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学生创造性作文写作指导

2021-03-08 06:10:02
相关推荐

中学生创造性作文写作指导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学生作文指导:如何写出创造性的作文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面对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代八股文,我们曾忍受着批改作文的乏味与沉闷,学生也忍受着应付作文的苦恼与迷惘。偶然有几篇佳作,在全班一读,大家一听就知道抄于哪本作文选;有时遇到满篇锦言佳句,再细读,原来没有灵魂;有的文章倒过来读,结尾处豪气冲天,再看前面,空话连篇……

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应试作文,让我们的莘莘学子学会了做假大空废的文章,他们的作文越来越远离生命本体,脱离生活实际。我们的作文教学也走进了恶性循环的怪圈,远离做人的宗旨,如缘木求鱼。

再也不能这样教,再也不能这样写。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开放性、实践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给他们鲜活的生活,鲜活的思维,做创造型的人,作创造性的文。

一、引进生活之活水,提供创造之源泉

高中生写作文首先遇到的就是“写什么”的问题。长期以来,学生已习惯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应试书”,因而忽略了生活这部无字书。生活才是文章的源头活水,要把学生从“无米之炊”的困境中引出,就要引进生活这一取之不尽的活水,引导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有所思、有所感,不断积累生活素材。为此我开展了两样活动:“谈天说地”和“即兴演讲”。

每周二早读课上,利用二十分钟让同学们“谈天说地”。前十分钟是组内交流,后十分钟按顺序上台讲读自己的文章,进行全班交流。文章在课前准备好,内容包罗万象,从茫茫苍穹到鸡毛蒜皮,从国内外热点新闻到自己内心的点滴感受,只要有真情实感,有创见都可以进入“谈天说地”。如孙强同学的《WTO与中国农业生产》、《女权运动之我见》,孙超同学的《武侠小说与骑士文学》、《2050年星际战争》都是“谈天说地”的精品。从题目就可知他们不再一味地沉溺于封闭的“读书─应试”环节之中,而是处于写作主体的地位,思考社会,感悟人生。

每周一、三、五语文课前3到5分钟是“即兴演讲”,栏目有“时事追踪”,要求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时事并对热点事件进行点评。“今日说‘法’”介绍新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写作方法,给大家一些启迪。“都市风景线”以清新的笔调描绘身边自然景物或进行人物速写……

这样活动一搞,学生就感觉到生活是如此缤纷绚丽,值得写的东西太多了。从而促进他们课外多观察,积累素材,为作文输入新鲜血液。

很多同学下笔前感到心中有千言万语,但一写出来就语言干巴,想引用名言锦句,搜肠刮肚也想不出半句。为了丰富他们语言,我在每周二、四语文课前5分钟安排“吟诵”活动,即提供大量的名言锦句和典型事例让学生死记硬背,增加语言储备,收以了良好的效果。

创造不是凭空捏造,有了生活的积累和语言材料的积累,创造就有了源头。

二、引进创造性阅读,启发创造性思维

仅仅有生活素材和语言材料是不够的,具备创造性思维才能写出风格独特的文章来。灵感的火花怎样才能激发出来呢?爱默生说“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这给了我很大启发:用创造性阅读激发创造性思维和创作灵感!

由于读者和作者同样是生活的参与者和感悟者,高中生和作家相比,对生活的解读毕竟肤浅,甚至幼稚,但只要出于真情,应该说两者是相通的。

创造性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和作者的某一见解,某一种情感发生共鸣,激发出灵感的火花,从而捕捉,加以生发,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或者是借题发挥,就作品的内容或形式的某一点加以发挥。教完《荷塘月色》后,我把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俞平伯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周作人的《乌篷船》四篇散文打印给实验班学生自读后自己命题写作,老师只是对作者作了适当介绍,结果学生写出了文质兼美的优秀文章。如许阳阳同学在《生命的辙痕》里写道:“这样,平生我第一次看见了真正的夜,黑夜在不透明的视野中撕絮般无声裂开。……这场角斗充满了恐惧与怨愁”;有的从作者的人品方面借题发挥,对朱自清和周作人的人品作了淋漓尽致的剖析比较。美文打动了学生的心,开启了灵感的闸门。创造性阅读激发了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靠激发,经常进行创造性阅读训练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如续写训练:古斯巴达王国里智慧女神雅典娜降临,她赐给小伙子们镌有女神名子的宝剑,而只有斯巴达得到的是短剑。斯巴达的.母亲却安慰斯巴达:“你向前进一步,剑不就长了!”……实验班同学的续写就明显好于普通班。如:朱磊同学选择议论文体,从人类社会的进化谈起,进而谈及民族工业与关税保护,得出“发挥人的主主观能动性是成败的关键”,写得洋洋洒洒、严密犀利。荀慧娟同学则把神话故事续写成一个生动逼真,情节跌宕的神话小说。……实验班学生的作文显得个性纷呈,辞彩焕发。他们的思维鲜活了,思维的角度、思维的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三、引进人文精神,进行美的创造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精神在膨胀,人文精神在渐渐失落。由于应试作文的误导,种种作文技法、作文辅导资料铺天盖地,作文教学走向了“技术主义”,形成了从文出发而不是从人出发的作文教学格局。因而学生作文充斥着“文字化妆”(林清玄语),很少顾及“精神的化妆”,更谈不上对生命的关注与思考。文章浮躁、空洞,缺少灵性。

所以,中学生作文应返朴归真,回到“做人”的根本上来,即为做人而作文,以作文促做人。在作文活动中始终启发、调动和维护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把作文作为他们自觉目的,把作文过程升华为审美过程。通过让学生把摹仿美和创造美结合,符号美和经验美结合,从而把主体精神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在更高的层次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为了让学生的文章写得有深度,有广度,有人文气息,有美感,我为他们借阅了大量的杂志,如《读书》、《读者》、《美文》等,让他们在学者、作家的精神世界中汲取浓浓的人文精神,养成反思和人文关怀的思维习惯。在那些至美的艺术世界中领略美的风光、感悟美的真谛、酝酿创造美的冲动。

张耀同学在日记里写道:“读完余秋雨在黑龙江边的喟叹,我仿佛看到了孔子在川上慨叹‘逝者如斯夫’时无奈的表情,又仿佛看到了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时感伤的泪珠……,这些都让我想起了海德格尔的一句话:‘人,诗意地栖于大地之上’……”我对这位同学说:“再读读庄子,你会写得更好。”果然,不久她拿出了她的一篇“美文”,虽然幼稚,但很真诚。美的力量激起了这位同学创作的冲动。

做创造型的人,作创造性的文,铸魂于心,溢情于文。长期训练,一定能够提高学生做人的素质、做文的水平,使学生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动作文,主动创造,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坚持的作文素材 游玩作文400字 英文春节作文 假期生活的作文 跑步比赛作文 风景作文500字 下雨了作文 中考语文作文题目 英语作文60字 农村生活作文 九寨沟作文 作文可以写什么 写兔子的作文 快乐的时光作文 想像作文 英语作文短篇 我的宠物作文 热爱生活作文 美丽乡村作文 英语作文好句 作文放鞭炮 初中作文300字 三年级作文三百字 诸葛亮 作文 诸葛亮作文 写奶奶的作文 雪花作文 高质量作文 优质作文 书信作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