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考化学实验考点及例题

2021-06-21 15:15:01
相关推荐

中考化学实验考点及例题

万能瓶

1、气体收集

气体收集是万能瓶最常见的用途,既能用排水法,也能用排空气法。

(1)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成份反应的气体,如CO2 、O2等,气体从a端进入,空气从b端被排出;

(2)向下排空气法

密度小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成份反应的气体,如H2、NH3 、CH4等,气体从b端进入,空气从a端被排出;

注意:如果瓶子倒置,则在收集气体时,所有的进出气口也应该交换,如CO2 、O2等气体应从b端进入,空气从a端被排出;而NH3 、H2等气体应从a端进入。

(3)排水集气法

不溶(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如O2、H2 、CO等,气体都从b端进入,水从a端被排出;万能瓶倒置时,气体从a口进。

2.洗气

干燥:集气瓶中装入干燥剂,如浓硫酸。需要干燥的气体都从长导管进入,从短的导管被排出的即为干燥后的气体;

除杂:瓶中装入适当的溶液,混合气体从长端进入,使溶液与其中的杂质反应,纯净的气体从短端被排出。例如:瓶中装入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

3.气体检验

瓶中装入特定的溶液或药品,气体从长端进入,二者反应,产生显著现象,来证明某种气体的真实存在。例如:瓶中装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证明CO2是否存在;瓶中装入白色的无水CuSO4固体,观察是否变蓝来说明气体中是否有H2O存在。

4.测定气体体积

要测定被收集气体的体积,可将排出的水直接引入量筒,通过水的体积即可直观读出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相关装置:测定气体流量

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装置。氧气从长端进入,短导管输出氧气供病人使用。医生可以通过水中冒出气泡的多少快慢,来确定是否有氧气输出及输出速度的快慢。

氢气和氮气反应,首先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可以将气体混合,并且能够通过气泡控制气体比例。

实验原题

化学实验中常常会出现意外情况,这是提升我们学科素养的良好机会,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呈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应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破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应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盐酸和碳酸钙固体反应,将得到的气体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探究。

小英的假设: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小青的假设:气体X中除了有CO2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

Ⅰ.小英的探究

Ⅱ.小青的探究

Ⅲ.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只用一组实验装置就可以同时完成上述两个假设的探究。请你从下图中选择一组合理的装置_____________(填序号)。

Ⅳ.在上述合理装置的第二支试管内应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考虑是高锰酸钾进入水槽,使收集的氧气呈红色。然后考虑解决的方法,若发现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呈红色,则说明高锰酸钾进入了水槽,这是没有在试管口放棉花的缘故。故答案为:试管口未放蓬松的棉花团、试管口放蓬松的棉花团或少量的玻璃棉;

(2)用集气瓶做燃烧实验时,瓶底放少量水或一薄层细沙,防止集气瓶炸裂,此实验中集气瓶底部破裂,就是因为集气底未放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故答案为:集气底未放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集气底放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

(3)从盐酸易挥发考虑答案;

I、要验证小英的假设:澄清石灰水已变质,我们可以选用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制取CO2,然后把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若变浑浊,说明石灰水没变质,反之则变质;然后写出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制取CO2的化学反应式和结论;

II、探究气体X中是否含有氯化氢或HCl,将气体X通入硝酸银溶液,看硝酸银溶液是否变浑浊,如变浑浊说明有氯化氢气体,反之则没有。根据氯化氢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写出化学反应式;

III、符合长管进,短管出原则的是装制A。

Ⅳ、检验Cl-的是AgNO3溶液,如有氯化氢存在,AgNO3溶液变浑浊,所以B中应放AgNO3溶液。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气体的净化(除杂);证明盐酸和可溶性盐酸盐(Cl-检验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探究氧气的性质。

实验原题

根据下列装置图填写有关空格:

(1)装置A中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装置D中仪器②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稀硫酸和锌粒制氢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上述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装置;收集氢气可用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填序号)装置。

(3)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过滤和蒸发结晶,用到的蒸发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还必须用下列玻璃仪器组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才能完成实验。

①漏斗、烧杯、玻璃棒 ②滴管、量筒、试管 ③集气瓶、表面皿、广口瓶

(4)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上图装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若配制过程中,在已经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和95mL水,其他操作均规范,则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或“<”,或“=”)5%。

参考答案

(1)酒精灯;分液漏斗

(2)C,D;G,H

(3)溶解,B,①

(4)I ,<

详解详析

(1)本题主要考察同学们对常用化学仪器极其名称的熟悉程度。图中装置A中仪器①的名称为酒精灯,装置D中仪器②的名称为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酒精灯、分液漏斗;

(2)用稀硫酸和锌粒制氢气是固液不加热反应,图中CD适合固液不加热反应;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并且不易溶于水,我们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故答案为:C或D、G或H;

(3)根据泥沙不溶于水,而氯化钠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泥沙杂质;蒸发要用加热的装置。要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滤前要先溶解;蒸发时可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作反应容器,还有铁架台,所以可以用装置B做反应容器;过滤、溶解、蒸发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可选①。

故答案为:溶解、B、①;

(4)根据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选择实验用具,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几个步骤,要用到图中的I;根据公式:可知,在已经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和95mL水,则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于5%。

故答案为:I、<。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蒸发与蒸馏操作;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氢气的制取和检验;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实验原题

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氯气可与水反应:Cl2+H2O=HCI+HCIO(次氯酸)。右图是探究物质漂白性(使有色物质褪色)的实验。

(1)闻氯气时,在操作上应注意什么问题?

