了让我们喘过一口气更好地担当前行。人只有在意识到了身肩的责任并主动承担它的时候才算完全。现实社会需要的是有参与感且不惧风雨的人。若人们沉浸于“不想成长”中,这是以一种“任性”的姿态时社会与自身滞留不前,于己于众都无多促进。

王开岭曾引用道“去吧,去尽可能多的经历风雨吧。”风雨虽大,锤炼我心。所谓成长,就是不断击败过去弱小的自己。一味逃避于事无补,兜兜转转间目之所触唯有家旁风景,而敢于面对风雨的人,早已走出了那片幼时的居所搏击长空。或许在不愿长大的人心中,成长不仅意味着风吹雨打,更是要他们获得成功。其实不然,成长不意味着夺取怎样辉煌的果实,而只是成长本身。只要人在使自己成长的途中,无畏地挑战自我,人即为自我。

阳光只会献给经历万千风雨之人,去吧,去成长吧,经历尽可能多的风雨,方有新生的自我。

不想长大高二作文2

朱颜辞镜花辞树,最是人间留不住。

——题记

新年伊始,又看了一遍《十八岁的天空》。堂姐说:“你还没到高三,不会了解那种心情。”我想了想,确实还没到,但却真真切切地感觉到老了。

每次抬头仰望那片无际的蓝天,总觉得那是生命中最美的点缀。蓝天像是条能让人刻骨铭心的记忆线,冷清又不失温暖,它的颜色永远是最难捉摸的那种。有的时候,天蓝在明媚的阳光下给人一种暖暖的幸福感,简单却美好;有的时候,它在冷冷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阴郁,像是血液的粘稠感。但它从来不会有太过浓烈的入侵,那样柔嫩且细微的浸染,就像蓝色妖姬的花瓣。

蓝天,天蓝。

我是个自私的懒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伤春悲秋,走不出去亦不想出去。教室的墙壁在某个时间段被刷成了绿色,原来的天蓝色被覆盖住了,只是因为谁说的一句话“蓝色是忧郁”。也许蓝色的妆容在高中一年级的时候里被摧残得略显残缺,与充满活力的他们太不和谐。人们总不爱残缺的事物,认定残缺是丑陋不堪的。但我会恋旧,缩在角落细数着那些逃过一劫的若有若无的天蓝色。

蓦地想起当初的“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当它被那几个贴得歪歪扭扭的“携手奋进”代替时,原本天蓝色的墙壁瞬间黯淡。直到我看不见那片蓝,如同那条线被硬生生地扯断了。一如自己荒废已久的笔墨,到最后只剩下淡漠。但还是有那些一丝满足,至少会有人来对我说:“我还是觉得原来的蓝色比较好看,看这绿色和幼儿园似的。”

老实说,相比之下,绿色的寓意会显得较为积极向上,但也让空间变得愈加狭窄。就好像,原本躺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看白云的时候突然被扔进了一辆拥挤的公交车,抬头只能看到有限的一个小角落。只是一个小角落而已,为什么还要挤下那么多东西让它显得更加卑微?

我们容易忽然爱上某些人,某些事,最开始来得过分浓烈。然后我们信心满满地把它们放到时光的风箱中。有的只是被烘干了水分,尽管已经不再有往日的光彩,但总归还是剩下了躯壳保存下来,证明它真实存在过。而有的却是灰飞烟灭,再也找不到曾经的美好,繁华落尽,终究是如梦无痕。也许很久以后的一个下午看夕阳时突然想起,悲伤也好,幸福也罢,都化作嘴角小小的梨花。

当最后一抹天蓝消失的时候,我想起贝说的“物非人非”,真的不再属于我们了。请你原谅我的无能,我只能看着它消失,也不知道哪来的那股委屈,跑去找贝抱怨我们的天蓝色不见了。然后发现她班里的墙壁竟刷成了天蓝色,无端给整个教室添了一丝凉意。至此,我才发现天蓝有种隐忍的孤寂,那种空旷的寂寞与孤傲即使在喧闹的教室里也无法消褪。你说,是不是心还在就够了?在哪里不一样呢?

