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数学归纳法的教学设计三篇

2021-05-26 13:00:01
相关推荐

数学归纳法的教学设计三篇

篇一:数学归纳法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解析

由于正整数无法穷尽的特点,有些关于正整数n的命题,难以对n进行一一的验证,从而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推理方法,以便能通过有限的推理来证明无限的结论.这是数学归纳法产生的根源.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的重要方法。它的独到之处便是运用有限个步骤就能证明无限多个对象,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工具就是递推思想。

设p(n)表示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证明主要有两个步骤:(1)证明p(1)为真;(2)证明若p(k)为真,则p(k+1)为真;有了这两步的保证,就可实现以下的无穷动态的递推过程:

P(1)真?? P(2)真?? P(3)真??… ?? P(k)真?? P(k+1)真?? …

因此得到对于任何正整数n,命题p(n)都为真.

数学归纳法的两个步骤中,第一步是证明的奠基,第二步是递推的依据,即验证由任意一个整数n过渡到下一个整数n+1时命题是否成立.这两个步骤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第一步确定了n=1时命题成立,n=1成为后面递推的出发点,没有它递推成了无源之水;第二步确认了一种递推关系,借助它,命题成立的范围就能从1开始,向后面一个数一个数的无限传递到1以后的每一个正整数,从而完成证明.因些递推是实现从有限到无限飞跃的关键,没有它我们就只能停留在对有限情况的把握上.

在应用数学归纳法时,第一步中的起点1可以恰当偏移(如取k=n0),那么由第二步,就可证明命题对n=n0以后的每个正整数都成立;而第二步的递推方式也可作灵活的变动,如跳跃式前进等,但必须保证第一步中必须含有实现第二步递推时的基础.

数学归纳法名为归纳法,实质上与归纳法毫无逻辑联系.按波利亚的说法“这个名字是随便起的”.[1]归纳法是一种以特殊化和类比为工具的推理方法,是重要的探索发现的手段,是一种似真结构;而数学归纳法是一种严格的证明方法,一种演绎法,它的实质是“把无穷的三段论纳入唯一的公式中”(庞加莱),它得到的结论是真实可靠的.在皮亚诺提出“自然数公理”后,数学归纳法以归纳公理为理论基础,得到了广泛的确认和应用.而自然数中的“最小数原理”,则从反面进一步说明了数学归纳法证题的可靠性.

数学归纳法虽不是归纳法,但它与归纳法有着一定程度的关联.在数学结论的发现过程中,往往先通过对大量个别事实的观察,通过归纳形成一般性的结论,最终利用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解决问题.因此可以说论断是以试验性的方式发现的,而论证就像是对归纳的一个数学补充[1],即“观察”+“归纳”+“证明”=“发现”.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思路探寻,了解数学归纳法产生的根源及其无穷递推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出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两个步骤.

2. 体会数学归纳法的思想,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恒等式.

3. 了解通过“观察”“归纳”“证明”来发现定理的基本思路.

三、教学问题诊断

认知基础:

(1) 对正整数的特点的感性认识;

(2) 对“无穷”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

(3) 在数列的学习中对递推思想有一定的体会;

(4) 在生活经验中接触到一些具有递推性质的事实;

(5) 在“算法”循环结构的学习中有反复试用“循环体”的体会,虽然算法实现的

只能是有限步的循环;(如下图)

(6) 了解归纳法、演绎法等推理方法以及分析法、综合法等证明方法,具有了一定的逻辑知识的基础.

难点或疑点:

但数学归纳法作为一种证明的方法,且不论其方法的结构形式,运用技巧,就是对其自身的可靠性,学生都有一定的疑虑,具体可能会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数学归纳法所要解决的是无穷多个命题P(1),P(2),P(3),…,P(n),…恒为真的问题,由此造学生在理解上的两点困难:(1)对“无穷”的模糊认知和神秘感;(2)对于一个关于正整数n的命题P(n),会难以将其看作是一个随自变量n变化的“命题值函数”.

2.为什么要引进数学归纳法?验证为何不可行?

