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关于开展女童教育的几点思考的调研报告

2021-04-14 15:10:02
相关推荐

关于开展女童教育的几点思考的调研报告

巴曹镇地处贫困县——苍南县的东北沿海,熬江口南岸,是一个以渔业捕捞为支柱产业的乡镇,因为是海边小镇,所以重男轻女的思想尤其根深蒂固。因此重视和解决女童(此文中女童指0至16岁左右的女性)的问题已迫在眉睫,而开展女童教育也显的更为重要。自全国实施 “春蕾计划”15年以来,让失学儿童告别愚昧,走向文明,告别贫穷,走向幸福,它改变了一代又一代女童的命运,并将改变一个民族,昌盛一个国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女子与男子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这是迈向男女平等的第一步,并为之努力。女童教育已成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起点。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发展的不平衡,女童教育现状仍是“春风不度玉门关”,令人担忧和思索。

正视女童教育

站在关注女童,关注民族,关注未来的高度,实施“春蕾计划”以来,扶持贫困女童入学,救助辍学女童重返校园,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海外人士的大力支持。大部分资助女童完成小学和中学学业的同时,还帮助大中专女学生圆了她们的大学梦。这些人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但是,“中国还有20%的女童不能接受初等教育,是世界上女童失学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央视国际2004年02月18日《关注女童教育》公益行动)。让我们想象一下,当这些几岁、十几岁的女童长大成人之后,不会写自己的名字,没有基本知识,和一个健壮的男人成家,不知道计划生育,生一群男男女女的孩子,再仿效他们的父母的做法,把男孩送进学校,让女孩子负起生活的重担。周而复始,代代相传,经历着“女童就学难——母亲素质差——贫困愚昧的生活——女童就学更难”的恶性循环。

一、我市女童教育的现状

6周岁以下儿童(不含6周岁)统计显示,儿子上托幼园所比率为45.05%,女儿上托幼园所比率为35.24%,其不上托幼园所绝大部分通过自己照料,女儿比率为76.19%,儿子比率为67.86%。

6-12周岁孩子(包含6、12周岁) 孩子上学比率为91.30%,儿子比女儿高11.45个百分点,其中67.74%的孩子在公办学校上学。

13-17周岁孩子(包含13、17周岁)儿子中72.22%上学,女儿中只有46.15%在上学,性别差异明显,说明教育投资中随着年龄增加家庭投资存在偏好,重男轻女。

对孩子的期待方面也具有明显性别差异,被调查妇女对儿子的期待集中为考上大学(42.11%)、学做生意(31.58%),而对女儿的期望特别集中为考上大学、学做生意、找个好丈夫(均为28.75%)。父母期待对孩子的成长会潜移默化,具有心理暗示的作用,这有可能导致女儿消极的人生观(找个好丈夫)。

二、巴曹镇的女童教育现状

巴曹镇目前在校的中小学生共约6000多人,女学生竟只有2250余人,男女生就学人数比例高达5∶3,而在幼儿园的幼儿教育中,女童更是少之又少。表面上巴曹镇的义务教育率达99.9%,经调查,剩余的0.1%,全是女童,其中还未包括户口漏瞒报的女童,而半途退学的也几乎都是女童,这其中的数字是惊人的。

三、女童教育面临的挑战

在新世纪的曙光撒遍每一个角落的时候,新的挑战更加艰难,更加严峻。当人们从20世纪的复式授课到单式班级授课,从经济竞争到综合国力的竞争,种种情况清楚地表明,社会进入飞快的发展阶段。学习新知识,改变旧观念,把握新理念,把握时代的脉搏必须加强教育学习。这使女童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我们从传媒关注来看。长久以来,在传媒中,一面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接受基础教育而不懈努力,一面又在大肆渲染受了教育的女性彷徨无助的处境。这些互相矛盾相互抵触的报道,会不会令人困惑,继而产生这样的效果——女孩子读书有什么用?读得再好,终究不过嫁人而已。有的传媒不是做“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讨论就是追踪“丑女就业难,立志整容”的报道;不是渲染女大学生就业形势紧张,招聘单位男生优先的氛围,就是在所谓的创业故事中兜售年轻女性依靠成功男士掘到了第一桶金,从而成就一番事业的秘籍……不时有传媒发表新闻为这些观点提供佐证,这些报道有意无意都传递着这样的讯息:即使受到高等教育,女性要靠个人奋斗获得成功依旧很难,依旧要靠男人的扶持。

