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教学设计案例

2021-07-03 13:25:01
相关推荐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教学设计案例

一、 导入

孙子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看来“三寸不烂之舌”在乱世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重新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感受这千古不朽的语言的魅力。

二、 感知课文,快速归纳文章结构。

(一)阅读训练

1.本文选自《 》。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

的 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 所作,与《 》《 》合称为“春秋三传”。

在这个步骤插入讲解: 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二)文章结构

2.本文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是:

① ;② ;③ ;④

3.说退秦师的理由:

① ;② ;③ ;

三、 考点解析

文言文阅读在高职考试中分值有15分,5个小题,而且考点也是基本固定,在选文上基本以人物传记类为主。在选项的设置上,很多的选项都来自我们学过的课文,体现了语段出自课外,考点来自课内的特点,所以我们在复习时,要立足课内,延伸课外。

(一) 词类活用

⒈下列句子不同类的一项是( )

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驻扎)②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④与郑人盟(订了盟约;建立同盟)⑤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在东边;在西边)⑥臣之壮也(壮年)⑦唯君图之(计划,考虑)

⑧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⑨君亦无所害(害处)

A. B. C. D.

(二)倒装句

⒈下列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B.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

C.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

D.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

(三)通假字

⒈对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且贰于楚也

B.共其乏困

C.秦伯说,与郑人盟

D.失其所与,不知

(四)阅读训练

⒈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晋军函陵(军:军队) B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C是寡人之过也(是:这) 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⒊下列“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D )

A君知其难也 B共其乏困 C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还也

4.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B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很高兴,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您曾经接受晋国的"恩惠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能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五,课外训练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①也。谓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今臣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战国策·燕一》)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下不信人 信: B.伤臣于王者 伤:

C. 燕王不馆 馆:安排住宿 D.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 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王以万乘下之 ②以其无礼于晋

B.①臣东周之鄙人 ②臣之壮

C.①伤臣于王者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①今臣为足下使 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3. 翻译下列句子:

(1)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

(2)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那一束阳光作文 我喜欢小狗作文350字 珍惜的作文800字 初一作文600字叙事 尊老爱幼作文 禁毒心得体会600字作文 小学三年级过生日作文 童年趣事写一篇作文 自己的优点作文300字 给某某的一封信作文 描写风景的英语作文 珍藏友谊作文600字 他感动了作文500字 零作文 随便作文300 带提纲的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开头 这一刻 作文 关于积极向上的作文 暑假生活作文 扫黄打非作文400字 小考的作文 生活经历作文300字 母亲的关爱作文500字 生命是什么作文300字 学包饺子的作文300字 有家人真好作文 幸福的约束作文600 你最喜欢的食物英语作文 叙事作文五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