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满井游记的优秀教学设计

2021-07-07 13:45:01
相关推荐

满井游记的优秀教学设计

满井游记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郊游时欢快的心情,满井游记。

2.进一步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和一些简单的文言句式。

3.学习本文层次分明、准确生动地描绘景物的方法,学习本文生动贴切的比喻。

4.了解作者和他的作品。

难点、重点分析

1.本文结构是怎样的?

分析:这是一篇短小、清新的游记,作者怀着愉快的心情,描写满井的早春风光。共分两段。

第l段:写城中景象,抒发他欲出游而不得的心、“。即以城中的“余寒犹厉”反衬满井的春意盎然,以居城时“局促于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心情,反衬郊游时“若脱笼之鹄”的开阔胸襟。

第2段:写满井的早春景色,充满了春日的喜悦,是文章的重点,这一大段正面绘景与第一段形成鲜明的对照。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二十二日天稍和”至“至满井”),点明出游的时间、人物、地点。

第二层(“高柳夹堤”至“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写满井的早春景色。开头一句概括交代郊外的景色,抒发他舒展的心情,接着分写满井的冰皮、山峦、柳枝、麦苗、游人和鱼鸟等景物,有动有静,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条理井然,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给人以春到人间,大地复苏的感觉。

第三层(文章的最后一句),写作者的感受,是全文的主旨。点出春天来到了。

它告诫人们只有实地观察,才能发现生活中真正美好的东西。

2.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分析

(1)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满井游记》也不例外。文章的第二段用寥寥数百字描绘了一幅北国初春风光图:那里冰冻初解,水波粼粼,山色晴和,明净如洗;杨柳随风摇曳,麦苗破土而出;游人或喝茶饮酒,或唱歌骑驴,其乐无穷;鱼儿悠然嬉戏,小鸟怡然曝沙。这幅优美的暮春风景图中,渗透了作者的欣喜之情,作者犹如鱼儿、小鸟那样怡然自得,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满井游记》。而这正是他“独抒性灵”理论的具体体现。袁宏道所处的时代,宦官擅权,政治腐 败,朝内党派斗争剧烈。他既不参加斗争,又不愿同流合污,一生曾多次退守田园,寄情山水,以逃避现实。《满井游记》典型地体现了袁宏道这种“闲适”的思想。

(2)抓住特征,字字珠玑

作者写景抓住特征。第一段写北京气候的寒冷时,“余寒犹厉”的“犹”字强调了严寒的余威之烈。“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句中的“作”“飞”“走”三个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寒风刺耳、沙石漫天的肃杀景象。两句中的“寒”“冻”也集中地表现了自己欲出不能的懊丧、郁闷的心情。第二段中,“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一句,一“始”一“乍”,把初春冰面开始融解,水波开始发出亮光的景象描绘得十分活脱,又透露了作者心情的解冻,融融的春意也来到了作者的心田。“镜”的比喻,描绘出满井水光亮晶晶,乍暖还寒的.特色。“山峦为暗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一句中,“拭”字写出山色纤尘不染、鲜妍明媚的特点。“倩女”的比喻,则进一步突出山峦的容貌姿色,仿佛一位刚洗脸梳妆过的少女一样,多美啊!再如“柔”“披”“惟”等字,也都用得十分准确传神。

(3)妙用衬托,起伏多姿

袁宏道的游记十分注重结构上的变幻起伏,课文集中体现在妙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上。作者第一段极力描写北京气候寒冷,是用来衬托第二段满井风光的;用城内的“寒”衬托满井郊野的“暖”;用城内的“冻风”“飞沙走砾”衬托满井的水色山光、飞鸟游鱼;用囚于一室“欲出不得”的烦闷衬托游于满井山水中那种“若脱笼之鹄”的“悠然自得”的欢愉。

(4)写景与哲理的结合

山水小品,文字虽然短小,但内容并不浅显,写作方法并不简单。以极经济的笔墨,写出内涵丰富、深刻的内容,尤其需要高超的手法。欣赏山水小品,如《满井游记》也要着重了解它的内容及写景方法。写景的方法莫过于抓住景物特点着笔,这里再换个角度说明一下:写河水“始解”,其波光“乍明”,就像镜子“亲开”,其光泽“乍出匣”;写山峦“为晴雪所洗”,像美女刚刚洗过脸、梳过发一样;“柔梢”、“寸许”等等,都是抓住早春特征来写的。而在“余寒”、“稍和”上做文章,为的暗示自己的心迹。但作者写作此文,并不停留在景色的描绘上,而是由此深入下去,追寻一种哲理的启示。实际上春已降临人间,“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总觉得“余寒犹厉”,是因为自己“局促于一室之内”;出游郊外满眼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这个发现是思想境界的升华,它启示了这样一个哲理:美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们常常由于受这样那样的限制而看不到它,这是很可惜的。一个人不要把自己局限在某个窄小的范围里,而应当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去寻找、去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3.“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这段文字妙处何在?

分析:这段写水的文字,突出了一个“清”字;“始解”、“乍明”、“乍出”扣住了一个“早”字,用了一个比喻。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这个比喻是形容波光的,波光是冷的,镜光也是冷的,触觉反映相同;作者在整整一个漫长的冬天没有见到波光,现在“冰皮始解”,水面上呈现出波光,有一种突然闪射出来的新奇感觉,跟“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很相似。所以说这个比喻不仅贴切而且新颖别致。

4.“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这段文字妙处何在?

分析:这段写山的文字突出了一个“媚”字;“为晴雪所洗”扣住了一个“早”字;也是一个比喻句。本体是“山峦”,喻体是“倩女”,但若仅用一般的“倩女”作比,也无非突出一个“媚”字。因为它的“鲜妍明媚”是在“为晴雪所洗”之后才呈现出来的,所以还要说到倩女的梳妆打扮,才能充分表现她特殊的魅力,体现春山的特殊的美。只因为作者抓住了物态特征的细微之处,才比喻得这样传神。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为话题的作文 本周趣事作文 反思作文五百字 制作小风车作文 画画作文100字 关于汽车作文 亚龙湾作文 秋天的树叶作文怎么写 中秋节作文500字左右 写珊瑚的作文 打丫鬟屁屁作文3000字 我是什么作文800字 看新闻写作文 最美的时光作文800 以感恩为题作文 教师节作文500 写珍珠鸟的作文500字 江阴马蹄酥作文 什么是话题作文 星期天作文300字 我喜欢旅行作文 温暖优秀作文 成长的启示作文600字 最美逆行者作文 三年级的作文 自编故事作文600字 国庆生活作文 爱情作文300字 朋友吵架作文 我想飞作文