蓝天像是巨大的树洞,装着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不知道想念的方式是不是仰望蓝天,但每次看到蓝天,那种没有限制也没有边界的幸福如海啸般可以在眨眼间吞噬一切。蓝天那么宽容,装着过去,看着现在,想着未来,它把每个人的永恒望尽。如果能和蓝天进行一场对话,我想问问它是不是也明白悲欢离合,也能够感受到曲终人散的寂寥和空虚。

在心灵迅速衰老的那一年,天空带着纯粹的干净,平平淡淡的,最后安静抽离。

记不清是哪一天教室里放着一首不知名的歌,反复着那句“这是我们都回不去的从前”,我有些疲倦地靠着已是绿色的墙壁,问同桌:“为什么我们都回不去从前?”我知道我问不到答案。这个问题这么难,没有选项,无法计算。

郭敬明的《小时代2.0》里,当林萧看着卫海和南湘的背影,她想起崇光写的一段话:

你要相信世界上一定会有爱你的人,无论你此刻正被光芒环绕、被掌声淹没,还是那时你正孤独地走在寒冷的街道上被大雨淋湿,无论是飘着小雪的微笑清晨,还是被热浪炙烤的薄暮黄昏,他一定会穿越这个世界上汹涌着的人群,他一一地走过他们,怀着一颗用力跳动的心脏走向你。他一定会捧着满腔的热情和目光里沉甸甸的爱,走向你、抓紧你。他会迫不及待地走到你的身边……他一定会找到你,你要等。

而我是在仰望蓝天的时候想到了这段话。位置移到第四组的时候,我开始坚持不懈地把墙壁上的绿色一块块破坏掉,一点点地剥离,直到露出了一小块白色。可再怎么努力,我也找不回天蓝了,专属我们的天蓝。

说了这么多,但是如果真的问我最喜欢什么颜色,相对于天蓝,我更偏爱白色。也许是因为天蓝太完美,它承载的是整个蓝天,我爱不起吧。

不想长大高二作文3

“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丰子恺如是说。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我们每天都在快马加鞭地往前赶,却忽略了那年少的烂漫。当下,“不想长大族”怀抱一颗“年轻的心”不想长大。

长大是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现在社会上存在这样一群人,身为80、90后明明已经长大却渴望年轻。他们卖萌扮嫩,热衷于看动画片,不愿意结婚生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究其根本,是在巨大的生活压力斗争下,他们选择了逃避,逃避到轻松愉快的童话世界里。有人说:“长大后世界就没有童话”,我是赞同的。的确,童话里英俊帅气的王子一定会娶到美丽善良的公主,而恶毒的皇后后妈也一定会自食其果,童话里的一切都会有个幸福美满的结局。然而,现实生活中却不是这样,人们达不到童话里的境界,所以把身心寄托在童话里,找寻心灵的慰藉。在充满粉色泡泡的梦幻城堡里,人们忘却了自身,沉浸在一望无际的甜蜜里,抛却了一切烦恼。我想,这才是人们热衷于童话的根源吧。

但是,童心依旧是童心,回到现实社会中,还需要正视责任。有人说:“缺乏责任感就会拒绝成长。”我们不能一概否认,但也需承认,有些人拒绝成长确实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给80、90后贴上“不想长大”的标签,他们表面上喜欢卖萌,喜欢童话,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他们略带幼龄化的行为却展现出对现实社会责任的逃避。他们把怀念小时候美其名曰:不想长大,其实也是害怕走出作为对小孩子安全舒适的环境后,无法适应社会上的压力和独自面对万千世界的不安与迷茫。

当这样的群体越来越壮大时,他们自然而然地有理由不愿结婚生子承担家长责任;毕业后不愿脱离父母而选择啃老……社会是一个巨大的齿轮,每个人都处于这个齿轮上的一个环节,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自存在。既然存在于这个社会,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不可一味地一头扎进童话世界里逃避现实。没有长大的日子固然美好,但毕竟会离我们而去,沉溺于美好的过去,会让人缺少责任与担当,不利于进一步的成长与发展。只有经历了依附家庭到走向社会,我们才可以真正称之为“成长”,才可真正称之为“成人”。

虽然岁月磨平了我们的棱角,但是我们内心住的那个小孩还是不想长大。一年多前《大圣归来》开播时,影院里坐着好多大人,有小孩不解地问:“这不是动画片吗?为什么这么多大人来看呢?”得到的回答是:“因为他们都在等大圣归来啊,等着等着就长大了。”保持一颗童心的确是好的,当代的年轻人在缅怀过去,想要“永葆童心”时,却也不要忘记了担在肩上的那份责任。

梁启超曾经说过:“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楚,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承担起了责任,童话才会显得更甜蜜,才可以真正享受乐趣。保持童心与承担,长大了也有童话。

不想长大高二作文4

王小波曾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可放眼当下,当人们完全抛却眼前而在诗意中恣意膨胀时,这诗意童话结果却催生出成批当代“巨婴”,在不想长大的声明中消弭现实。这般“童心”,又有多少可取?

