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的自查报告

2021-05-27 10:15:02
相关推荐

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的自查报告

近年来,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总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着力构建政府职能转变、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实现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举措,着力打造魅力遵义、文化遵义展示平台,努力做强文化事业、做大文化产业、做优文化服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通过文化系统干部职工共同努力,文化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和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现将近年来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领导重视,为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证

20XX年2月,我市被中央文改办明确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新增试点地区。20XX年初,我市被中央文改办确定为工作联系点。20XX年5月,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代表中央文改办亲自到我市督查;11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再次到我市调研督查。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三次来我市调研,对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去年12月21日,常务副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与省文改领导小组组长、省委副书记签订了《20XX年遵义市文化体制改革责任书》,明确规定了我市文化体制改革任务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各级领导的重视与关怀、指导与鼓励,为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提供了强有力在组织保障,同时,指明了工作的方向,使我们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夯实硬件,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全面推进文化馆、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建筑面积余平米的图书馆投入用。目前正在图纸设计和规划;投入万元的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正在建设中,每个文化站配置了万元的内部设施,安装乡镇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设备,个行政村全部配备了文化信息共享设备。投入万元的村等家农家书屋已经全面完成,购置书橱,配送书报刊、光盘等读物。市领导多次亲临现场督促检查文化站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困难。

(三)精心策划,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

为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遵义市汇川区在国庆节前将对所辖镇、街道办事处的社区开展文艺下基层演出。通过文艺演出的方式将文化送到基层,送到群众中去,宣传遵义市委、市政府推进“一建双创”、着力打造“六大环境”,提升城市公共文明指数,加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步伐。由遵义市市安监局、市总工会、市文联联合主办,遵义市杂技协会、遵义市曲艺家协会协办的“安全发展、预防为主”大型文艺巡回演出到达习酒公司,为习酒公司员工奉献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20XX年组织了遵义绿茶博览会文艺演出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消防、关注消防”的良好态势,近日,贵州省遵义市消防支队联合市群艺馆曲艺团成功举办了一场以“消防进社区、共建创和谐”为主题的文艺演出等活动。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去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等大型广场文艺演出场。组织策划了书画展览活动,与举办了春节“”。积极辅导县直单位、企业开展机关文化企业文化,以新农村文化建设为重点,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开展“三下乡”活动,全年开展基层文化活动场,活跃了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四)攻坚克难,加快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1、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取得实质性进展。

.报社宣传与经营分开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日报社严格按照中央关于党报党刊宣传与经营分开、事企分开的改革要求,将广告、印刷、发行、网络媒体部分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今年5月10日,日报社剥离组建的遵义天泰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浮嘉报刊发行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在线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报业印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其中重点改革单位印刷厂名职工全部转变身份进入公司工作,已初步完成清产核资和工商登记,正在协调新建厂址土地、转制后职工养老保险等有关事宜。

市文工团“剥离重组、整体划转”改革工作全面完成。按照“区别对待、一团一策”的改革原则,对市文工团实行“剥离重组、整体划转”的模式进行改革。将市文工团原土地资产剥离组建国有文化企业,同时以土地评估价作为股份,引资组建“市文化艺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大力发展歌舞艺术、影视娱乐、出版物交易、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目前公司招商引资和注册登记工作已完成。原市文工团在职和离退休人员整体划入市群众艺术馆的工作已基本完成,群艺馆的工作得到了加强。今年8月整合的市群艺馆在参加全省“多彩贵州”小品大赛活动中获得了“一金一银”的好成绩,“团馆”整合后活力得到显现。

市电视台、市电台制播分离改革进入实施阶段。去年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后,市文改办与市广电局认真酝酿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借鉴各地先进经验,明确改革目标,制定了《市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方案》、《市人民广播电台制播分离改革方案》,经多次修改后,已通过市长办公会、市委常委会审定通过,进入实施阶段。

20XX年7月,市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责任公司由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整体转制为企业,公司员工728人由事业身份全部转变为企业身份,在全国全省起到了示范性作用,为全省网络整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杂技团采取“两步走”的办法实施转企改制。按照文艺院团的改革要求,结合市杂技团实际,分两步推进市杂技团转企改制。第一步,组建“市杂技歌舞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将杂技团所有人员划入公司,按企业体制进行管理;继续保留“市杂技团”的牌子和原在职在编人员事业性质身份。第二步,待时机成熟时整体转企改制,建立现代文化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注销市杂技团事业法人单位。

.电影发行放映单位转企改制工作迈出重要步伐。为把电影发行放映单位转制工作落到实处,市文改办从今年初开始,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工作调度,深入到区、市、县所属电影放映公司(电影院)进行调研,与单位职工进行座谈,深入了解职工思想状况,讲解改革政策。经过市、县(区、市)两级努力,目前区电影公司改革方案初步形成,电影公司改制方案已经县长办公会研究通过。

