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药储存养护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2021-03-15 15:50:02
相关推荐

中药储存养护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第1篇:对中药储存及养护的主要影响因素

中药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中药组成部分,由于其所含成分复杂、性质各异,储存不当可导致中药出现变异现象[1],直接影响着药物的疗效,因此,做好中药的储存、养护工作十分重要。而中药品种繁多、性质复杂,其储存及养护也是一项十分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受到环境因素、内部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即对中药储存及养护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1影响中药储存及养护的因素

1.1环境因素空气与日光部分中药材中含有脂肪、糖类等成分,在自然条件下存贮过程中,空气中的氧及臭氧可使其氧化分解,导致中药发生变异,在导致中药变异的因素中,这一因素有着关键的作用[2]。长时间暴露在阳光照射下,一些中药中含有的色素会被破坏,引起中药的变异。

温度温度是影响中药储存及养护的主要因素,具有关研究表明,中药中含有的成分一般在15~20℃的常温下较为稳定。温度过低可给一些鲜活的中药造成不良影响[3~4],如鲜姜、鲜石斛等一些鲜活药材在储存温度低于0℃时,其中含有的水分可结冰,损伤细胞壁及内容物,导致药材局部细胞坏死;温度过高,也会给中药的存储带来不良影响,在植物性中药,尤其是伞形科、樟科、唇形科等中药中含有挥发油,有挥发油的中药都有着浓郁的气味,中药材的气味是其本身的成份使然,多数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成分,在温度高于20℃环境下,挥发油可缓慢挥发,温度高于30℃,挥发速度可加快,导致药材气味减退或消失,影响到药性;在桃仁、杏仁等一些果实和种子类植物性中药和哈士膜油、蛤蚧等动物性药材中广泛存在着油脂,在温度高于35℃的条件下,油脂可发生酸性反应,导致中药材出现“酸败”现象;储存温度高于35℃还可导致乳香、阿胶树脂类、胶类药材因温度过高而软化黏连;害虫、霉菌等在20~25℃时易生殖繁殖,导致中药才受虫蛀和霉变[5~7]。

湿度一般中药材的含水量为10%~15%左右,若空气过于潮湿(相对湿度高于70%),中药材包装密封不严,可导致中药材含水量增加,一些含糖质较多的中药材可因含水量增加而发软、霉变或虫蛀;相对湿度低于60%时,可导致中药材中的含水量下降,影响药材药性[8~9]。

1.2内部因素影响中药材储存及养护质量的内部因素主要有虫蛀、霉变、风化、变色、泛油等[10~11]。(1)虫蛀:一些含有脂肪油、糖类、蛋白质类成分的中药材易造虫蛀,若药材储存中温度、湿度不当,可导致药材遭虫蛀,不仅影响药材外观,还会降低药性;(2)霉变:多数的中药材中含有蛋白质、淀粉、粘液质、糖类等成分,可给霉菌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若储存温度、适度不当,可导致中药材出现霉变;(3)风化:一些含有结晶水的矿物性中药,长时间处在干燥的空气中,可出现风化成粉末的现象,改变药性;(4)变色:色泽既是鉴别中药材的中药标志之一,也是判断中药材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由于一些中药本身的所含有的化学成分不稳定,加工储存过程中,养护不当,在酶的作用下可发生养护、水解等反应,生成新的有色物质,导致药材变色。(5)泛油:在温度、湿度过高时,天冬、玉竹、杏仁等一些含有挥发油、脂肪油、糖类、粘液质的药材表面可出现油润、发黏等泛油、酸败现象,泛油可改变药材成分,影响药性。

2中药的储存及养护

2.1中药的储存不同中药性质、成分、炮制方法等不同,对储存条件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中药常用的储存容器包括纸箱、木箱、陶瓷罐、陶瓷缸等,放置于陶瓷容器中的中药材需密封保存,或是使用密封性能较好的塑料袋储存;白芷、肉桂、细辛等含挥发油较多的中药材应放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肉苁蓉、天冬等含糖分较多的中药饮片应放置于干燥通风处保存;枸杞子、大枣等含糖分多的果实放置于阴凉干燥处并进行密封保存;红花、芍药等花类药材需做好防潮、避光措施;地龙、乌梢蛇等动物性中药需放置于避光、干燥、低温处保存;冬虫夏草、人参等贵重的中药材可进行无菌真空保存,冷藏并做好养护。保持库房的通风、干燥,温度需控制在20℃左右,相对湿度控制在70%[12],同时由于不同季节温度、湿度不同,在储存中药时还需针对不同季节的对不同特性的药材进行重点养护[13~16]。

2.2中药的养护在保持中药储存环境无尘、干燥、整齐,防止虫灾、鼠害,还应做好日常的养护工作[17],在中药储存中两种或多种不同中药放置在一起可相互影响,起到防霉、防虫蛀的"作用,如牡丹皮与泽泻;也可使用磷化铝片等化学药剂放置于中药饮片包装之间,防虫蛀;近年来,微波干燥、红外线加热干燥、辐射防霉等新技术被应用于中药养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小结

综上所述,在中药储存及养护中,温度、湿度、空气与日光等环境因素及一些内部因素均可影响到中药的质量,实践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保证中药储存环境的适宜,做好中药日常养护工作,并积极利用新技术,以提高中药储存及养护水平,提高中药用药安全。

第2篇:中药储存养护的影响因素

中药一般含有多种丰富成分,如糖、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如果储存方法不当,很可能会发生变质,影响药材质量、药效,有时候甚至会产生毒性反应,不仅不能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还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威胁大众的用药安全。中药的储存及养护是由多方面因素来决定的,例如中药的种类、季节、湿度、温度等多方面的因素。整体观念不仅体现在中医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方面,也体现在中药的储存及养护方面,疾病的治疗与药效密切相关,因此中药储存及养护是中医走向世界,中医走的更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继承中药储存传统理念的同时,也应当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为中医的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下面我们将其储存及养护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报道如下,希望对医疗工作者或普通民众有所帮助。