3.数学归纳法的两步骤中,对第二步的认识往往难以到位.将解决由P(k)到P(k+1)的传递性问题,误解为证明P(k+1)的真实性.由此造成对证明中何以用“假设”的不理解.

4.数学归纳法的第二步中由k到k+1的递推性应保证k从第一个值时的任意一个整数都能成立,由此只要第一个值成立,就能确保可以一直递推下去.

5.数学归纳法中的递推是一种无穷尽的动态过程,学生对于不断反复地运用步骤二来进行推理的模式缺乏清晰的认知.

数学归纳法运用时对起点可作适当的偏移,对第二步的证明有一定的技巧,这些都可以留置下一课进行深入分析,本课侧重解决对数学归纳法基本原理和两步骤的初步理解.

突破的关键:

由于中学阶段对数学归纳法的教学缺乏理论基础,因此学习的关键是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提炼出方法的一般模式。在经历问题的提出、思考的过程,通过具体的事例、直观的模型中加以抽象概括,从而逐步加深对数学归纳法原理的理解。

(1) 借助递推数列

递推数列通过相邻两项的关系以及首项来确定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的思想有着天然的联系.

(2) 构建直观模型

上图既有多米诺骨牌的形象又有数学的形式,加上命题式的推出符号更易理解若k则k+1的递推语句,整体上又具有流程图的程序结构,能较好地反映出数学归纳法的本质,可以使学生的思考有较形象直观的载体.

(2)重视归纳概括

根据递推思想,数学归纳法的证题过程可分解为以下无穷多个步骤:

第一步,P(1)真;

第二步,P(1)真??P(2)真;

第三步,P(2)真??P(3)真;

第四步,P(3)真??P(4)真;

用最少的步骤可概括为

第一步,P(1)真;

第二步以后各步都可归纳为一个命题的证明:P(k)真?P(k+1)真;即若P(k)真,则P(k+1)真.

同以上两步,就可证得对任意的正整数n,都有P(n)为真.

对于这种抽象概括,学生在数列的学习以及算法的学习中是有经验的和能力的.

四、教学支持条件

对于“无穷”与“递推”的描述,仅靠语言及符号是苍白的,借助于一些直观形象的符号可以更有助于学生的想象与理解.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课前播放多米诺骨牌游戏的录像,并将其类比迁移到对提问规则的制定:某个同学回答后,将话话筒传递给下一位同学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一方面营造轻松的氛围,另一方面渗透递推思想,让学生有感悟思想的机会

(二) 方法的形成

问题:已知数列{an}:师生活动:

学生进行计算推理后,展示思考结果. ,求,.

教师追问:

(1)根据递推公式出,说说你又是如何求得呢?

可以由出发,推出,再由推出,由推 预设:由前四项归纳猜想.

(2)归纳猜想的结果并不可靠,你能否对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给以严格的证明吗? 的求解,体会到只需知道某一项,就可求出其下一项的值.通过直观的框图式结构,可以使学生的思考有较形象直观的载体.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可进行追问:

问1 : 利用递推公式,命题中的n由1可以推出2,由2可以推出3,由3可以推出4,。。。,由99可以推出100. 这样要严格证明n=100结论成立,需要进行多少个步骤的论证呢? 第一步,; 第二步:; (由推) 第三步,; (由推) 第四步,

…… ; (由推)

第99步,;(由推)

第100步,

问2: 你能否只用最少的步骤就能证明这个结论呢? . (由推)

预设:除了第一步论证之外,其余99个步骤的证明都可以概括成一个命题的证明,即

转化为对以下命题的证明:

若n取某一个值时结论成立,则n取其下一个值时结论也成立,即 若(),则. (*) (.)

问3: 你能进一步说明命题(*)的证明对原命题的证明起到什么作用吗?

问4: 有了命题(*)的证明,你能肯定吗?你能肯定吗?你能肯定 吗?甚至你能肯定吗?…

问5:给定及命题(*),你能推出什么结论呢?

