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浅谈城市入市口环境整治规划论文

2021-03-21 12:20:02
相关推荐

浅谈城市入市口环境整治规划论文

摘要:对城市入市口现状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治规划原则及措施。

关键词:入市口;道路环境;沿街建筑;整治措施

城市出入口道路是城市物质系统与外部联系的重要通道,是城市发挥其政治、经济、文化辐射功能的有力支撑。城市出入口是城市的窗口和门户,做好城市出入口的规划,对于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交通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都具有重要作用。

南阳市是河南省确立的豫、鄂、陕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生态宜居城市,2011年在全市开展争创文明市民、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紧紧围绕“两争一迎”工作,对南阳至郑州、唐河、新野、邓州、镇平、洛阳、南召7大入市口进行综合整治规划。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道路存在问题

(1)局部道路宽度不足,局部路面破损、塌陷;

(2)部分行道树缺失,种类、株型杂乱,缺乏韵律感,道路防护绿带尚未形成;

(3)建成区段公共设施配置与现状道路不协调;

(4)占道经营,沿路各种物品、建筑垃圾乱堆乱放,各种车辆随意停放,造成道路景观杂乱。

1.2沿街建筑存在问题

(1)沿线建筑风格迥异,色彩互不协调,缺乏特色及文化底蕴,视觉景观元素零乱。

(2)民居建筑外观陈旧,私搭乱建,广告乱设,部分空地内较脏乱;大量的单位建筑外表陈旧,部分建筑防盗窗罩及底层商铺乱设,破坏了立面效果。

(3)沿街建设工地不规范的施工管理造成道路环境景观混乱。施工围墙和工棚、管理用房不美观、不统一。

(4)室外空间环境缺乏设计和监管,店招和广告牌形式、色彩各异,掩盖建筑立面,立式广告牌乱摆乱放,有碍观瞻。

(5)现有建筑门前缺失硬化,尘土飞扬。

2设计原则及定位

2.1设计原则

(1)强调生态。运用生态的观念,尽量保留现有成型的乔灌木;以植物造景为主,营造兼备防护、景观功能的绿色生态廊道,改善入市口道路生态环境。

(2)功能合理。功能要求视线流畅,减噪防尘,合理分隔,展现现代交通理念。

(3)一路一景。同一道路的宜有统一的景观风格,全段在统一中求得变化,每条道路根据定位的不同,利用沿路建筑的改造、路侧绿带、绿化节点的营建,建设特色鲜明的入市口景观廊道,使其具有可识性。

(4)近远期相结合。结合沿街建筑、构筑物整治和绿化分期、分步骤进行,见缝插绿,处理好近期改造和长期建设的关系。

(5)经济性。在保证不影响景观的基础上,尽可能节约资金,降低造价,整治选用与城市现有的经济状况相匹配的方案。

2.2设计定位

南阳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文化设施是城市的名片,也是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白河两岸概念规划设计提出了“五道”的概念,即城市特色的感知空间,“五道”不仅串联了重要的历史文物,同时也串联了重要的现代文化设施。“五道”串联了城市中心和片区中心、城市文化设施以及城市开放空间。

白河是南阳市的母亲河,滨水区域也是城市最具活力的地区,白河两岸的概念性规划必将带动城市的整体品质的提升。本次城市7大入市口的整治规划,与城市滨水核心区域设计相联系,使其展示的南阳名片由城市核心向四面八方放射,直接展现在城市的门户。同时南阳又有自己独特的玉文化、享誉世界的烙雕技艺,也是城市值得对外展示的名片之一。

基于以上的分析,整治规划中对7大入市口分别以城市的名片进行定位。分述如下:至邓州入市口:卧龙路为“智道”的一部分,主要展现智胜之道。

至唐河入市口:该入市口为“科道”的延续,主要展现科教之道。

至新野入市口:展现南阳享誉世界的烙雕传承技艺。

至镇平入市口:连接了镇平玉雕之乡,该入市口展现南阳悠久的玉文化。

至洛阳入市口:仲景路为“医道”的延伸,医圣祠又靠近仲景路,因此该入市口展现医学之道。

至郑州入市口和至石桥入市口:贯穿了“明道”,因此这两个入市口主要展现人文之道,与两个入市口目前宽阔的道路、简洁明快的道路绿化设计风格相一致。

规划定位的体现主要通过路侧绿化、节点绿化及主题雕塑的设置、沿路围墙的改造体现出来,另外沿路建筑的改造与围墙改造相协调。设计定位包括道路定位、形象定位、色彩定位三个方面。

