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21-05-11 11:45:03
相关推荐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人的认知结构由元成分、操作成分和信息获得成分;3种成分组成,这3种成分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推动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2.教学设计模式具有3方面的功能:

(1)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设计的实践提供直接的指导

(2)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提供资料、素材

(3)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指导(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3.多媒体教学设计的整合工作采用组成课堂教学系统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内容及教学资源(或学习资源)4要素进行方案分析、评价和组合。(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4.威斯顿和格兰顿在他们的《教学方法的分类及各类方法的特征》一文中,根据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媒介和手段,把教学方法分为四大类:教师中心的方法,相互作用的方法,个体化的方法,实践的方法。( )

A.完全正确 ,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5.目前,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采用五种教学模式:讲授式、个别辅导式、讨论式、探索和协作式。(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6.按照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综合是指在某些特定的和具体的情境里使用抽象概念、原理。(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7.美国学者艾斯纳(E。W.Eisner)认为,在课程与教学设计及评价中,应该包括行为目标、提出问题的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这三种类型的目标。(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8.教学设计的局限性:教学设计是对尚未进行的教学过程与活动的一种预先的构想,因此,教学设计工作不可能事先预见和解决教学过程中所有的问题;同时教学设计最后形成的教学方案,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它是一个规划性的"方案,它不可能将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都做非常精细的设计,实际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因此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就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9.教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同时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特殊媒体。(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10.教学策略可以分成三种分策略:组织策略、宣传策略和管理策略。(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行为目标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2.瑞奇总结归纳教学设计模式的6个要素分别是什么?

三、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 )是对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方式所做出的决策,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有较强的指导 作用。

A.传递策略 B.组织策略

C.管理策略 D.微观策略

2.对每一类的学习,要识别出导向学习的有效条件,其公式是:要得到X的学习结果,就要提供或安排Y的条件。这是( )。

A.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B.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C.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3.( )指教育评价的第三个时期。即20世纪50—70年代,以布卢姆为主的教育家,提出了对教育目标进行评价的问题。学者们把1967年界定为美国教育评价发展的转折点。

A.“心理测验时期”

B.“目标中心时期”

C.“标准研制时期”

D.“结果认同时期”

4.一位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者尚未表现出足够的学习动机的情况之下,没有必要推迟学习活动,对于那些学习动机不强的学习者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他们尝到学习的甜头,而这有可能产生学习的动机。这位学者是( )。

A.奥苏伯尔 B.加涅

C.梅里尔 D.皮亚杰

5.依据教材中的观点,教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具有比较明确的( )特点。

A.组织性、高效性、先进性 B.目的性、可控性、适应性

C.目的性、高效性、可控性 D.可控性、灵活性、适应性’

6.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行为领域包括( )5个层次的目标。

A.获取、同化、适应、施行、达成 B.获取、同化、理论、施行、模式

C.获取、同化、方法、施行、达成 D.获取、同化、方法、模式、综合

7.任何行为都是由特定环境(或情境)决定的,都是在“刺激一反应”的条件反射中形成的。这是( )的观点。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理论 D.情境认知理论

8.( )涉及设计教学活动的决策,包括对教学活动的呈现类型、程序及其结构,学生练习的类型、教学反馈的特点等的组织决策。

A.呈现策略 B.管理策略

C.传递策略 D.组织策略

9.在布卢姆等人看来,教学目标的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教育评价、为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变化做出假设、为课程编制服务的一种( )。

A.理论 B.工具

C.方法论 D.模式

10.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需要分析的过程包括的4个基本步骤是( )。

A。计划、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撰写分析报告

B.确定分析的对象、选择分析的方法、确定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技术

C.收集资料前的准备工作,组织有关人员,使用计划好的工具、技术与方法

D.计划、收集资料数据、分析认知水平、整理和分析

四、实践题(共20分)

应用教材中课外活动的设计原则,设计一个课外活动的方案。

试卷代号:1 1 6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教学设计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D 2.C 3.A 4.A 5.A

6.B 7.D 8.A 9.A 10.D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优点:

(1)能为教学活动提供明确而具体的指导。行为目标是明确的、具体的,因此当确定好教学活动的行为目标之后,教师就可以清晰地按照教学目标指明的方向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清楚的判断教学活动是否按照教学目标规定的方向进行,并能够根据教学目标调节自己的教学活动。

(2)能为教学评价提供直接的依据。由于行为目标是清晰的、可观测的,教学活动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可以直接用行为目标来测量和判断,这使得教学评价就得清晰而客观。

缺点:

(1)如果教学目标都采取行为目标的形式,那么教学就会趋于强调那些可以明确识别的要素,而那些很难测评、很难被转化为行为的内容就会被忽视而消失。

(2)行为目标将学习分解成为各个独立的部分,认为各个独立的部分是可以分别对待的,这就破坏了学习的整体性,不利于通过整体性学习来陶冶学生的个性。

(3)事先明确规定教学目标的做法也存在问题,因为这些预先规定的教学目标很可能成为不适合实际情况、强加给教师和学生的东西。

2.(1)确定学习者的需要;

(2)确定各个层次的目标;

(3)建构评价过程;

(4)设计和选择教学传递的方式和方法;

(5)试用所设计的教学系统;

(6)安装和维持系统。

三、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A 2.A 3.C 4.A 5.B

6.A 7.A 8.D . 9.B10。A

四、实践题(共20分)

课外活动设计的一般原则有:

(1)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基础;(2分)

(2)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个性特点和合作能力为主要目的; (2分)

(3)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兼顾,使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2分)

实例(10分)。

注:整体和判卷教师灵活掌握4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妈妈只洗了一只鞋作文 关于幽默的英语作文 那些年什么相伴作文 介绍节日的英语作文 400字童话故事作文 400字作文六年级 开学第一天作文结尾 关于老家的作文 熟悉的人三年级作文 春雨的作文200字 三年级作文感谢 写家长会的作文 作文春400字左右 秋天景象的作文 家 作文 新来的语文老师作文 丑小鸭的故事英语作文 开心的作文600字 关于动物玩具的作文 我的动物朋友500作文 关于人生价值观的作文 形容作文写的好 思想作文 我的生命线作文 黄鹤楼的作文 写妈妈的作文结尾 第一次攀岩作文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作文 清明节英语作文80词 二三事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