女娃们读书难哪!“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等封建观念的影响为妇女的发展设置了思想藩篱;男女平等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大男子主义”、“性别歧视”,使妇女在婚姻家庭、受教育、就业、入学、分配、参政等方面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影响了妇女的进一步发展。虽说每个适龄儿童都有权利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可是现实却不尽如此,女童受教育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入园入托率低,就学难,没上学的孩子,近80%在打工挣钱,这也就为社会上的童工提供了重要的`来源。如此可鉴,这是一场徒手、小米步枪与飞机大炮式的竞争,我们就是徒手、小米步枪,而此时的飞机大炮更新愈加提速了,这就是我们的挑战。这就是女童教育面临的挑战,这就是现在早就摆开阵势的战争,而我们的教育——女童教育又能挑战几何?

四、女童教育的大环境

中国妇女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妇女之一。妇女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没有女同志,去年的抗非典斗争就无法取得阶段性的重大胜利。人们在追求“男女平等”,男女平等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平等,而是政治、机会、利益分配上的平等,只有男女真正平等,才能走出传统女卑男尊的境地,才能抛开“女性必须依靠男人才成功”的顾虑,追求生命的灿烂。大环境的问题,大环境的教育,依稀可窥见女童教育的微光。

说到教育,人们总是会把教育和贫富挂起钩来,我们的教育很贫穷,我们的女童教育更是窘困。有很多人对我们的教育摇头感叹,有人对我们的教育嗤之以鼻,转投外国教育的赞扬;“樱桃好吃树难栽”,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女童教育有女童教育的经。自“春蕾计划”实施以来,已经救助了920万人重返校园,让无数的孩子带着美好的期待迈进了新世纪的大门;在和平和发展的合作时代,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使男女入学比例由运作前的35∶9转变为项目运作后的8∶7。该项目使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区东乡族自治县受益非浅。这也是中英政府国际合作为改善和提高女童教育现状走出的重要一步。世纪的曙光已经悄悄地靠近女童教育,为中国的百万女童带来温馨的春风,是这样的时代,孕育着希望,让女童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我们更有信心地去把女童教育进行到底。

重视女童教育

为使女童能受教育,能更好地受教育,妇联做了不懈的努力,“春蕾计划”实施15年以来,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三年来,巴曹镇妇联共帮助结对中小学生36人,结对资助金额达33200元。但我们还要清醒的看到我们工作的薄弱环节:工作形式单一、救助范围狭窄、各界参与积极性不高,资金来源渠道急需拓宽等。我个人认为作为妇联组织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作努力:

一、宣传环节,为女童教育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通过宣传,扩大女童教育的工作覆盖面,优化女童教育的社会环境。宣传活动要注重“新”、“活”、“实”,首先“新”,要根据女童教育的目标、任务、对象的不同,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如“春蕾计划”的款项采取项目管理的办法,以乡镇为单位,首先对女童实施义务教育,同时以法规形式落实政府、学校、家庭和女童本人支持和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使这部分处境最不利的人群受初等义务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其次“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正面报导的积极作用,对女童教育的动向、经验及热点难点等问题进行报道,开办讲座、开通热线,引起社会对女童教育的关注,增强广大家长对女童教育的认同感。最后“实”,女童教育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根据本地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不能操之过急,针对新形式下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开展重点课题的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

二、提高家长素质,为女童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

目前女童教育面临的困境是与家长的素质有很大的关联,家长一旦存在“男尊女卑”的思想,那么遗弃女婴、女童失学、女童社会地位低下的现象就难以遏制。作为各级妇联组织,提高家长素质是首当其冲的任务,我们可以通过宣讲好家长典型、办家长素质培训班、创办家长学校等形式帮助和引导更多的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而家庭教育作为女童教育的起点和基点,在其中应扮演载体的角色,妇联可以通过各种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推出家庭道德丛书,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使家长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营造有利于女童成长的家庭环境。

