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再婚女人的智慧人生感悟

2021-06-11 10:20:05
相关推荐

再婚女人的智慧人生感悟

那一年,闫玉兰刚从张家界调到岳阳市某机械厂工作,便有许多朋友给离异的她介绍对象,而且竟是同一个人,就是马尔福。见面时,马尔福的话不多,但让人感觉很踏实。

更有意思的是,闫玉兰不久后发现,那个经常跟同事女儿一起玩耍、那个喜欢自己的漂亮小女孩安娜,竟是马尔福的女儿。对安娜的喜爱和对马尔福的欣赏,让闫玉兰最终决定走进这个家。

都曾有过婚姻,又彼此真心喜欢,闫玉兰和马尔福非常珍惜这段婚姻,这也是闫玉兰能有更多耐心来处理她和安娜关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婚前闫玉兰就了解到,安娜从小就跟爸爸关系很好,父母离异后,爸爸更是成了安娜的全部。她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爸爸在哪儿,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是找爸爸,半夜醒来也要看爸爸在不在自己身边。考虑到安娜对爸爸再婚接受起来不容易,闫玉兰提出延迟婚期,她想等安娜放寒假的时候,再慢慢跟她说。

可时间拉得再长、方式再委婉,也经不住现实对安娜的刺激,当得知父亲要再婚的时候,安娜“哇哇”大哭起来,悲伤的程度远远超出了闫玉兰的想象,这让她有些愧疚和心痛。那天,闫玉兰抱住安娜哭了。

婆婆在一旁安慰闫玉兰:“孩子哭哭就好了,你怎么也哭了。”婆婆给了闫玉兰很多信任和支持,这让闫玉兰决定做得更好。

闫玉兰打算低调处理婚事,一切安排都以考虑安娜的感受为主。她有过一段婚姻,知道婚姻里更重要的是感情,而不是外在形式。

闫玉兰没有为结婚添置任何新物品,却为安娜的新卧室买了不少东西,有彩灯、花束等,把安娜的小房子打扮得非常温馨漂亮。闫玉兰怕安娜看到自己和马尔福的结婚照会产生抵触情绪,就将结婚照藏到了安娜姑姑家。闫玉兰决定在新家放上安娜的照片,为此她带安娜去影楼照了一组艺术照,挂在新房的墙上。看到新房里挂了自己的照片,而且还那么漂亮,安娜很开心。

闫玉兰把迎亲的仪式也免了。可哪有新娘自己跑到男方家的?闫玉兰想了个好主意,就是让马尔福到宿舍去接她,而且要抱上她的被子,然后把她带回新房。那天下午,闫玉兰穿得跟往常一样,也没有化妆,就是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两个人边说边笑走到了新房。路上遇到了几个熟人,谁也不知道,两个人正在干着一件“大事”。

“夹个被子带个女人”的迎亲方式,后来让朋友“笑”了闫玉兰好久。闫玉兰是在事后才告诉远在另一座城市的母亲的,善良的母亲没有多说,她知道,幸福对于女儿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闫玉兰原打算连宴席也免了,但婆婆不同意:“你这不办那不办,怎么能行!酒席必须请几桌,我的那些老姐妹都说话了,我娶儿媳就得请酒席。”就这样,婆婆坚持订了几桌宴席,请了亲朋好友来。这让闫玉兰感觉很温暖。

闫玉兰第一天再婚生活,是在安娜的哭声中开始的,小女孩怎么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女人要住在自己家、吃自己家的饭,还和爸爸睡一张床。在那之前,因为房子紧张的缘故,她一直和爸爸睡一张床的。可这个女人却闯进了她和爸爸的生活,打乱了他们的秩序。

奶奶和姑姑劝安娜:“你长大了,就不能再和爸爸睡一起了。”可她却反驳:“你们骗人!为什么女孩子大了就不能跟爸爸睡了,那阿姨也是女的,比我还大,她为什么就能跟爸爸睡!”在场的人哭笑不得。最终,还是在安娜心中有极高威信的奶奶说服了她。

