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论文

2021-04-18 13:15:02
相关推荐

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论文

论文关键词:非师范专业毕业生 就业对策

论文摘要:扩招后的高等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鱿业情况不客乐观,除个别紧缺专业外,一次就业率不高,鱿业层次较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经过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数1急剧描长;办学规模和街专业盲目扩展;社会对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质贵不甚了解。缺少信心和艳有偏见;高帅院校办非师范专业力蚤的发展与专业的高速扩展不相适应等。解决这一问趁,应从调整非师范生专业的设和人才培养定位,重视非师范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树立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的良好形象,拓宽非师范专业毕业生鱿业市场等方面入手。

近几年,为了迅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增加办学的活力和竟争力,高等师范院校纷纷进行办学方向的战略性调整,在办好师范专业的同时,纷纷设置了非师范专业。非师范学生规模在高等师范院校的比重与日俱增,尤其是民办教育发达地区的一些高等师范院校,非师范生比例已占三分之二以上。

然而,扩招后的高等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除个别紧缺专业外,一次就业率不高,就业层次较低。因此,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日益成为困扰师范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难题。

一、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

1。经过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数1急剧增长。

从2002年至2005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幅分别为26%,46。2%,32%,17。9%,人数由2002年的145万增至2005年的330万,且还在继续增长。虽然社会就业岗位也日渐增多,但与迅速增长的就业需求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可见,今后几年仍将是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高峰期,就业环境不会宽松,无疑这也将给高等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带来很大的就业压力。

2。办学规模和新专业盲目扩展。

一是办学思路不合理,一些师范院校以赚钱为开办非师范专业的动力,不顾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局限性,为招揽生源,一味地热衷于一些“热门专业”,缺少对社会人才需求情况的认真调查研究。这种在急功近利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非师范专业,结果往往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相符,这是造成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重复办专业,在邻近地区往往有多个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办相同或类似的专业,使同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加剧了就业竞争。三是专业设置分散,虽开办的专业门类齐全,但难以集中力量深人发展已有专业。毕业生质量也就无法得到相应保证。

3。社会对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质不签了解,缺少信和抱有偏见。

多年来,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特性已深人人心,而非师范专业办学时间短。宜传力度不够。社会对高等师范院校开设非师范专业还缺乏了解,在社会中还未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和信誉;所开设的非师范专业又大多是新设专业,学科建设较为薄弱,教学条件与办学经验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而发展成一个成熟、高水平的学科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所以,社会对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仍持有怀疑的态度。而且,社会各行业所需的各类人才,几乎都已有专门的综合性院校在培养,如果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同这些院校已有专业重复,其毕业生在择业竞争中势必会处于不利地位。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在教育系统内难以安排,在系统外又无法与那些对口专门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竟争。

非师范专业办学层次低。生源相对较差,大部分属“民办三本生”性质。近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各行业的用人单位对“三本”毕业生反应较冷淡,不少用人单位对“民办三本生”的质量有顾虑,甚至有偏见,不愿意录用“三本”毕业生。

4。高师院校办非师范专业力黄的发展与专业的高速扩展不相适应。

高师院校办非师范专业,在师资力量上存在先天不足。首先。师资队伍的数量跟不上学生数量的迅速扩张,原有教师以基础学科教学为主,而非师范专业以应用性专业为主,能胜任的教师本身就为数不多,使许多任课教师始终处于超课时的状态,没有充足的时间可以投人教学科研活动;其次,师资队伍的质量与新专业发展也不相适应,很多授课教师由师范“转行“而来,或是新招聘的年轻教师,在专业领域的研究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是很强。所以,教学质量显然难以得到保证,从而严重地影响了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他们走向社会择业的竞争力。

二、应采取的对策

1。必须依据就业市场的禽求、本校办学实力及生源的质科学务实地适时调整昨师范生专业的设里和人才培养定位。

针对目前师范院校办非师范专业普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经验不足、教学条件欠缺而影响办学质量的实际,各师范院校特别是各系(院)要端正办学思想。要跳出把办非师范专业作为本单位创收手段的短浅目标,真正把非师范专业作为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专业来办,对不具备办学条件和缺乏社会需求的专业进行裁减;对重叠专业和难成规模的弱小专业进行相应合并,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投人各强势专业的办学中,实现持续发展。