1中药材储存和日常养护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例如外部因素,对中药的贮存影响最大的是温度的因素,当温度高于34℃时,动物类中药及含脂肪油类的中药会发生油质分解外溢现象,药物水份会随之蒸发,因此药物的重量会降低,使药物颜色加深。植物树脂类、动物胶类、蜜丸类、干浸膏类药物软化黏连甚至溶化。温度的升高还会加速挥发芳香类中药中的挥发油;含糖质多的中药才也会受温度的升高而产生软化。但是如果温度过低也会对中药材产生影响,若再0℃以下,某些鲜活药材所含水分就会结冰,细胞壁及内容物受损,会引起药材局部的细胞坏死。因此最适宜中药材储存,能够保持中药成分基本稳定的温度是15℃~20℃[1]。

第二个与中药材储存有密切关系的是湿度,一般在70%相对湿度时,对于中药的绝对含水量不会发生较大的改变。因为药物的含水量一般为10%~15%,如果包装不合格、储存室的湿度未控制在要求范围内,药物则会吸收空气的水分,则会使药物的含水量增高。如果超过70%相对湿度时,中药含糖质多的中药会因为含水量增加而吸潮,会致使药材发霉、发软及虫蛀。钠盐类矿物药及盐制药物亦会潮解溶化。如果湿度在60%以下时,中药的含水量也会随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减少而显着降低,含结晶水类的药物易失去结晶而风化[2]。

在药材的变异起着关键的作用的是空气中的氧和臭氧。臭氧作为强氧化剂,会加速药材中糖类药成分的氧化分解,脂肪油的变化,含鞣质的某些中药与空气接触后,内皮层表面极易氧化为棕红色或更深色。药物受日光照射时间长会对某些药物的色素有破坏作用,例如苷类及维生素的分解,从而引起中药的变异。生物碱属于含氮的有机物,是中药材中起治疗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因为其具有一定的亲水性,长久地在空气中暴露或与日光接触会发生氧化变质[3]。

2品质变异

霉菌在中药表面或内部的滋生现象为霉变。蛋白质植物类药材中的蛋白质含量丰富,而蛋白质极易出现变质。各种有害物质主要的营养来源就是蛋白质,易导致药材发生霉变;因环境湿度的作用,药材的含水量较高,容易引发异变。蛋白质的分解产物也可造成药材变色或出现异味[4]。另外中药内含有丰富的淀粉、糖类及黏液质等养料也为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条件,分泌的酶溶蚀药材组织,以导致中药有效成分发生变化,而致药物失效[5]。

一些不经常用到的中药,还有中药饮片重叠的空隙处或裂痕处、碎屑中最易发生虫蛀,虽被虫蛀的药材仍残留有未被蛀的部分,但因新组织遭到破坏,重量减轻,发生质量变化,有效成分会流失,降低药物的疗效。

某些含结晶水的矿物类中药因与干燥空气接触日久,逐渐变成粉末的现象,被称为风化,其药性也会随之改变。

跑味有效成分的散失称为气味的散失,又称散气变味、跑味。挥发油是植物体内具有芳香气味的油质,温度越高的情况下,挥发油挥发越快,储存时间越久,气味散失越多。气味的散失是挥发油被氧化、分解,或自然挥发的结果,因此气味散失也是药物受到严重影响的标志。

固体药物在潮湿空气中逐渐吸收水份,称为潮解溶化,在温热气候影响下慢慢溶化成液体。这些药物变异后便难以贮存,造成供应和配方的困难。

3如何做好中药材的储藏与养护

①要对中药库房的建设标准和,仓库地面要防潮,墙壁要隔热、隔湿,仓库通风,保持干燥的密封条件,保持室温,湿度的恒定,避免阳光对药物的直射,避免因空气流通造成的温、湿度变化过大,还要防虫、防鼠,严格遵守遵守中药储存的规章制度。②中药材的储藏要严格按照药物分类不同储藏,植物类中药材要根据不同药用部位和药用特点将药材分类存放,对于中药材中的花类药物易发生褪色和散失气味,因此储藏时要防潮,严格把握好湿度。对于经济价值较高的药材要妥善保管,确保药性。③对库房中的药材进行定时的检查,仔细查看药物有无受潮,融合等,对于已变质的药材要及时清除。要对药材的药性熟悉,这样既有利于对中药材储存,还能够使日常养护做到心中有数。

综上所述,中药材的储藏和养护受到温度、湿度、空气中氧和臭氧以及品质变异的影响,中药材的储藏与养护是保证药材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我们应从药材的品种、季节、存量及保存设备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采用有效的保管方法,对于特殊的药材要和普通药材区别储存,确保药材的药性,不断总结经验,掌握好各种药材的储藏要点,最大限度地保证中药材的质量稳定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国庆作文50 国庆纪事作文 作文从什么到什么 关于感恩父亲的作文 小学生作文入门辅导 老师作文100字 温度作文600字 正确认识自己的作文 关于黄果树瀑布的作文 六年级作文大全写事 二年级作文找春天50字 这一次我想说不作文 学校的美景作文300字 的我作文500字 最喜欢的作文 助人为乐的朋友作文 描写学校春天的作文 我喜欢的冬天作文 贵阳的美景作文 描写清洁工人的作文 作文妈妈的爱 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 家长会作文400字 爱情的作文600字 体育课的好处英语作文 我的旅行经历英语作文 照片的故事作文800字 辣作文 尊重他人作文300字 关于爱就在身边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