闫玉兰和马尔福走进婚姻后,很少早起的安娜开始起得很早。她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撞开闫玉兰和马尔福卧室的房门、打开灯,然后坐在床边的梳妆台前开始梳头,经常一梳就是好久……闫玉兰和马尔福常常正睡着就被惊醒,两个人哭笑不得。尽管有些不适应,但闫玉兰没有说,也不让马尔福说,毕竟是个不到9岁的孩子,自己怎么能跟她计较?而且一想到结婚前安娜曾经那么喜欢自己、对自己那么好,闫玉兰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就被触动了。

后来,两个人索性不关房门了,便于安娜自由进出。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个多月,安娜就不再来了,毕竟起那么早对她来说,也是极大的考验。“孩子心里该有多痛苦,才会经受困顿的折磨跑到我们屋里来。”

不只是妥协和退让

马尔福是个好男人,工资全部上交,很少有不必要的应酬,下班就回家陪闫玉兰和安娜。马尔福在厂里是个技术高手,在家里又是个万能“修理手”,什么问题到他手里,总能给你解决得妥妥当当。马尔福对闫玉兰也很体贴。每次闫玉兰说自己做家务累的时候,马尔福总能出手帮助,虽然会故意“刁难”让她来“求”自己,可只要闫玉兰嘴巴甜甜地说 “求你,我的老公”,人家就真能帮你一起分担,而且还做得很好。有时候两个人甚至靠划拳或者是比赛打球,来分配洗碗。就这样,两个其实并不怎么喜欢家务的人,欢欢喜喜地就把家务给做了。

正是因为有了体贴自己,同时对家又有责任心的马尔福,闫玉兰才更愿意,也更有信心去做安娜的好继母。

安娜有爱哭的毛病,几乎每天都哭,有时候甚至是一件很小的事她也会哭。闫玉兰觉得,有孩子性格的原因,也有她情绪的发泄。闫玉兰刚开始总是哄,但时间一长,她会累,对安娜的成长也不利。该怎么帮助安娜?

经过反复思考,闫玉兰想到一个好办法,用白纸设计了两张精致漂亮的考评表,找了个合适的机会,拉着安娜的手说:“每个人都有缺点,只有克服了缺点,我们才能不断成长。阿姨身上也有不少缺点,你愿意帮我克服吗?”安娜一听很高兴,点头表示同意。

闫玉兰拿出自己设计的考核表,让安娜每天考察自己,安娜高兴得直点头。趁着热乎劲,闫玉兰又问安娜有没有缺点,愿不愿意改,谁知道安娜竟爽快地说“愿意”。于是,闫玉兰拿出另一张考核表递给安娜:“每天哭对身体不好,还会影响漂亮的小脸蛋。如果你一天不哭,就可以得一朵小红花;如果还有更好的表现,就会有更多的小红花;我还会把你的进步汇报给老师。”安娜听了很高兴,举着考核表可爱地说:“我相信这里一定会开满小红花。”

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安娜每天坚持给闫玉兰考评,一天都没有落下过。同时,她也开始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小红花。就这样,安娜动不动就哭的毛病改掉了,还跟闫玉兰热乎起来,学校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她偶尔会跟闫玉兰唠叨唠叨。尽管彼此的关系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但闫玉兰知道,安娜跟自己之间还隔着什么。

婚后第3个月的时候,闫玉兰发现自己怀孕了。安娜知道后,又是一番哭闹。闫玉兰原本想去打掉孩子,但因为年龄偏高加上身体虚弱,医生劝她要慎重考虑。婆婆知道后,坚持让闫玉兰生下孩子。为了安抚安娜,闫玉兰许下诺言: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把安娜放在第一位。

可安娜显然并没有释怀。闫玉兰在医院里待产的时候,安娜不让爸爸去照看。闫玉兰分娩那天,得知爸爸在医院里,安娜气得在地上打滚,说什么都要让他回家。或许是产后脆弱的缘故,那天闫玉兰哭了:为什么付出这么多,竟然没有感动安娜?也是在那一刻,闫玉兰突然意识到,一味妥协也许能在感情上稍稍接近孩子,却无法解决孩子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无法让彼此的关系得到更深入的"发展。

那之后,闫玉兰开始有意识地看一些有关教子方面的书报和杂志,并推荐给安娜。1993年的元旦节,闫玉兰送给安娜一本《美德与人生》,并在书的扉页上写道:“能否给生活留下一缕清香、一枚硕果,往往决定于你自己的道德抉择。为你祝福!爱你的妈妈。”安娜很少接触这方面的书,读过之后感觉新鲜又有启发。