预设:通过步步递推,可以证明对任意的正整数n,结论都成立

问6:试写出此命题的证明:

已知数列{an}:预设:证明: ,求证:.

(1) 当n=1时,,所以结论成立.

(2) 假设当n=k(k?N*)时,结论成立,即

则当n=k+1时 ,

篇二:2.3数学归纳法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归纳法”和“数学归纳法”的含意和本质;掌握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两个步骤一个结论;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命题。

(2)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归纳与推理的方法;培养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辩证思维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内在美的感悟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具体实例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掌握它的基本步骤(特别要注意递推步骤中归纳假设的运用和恒等变换的运用),运用它证明一些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命题。

如何理解数学归纳法证题的有效性;递推步骤中如何利用归纳假设。

3.教学用具多媒体

4.标签

2.3 数学归纳法(1)

教学过程

课堂小结

适用: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 重点:两个步骤、一个结论; 注意:递推基础不可少, 归纳假设要用到, 结论写明莫忘掉

篇三:数学归纳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二)情感目标:

进一步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品质,让学生初步认识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感悟数学的理性精神,欣赏数学的美与理.

(三)能力目标:

培养“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科学思维品质,培养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数学意识,培养数学学习中的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由归纳到猜想再到证明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点

掌握数学归纳法证明题目的步骤,掌握数学归纳法的一些应用.

三、教学难点

应用数学归纳法第二个步骤中从k 到k+1的变化情况分析.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将课前准备好的多米诺骨牌摆好并进行演示,观察其中出现的“多米诺现象”:推倒头一块骨牌,它会带倒第二块,再带倒第三块,??,直到所有骨牌全部倒下.

假设多米诺骨牌有无穷多块,在摆多米诺骨牌时,怎样才能保证所有的骨牌一块接一块地倒下?

学生:首先必须推倒第一块,接着是假如前面一块倒下,要保证它倒下时会撞倒下一块.这两个条件满足了,全部的骨牌都将倒下.

教师:生活中还有许多现象与“多米诺现象”类似,也都可以提出同样的问题并作出相同的回答,例如:在燃放鞭炮时怎样才能保证所有的`鞭炮逐个地全部燃爆?在一列队伍中传达口令,怎样才能保证口令能从第一个士兵开始逐个传遍整个队伍?

(二)传授新知:

教师:现在我们把骨牌想象为一系列无穷多个编了号的命题:P1,P2,P3,?,假定我们能够证明最初的一个命题P1正确(奠基);由每一个命题Pk的正确性都可以推出它的下一个命题Pk?1的正确性(过渡).那么我们便证明了这一系列命题的正确性.请将这个过程与多米诺现象进行类比.

在数学中这种证明问题的方法称为数学归纳法.在数学中采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时,有以下两个步骤:

第一步,证明n?1时命题成立;

第二步,证明:如果n?k时命题成立,那么n?k?1时命题也成立.

根据以上两步可以断定,命题对任何正整数n都成立.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果{an}是一个等差数列,那么an?a1?(n?1)d对

一切n?N?都成立.

(1)当n?1时,左边=a1,右边=a1?0?d?a1,等式成立;

(2)假设当n?k时,等式成立,即ak?a1?(k?1)d,

那么ak?1?ak?d?[a1?(k?1)d]?d?a1?[(k?1)?1]d.

这表明,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根据(1)、(2)可以断定,等式对任何正整数都成立.

n?1时等式成立;n?1?1?2教师:在例1解题过程中,根据(1),再根据(2),

?1?3时等式也成立.这时等式也成立.由于n?2时等成立.再根据(2),n?2

样递推下去,就知道n?4,5,6,?时等式都成立,即等式对任何n?N?都成立.请

归纳出以上的证明步骤.

学生: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的步骤是:

(1)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例如n0?1或2等)时结论正确;

(2)假设当n?k(k?N?,且k?n0)时结论正确,证明当n?k?1时结论也正确.

在完成了这两个步骤以后,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于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正确.

正确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个数学问题,关键是在第二个步骤,只有应用了假设条件去推理,证明过程才是有效的,没有应用假设条件的证明过程并不是在使用数学归纳法.