道路定位:为城市对外联系的通道。

形象定位:绿意盎然、简洁流畅、生态节能。

色彩定位:地面及设施采用中性色调;建筑立面风格依据不同入市口的`特点、定位具体确定。

3整治实施导则

3.1道路改造

(1)道路宽度:按照市政府统一安排改造现有路面及路基宽度;

(2)路灯照明:建成区段道路安装路灯;

(3)路面整修:道路破损路面按二级公路整修;

(4)管线入地:建成区段道路配套建设各类管线设施,电力、通讯等线路原则上实行管线入地改造,确有困难不能实施管线入地的线路应排列整齐有序。

(5)道路附属设施:建成区段道路附属设施包括人行道铺装及无障碍设施、路缘石、检查井及路面排水设施、公交车及出租车停靠站、公共设施(废物箱、休息设施、书报亭及信息栏、电话亭)。

1)根据停车场站规划要求,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并沿城市相关道路适当设置临时机动车停车位。

2)按照环卫设施专项规划的要求,配套设置垃圾箱、公厕、垃圾中转站,外部结构、造型、风格、材料、色彩等,应与周围环境和景观相协调。

3)报刊亭全部实行退路进店,结合沿路商业门店规范设置。

4)按照道路交叉口设计规范要求,合理布置各类交通标示标线。

5)结合街头游园及沿街商业设施,合理布局各类休憩设施。

6)按照市场整治规划的要求,规范设置各类市场,严格控制夜市排挡及马路市场,严禁倚门出摊、占道加工、乱停乱放等非法占道经营行为。

3.2道路绿化

(1)强调生态:结合沿街建筑、构筑物整治,运用生态的观念,尽量保留现有成型的大乔木;以植物造景为主,见缝插绿,保证视线流畅,减噪防尘;

(2)韵律变化:一路一景,连续带状绿带与局部扩大节点相结合,节点的设置结合道路交叉口及两侧用地情况,见缝插绿,每条道路利用空地选择1~3个节点,建设街头绿地,形成入市口景观序列的跌宕起伏,突出不同入市口的绿化主调特色和定位。

(3)植物选择:适地适树,落叶与常绿合理搭配,注重季相变化、层次变化。加大道路绿化面积,优化绿化配置。

3.3沿街建筑

(1)设计思路。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围绕把入市口路打造成为南阳市门户靓点的定位,结合每幢建筑的现状特点把文化融入其中,打造具有南阳市特色的门户新景观。

(2)整治建筑实施导则

1)民居建筑。是距道路较远的建筑,采用绿化、围墙遮挡的措施,二是距道路较近的建筑,综合考虑所在道路的规划定位、道路景观及建筑类型,按照规划色彩定位采用外墙重新粉饰或精装修进行整治。2)单位建筑。采用外墙重新粉饰或精装修进行整治,结合道路定位及现状情况选用不同的风格,以白色为基调,屋面采用现代式的简洁线条或坡屋顶。

3)建筑附属设施。临路建筑物2层以上的阳台、窗户外的防护栏杆、门店招牌、底层商铺的卷帘门应统一色彩、式样。

4)围墙。沿路庭院绿化较好的单位应“拆墙透绿”,围墙选用透空或半透空形式的围栏和围墙,园内进行垂直绿化,真正做到“透空”的效果;沿路庭院杂乱的单位围墙进行改造,改造风格与该路段建筑改造风格相匹配,采用现代或仿古式。

5)立体绿化。对道路节点附近建筑外墙进行立体绿化。

6)强弱电线路。规范设置沿路建筑物外墙强弱电线路。

参考文献:

[1]刘滨宜.城市道路景观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吴鹤华.景观生态学[M].中国建筑出版社,1999.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善待他人作文600字 四年级下册六一作文 写读后感的作文500字 新年礼物作文300字 南昌高考作文题目 难忘的一天作文200字 描写向日葵的作文300字 保护环境的作文100字 我喜欢的一种食物作文 故事新编作文300字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 小学二年级作文过年 一件烦心事作文300字 家务劳动作文600字 我的一天英语作文50字 新年礼物作文500字 我心中的世外桃源作文 过去和现在的变化英语作文 有你的地方就有风景作文 淡淡的日子也飘香作文 乡下风景作文400字 以看为话题的作文 描写小动物的作文300字 珍惜时间的作文600字 新年计划英语作文初二 收获的快乐作文600字 七年级满分作文大全 我的假期生活作文300 关于创新的高考作文 环保小卫士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