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浙教版除法教学设计范文

2021-06-06 08:50:04
相关推荐

浙教版除法教学设计范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9页—20页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体现了数学学科循序渐进的特点。学好本节课,对学生进一步学习“一位数除三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本节课的特殊性,为学生提供开放的课堂、愉悦的氛围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并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探索并发现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充分理解笔算除法的合理程序。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大多8—9岁,心理发展仍然处于行为把握阶段,他们认识事物的特点是需要亲自参与活动或游戏,亲自动手操作,才能明白事物,把握事理。学生有口算除法和除法竖式的基础,有初步的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经历,担指向、方法不够明确;学生有较强的活动和观察兴趣,但是活动缺乏有序性,观察角度不够宽泛,概括、归纳水平差距较大;学生有较强的小组合作意识,在交流中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但是倾听意识不强,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有待提升。

1、通过观察、尝试和探究,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笔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2、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和思考以及课件展示,经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现从感知到认知,再到应用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兴趣。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小棒、投影仪、课件。

一、情景引入,提出问题

1、相信大家都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每年的植树节,全国许多部门和单位都组织植树活动。谁能说说植树有什么好处?

(设计意图:亲切自然的交流,促使学生进入情境。)

2、同学们知道的真多,人类的生存的确是离不开树木。今年的植树节,我们学校也组织了植树活动。(出示主题图)

3、这就是我们学校今年植树的情境,从这个画面中你看到些什么?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4、哦,老师把她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同学们先想一想,怎样解决她为我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板书: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5、大家一起来说说算式该怎样列呢?

(求“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的算式是:42÷2=,求“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的算式是:52÷2=)

6、为什么这样列呢?(因为求的是三年级两个班平均植树的棵树)

7、你会计算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基础出发,放手让学生主动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

二、小组合作,探究笔算方法

(一)例一的学习

1、现在请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交流,共同来探讨解决的方法,可以利用桌子上的学具。现在开始。

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的交流,我想,同学们都已经有了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们小组形成的方法。

2、小组A:我们小组,用口算得出结果的。

师:请你们小组的同学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口算的,好吗? 生:我这样想的:40÷2=20,2÷2=1,20+1=21。

师:真不错。

小组B:我们小组用的是摆小棒的方法。

师:你来给大家演示一下你们摆的过程好吗?

学生到讲台上,在展台上为同学们演示。先把每捆10根的4捆小棒分成了两份,再把剩余的2根分成了两份,和原来的两捆合在一起。

师:同学看清了吗?老师再把他分的过程通过大屏幕演示一遍(课件演示分的过程,并重点对分的步骤做必要的说明)。

师:有用其他方法的吗?比如说笔算的方法。

小组C:我们小组用的是笔算。

小组D:我们小组也用的是笔算。

让学生把竖式板演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同意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有的用口算的方法算出42÷2=21;有的通过分小棒,知道了结果;还有一些同学尝试着用除法竖式来解决问题。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3、讨论笔算过程。

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把这个竖式写出来好吗?先写被除数42,然后呢?对,是除号。在呢?是除数2。我们刚刚分小棒先分的是整梱的4梱小棒,所以2先除十位上的4,等于2,写在十位上。为什么呢?(因为这个2代表20)2乘以20等于?对,也就是刚刚先分走的4梱小棒,40—40没有了,整梱的分完了,然后怎么样?(分剩下的两根小棒)所以我们把这个2怎么办?对,把这个2落下来,然后呢?再让这个2去除以2,等于?写在?(个位上)。

1乘以2等于?2—2=?(0)请同学们注意,刚刚2乘以20等于的这个零和40—40等于零的这两个零,因为我们计算没有完成所以就不写了。

4、那么42÷2=21(棵)(板书)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21棵。

5、现在请同学们一起用列竖式的方法解决下面两道题。

36÷3= 48÷2=(设计意图:形成性练习)

(二)例二的学习

1、刚刚我们已经一起解决了一道题,那52÷2你们会计算么?