教师:数学归纳法的思想可以远推至欧几里得﹝前330-前275﹞.严格的数学归纳法是在16世纪后期才引入的.1575年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莫洛克斯﹝1494-1575﹞在他的《算术》一书中明确提出了这一方法,并且用它证明了“1?3?5???(2n?1)?n2”等;法国著名数学家帕斯卡﹝1623-1662﹞承认莫洛克斯引用了这方法,并在他的著作《三角阵算术》中运用了这一方法.因此,一般认为帕斯卡是数学归纳法的主要发明人.由于帕斯卡还没有表示任意自然数的符号,因此组合公式及证明只能用叙述的方法,1686年J?伯努利首先采用了表示任意自然数的符号,在他的名著《猜度术》﹝1713﹞中包含运用数学归纳法证题的出色例子.“数学归纳法”这个名称及数学归纳法的证题形式是德?摩根﹝1806-1871﹞所提出的.皮亚诺﹝1858-1932﹞的自然数公理中包含了归纳原理.

(三)讲解例题: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3???n?1

2n(n?1).

(1)当n?1时,左边=1,右边=1,等式成立;

(2)假设当n?k时,等式成立,即1?2?3???k?

那么1?2?3???k?(k?1)?

?1

2(k?1)(k?2)?112k(k?1)?(k?1) 12k(k?1), 2

这表明,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k?1)[(k?1)?1].

根据(1)、(2)可以断定,等式对任何正整数都成立.

2.求证对于任何非负整数n,都有2n?n?1.

(1) 当n?0时,20?1?0?1,不等式成立.

(2)设当n?k时,2k?k?1.

则n?k?1时,2k?1?2?2k?2(k?1)?(k?1)?1.

n综上所述,对于任何非负整数n,都有2?n?1. 3.证明,其中n∈N*.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关键是第二步,要注意当n=k+1时,等式两边的式子与n=k时等式两边的式子的联系,或增加了哪些项,或减少了哪些项,问题就容易解决.

(1)当n=1时,左边=1+1=2,右边?21?1?2,等式成立.

(2)假设当n=k时,等式成立,

当n=k+1时, .则

即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由(1)、(2)可知,对一切n∈N*,等式成立.

教师:数学归纳法只能在有了问题结论时才能使用,获取问题的结论需借助合情推理,所以,“观察—分析—归纳—猜想—证明”才是从发现问题至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如果问题与自然数有关,一般可运用数学归纳法去证明.

教师:根据数学归纳法的定义,利用数学归纳法证题时,上述两步骤缺一不可.如果只有第一步没有第二步的证明,则它是属于不完全归纳法,作出的结论就不一定真实可靠,而有了第二步的证明,在数学归纳原理的保证下,才使得结论是完全可靠的.但要注意,仅有第二步而无第一步的证明,结论也是不一定真实的.同时要注意,数学归纳法有别于上面提到的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它是根据归纳原理综合运用归纳、演绎推理的一种特殊的数学证明方法.

利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某些与自然数n有关的数学命题,核心问题是用“n?k时命题成立”的假设条件证明“n?k?1时命题成立”,证明时要通过比较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异,才能实现中间的过渡.数学归纳法证较多地使用在关于恒等式、不等式、数列、几何以及整除类等问题中.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放假了作文500字 第一场雪作文500字 五年级上册所有作文 英语作文我最喜欢的季节 雅思小作文字数 我长大了作文100字 我的假期我做主作文 我最喜欢的一道菜作文 那一支春天的歌作文 我美丽的家乡作文300字 我与学校共成长作文 过新年作文200字 我家乡的习俗作文 今天下雪了作文 真想做个什么作文 以自律为话题的作文 老师打学生屁股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开头结尾 关于风景的作文300字 与父母谈心的作文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 七年级作文题目精选 与书相伴的日子作文 游上海外滩作文 家庭趣事作文300字 我的假期趣事作文 怎样保护环境英语作文 最可爱的人作文400字 写人叙事作文400字 成功的感觉真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