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道教信仰对现代社会伦理带来的影响论文

2021-03-10 07:45:02
相关推荐

道教信仰对现代社会伦理带来的影响论文

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从创教之初至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作为支撑道教体系的核心——信仰系统,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其对国人的影响则更加多样化与复杂化。

一、道教神学伦理脉络

道教是我国的传统宗教,它的历史远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并逐渐形成于周秦两汉,发展于魏晋,兴盛于唐宋,在明朝世俗化,清朝民国逐渐衰落。它以鬼神崇拜、方仙信仰、黄老学说为基本源头,以儒家思想、墨家思想、易学理论、阴阳学说为重要源头,以《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为三大经典,并陆续形成了五斗米教、太平道、金丹派、灵宝派、上清派、茅山派等分支。道教的内涵博大精深。其基本命题“我命在我不在天”,促使人们形成了不为物役的人生态度和独立人格。《逍遥游》中写道“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乘天地之正,而御大气之辩以游无穷”,体现了道家思想对清静恬淡的心态、永恒和谐的精神境界的超然追求。道教门人难能可贵地提出了朴素辩证法:在“道”这一根本规律支配下,事物的对立双方会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这些都是道家思想对人类文明所做出的贡献,而这些思想也体现了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友善”等内涵。道教信仰即道教神学伦理,其实质就是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伦理,是一种宏观的宇宙伦理。它通过“天人感应论”、“身神说”等理论将道教伦理规范的社会劝化功能进行了强化,使其具有了很强的社会控制力。在历史沿革中,从渗透进统治者的学术权威,再到人们生活中进行宣扬,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信仰系统。对于道教中神仙一词,《说文解字》这样写道:“神,天地引出万物之者也,从示,申声。”“仙,人在山上皃(貌)。”由此可见,神与仙是两个不同级别的存在。神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是固然存在的。而仙则是凡人通过修炼“飞升”而演变的。庄子将神仙分为了天神、地祉、人鬼三类,《太平经》则分为了神、真、仙、道、圣、贤、人七类,而东晋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则完善到了七百多位神仙。因此,道教中神仙系统的特点便是“杂而多端”,而极端复杂的神仙信仰也让不同的人有了不同的“需求”。神仙信仰的形成就在于人们有“需求”。主要是人们对生老病死的恐惧和对长生不死的追求。

神仙们远离尘世长生不老,在“三十六天”、“洞天福地”等仙境逍遥自在,并具有高强的法力,这不由引起凡人的艳羡。在科技极为落后的时代,人们的求生欲望使世人纷纷相信世间有鬼神,并走上了修仙求真之路。而神仙信仰之所以得以存在并不断发展,也在于中国民间集体潜意识的爆发。传统农耕时代,人们的各项权利特别是生存权无法得到保障,人的强烈的不安全感促使人们希望得到诸神的保佑,以求得平安。因此,道教信仰在我国生存土壤肥沃,生存空间广大。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信仰系统,对中国现代人类伦理有着深刻的影响。

二、道教信仰的影响

首先,道教信仰对中国社会稳定起到了促进作用。从“创世元灵”到天地散仙,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的神仙管,俨然一个封建王朝。同时,道教“管事”的神仙也有新老交替的现象。第一代创世元灵,第二代则是鸿钧老祖、鲲鹏祖师、女娲、陆压道人,第三代则为元始天尊(盘古)、灵宝天尊(通天教主)、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第四代为玉帝昊天,第五代则是助周伐纣大战中封神榜上的神仙。而神仙体系也体现着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神、仙、佛共同以玉帝为尊,但玉帝为虚君,天、地、人三界互通有无。

可以看出,神仙体系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映射。我国封建制度从现实生活上和精神信仰上都禁锢着广大百姓。而封建制度被推翻后,道教思想所提倡的“避世修真”仍然让很多人不问世事,修炼自身。许多现代企业管理人员也根据“太公律”构建了“无为”管理模式,为我国企业发展探索出了新的道路。因此,道教信仰稳了民心,便稳了社会,成为了特殊的维稳机制。其次,道教神仰促进了现代人的人格完善和发展。“得道飞仙”是道教徒的终极追求。“欲修仙道,先修人道。”道教认为,只有做好了自身,才有资格修真成仙。

所以,因为有信仰,道教的很多教条成为了世人的做人准则。为了让世人虔诚信奉,道教传承者在原有的天神体系的基础上引入了“仙”的概念。而“仙”是由凡人通过的修炼而演变的,所以道教传承者将每一位“仙”的事迹都作了详细描述,以此作为世人修仙的蓝本。如“八仙”的故事。道教从神仙的高度审视人的行为,将外在控制转化为人的自我控制,从而真正达到影响人格的效果。最后,道教神仰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明伦理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三大源泉。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核,融入了道家、阴阳家、法家等学说,将“天人感应”作为官方权威理论,促进了儒家与道家的融合。东汉初期,佛教兴起,并在隋唐及五代时期走向辉煌。由于唐王朝的国姓为“李”,道家创始人叫“李耳”,所以唐朝尊道教为国教。其间武则天称帝,为了打压李家,武后称自己为“弥勒佛”转世,并大力传播佛教。宋明时期,理学兴起,儒、释、道三家开始融为一体。

这也体现在了道教信仰系统中,根据道教经典论述,创世元灵二徒弟鲲鹏祖师的徒弟分别是接引道人(如来)和准提道人(菩提祖师),而如来便是西方教的教主,燃灯道人(燃灯古佛)、慈航道人(观音菩萨)、文殊广法天尊(文殊菩萨)、普贤真人(普贤菩萨)等神仙均跟随如来创立了西方教,成了“佛”。由此可见,儒、释、道三家是互相渗透、互相吸收,并趋于同一的。根据三家基本教义的不同,有学者将其归纳为:“儒教治世,道教治身,佛教治心。”但三教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三、相关对策建议

在道教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道教神学伦理思想发展的趋势是一个曲折迂回的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不同阶段的道教神学思想既阻碍了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也适应了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基础。道教信仰作为一种宗教特质,如何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发挥最大的作用,是宗教事务管理者、研究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是坚持和完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政策层面最大限度地保护中华文明中的道教神学伦理思想,对道观等宗教场所予以保护,传承道家思想;

二是运用中国先进文化对其进行“包容性”的改造,发掘优秀品质,使之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并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来;

三是加强主流网络媒体的宣传,大力传播“神话故事”中正面的、积极的内容,力求完整准确地阐释思想内涵,对歪曲经典、罔顾历史的书籍、电视剧、电影,在不违反言论及出版自由的原则下对其进行控制;四是适时适度利用道家神学伦理思想,使其成为相关领域的“维稳器”、“发动机”和“润滑油”。综上所述,只要我们用合理方式对道教信仰进行引导,它就能促进我国社会伦理思想的完善与发展,也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心愿500字优秀作文免费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六年级 心儿怦怦跳400字优秀作文 故事新编作文400字左右 家乡的风俗400字优秀作文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朵作文 三年级寒假作文300字 我的成长故事作文400字 小书虫作文300字三年级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 好习惯伴我成长作文 借景抒情的作文600字 他生气了作文450字 史上最搞笑的作文 被自己感动作文 我最喜爱的老师作文 写读后感作文400字 某某我想对你说作文 打屁股作文1000字 我帮妈妈做家务作文 亲切的怀恋作文 关于洗碗的作文 漫画老师作文500字 有你真好作文400 父爱如山的作文 演讲稿作文格式 我心中的太阳作文 童话故事作文400字 难忘的教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