2、出示自学指导

(1)动手分一分5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2)小组交流竖式计算52÷2 想一想:十位除后余l该怎么办?

(3)说一说例2和例1比,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应注意什么?

(4)三分钟后汇报

3、我想,同学们都已经有了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位女生,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吗?

(分小棒,学生边说教师边课件展示分法,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平均分成2份。先把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来共分得26根,所以 52÷2=26)

4、哪组同学能用竖式的方法计算?学生汇报。

5、他说的对吗?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

同样先写被除数52,然后除以除数2,然后呢?对,被除数上的5除以2,我们都知道被除数上的表示5个十,5个十平均分成2分,每份最多能分2个十,也就表示商2个十,要在商的?十位。2乘以20等于?写在?5减4得?1,表示十位上还剩1个十没有分。也就是5捆小棒分掉4捆,还剩l捆,就把剩下的1个十与个位上的2合并。接着呢?把被除教个位上的2落下来,和十位上的余数1和在一起,表示?12。12除以2得6,写在?商的个位,再用除数2去乘6,积是?12,表示从被除数中又分掉的数,写在落下来的被除数的12的下面。12减12得0,在余数的位置上写0,表示?分完了。

6、那么52÷2=26(棵)(板书) 也就是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26棵。

7、同学们一起来看看,52÷2和42÷2的竖式比较,有什么不同?

(42÷2,十位上的4正好分完了,52÷2,十位上的数没分完)

8、你是不是说,42÷2商2后,十位上没有余数,而52÷2商2后,十位上还有余数?那么,我们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就要注意第一次商后,十位上是不是还有余数,如果还有余数,就要把这个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在一起,再继续计算。

9、好,现在大家一起来试试这两道题。

36÷2= 65÷5=

三、巩固练习

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让我们登上智慧岛。验证一下自己的智慧吧。

1、课件展示第一题:智慧岛上的小兔想要过河,需要大家的帮助。大家快帮帮它过河吧。(68÷2、39÷3、84÷4)

2、过了河,小兔想和大家比一比登山,看谁最先登上山顶。(课件展示登山图)我们分两组。左边一排从左边登山,右边这排从右边登。(左边:26÷2、84÷6、75÷3、右边:66÷6、56÷4、95÷5,山顶:91÷7)

3、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方法了。智慧岛上的小动物们可没法跟你们比啊。(课件出示:)看!这是它们做的计算题。你能当一次小法官,判断一下它们做的是否正确吗?并帮助它们把错的改正过来。

4、智慧岛上住着祖孙二人。他们听说你们已经学习了笔算除法。也想考考你们,你们接受挑战吗?(课件展示)(小孙:我今年5岁;爷爷:我今年65岁,(1)今年爷爷的年龄是小孙子的多少倍?(2)明年爷爷的年龄是小孙子的多少倍?

(以上的习题都是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出现,引起学生兴趣和激发学生竞比意识是我的又一个出发点。在紧锣密鼓中,在学生的兴趣盎然中,新课的学习和练习都已完成)。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我们一起总结一下笔算的方法。

五、作业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春节的作文开头 英语作文30词 写可乐鸡翅的作文 什么样的她作文 难忘的小学生活作文 作文打屁股 的那一刻作文600字初中 奇怪的梦作文400字 新学期新计划作文400 乡村作文700字 论网络游戏作文 科技创新作文800字高中 说说我的性格作文 关于秋天的五百字作文 老师不在的时候作文400字 我心雀跃作文600字 有关志愿者的作文 我的同桌作文开头初中 拒绝早恋600字作文 尝试500字作文 零分作文 写一处景物的作文450字 第一次挨打作文500字 我懂得了作文500字 抒情作文评语 我的爱好的作文 考试考砸了的作文 打女朋友的屁股作文 生活需要微笑600字作文 成长的烦恼3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