三、注重学校教育,为女童教育提供良好的学校氛围

妇联应与学校配合,促使学校在女童教育方面起到决定性的效用。首先多安排学习历史上的伟大女性事迹。因现在的课本集中体现社会认可的文化规范,学生会按课本中的性别角色塑造自我。这正如法国女作家波娃所指出的那样:女童正是通过对于社会规则和教育的认同而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不自觉的去按照社会的解释来塑造自己的社会形象。从女娲到孟母,从卓文君到秋瑾,从蔡母到刘胡兰,在民间还流传一些关于女性历史人物的传说故事。我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材料的挖掘和整理,在最大的程度上丰富课本的内容。其次开展多种实践活动,鼓励女童积极参与。通过多形式的社会实践,培养女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发挥她们的主体作用。重视女生的需求,树立女性的楷模,让女生们明白女性在社会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再次树立榜样意识,增加女童自信心。如果说历史女名人是遥远的夕阳斜照,那么身边的榜样就是清晨的旭日。树立身边的榜样,给孩子们有真切实在的感受,老师、父母是身边可模仿的、能感受得到的最好的榜样。通过树立榜样,使女生敢于确定心中的偶像,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敢于在大潮中与男子平等地竞相媲美,发挥女性的优势和更大作用。最后是进行理想教育,树立志向。谁说女子不如男,今年苍南的女状元就是一例。人只有追求生命才有意义。进行理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脚踏实地地往前走,那才是有效的。应不间断的对她们进行理想教育,正确认知自身的社会价值。

四、增强活力建设,为女童教育提供良好的阵地氛围

妇联儿童活动中心和系统园所是妇联开展女童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托。妇联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对所属儿童活动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儿童活动中心要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在大局的要求下,坚持面向女童、服务女童,突出女童道德教育这一重点,深入开展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知的科技教育、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提高活动质量,注重活动效果,发挥好对女童的教育引导功能。在活力建设的过程中要创新载体,如巴曹镇开展的“小公民道德银行”建设活动就是引导和帮助女童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的一项创新活动。

五、注意整合资源,为女童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重视和发展女童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和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根据发展需要,加大协调力度,争取社会各方支持,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妇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共同指导和推进女童教育的社会化、开放式的工作格局。在基层,妇联经过多年的成长和发展,其实已逐渐成为妇女、女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系统,在今后女童教育上,基层妇联所能发挥的作用不是减弱,而是应当大大加强。现在我们面临的一个好时机是全国正推出“关爱女孩”行动,妇联组织可以联合计生部门使更多的人员参与到女童教育工作中来,在全社会形成我为中国女童教育出份力的社会氛围,使我国的女童教育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

女童教育的前景

古老的非洲有一句谚语:“教育一个男孩只是教育了一个人,教育一个女孩却是教育了一代人。”对人口占了全球五分之一的中国来说,若是20%失学女童能够接受教育,我们想象一下十年后,女童已经长大成人,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告诉孩子们学习的重要性,男女平等地竞争,参与社会管理,发挥女性的主观能动作用,促进社会更快的发展。教育的后续性将要发生作用,在父母的教育下,孩子们一代比一代强,思想观念在社会的浪潮中将会越见犀利。泱泱大国将会因为这个伟大的“春蕾计划”而逐渐走向教育的强国,走向泱泱人才的强国,中国将是二十一世纪舞台的主角。让我们因为昨日的贫穷而勇敢,因为美好的未来祝福,因为今日的春光而努力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新闻报道英语作文 小学五年级英语作文 描写夕阳的作文 东方明珠作文 我的英语老师作文 抢红包作文 我喜欢的季节作文 六百字优秀作文 感人的一幕作文 难忘小学生活作文 擦桌子作文 煮面条作文 关于挑战的作文 初二上册英语作文 我的表弟作文 故宫作文400字 二十四节气作文 认清自己作文 值得作文800字 介绍信英语作文 温暖作文300字 初中成长类作文 关于亲人的作文 作文名字大全 满分作文400字 历史作文300字 二十四节气 作文 摘抄作文400字 奋斗作文议论文 海盗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