切合实际,找准人才培养定位。近年来,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并不高,一般以从事基础性的技术工作或管理方面的辅助性工作为主,显然难以达到高师院校原本过高的培养目标。针对这些情况,校方应适时改变“精英”培养的观念,把人才培养定位由高级“白领”转向高级“灰领”,所谓灰领,就是掌握了一定的现代文化知识,并拥有现代化所斋的专业技能的现代高级技术人才。

就业工作部门要充分利用就业工作中的市场反馈功能,适时地向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反映市场斋求情况,修正人才培养规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提供依据,有目的地进行全面的教育教学改革,包括招生计划、专业课程设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在内的改革;更新教材内容,建立体现专业培养特点的教学内容体系。同时,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座谈会、走访等形式加强学院教学、招生部门与用人单位或毕业生实习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为人才培养提供最直接的依据,力求非师范专业的招生和办学思路建立在与社会需求实际相一致的基础上。 2。要重视非师范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首先,通过原有师资的转轨和引进人才来实现数量上的增加,以满足学生人数迅速增长的需要。其次,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促使教师加强专业学习和完善知识结构,掌握学科最新前沿发展动态和熟悉本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另外,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社会资源,聘请有一定资历的工程师、设计师等社会上的专业人士担任特聘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可以使学生早了解到本专业的.行业操作规范,同时又可以提高实习的效果。这种校内外互补的“双师”教育,对加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有着重要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之处。

3。改善办学条件,深化非师范专业的教学改革,提高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一方面,在教学上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应着重增加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比重,甚至可以按“三三制”的比例实行。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后参加社会实践,深人了解社会,则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而专业实习,对于掌握专业技能和锻炼实际应用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受社会欢迎的可用之才。

另一方面,师范院校一般都还没有属于自己的非师范专业实习基地,专业实习单位基本上由学生自己解决,这种状况不利于实习指导和教学研究。要在短期内改变现状,可以在校内建设专业实验室性质的工作室,以满足教学研究和学生日常实践斋要;同时,主动联系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在校外广泛开辟实习基地,有指导性地为学生提供实习与就业的空间。

4。积极开展有效宣传,树立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的良好形象。

针对现阶段非师范专业还未为社会广泛了解的实际,各师范院校应加强宜传的力度,以争取社会各行各业对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的认可和信任,从而更多地接纳毕业生,达到拓宽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目的。一是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宜传媒体;二是可以联合综合性院校开展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活动,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活动展现出本校优秀的教学科研成果,在同综合性院校的横向比较中体现自己优势的甚至有自己优势的一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宜传效果。

5。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与合作,开拓校内外就业市场。

目前,非师范毕业生就业的校外市场远大于校内市场的容量,校内就业招聘会基本上以各二级学院主动邀请用人单位组成,不易形成有一定规模和稳定性的非师范专业校内就业市场。而毕业生就业活动的期限已明显拉长,呈现出日常化和经常化的特点。所以,高校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与合作,打破校内市场和校外市场的界限,加强调研工作,及时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起好“架桥铺路”的双向沟通工作,以应对用人单位和学生随时出现的需求。一方面,指导和鼓励毕业生走出校园,直接面对校外就业市场,发挥其个体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积极探寻可能的就业渠道;另一方面,主动走向社会,向社会推荐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另外,还要引导学生更新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到民营私营企业中去,到社会各行各业中去,在学生中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有敢创敢拼的精神状态,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各师范院校还应积极创造条件,为毕业生收集并提供就业信息。同时,要重视发挥各系(院)办学单位的积极性,让全体教职员工明白,毕业生就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所办专业的存亡和个人的事业前途,以实现全员动员和全方位、全过程关注就业。

综上所述,师范院校办非师范专业,应遵循市场规律,不能脱离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客观实际办学,而就业工作部门要充分发挥反映就业市场供求变化的功能,教学、管理部门要把培养毕业生的市场适应性和综合素质作为重点,这是促进非师范学生就业工作,保障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如何写好作文 我的春节作文 写秋天的作文 熊猫的作文 作文我的梦想 军训作文 材料作文 关于幸福的作文 关于亲情的作文5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 关于宽容的作文 运动会作文600字 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冬天的作文 清洁工作文 状物作文 优秀作文开头 春的作文 感恩父母作文300字 三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作文200字 六年级第一单元作文 榜样的力量作文 关于雨的作文 写猫的作文 植树作文 作文书 关于爱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