川剧团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闯出大市场。川剧团坚持“走改革、闯市场”的路子,通过组建大策划文化传播公司,与剧院整合资源,实现了川剧团的`人才优势和剧院的场地优势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文化资源的潜力,调动了人力资源的活力,小剧团闯出了大市场。该团打造的红色精品舞台剧《》先后走遍了重庆、四川、云南、上海、江西等九个省市,总行程已超过10万公里,全国巡演累计达600余场,创造了单个红色剧目演出场次的最高记录。同时,该团投资380万元打造的《娄山关月》获20XX年度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同志在阅评川剧团的成功经验时指出:“光明日报可就小剧团创出大市场进行深度报道,发动演艺界参加讨论”。目前,该剧团正在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工作方案,创新运行机制,进一步探索县级院团的发展路子。

2、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进一步深化。

市图书馆、纪念馆、市群艺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制定了岗位设置管理方案,通过全员聘用、岗位工资、业绩考核、项目负责等办法,实行“三项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3、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全面启动。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要求,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立市文化市场综合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文体局,负责指导协调督促全市文化市场管理和综合执法改革的相关工作,经过多方征求意见,文改领导小组研究讨论,现已形成《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实施方案》报市政府,待上报市长办公会审定。

(五)稳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1、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我市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由市县两级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实施。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文化产业统计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统计局,负责具体工作。二是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及培训相关业务。三是定期督导,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有序推进。各县、区(市)比照市里做法开展工作。目前,全市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进入正常程序。

2、《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进入评审阶段

我市紧紧抓住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机遇,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拟定全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邀请了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有关专家编制《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多次到市直各部门、各县、区(市)就文化资源及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征求意见。目前已完成送审稿,并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审定,拟在20XX年10月下旬进行专家评审,预计整个工作将于今年11月底结束。

3、是围绕长征文化、国酒文化、茶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等支柱产业设立了150万元文化产业扶持发展专项资金。同时,纪念馆积极探索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之路,贷款2.19亿元购买了17000多平方米的街,组建了旅游集团公司,取得了明显成效

(七)规范经营,文化市场整治与繁荣并举

抓管理、促繁荣,努力打造健康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推进我市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始终严格遵循“净化窗口、把好关口、堵住源头”的原则要求,规范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严守“三条底线”不放松。全年共出动检查人次,检查网吧家次,检查图书、音像、印刷企业等经营单位家次,娱乐场所家次。依法取得无证经营地摊、游商家,收缴盗版图书本,音像制品张。立案查处违规经营网吧家,罚款元。进一步规范了我市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经营秩序,推进了我市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就目前的改革情况来看,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贵阳、安顺、毕节相比,进展缓慢,离改革的目标和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问题:

1、文化工作队伍人员少,专业技术人才缺乏;2、文化事业经费投入有限,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受到制约;3、基层文化工作较为滞后,农村文化生活相对贫乏;4、文化市场执法人员素质有待于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一方面要以文艺院团的转企改制为重点,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培养一批具有市场主体地位的文化企业,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另一方面,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着力深化内部改革,转换内部机制,进一步推进人事、收入分配和劳动保障等三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形成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管理机制和平等竞争、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竞争激励机制。

(二)稳步推进县级文化体制改革

县区文化体制的改革要排好“路线图”,列出“时间表”,重点抓好四个环节积极稳妥实施,即抓好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抓好行政执法类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抓好公益类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抓好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

(三)着力推进市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

明年完成市(州)、县(市、区)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版权)等有关执法队伍的整合,组建成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实行统一执法。一是要依法明确综合行政执法的执法主体及其法律地位。二是要科学设定综合执法机构的编制、人员和经费。三是要理顺同一行政区内不同层级综合执法机构之间的关系。

(四)有效促进我市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在制定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通过规划的颁布和实施,有效凝聚发展力量,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充分利用国家和省里密集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对接好政策、项目和资金,积极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要充分发挥政策和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强项目运作,拓宽投融资渠道;要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扶持发展一批重点文化产业,营造抓项目、促发展的意识和氛围,推动文化产业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心态作文600字 争做美德好少年作文 那一刻我真幸福作文500字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00字 敬佩作文 最美的花作文 小学作文打雪仗 康定游记作文 点津作文 鸳鸯湖公园作文 临清的名胜古迹作文 武术操比赛作文 爱心节作文500字 观察仙人球的作文 表现人间真情的作文 以感谢为题的作文500字 我能行的作文400字 盘龙大观园作文 关于中秋节赏月的作文 天津之旅作文 美丽的贾汪作文 描写丹桂的作文 宽容的作文600字 描写手法的作文 中学优秀作文大全 属予作文 与妈妈为友作文 写动物和植物的作文 神奇的笔作文200字 楼道里的烛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