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烛之武退秦师》阅读题与答案及译文

2021-06-17 17:20:01
相关推荐

《烛之武退秦师》阅读题与答案及译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2、失其所与,不知( )

3、无能为也已( )

4、秦伯说( )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今义:请客的主人或比赛,会议的承办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李之往来。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共其乏困。

今义:疲劳。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今义:妻子。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鄙。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2)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4)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

2、焉。

(1)焉用亡郑以陪邻( )

(2)朝济而夕设版焉( )

(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2、越国以鄙远( )

3、既东封郑( )

4、与郑人盟( )

5、既东封郑( )

6、越国以鄙远(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夫晋,何厌之有?( )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3、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4、是寡人之过也。( )

参考答案:

一、

1、“共”通“供”;

2、“知”通“智”;

3、“已”同“矣”;

4、“说”通“悦”。

二、

1、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2、出使的人;

3、缺少(的东西);

4、那人,本文指秦穆公。

三、

1、边邑,这里用作动词,以……为边邑/边远的地方/目光短浅/自谦之辞;

2、疑问代词,何/兼词,在那里/疑问代词,哪里。

四、

1、军,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2、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边邑;

3、封,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4、盟,名词用作动词,结盟;

5、东,名词做状语,在东边;

6、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边远的地方。

五、

1、宾语前置句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2、状语后置句 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

3、省略介词“于”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4、判断句 这是我的过错。

译文: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作文 再也没有作文400字 我的妹妹500字作文 捕捉幸福作文开头 关于人生的选择的作文 作文让我感动的一个人 信任的作文素材 责任为话题的作文题目 初二畅想作文600字 国庆朗诵作文 竞选班干部的作文 防溺水300字作文 运动会作文素材 北方端午节的风俗作文 我的教室作文400字 什么的我作文300字 关于积极进取的作文 美丽的学校400字作文 优秀的记事作文 关于突破的作文 英语作文课教案 蚂蚁搬家的作文100字 金秋十月作文 付出就有收获的作文 寻找家园作文 感谢有你的作文 作文坚持就是胜利 中考满分作文写人叙事 真正的我作文 关于水稻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