知道安娜喜欢听故事,闫玉兰就找机会给她讲一些表现真善美的故事,其中还有一些反映单亲或者再婚家庭的故事。有时候,闫玉兰被故事感动,自己讲着讲着就哭了,这让安娜很触动。

慢慢地,在安娜的眼里,闫玉兰变成一个“优秀”的化身:她不仅能解决安娜所有学习上的难题,还多才多艺,她会给安娜织各种各样的漂亮毛衣,能给安娜做出漂亮的发型,她会打篮球会跳舞……安娜开始越来越信任这个后妈,有事不再首先去找爸爸,而是来找闫玉兰。

当你成为爱就会收获爱

儿子东东出生后,闫玉兰仍坚持把安娜放在第一位。姐弟俩如果想玩同一个玩具,闫玉兰就尽量不让东东跟姐姐抢;东东3岁前,闫玉兰很少给他买新衣服和新玩具,基本都是拾别人旧的,而把更多的钱花在安娜的身上。即使后来东东稍大一点儿,闫玉兰依然“偏心”不改,每一次,闫玉兰都跟儿子耐心解释:“姐姐是大姑娘了,应该更注意穿戴,用的东西也应该更好一点。”虽然这么说,但闫玉兰知道,自己确实一直偏心女儿。

安娜15岁那年的“三八”节,她给闫玉兰送了一张自己做的贺卡,并在贺卡上深情地写道:“亲爱的妈妈,又是一个三八节,又过了一年,我也又长了一岁。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也许让您失望过、生气过,我想对您说一句:妈妈,对不起。这么多年,我开始从心里爱您、敬佩您。我有时候会惹您生气,但您从不计较。我是个懂得感恩的人,知道谁对我好。有时候我在想,世界上为什么有血缘这种东西?我为什么不是您的亲生女儿……”闫玉兰是含着眼泪读完这段文字的,她觉得女儿对自己的认可,就是对她付出的最大肯定。

慢慢懂事的安娜越来越呵护弟弟,有谁欺负了弟弟,她都会站出来保护。

1996年 《湖南日报》举办“我爱我家”征文,安娜把自己对父母和弟弟的爱写成征文,投给了报社,还获了奖。安娜在文章的结尾写道:“你也许会问我为什么这样爱我的家。这是因为我家有可爱调皮的弟弟、有幽默开朗的爸爸、有贤妻良母式的妈妈,我家虽然清贫,可它却充满了笑声,是我成长的摇篮,所以我要骄傲地说:我爱我家。”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组被这一家人的故事感动了,邀请全家去做了一期节目,观众的反响非常好。

后来,安娜去外地上学和工作,再忙都会给闫玉兰寄贺卡来,表达问候和祝福。20xx年的母亲节,安娜从深圳给闫玉兰寄来一张贺卡,上面用中英文写下自己对妈妈的祝福,这让闫玉兰有种说不出的骄傲和感动。安娜还用自己的第一份工资给弟弟买了名牌衣服。

这么多年,婆婆对于闫玉兰的付出也给予了最大的肯定。就在老人身患癌症住院期间,婆婆几次要将戴在自己手上的一个金戒指取下来,送给精心照顾自己的闫玉兰,那是老人“最后的家底”。闫玉兰拒绝了,她觉得,婆婆的举动已经是对自己的最大肯定了。婆婆去shi前对闫玉兰最后说的话是:“谢谢你!谢谢!”这让闫玉兰至今想起来,都想流泪。

22年的再婚生活让闫玉兰有了许多宝贵的体验和感悟,就在她再婚20周年的时候,突然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为再婚家庭写书,把这些年自己的所感所悟都写出来,以便帮助更多的再婚家庭少走弯路。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中生活作文 节日英语作文 小学毕业作文 春游的作文 名人作文素材 关于我的作文 关于年的作文 友谊 作文 经历作文 放风筝作文三年级 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遇见你真好作文600字 你是我最什么的人作文 他生气了作文400字 我的发现作文300字 北京烤鸭作文 雨过天晴作文 吃团圆饭作文 关于故乡的作文 免费作文300字 牵牛花的作文 蚂蚁搬家作文 写景抒情作文 写事作文开头 六年级作文大全 童话故事的作文 初二语文作文 春节的英语作文 包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