(2)写出右图C中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HCIO+NaOH=NaClO+H2O)

(3)图中实验的现象为D中布条褪色而A中布条不褪色,由此可推测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可能有哪些?若要证明只有次氯酸有漂白性,还需补做相关的实验,消简要写出实验的步骤和现象。

参考答案

(1)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氧气的气味。(或用手在容器口轻轻扇动,让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内。)

(2)Cl2+2NaOH=NaCl+NaClO+H2O

(3)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可能有盐酸和次氯酸。取一红色布条,在上面滴加盐酸,布条不褪色。

详解详析

(1)因为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它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有害的`影响,所以闻氯气时,在操作上应注意: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氯气的气味,要用手轻轻地扇动,使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闻出氯气的气味。

(2)这里主要考察同学们对于典型信息的摄取能力。题中已经提示:HCIO+NaOH=NaClO+H2O,从中推得氢氧化钠溶液和氯气反应能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3)由A中实验现象可知,氯气不具有漂白作用,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可能有盐酸和次氯酸;

可以证明盐酸没有漂白作用;

实验步骤:取一红色布条,在上面滴加盐酸;

实验现象:红色布条不褪色。

由此可以证明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氯气的性质,基本实验操作。

实验原题

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上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制取二氧化碳可以用B作发生装置,其收集装置通常是(填字母),请写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现在需要制取氧气,利用上面的仪器,还需要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4)我们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把红热的铁丝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里,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做这个实验时盛氧气的集气瓶预先加少量水,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酒精灯,②长颈漏斗

(2)E,CaCO3+2HCl=CaCl2+CO2↑+H2O

(3)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4)Fe3O4,防止集气瓶受热破裂

详解详析

(1)熟记常用的仪器名称:①酒精灯。②长颈漏斗;

(2)制取二氧化碳可以用B作发生装置,其收集装置考虑水溶性和其密度,通常E,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3)实验室现在需要制取氧气,利用上面的仪器,还需要的药品是: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或双氧水;

(4)我们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把红热的铁丝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里,反应生成Fe3O4;做这个实验时盛氧气的集气瓶预先加少量水,水的作用是:防止集气瓶受热破裂。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点: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探究氧气的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等。

实验原题

框图中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G是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E、F、I为无色气体。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属于反应(填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

(4)日常生活中为了阻止反应③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写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使反应⑤能够发生,需要反应物B和M,其中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a(OH)2,H2O

(2)CaCl2+Na2CO3=CaCO3↓+2NaCl

(3)置换

(4)刷油漆、涂油等

(5)NH4Cl

详解详析

(1)题目的第一句话为本题的解答提供了思路。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很显然是Ca(OH)2,而我们都知道胃酸中成分虽然很多,但就我们现在所学知识来看,A毫无疑问是HCl。那么A和B的反应2HCl+Ca(OH)2===CaCl2+2H2O,生成物即为C和D,而从流程图上可以看到C可以电解,可知C为H2O,D为CaCl2。

(2)根据第(1)的解析可知D为CaCl2,那么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

(3)根据流程图可知J为Fe,那么他与HCl的反应很显然为置换反应。初中阶段我们学到的四大基础反应类型分别为:

化合反应:多变一

分解反应:一变多

复分解反应:两种物质交换离子

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新单质+新化合物

(4)由题意已知G为铁锈,那么反应③为铁锈的生成反应,据此联系实际生活,我们即可知道本题答案。

(5)已知B是Ca(OH),C为H2O,D为CaCl2由题目可知生成物I为无色气体,流程图可推知M为NH4Cl。

本题主要考察知识点:化学方程式书写,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水的电解,胃酸主要成分,铁锈的形成与防护等。

实验原题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1)写出上图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A装置试管里的固体物质加热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集中加热盛有药品的部位。使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伸入液面以下,否则将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其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收集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

参考答案

(1)①酒精灯 ②集气瓶

(2)均匀加热;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3)A、E

详解详析

(1)注意酒精灯与酒精喷灯的区别,广口瓶与集气瓶的区别。可以参看201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实验题(一)、201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实验题(二)。

(2)给试管加热时,应先均匀受热,然后再集中加热,以免试管炸裂。长颈漏斗的主要作用就是下端深入液面下,起到液封作用,避免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3)根据反应物性质与状态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性质选择收集装置。验室常制取氨气,为固固加热型,选装置A。氨气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可以选择向下排空气法,选择装置E。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植物的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500字 作文题材 我长大了作文600字 收获作文 我学会了作文 小标题作文 温暖 作文 爱的作文 介绍春节的英语作文 我的假期英语作文 春游作文 想象作文 初二作文 高考作文题目 写事的作文600字 形形色的人500字的作文 童年往事作文 托物言志的作文 宽容作文 写人写事的作文 关于理想的作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 文化自信作文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书信作文 我的心愿作文400字 我的同学作文300字 春节作文200字 作文我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