“不想长大”的心境众人皆有,怀揣童心也可以理解:在童话的纯真无瑕与现实的`虚伪逢迎的巨大反差中,以一颗纯洁之心不为染指,本意的确无可厚非。然而当童心过了度,心中的诗意放大到现实,索性不与社会往来时,这种用乌托邦代替现实、不接触便觉万事大吉之行又何尝不是一种逃避?童心不等于幼稚,若连直面现实的勇气都没有,建立在逃避之上的行为又能有多少坚固,这种“童心”又有多少现实意义?

卡夫卡有言:“人只因承担责任才是自由的。”或许也可以说,只有承担起与自己身份年龄相称的责任之后仍葆有内心的诗意与追求,这样的童心才不会是空心的、去价值化的。公域下的社会所要求的不只是思想上的公民,更是有参与感的人;人也只有意识到自身责任,才能算是完全。一味强调“不想长大”而遗忘了自己的责任的行为,不是任性又是什么?人们沉浸于童话而忘却职责,这无疑是一种滞留,于人本身的促进作用却无多。

着眼现下,“不想长大族”的兴起已非一时之谈。早有“宝宝体”蹿红网络,成批“宝宝”们活跃于社交网络,受众津津乐道,无意间也加深了“不想长大”的观念。当个性缺失弥漫于大众,谁又能站出来指责,说出一个“不”字。于是,当我们目睹一个个身强体壮,素质完备的成年人犯了错,竟能以“只是一个孩子”伸冤辩驳时,实当反思,试想,若人人都呐喊着“不想长大”而心安理得地不出力坐享其成,这个社会怎能进步?个性又怎能发扬?

当然,拥有童心本无错,怀揣赤子之心为社会发声也应得到理解,应当思虑的是如何平衡童话与现实的重量。追求童心而非幼稚,追求无须声张的担当,而非假以托辞的逃避。让内心的远方在行为的护佑下有所安身,让浸染世事的凡心在坚守中返璞归真。

愿人们都能于童话与现实的两岸摆渡出自己的平衡,在现实的厚重中沉淀底气,让童话成为现实的补充,明亮而不刺眼地绽放。

不想长大高二作文5

已经忘记是第几次这样呆呆的看着天空了。看着很蓝很蓝的天上飘着几朵淡淡的云,看着手上的青春像空气一样悄悄走开,总有一种感伤在心头蔓延……郭敬明说“我们用45°的角看天空,一半明媚,一半忧伤。”好象很对哦。

看过一篇文章―《纪念我最后的六一》。突然想到了自己,记得上一次的六一是和同学们一起过的,那天刚刚到班上,就有人对我说六一快乐,那时侯我们都好开心,当时我看着笑的像小孩子一样的他们,莫明的就流泪了,我们到底会有一天和六一说再见。

不论我们怎么样拒绝长大,我们最终还是告别了小时侯。现在的我们都已经站在青春的尾巴上了,在高中的教室里为三年后的高考做准备,而那些以前的美好都已经散落天涯了吧。

长大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毕业前还说着永不分离的人,再见面就形同陌路;从前总记得给朋友发张贺卡,现在连电话都不愿打;以前我们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现在却躲的越远越好……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要长大,要不停的伤害别人和被别人伤害。终于发现长大不只可怕,还可悲。

总喜欢把自己隐藏在坚强的外表下。每当我抬头看天,太阳那沉默的痛着的金色都会刺中我的心,无端的疼痛。我从来都抓不住身边的幸福,我总是一个人难过。我终究还是改不掉自己的那分任性,面对遗失的东西,只会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人只有这么一辈子,既然长大是我们不可改变的宿命,我们理应活的飞扬跋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借物抒情的作文300字 海边作文200字 获得启发的作文 一般将来时作文 作文《我的烦恼》400字 我最喜欢的一个人作文600字 写广场的作文 青春材料作文 关于柴犬的作文 诚信的重要作文 作文素材精选 描写夕阳西下的作文 作文校园的一角300字 五段式英语作文 邀请信英文作文 成语故事作文200字 生活因什么而美好作文 秋季作文500字左右 南海影视城作文 生活如诗作文700字 终点也是起点作文 我的理想作文怎么写 作文污 浙西南革命精神作文 跪射俑作文 二年级作文好词好句 中国成就作文 有你在我身后作文700字 放假了作文400字 学期计划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